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沂水春風第一課時

《<論語>選讀》課課練 13《沂水春風》【教師版】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本字來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⑴鼓瑟希,鏗爾

⑶唯求則非邦也與

⑵莫春者,春服既成

二、寫出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活用類型(填代碼)並寫出活用後的意思

A.名作動 B.名作狀 C.名作使動 D.名作意動 E.形作名F.形作動 G.形作使動

句子

類型

活用後意思

句子

類型

活用後意思

⑴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G

使…富足

⑶風乎舞雩

A

吹風

⑵冠者五六人

A

戴帽子

⑷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A

穿禮服戴禮帽

三、寫出下列各句的句式類型,並作口頭翻譯

句子

類型

句子

類型

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省略

⑹浴乎沂,風乎舞雩

狀後

⑵不吾知也

否賓前

⑺以吾一日長乎爾

狀後

⑶則何以哉

疑賓前

⑻毋吾以也

否賓前

⑷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狀後

⑼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省略

⑸異乎三子者之撰

狀後

⑽何傷乎?

疑賓前

四、基礎知識鞏固性訓練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喟(kuì)然嘆曰 吾與(yǔ)點也 風乎舞雩(yú) 浴乎沂(yí)

B.冠(guān)者 莫(mù)春 三子者之撰(zhuàn)鏗(kēng)爾

C.願為小相(xiàng) 因之以飢謹(jǐn) 夫子哂(shěn)之 千乘(shèng)之國

D.曾皙(xī) 長(zhǎng)乎爾 以俟(sì)君子 鼓瑟(sè)希

答案:冠(guàn)者

2.選出沒有通假字的一項 ( )

A.鼓瑟希,鏗爾 B.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求則非邦也與

2.(B)【A希—稀C莫—暮D與—歟】

3.選出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古今同義的一項 ( )

A.因之以饑饉 B.如會同,端章甫C.攝乎大國之間 D.異乎三子者之撰

3.(A)【饑饉:(古今同義)飢餓;B會同:(古)諸侯會盟,(今)會合連同;C攝:(古)夾,(今)拍攝D撰:(古)講述,(今)寫】

4.選出下列加點詞活用情況不同於其他三句的一項 ( )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B.風乎舞雩 C.冠者五六人 D.秦伯說,與鄭人盟

4.(A)【形作使動,BCD均為名作動】

5.選出下列各句句式特點不同於其他三句的一項 ( )

A.風乎舞雩 B.異乎三子者之撰 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師旅

5.(C)【否賓前,ABD為狀後】

6.選出加點詞解釋有不正確的一項 ( )

A.如或知爾,則何以(做)哉 因之以饑饉(接著)

B.子路率爾而對曰(飛快地) 比及三年(等到)

C.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等候)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陪侍)

D.舍瑟而作(起身)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謙讓)

6.(B)【率爾(輕率地)】

7.選出加點「以」字意義與用法與例句加點字相同的一項 ( )

例:毋吾以也

A.以吾一日長乎爾 B.素以為絢 C.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D.為國以禮

7.(A)【例與A均為「因為」;B用,介詞;C做,動詞;D用,介詞】

8.選出加點「與」字意義與用法與例句加點字相同的一項 ( )

例:失其所與,不知

A.則與之斗卮酒 B.客從外來,與坐談 C.吾與點也 D.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8.(D)【D與例句均為「結交,親附」;A給,動詞;B跟,同,介詞;C贊成,動詞】

9.選出加點「知」字意義與用法與例句加點字相同的一項 ( )

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

A.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B.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鄭既知亡矣 D.失其所與,不知

9.(D)【D與例句均通「智」;A管理,統治;B了解;C知道】

10.選出加點字意義與用法與例句加點字相同的一項 ( )

例:攝乎大國之間

A.以吾一日長乎爾 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 C.異乎三子者之撰 D.風乎舞雩

10.(D)【A於,比;B嗎;C於,跟,同;D於,在】

11.選出加點字意義與用法與例句加點字完全相同的一項 ( )

例:宗廟之事,如會同

A.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D.如有所立,卓爾

11.(B)【A連詞,如果;B連詞,或者;C連詞,若,至於;D連詞,如果】

12.選出加點字意義與用法例句加點字完全相同的一項 ( )

例:為國以禮

A.由也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C.願為小相焉 D.為擊破沛公軍

12.(A)【A動詞,治理;B句末疑問語氣助詞,呢;C動詞,做,擔任;D介詞,給,替】

13.下列各組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宗廟之事,如會同 ②千乘之國 B.①以吾一日長乎爾 ②子路率爾而對曰

C.①亦各言其志也 ②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D.①居則曰:「不吾知也。」 ②唯赤則非邦也與

13.(B)【B①第二人稱代詞,你們②助詞,相當於「然」,…的樣子;A結構助詞,的;C第三人稱代詞,作定語,他(們)的;D副詞,就】

14.選出對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劃線部分翻譯不正確的一句 ( )

A.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你們不要因為這樣就不敢說了】

B.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們(而起用你們),那麼你們將打算做些什麼事呢】

C.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至於用禮樂來教化百姓)

D.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公西赤卻認為這職位太小了,那麼誰能給他個大點的職位呢?)

