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在十法界以外又造出一個法界夏雨涼
凈空在十法界以外又造出一個法界
夏雨涼
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優婆塞戒經》
菩薩摩訶薩依法不依人。知法非法。知如是法是佛所說是長老說是眾僧說。若是非法。雖聞佛說心不生信。復有是法非佛所說非長老說非眾僧說。雖非佛說長老僧說。是法相者聞則信受。——《菩薩善戒經》
凈空說:「佛法講的是十法界,十法界外面還有一真法界。」——光碟《應以恩德化仇恨》
評說:凈空是明目張胆地在十法界以外造出一個法界了。
凈空說:「念佛能帶業往生,往生是出了三界;不但出了三界,而且出了十法界。」——《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卷》
評說:「念佛能帶業往生」的人是名副其實的無影無蹤了,超越了斷盡惑業的佛界,跑哪去啦?哎,恐怕佛也找不回帶業的你們了。
凈空說:「『實相』就是禪宗裡面講的『心性』,見到實相就是明心見性……你要斷見思煩惱,斷見思煩惱你才能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再進一步斷塵沙煩惱,超越四聖法界;再破一品無明,你才見實相。」——《學佛問答》21-90-53
評說:這「超越四聖法界」的法界是什麼法界?應該就是凈空所講的「一真法界「吧?如果是「超越四聖法界」的「一真法界」,為何還沒見實相,還得再破一品無明才行?難道佛也要再破一品無明才見實相,然後再超越佛界,上凈空所造的「一真法界」?
凈空說:「十法界之內有聲聞、緣覺、菩薩、佛。此佛(因為尚未超越十法界)也比不上《金剛經》上的菩薩。天台家講四教:藏、通、別、圓。藏教佛、通教佛,皆在十法界內,沒有明心見性,一品無明也沒有破。別教佛雖超越十法界,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也就是四十一品無明已破了十二品。」——《念佛心地功夫》陳傳凈居士整理
評說:亂,亂,凈空講得實在太亂!凈空之言至少有以下幾亂:
第一亂:《金剛經》上的菩薩有特別的境界,比別的菩薩高,甚至比佛還高。可我還沒有忘記凈空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七》中說的「《金剛經》也是初住菩薩境界。」(註:這是凈空妄說。)呢!
第二亂:《金剛經》上所說的菩薩不是十法界之內的菩薩。
第三亂:藏教和通教的佛是「沒有明心見性,一品無明也沒有破。」的絕對凡夫。
第四亂:超越十法界的別教佛才破了十二品無名,只是二行位菩薩。
第五亂:凈空開創了「十一法界」「新篇章」。
把十法界與一真界分割開來是二元對立的境界,把一真法界安在十法界之上是對佛陀教義的篡改,因為一真法界是十法界的總相,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的分別相,沒有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的說法。
可見凈空是任意亂說,自相矛盾,沒個准!
凈空說:「十法界裡頭有佛,這個佛,天台大師講藏、通、別、圓,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這兩種佛都沒有明心見性。換句話說,都沒有菩提心,他們發的菩提心,叫相似的菩提心,不是真的,跟菩提心很接近,不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菩提心現前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樣身份的人,他已往生一真法界,在《華嚴經》上講,他生華藏世界,他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他不是凡夫,他不在十法界。」——光碟《發菩提心·上》
評說:不知藏教和通教聽見凈空如此說該如何評價?可我知道能稱佛者,必是大覺者,覺行圓滿者,可凈空卻說「這兩種佛都沒有明心見性,」、「都沒有菩提心,他們發的菩提心,叫相似的菩提心,不是真的。」,卻把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搞丟了——「他不在十法界」。要知道初住菩薩是菩薩乘的初級階段,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只是賢位,而初地菩薩才入聖位,還有可能退轉,而凈空卻說他們已經超越了佛乘,真是無稽之談!
