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以最小的庫存滿足最大的市場服務水平

一、當今許多企業的經營環境與庫存管理的現狀當前,許多企業都面臨著:小批量、多品種、訂單周期短、市場預測不準、客戶定製的比例較高的市場環境。許多企業都希望以最小的庫存達到最大的客戶服務水平。 然而,在企業的實際運作中,又不得不藉助於高庫存來搶佔市場、滿足訂單、抵禦市場波動和採購渠道風險。這樣,企業的計劃部門、採購部門一直在周而復始地做這樣的事情:建庫存,壓庫存(年初建庫存,年底壓庫存):總是在生產發不出貨時,才考慮放大計劃量和增加器件儲備計劃;總是在市場要貨量小、高庫存時,才縮計劃、拒收供應商送貨; 這些緊急手段往往又不能立即奏效,缺料仍然是缺料,高庫存仍然是高庫存。供貨高峰時突然放大的計劃量,往往又導致1-3個月後的大量到貨,庫存高築;拒收供應商的貨,又導致與供應商關係惡化,真到要貨高峰時,又是供不上貨。就這樣,庫存的「脈搏」總是跟不上市場要貨的「心跳」。特別是對於高速成長的公司,庫存量也是「毫不遜色」地跟著翻番。 二、那麼龐大的庫存會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企業為什麼那麼怕庫存?1、庫存會帶來額外的成本,佔用大量的場地。2、現在產品更新換代這麼快,尤其是通訊、計算機行業,高庫存意味著高風險,庫存物料隨時可能成為呆死料;3、大量的老產品物料庫存積壓,會嚴重影響新產品的推出,導致錯失市場機會,有時我們是不得不犧牲庫存來保新產品的推出;4、大量的庫存佔用大量的資金,企業的庫存政策很多時候是根據賬面上的流動資金量作出的,沒有流動資金意味企業要停止運行,所以就不得不壓庫存,不得不要供應商推遲送貨,這在許多企業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三、我們庫存管理的問題在哪裡?庫存管理的經驗告訴我們:1、沒有明確、連貫和遠期的庫存政策,各操作部門不清楚合理的庫存水平應是多少,庫存政策存在明顯短視現象;2、庫存責任不清晰,看起來庫存跟市場預測、生產計劃、採購和倉儲管理都有關係,各個部門都有責任,而實際運作中又缺少真正的責任部門;3、預測準確性差是庫存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因為預測偏大,採購部門需要推遲供應商送貨,因為預測偏小,本應該有的安全庫存建不起來;4、採購貨期長,使得整個供應鏈環節對預測的依賴增大,不能規避預測不準的風險;5、採購件多,復用率低,這大大增加了計劃、採購和庫存管理的難度;6、版本升級、ECO更改頻繁,使得預測和生產計劃準確性降低,還總產生呆死料。以上集中反映了企業在與庫存有關的流程、組織方面的問題,實際上還有其它很多問題,比如庫存組織多、子庫多、庫存控制手段差、借料、生產周期長、中間庫存多等等,在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 四、怎樣進行以最小的庫存滿足最大的市場服務水平的改進?從為市場服務的角度考慮,我們當然也不能只強調如何如何減少庫存,庫存管理的目標是維持一個合理的庫存水平,既能保證市場發貨的及時性,又使存貨能快速的周轉起來。以下提出了一些與庫存管理有關的改進思路,這些思路涉及到產品研發階段可獲得性的設計、預測流程、計劃流程和採購流程等的改進:1、制定合理、穩定和遠期的庫存政策:庫存政策的制定要融入S&OP流程,使庫存能跟上市場要貨的節奏,做到需求與庫存相匹配。2、市場預測流程的改進:預測準確性的提高將會減少存貨量,提高存貨周轉率。3、進一步明晰庫存管理的責任者:要明確誰對庫存管理全過程負責,誰來制定庫存政策,誰對關鍵器件儲備管理負責等等。4、制定庫存管理的目標,將目標細分,建立績效考評機制。目標要按產品、環節和物料的種類細分,嚴格按細分的績效指標考評,通過全過程的績效指標對庫存管理各環節進行監控,讓各責任部門真正對庫存管理負起責來;優化供應商結構,與主要供應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實施多樣的採購方式,縮短採購提前期(縮短採購提前期將減少供應鏈對預測準確性的依賴,減少預測不準帶來的存貨風險)5、產品設計、工藝的改進:提高元器件、部件、模塊的共用率,推行器件歸一化;制定合理的製造加工策略,大力推行虛擬製造(業務外包和OEM生產)延遲製造方式的實施:改變工藝流程設計,將客戶化的工序延遲到接到訂單後。6、新產品批量發貨控制、版本切換和ECO控制的改進: 減少呆死料、提高存貨的齊套率、利用率。7、計劃與採購方法的改進:庫存計劃方法與MRP計劃方法結合使用。特別是在市場預測不準的情況下,要提高庫存計劃方法的比重,以幫助採購,實施多樣的採購方式,縮短採購周期。 多樣的採購方式包括:標準訂單、長單、一攬子訂單、JIT、VMI。8、存貨控制:周轉過高、過低的物料報警與處理。
推薦閱讀:

集郵市場,方連和小版票哪個的升值空間更大?
夏明方:真假亞當·斯密--從"沒有分工的市場"看近世中國鄉村經濟的變遷
農資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寫字樓租賃市場格局成型 小白租迎來發展新春天
市場中最常見的翡翠贗品

TAG:市場 | 水平 | 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