如何做出快、狠、準的決策
做決策,究竟要以什麼來做為基準呢?當公司規模還小的時候,只要憑著自己腦裡「這件事應該這樣做才對」的一種閃電般靈感,就能做出決策。但是一旦公司規模成長到相當規模之後,在做判斷與決策之前,就應該多方聽取大家的意見,廣集眾人的智慧後,再根據理性的計劃程序來做出決策。
通常做決策我們以事情的重要性與緊急性來做如下的區分:1.重要且緊急:由直覺來做決定。2.重要但不緊急:以理性來做決定。3.不重要但緊急:授權部屬處理。4.不重要且不緊急:授權部屬解決。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問題 大家一定好奇,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決策模式?筆者認為,只要不以對自己有利或者不利的觀點來做決策,而是思考什麼是最妥當、最正確,然後以正當的做法為基準去做決策就是最好的模式。一般我們要做決策時,總是會考慮「得失」,有些事情,如果只一味去考慮得失,就很難作抉擇了。所以,除了「得失」的因素之外,應該要有高層次的冀望與浩然的氣概。這種氣概,就是「去除私心」的心態。有這種態度與行動,才能夠產生更適切、更妥當的決策。在面臨非常的困難局面時,更應該按照自己的信念來採取最適當的行動。
還有,大家對於困難的問題,心裡總是猶豫不定、日夜思索甚至到深夜還在憂慮,其實,一直這樣還是很難得到適當的答案的。人為什麼總是會陷入這樣的長考呢?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憂慮、不能乾淨俐落的做決策呢?凡事以自己為中心來做思考的時候,通常容易走入死胡同;也就是說以自己為中心思考時,總是重重迷霧很難下決定。換句話說:人若老是以自己的得失、自己的立場自己的風評、自己的聲譽等等都置於中心點來做考量時,就會很難下決定了。所以,不管自己如何做決定,總是無法符合自己的如意算盤,總是覺得這樣不好、那樣不好,所以就一直躊躇不敢做決策了。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將自己暫時由思考的範圍中抹去,而單純的只做權衡整體的利弊得失,這樣決策一件事情就會容易的多了。
聽聽第三者的意見 為避免陷入自我中心的迷惑,應該聽聽第三者的意見是必要的也是客觀的。如:我是這樣想,不知你的看法如何?這樣去問一下第三者,徵求對方的意見。如果所表示的意見符合己意,則下決斷。假如對方的意見自己不能同意,就另外再去多請教別人的意見。多聽別人的意見,然後,自己再加深思熟慮後做決策。別人的意見一定是有正反兩面的。反對的意見中通常都會反應出出自己先前所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以集思廣益的觀點來說,反對的意見對決策者其實是極其重要的。
決策不是代表事情的終了,而是事情的開端 做出正確的決策,並不表示事情已終了,其實是事情的開始。所以決策之後,最重要的是要有決心去實現所決策的事。決策會在產生決策,剛下一個決策次一個決策又緊隨而來;所以不要以為下了決策,就已經大功告成。身負做決策之責者,首先對自己所應負的責任,要有強烈的自覺,做決策,要緊的是負有做決策之責的人,在該做決策時,就得做決策。所以,為了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就要多方聽取意見,反覆的自問自答;同時掌握好前進的目標和原則,而後鼓起勇氣做決策。當然,決策多半帶有責任;但假如心想逃避這項責任,就很難做正確得判斷了。不僅如此,往往因為逃避責任而不敢做任何的決策,致使事情停滯,引起混亂。做決策者,假如有堅定的自覺和警惕,在遇事須做決策時,就能比較容易做出適當而正確的決策了!
做決策及解決問題的十二項建議流程:一、確認問題:先找到問題所在,並確認必須破解問題的影響與重要程度為何?二、主題設定:明確定義並詮釋問題的設定範圍,以簡化主題之設定。三、破題指南:做好破題假設條件,以及情境邏輯預想並且確認破題方針指南。四、結構設定:將主題結構化並做切割,以有系統的方式整合組織後確認執行結構之設定。五、腦力激盪:將已有的資料及資訊分工作業,利用團隊腦力激盪,找尋腦力激盪後之共識點。六、生活啟發:生活處處有答案,啟動平常心,觀察週遭一切,才能啟發心得整合。七、啟動思維:採用顛覆思維方式,不斷改變心智模式,創意構思。八、專案定焦:初得解答,應將其專案設定後聚焦探究真因。九、雷達導航:擴大連橫思考圖,進行雷達探位追蹤導航。十、創造答案:將初得解答再次構思,做網狀深耕、探究比較。十一、主題連結:將已求得之解答與原先主題設定做連結後,來做確認已破題解答。十二、心得分享:將已得之破題技法,分享連結以創造更精湛的破題解答技能。
做決策是要結合智慧與直覺的,聰明的領導人應該要懂得以不同的方法,處理不同的決策,以獲得最好的結果。在這邊要跟大家提醒的就是【永遠不要在壓力過大下做決策】。看完本文,我想做決策將再也不是困擾你的難題了,如果你還有在決策上遇到的難題,歡迎來信,筆者一定幫你分析後,給你最佳的建議!
推薦閱讀:
※你的決策水平是哪個level|每周讀本書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毛澤東出兵朝鮮艱難決策的背後
※請衛計委不要繼續誤導決策
※揭秘華國鋒決策拘捕江青的前前後後(轉)
※如何科學地制定臨床決策——循證醫學、指南共識、精準醫學、整合醫學與臨床決策
TAG: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