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治分裂成了慣性(駐外記者手記)

  對於美國政治而言,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一個充滿了喧嘩與騷動的年份。如果說還有什麼能讓華盛頓的政治分貝再升高一格,那麼歡迎來到2018美國中期選舉年。

  今年11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全部席位與參議院1/3席位將迎來改選。為了搶得先機,共和、民主兩黨早早就開始了備戰。對於國會議員來說,剛剛結束的新年假期只不過是電視節目中的一個暫停鍵——節後,兩黨圍繞稅改、移民、政府撥款等問題的針鋒立刻重啟,同節前氛圍無縫對接。

  日前,國會兩黨在撥款問題上各不相讓,導致聯邦政府再次出現「停擺」。在中期選舉的邏輯下,兩黨的首要考慮不是「停擺」將給經濟和民眾帶來多大衝擊,而是選民將會如何判定責任。換句話說,一旦認定選民將把「停擺」的責任放在對手身上,「停擺」就成了一種可接受的選項。

  2017聖誕前夕,共和黨以衝刺節奏通過稅改立法,不乏中期選舉的考慮。整個稅改立法過程,共和黨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尋求民主黨的支持,起草、修改草案都是閉門進行,最終通過則依靠自身在兩院的多數席位優勢。最終表決時,沒有一個民主黨議員給這份美國30年來最大減稅方案投贊成票。在參議院審議稅改方案現場,記者聽到民主黨議員大喊,「讓我們在表決前看一看草案」。

  不要忘記,幾年前在國會喊同樣話的是共和黨,當時民主黨正在強推醫改法案。換句話說,以黨派劃界而非兩黨共識來立法,在今天的華盛頓已經成了標準套路。醫改、移民政策調整、社會福利改革,在每一個問題上,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立場都是截然相反。

  有人或許會說,美國政治體制的核心理念是權力制衡,這在國會反映為參眾兩院制衡、黨派制衡等。然而,需要引起思考的一點是,今天的美國和美國國父們所見的美國已經不同,同鍍金時代、進步時代以及二戰後初期的美國也已經不同。有學者指出,歷史上美國也曾分歧不斷,但那還是同一群人對同一問題有不同意見,而今天的很多社會爭論中,反對的理由只是因為「對方的存在」。

  此前,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一項針對兩黨草根支持者的調查提出下述問題:「你是否支持對阿格拉巴進行空襲?」結果顯示,在共和黨這邊,支持與反對的比例大約為2∶1,民主黨則正好相反。但問題是,阿格拉巴只不過是1992年迪斯尼電影《阿拉丁》中虛構的一個地址。2015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自由派和保守派在碰到同自己觀點相悖的科學理論時,都更傾向於否定科學,而不是懷疑自己。這兩個略顯荒唐的調查結果告訴人們,今天美國的政治分裂在很多時候已成慣性,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則被忽略了。

  統計數據表明,反對自己孩子組成跨黨派婚姻的美國民眾比例大大上升了,為了「價值觀」而選擇搬家的美國家庭數量也大大增加了。換句話說,「政治」正以新的形式影響個體生活。2017年,社會學家霍奇柴爾德所寫的《自己國家的陌生人》一書在美國知識界引起重視。恰如這個書名所顯示,如今在族裔、代際、財富、價值觀等多個維度上,「兩個美國」或者「多個美國」普遍存在,且技術、傳媒的變化讓不同群體之間「老死不相往來」成為了現實。

  當然,兩黨政治人物在社會分裂中扮演的角色並不只是被動承接者。眼下,美國政治的「潮流」是加碼迎合核心選民,這無異於是在利用社會分裂,客觀上只會加深裂痕。林肯曾說「分裂之家難以持久」,但在中期選舉的選票邏輯壓倒一切的2018年,美國兩黨恐怕都不會有太多心思去考慮同「持久性」相關的問題。


推薦閱讀:

儘力了!女記者下部隊,有些困難真的克服不了……
芮成鋼欺負奧巴馬和布希被記者扔鞋
生態好了,「精靈」來了 來源: 懷寧新聞網   時間: 2017年12月13日08時37分   編輯: 王結能   本網訊(記者檀志揚)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
巧答記者問
記者遭人毆打關太平間,小城市黑勢力很猖狂嗎?

TAG:政治 | 記者 | 分裂 | 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