凈空所說的藏教和通教的佛發沒發菩提心呢?這是一個大問題,必須澄清以昭示凈空的之邪見邪說。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發菩提心]:「(術語)菩提者無上正真道也,發求無上正真道之心,曰發菩提心……大乘義章九曰:『發菩提心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發菩提心] :「發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中龍樹的解釋是:「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第二品為(發菩提心品)》云:「菩薩最初發菩提心是一切正願的正始,能攝受一切正願。這初發心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的所依,也是菩薩學的所依。」
《大乘起信論》中提出三種發心之說:「(1)信成就發心,(2)解行發心,(3)證發心。」以這三種發心配於菩薩的五十二位,即是以信成就發心配於十信、十住,以解行發心配於十行、十迴向,以證發心配於十地;前二發心屬凡位,是第六識發心;後一發心屬聖位,是第八識發心。
《大乘義章》有發菩提心義一門,分發心體相為三,即相發、息相發和真發。以「相發」配《起信論》的「信發」,在種姓位;以「息相發」配「解發」,在解行位;以「真發」配「證發」,在地上位。又廣開為六種發心:(1)想發,屬外凡;(2)信發,屬十信;(3)解發,屬習種姓;(4)行發,屬種姓位;(5)觀發或道發,屬解行位;(6)證發,屬地上。並認為發心的因起次第是:菩薩先要親近善友,得聞正法(生死大苦,涅槃至樂之法),因聞法而生信、慧(即信此正法,知此正法),因信、慧而生大悲,欲拔濟眾生於生死大苦;因信、慧而生大慈,欲授眾生以涅槃大樂;但欲度人先需自度,由此發起大菩提心。
《受菩提心戒儀》中舉出的發心次第是:禮佛,運心供養,懺悔,受三歸依,受菩提心戒。這個發菩提心的內容就是有名的五大願,即「有情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佛法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無上菩提誓願成。」
《出起信論》列舉了三種發菩提心:「一直心,直心者,謂心常質直,離諸諂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二深心,深心者,謂於正法心生深信,面而復樂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三大悲心,大悲心者,悲即悲愍,謂悲愍一切受苦眾生,常思救護,令其安樂,即是菩提之心也。」
《出地持經》講述了四緣發菩提心:「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說法,讚歎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歡喜信樂。能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當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四發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以上列的材料較多,是為發菩提心者作一參考,也免被邪見邪說所惑。
答案全在經、論中,別說藏教和通教的佛了,就是那些正在修行求證佛果者都是發菩提心的。因為道即菩提,佛道即佛果菩提,今於信仰的凡夫心中發大誓願,誓必成就,這便是發菩提心。
凈空說:「布施涵蓋了菩薩一切的行門。起心動念要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不能說這個討厭,那個看不順眼,不可以!你的心量太小了,修得再好,你的果報在人天,出不了三界,為什麼?心量太小。我在以前講經的時候也用比喻說,我們心量要擴大,大到怎麼樣?大到把六道擠破,就超越了,把十法界也擠破了,十法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十法界破了,出了十法界,就不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你看看人家這裡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一真法界去了。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就講的是遍虛空遍法界,這身心一性,無礙遍周,這是佛境界。」——《般若境緣集 般若篇——凈土篇2》
評說:亂,還是亂,凈空總是胡扯,怎麼不亂呵!
布施只是菩薩的行門之一。
心量太小了就不是「修得再好」。
十法界擠不破。
十法界不等於三千大千世界,這是兩個概念。
不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出不了十法界。
光照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是擠破了十法界。
不管是多少個三千大千世界以外都不等同於一真法界。
佛境界正是在十法界之內。
佛典的宇宙觀中,三千世界指一佛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故這三千世界並不是一個實際數字。
十法界的佛界就是一真法界,凈空鼓吹「把十法界也擠破」、「出了十法界」,在佛界之上安個「一真法界」,生出十一法界來,實屬謬論,亂解教義!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閱讀(178)| 評論(10)| 引用 (0) |舉報 於過,不見為過,此乃愚人! 凈空魔教之一斑
歷史上的今天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
愛我河山
dzgwys
佛心無限
布施者
弘東
評論
愛我河山 取消
換一張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十善業道經大意》 - 佛弟子文庫
※[轉載]【轉載】凈空法師:妄語有十罪
※[轉]人人值得一看的凈空法師談前世
※凈空法師: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來學佛
※凈空法師法語:學佛一定是愈學愈歡喜,所謂法喜充滿、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TAG: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