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說:教孩子如何面對分離焦慮?
最近,我接到一位媽媽的電話:家中有個3歲的寶寶,在出生後請了阿姨幫助照顧。幸運的是,3年來孩子與阿姨相處得非常好,最近,阿姨家裡有事需要回老家,不能繼續參與撫養孩子了,媽媽擔心孩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會很傷心難過。因此,她向我諮詢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典型的關於分離焦慮問題,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指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關係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以表示拒絕分離,又稱離別焦慮。常見於嬰幼兒及學齡前期。這個時期,孩子的安全感往往還沒有建立充分,熟悉或親近的人離開,會感覺不安全、緊張或者害怕,外在行為常常就表現為哭鬧、發脾氣。
那麼,面對孩子的焦慮情緒,我們該怎麼做呢?
允許孩子體驗負面情緒
成人總會不自覺的希望孩子的童年能夠快樂成長,成長過程中更多感受到愛、愉悅、開心、幸福,而有意識地不願意讓孩子經歷負面情緒。然而經歷衝突、體驗負面情緒,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這常常是孩子內在成長的契機。
一味避免衝突和負面情緒的體驗,孩子的內在很難長大。相反,如果我們允許並陪伴孩子去經驗它,進而突破或者穿越它,孩子自然會從焦慮情緒中走出來,並逐步學習到與負面情緒相處的能力。
不要把父母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去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能面對分離,而是我們身為父母的不願意麵對分離,是我們自己焦慮。孩子天生就是能量感受器,他感受到父母的焦慮自己也會變得不安,並表現出焦慮。
所以,我常常跟家長們分享:我們先覺察並處理好自己的焦慮,如果爸爸媽媽能夠平靜地面對分離,這樣才有能力來帶領孩子走出焦慮。
告訴孩子真相
在開頭所說的諮詢中,媽媽問我:是否給孩子編一個善意的謊言,在阿姨離開後,讓孩子不至於太傷心?我不贊成這樣的做法。 善意的謊言也許在當時孩子相信了,焦慮情緒不明顯,可是日後孩子一旦發現這是個謊言,他對父母反而容易失去信任。
同樣地,很多媽媽上班離開家時難以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常常會趁孩子不注意或睡覺時偷偷離開,以避免當面離開時孩子的哭鬧。但是,這樣的做法導致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媽媽會突然消失,他的內在更加不安。
所以,還是坦然地告訴孩子真相吧,給孩子一個確定的信息,也利於安全感的建立。
給孩子一個安全接納的環境
如果孩子的確表現出焦慮,哭鬧、發脾氣,家裡其他撫養人給與積極的共情、陪伴就好了,與孩子多有身體的接觸,比如撫摸、擁抱等 。
不否認孩子的情緒,也不誇大它,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情緒只是一種能量,允許它自然流淌出來,孩子平靜以後多跟孩子進行遊戲交流。
仍以本文開頭的事情為例,媽媽可以邀請阿姨為孩子準備一個可愛的小玩偶,告訴孩子:如果想念阿姨,就可以跟這個小玩偶一起玩,那意味著阿姨在陪伴你。
給孩子更多的信任
相信他可以去經歷焦慮情緒,目前的不安和焦慮只是暫時的,只是一個過程而已。信任會帶來力量,孩子從父母對自己的信任中慢慢學會更加信任自己,從而也更加有力量從焦慮中走出來!
父母始終成為孩子精神上的重要他人
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重要他人,這個人一般都是爸爸或者媽媽,孩子心理上受重要他人影響最大。如果父母始終能夠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阿姨的離開對孩子影響不會很大,因為爸爸媽媽的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也是最滋養孩子心靈的。
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父母的愛和陪伴始終在那裡,一直沒有離開。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親愛的家長,你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紅包醫生的懺悔》觀後感
※醫齋誌異:「黑苔」:病人驚慌 醫生淡定
※醫生提醒:常吃這一類食物,血管一通到底,血栓從此不找你!
※產婦生下的三胞胎里竟然有三個爹?檢查完後丈夫瞬間崩潰,醫生都被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