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陵墓謎團重重:規制寒酸 墓中無屍骨
新發現的隋煬帝陵
4月14日,揚州市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在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庄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已經發掘的那座為隋煬帝陵。下一步,考古人員將著手發掘位於「新隋煬帝陵」東側的墓,專家推測,該墓主人可能為蕭皇后,並對此墓寄予厚望,希望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可以提供更多歷史信息。
現場
規模不及當時富人 出土文物量少質高
此次新發現的隋煬帝墓位於邗江區的一處房地產項目工地中,去年年底時,考古人員已經發現了少許古代碎磚,今年春節後,工地平整了土地,考古人員隨即進駐,通過勘探發現了兩座磚室古墓。
發掘之初工作人員並未意識到這是一座帝王陵,僅從墓室規模判斷,墓主人連當時的富人都算不上,已發掘的西側墓葬有墓室、耳室和甬道,南北長4.98米,東西長5.88米,墓室深度2米多,只能算中小規模。但發掘過程中出土的一塊墓誌卻讓考古工作人員感到震驚,墓誌上清楚刻有「隋故煬帝墓誌」字樣,記載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等字樣,皆與史實相符。此外,墓中還出土了鎏金銅製銜環鋪首、金鑲玉腰帶、銅錢和鐵釘等十幾件文物,數量雖少,但規格極高。4件銅鋪首體積巨大,為雄獅造型,雙目圓睜,十分威嚴,應該是用在棺槨上的,金鑲玉腰帶也不是普通官員可以享用的,足以證明墓主人的顯赫身份。但是考古人員未在新墓發現棺槨屍骨。
鎏金銅鋪首
背景
揚州兩座陝西一座 誰是「真身」有待考證
此次新發現的隋煬帝陵位於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庄,而「老隋煬帝陵」則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兩座陵墓間相距五六公里。隋煬帝陵風景區1999年對遊客開放,目前是國家2A級風景區。
新墓出土的墓誌是認定該墓為隋煬帝陵墓的有力證據,但「老隋煬帝陵」表示,他們也有證據表明自己是隋煬帝陵。「這座陵墓最初是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考證的,並在此立了一座碑,考證的依據是史書上標註的位置,以及對周邊村民的走訪。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有一批專家來這裡考證過,也是依據事實記載,並對周邊村民進行了走訪,最終認定這裡是隋煬帝陵,並將這裡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老隋煬帝陵負責人龔艷說。
「老隋煬帝陵」從未進行過發掘,外觀形似一個大山包,除了史書記載,沒有任何出土文物可供考古者為其「驗明正身」,但是,老陵外的一處祭台遺址表明了這座陵墓主人的尊貴地位。「祭台為長方形,高三米左右,長几十米,位於陵墓的中軸線上,專家通過對祭台磚塊的風格進行考證,判斷祭台建於唐初。除了祭台,還有神道,這些都是一般人不可能有的墓葬規格,應該是皇帝才有的規格。」龔艷說。
除了目前揚州境內的這兩座隋煬帝陵外,陝西境內也有一座隋煬帝陵。該陵位於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西塬上,曾樹有清乾隆陝西巡撫華沅書「隋煬帝之陵」石碑,陝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縣誌記載,唐高祖李淵於公元622年命其子李世民遷葬煬帝於此,與隋文帝楊堅的泰陵構成一脈之穴,遙遙相望。
這三座隋煬帝陵是否都是真的,之間關係如何,仍有待專家考證,而如果「新隋煬帝陵」發掘後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是否可以通過對「老隋煬帝陵」進行發掘進一步探究?「這個應該是不太可能的,新陵是搶救性發掘,老陵保護狀態比較好,不太可能批准發掘。」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說。出土的墓誌
質疑
隋煬帝陵墓謎團重重
疑問一:身為帝王為何陵墓如此寒酸?