14.(D)【如果公西赤只能給諸侯做個小小的司儀員,那麼誰能給諸侯做大司儀呢?】

15.選出下列對課文解說判斷不當的一項 ( )

A.本文以「言志」為線索,通過「孔子問志——學生言志——孔子評志」三部曲,記錄了孔子和四個學生的談話,寫出了學生們的志趣、性格,表達了孔子的思想和態度。

B.對於子路的「治千乘之國」之雄心壯志,孔子深表贊同,報之以讚賞的一笑,而對於冉有、公西華之志,孔子都沒有反應,暗示了他不以為然的態度。

C.曾皙之志不在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游圖,正是孔子所嚮往的「禮治」社會的最高境界,對此孔子非常感慨,當即表示贊同。

D.從文中可看出,孔子是一個平易和藹、思想開明、胸懷開闊、教育有方的師長,他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注重引導學生立志,關心國家政事,而且彼此之間師生關係十分融洽民主。

E.孔子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善於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學生述志後,他能將他們的志上升到「禮治」的高度,將他們要做的事上升到與治國有關的高度,體現了一個教育家的胸懷。

15.(B)【錯在「深表贊同,報之以讚賞的一笑」,「孔子都沒有反應,暗示了他不以為然的態度」】

五、精段精練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6—20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16.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

①如或知爾( ) ②比及三年( ) ③如五六十( ) ④夫子哂之( )

16.【①或 (有人) ②比 (等到) ③如 (或者) ④哂(微笑)】

17.選出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用法與意義的判斷正確的一項 ( )

①以吾一日長乎爾 ②攝乎大國之間 ③且知方也 ④方六七十

A.①②不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也同

17.(B)【乎:①介詞,於,比;乎:②介詞,於,在;③方:義,名詞;④方:縱橫,方圓,動詞】

18.對文中加點的四個「以」字的意義與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以吾一日長乎爾 ②毋吾以也 ③則何以哉 ④加之以師旅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

18.(D)【①②連詞,因為;③動詞,用,做;④介詞,用,拿】

19.翻譯文中劃線語句(注意添加必要的關聯詞以疏通語氣)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 。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③非曰能之,願學焉: 。

19.①【你們平時總是說:「世上沒人了解我呀!」】

②【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後,就可以使它的老百姓富足起來】

③【我不敢說我一定能做到,只是願意學習。】

20.這段文字中,孔子表現出什麼樣的形象?他為何「哂」子路?

。 。

20.孔子是一個平易和藹、思想開明、胸懷開闊、教育有方的師長,他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注重引導學生立志,關心國家政事。/因為孔子主張「為國以禮」,而子路的回答未注重「禮」,輕率而且毫不謙讓。

(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21—24題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

①鼓瑟希 ( ) ②舍瑟而作 ( ) ③為國以禮 ( )

④其言不讓( ) ⑤唯求則非邦也與 ( ) ⑥安見方六七十… ( )

21.①鼓(彈奏) ②作 (站起) ③以(用) ④讓(謙讓) ⑤唯( 難道) ⑥安( 怎麼,哪裡)

22.翻譯文中劃線語句(注意添加必要的關聯詞以疏通語氣)

①異乎三子者之撰: 。

②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

③唯赤則非邦也與?: 。

22.①我和他們三位的才能不一樣。②孔子不由得長嘆一聲道:「我贊成曾點的想法呀!」

③難道公西赤所說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嗎?

23.孔子為何要「與點」?

答: 。

23.因為曾皙之志雖不在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樂圖,正是孔子所嚮往的「禮治」社會的最高境界,是「為國以禮」的結果對此孔子非常感慨,當即表示贊同。

24.孔子對冉求、公西赤是怎麼評價的?

答: 。

24.認為他們太過謙讓,並且看問題不夠深刻、全面,委婉地批評他們看不到自己所選擇的理想與治國大事的內在聯繫。

六、名句背誦檢測

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該文章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xuanxi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869


推薦閱讀:

李子勛談婚外情,沂水博客,沂水在線
蒙山高沂水長——沂水縣旅遊圖文簡介(上)

TAG: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