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結字——主筆與終筆
很多文化都有其想通之處。
如中藥的配伍,講究「君臣佐使」。
君葯發揮主要作用,臣葯輔助君葯發揮作用。如果方劑的配伍中沒有主次,便沒有針對性;
在西畫的素描當中,同樣也分主次。
主要物體往往刻畫得非常細緻,而次要物體,做虛化處理。最末的背景,則完全虛化,只見筆觸,不見造型。
書法結字的學習當中,
首先要學習筆順——先寫哪裡,再寫哪裡,搞清楚順序;
然後要學習主次——分清什麼筆畫重要,什麼筆畫次要;
最後要學習排列——學會筆畫的排列規律,即可舉一反三。
本篇論述筆畫在漢字當中的主次問題:
什麼是主筆:
把點畫寫好,是筆法問題;把點畫安排放好,是結字的問題。
馮武的《書法正傳》中說:一筆為主,眾筆是臣。
主筆是支撐整個字最關鍵的一筆,往往作為主筆的筆畫,都寫得舒展、有力。
簡單粗暴地說:主筆是一個字當中最重要的一筆,必須寫好,其餘筆畫寫的差一點沒關係。
如何辨別主筆:
從形態上看,凡厚實、長大、舒展的筆,多為主筆。我們在書寫時,本來先應確定主筆,然後再將其寫得長大、舒展些,寫出的形態久而久之被固定化。如「三」字,我們一聽到這個字,頭腦中就會想到它三橫中底橫最長,故主筆應是底橫。誰也不能把第一、二筆橫畫寫得長於第三橫。
「寺」字中,中橫最長,主筆是中橫。
「大」字中,撇、捺向左右舒展,故捺為主筆。
「月」字中,橫折鉤堅實有力,是主筆。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即字中有重複的橫畫、豎畫或撇畫、捺畫,若以這些筆畫為主筆,則只能選擇其中適當的一筆做主筆,其餘的筆畫則要收斂。
一、橫並排之字,突出其中一橫,余筆應收縮,使其有開合之勢。
二、豎並列的,如「朋」、「阿」、「州」等字,宜伸展最後一豎(鉤)為主筆,其餘的豎則宜適當收縮。
三、數撇重替的,如「彬、多」等字,宜伸展最後一撇為主筆,其餘的撇應短於主撇。
四、有重捺的字,如「從」、「逐」、「食」、「奈」等字,應上收下放或上放下收,收的捺畫則變成長點。這就是李淳在《結構八十四法》中所說的「減捺」法。在隸書中也有「雁不雙飛」一語,其道理是一樣的。
主筆的處理
1、字中以橫、豎為主筆者,橫要平穩瀟洒,起平衡作用;豎要正直挺拔有力,起支撐作用。如「寺」、「兵」等字,以橫畫為主筆,「中」、「申」等字,以豎畫為主筆,其勢皆宜平直,而其他次筆則應稍有攲側變化。
2、.字中以撇、捺、斜鉤、豎彎鉤為主筆者,在重心穩定的前提下,撇捺應舒展、飄逸。如「大」、「少」;
斜鉤向左下方充分伸展,筆力遒勁,有彈性,有韌度,似百鈞之弩發,如「式」、「淺」;
浮鵝鉤則要蓄足力量,然後向右展開,使其有風度、有韻味。如「色」、「風」、「元」、「也」等字。
3.凡帶折的主筆,如橫折鉤的彎曲角度要適宜,使直中帶彎,折處用頓筆而非轉筆,不要寫得太大,要有彈性和韌度,筆道厚實,沉著有力。如「月」、「力」、「弓」、「問」、「心」等字。
二、終筆
終筆指最後一次書寫的筆畫,如果說主筆是君,那麼終筆就是大臣。
在主筆非終筆的情況下,終筆的處理上,力度僅若於主筆。
在一些簡單的字當中,只有主筆和終筆。
比如「卜」字,豎為主筆,點為終筆,所以古人在處理這個字的時候,故意把點拉得很長;
「子」字,彎鉤屬於主筆,橫屬於終筆,兩筆都寫得非常有力;
「才」字,豎鉤為主筆,撇為終筆,古人在處理這個字時,往往把撇越過豎鉤,故意拉長,以突出終筆的重要性。
若主筆與終筆為同一筆,需以主筆對待。
—END——
推薦閱讀:
※宋開強書法作品欣賞
※李白詩《把酒問月》書法欣賞
※草書蘭亭序
※絢麗多彩的書法世界——中國歷代書法名家名帖欣賞組詩(一百四十六)
※書法的古法用筆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