主要與死因有關
束家平所長認為,這主要與隋煬帝的死因有關。據史料記載,公元618年,隋煬帝巡幸揚州期間,禁衛軍發動兵變,推舉重臣宇文化及為首領,並縊死楊廣。這種特殊情況下的死亡,不太可能為他建造大規模陵墓。
也有專家表示,這座隋煬帝陵墓可能是繼承了六朝時期皇帝陵墓的規制。六朝時期的皇帝墓葬並不像漢唐時期那樣氣勢恢宏,南朝齊景帝在位時是齊國最強盛的時期,所修的安陵規模也僅為長9.4米、寬4.9米;齊明帝興安陵,長8.94米、寬5.3米。陝西潼關一座隋代墓葬內,壁畫畫有18支戟,為太子的規格,被認為可能是隋煬帝兄長楊勇的墓,長僅為5.72米、寬為5.94米。專家由此推測,隋煬帝陵只要達到寬5米、進深8米的規格,就算「達標」。
老隋煬帝陵
疑問二:陵墓中為何沒有棺槨屍骨?
遷葬腐爛都有可能
據史書記載,隋煬帝死後先後遷葬兩次,他死後最先由蕭皇后為其收殮,葬於江都(今揚州)宮流珠堂,十幾天後,鎮守江都的大將陳棱為其發喪,遷葬吳公台,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下令將隋煬帝遷到雷塘,也就是現在「老隋煬帝陵」的所在地。「唐初的史實中記載得非常清楚,李淵曾下令將隋煬帝連棺槨一起從吳公台遷出,遷入雷塘。隋煬帝去世後二十多年蕭皇后才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將他們合葬,也是葬在雷塘。」龔艷說。
這段史實或許可以解釋新發現的隋煬帝墓的一個疑問,即為何墓中沒有棺槨屍骨,陪葬品也寥寥無幾。「古人在其他的遷葬記載中也有過記述,即遷出的墓葬最好不空置,為此他們會留下一些死者的遺物或者陪葬品,我推測這也正是為何新發現的墓葬中陪葬品數量很少的原因。這些東西確實規格很高,但用在皇帝身上倒也平常,留下幾件也就沒什麼稀奇了。」龔艷說。
但對於新墓中為何沒有棺槨屍骨,束家平持有不同的觀點。「隋煬帝被部下縊死後由蕭皇后將他收斂,棺材都是用漆制床板做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潮濕,加速木材腐爛。有些帝王陵墓開啟後還能看到較為完整的棺槨,是因為這些帝王的棺材使用的是金絲楠木那樣的名貴木材,可以千年不腐,隋煬帝的這具棺材肯定保存不了這麼久。至於遺骨也沒有了,我以前也遇到過一些差不多同時期的墓葬,屍骨腐爛得基本也不存在了。」此外,束家平還做出了該墓或許被盜過的猜測,因而陪葬品寥寥無幾。
疑問三:皇帝陵應用金匱玉冊用墓誌很反常?
風化程度看不可能造假
「新隋煬帝陵」發現結果被公布後,外界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隋唐史研究專家李文才教授認為,按照古代墓葬制度,墓志銘只適用於一般人,而皇帝陵應該使用金匱玉冊,用於記錄皇帝政績。帝陵中出現墓誌,是很反常的。
微博名人@馬伯庸則指出,隋煬帝在被殺之前,李淵就已尊楊廣之孫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並改元義寧。楊廣死後,謚號為「煬」,當時已不用「大業」年號,換言之,「隋煬帝」和「大業」年號不應該同時出現於墓誌。難道墓是假的?
對於質疑,南京學者薛冰表示,墓誌不可能造假,從風化程度來看,應該年代很久遠了。而且墓誌不可能造假的,不值錢。而一位考古學者說,墓誌上為什麼這麼用,肯定是有原因的。現在,對外公布的只是墓誌的一部分而已,可能墓誌的後面,會對這些做一個解釋。推薦閱讀:
※死於兵變的隋煬帝臨終遺言是什麼 1
※隋煬帝的罪惡
※隋煬帝楊廣死後 他的5個子女去了哪裡 結局如何
※也說隋煬帝~中國歷史上毀譽爭議最大的皇帝
※歷史欠隋煬帝一個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