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佛教音樂(二)
第2章
佛教音樂在法事儀軌中的運用
佛教音樂通常分為佛事音樂和以佛教題材為主題的或由佛事音樂改編的通俗音樂。這裡僅介紹佛事音樂的種類。
佛事亦稱為法事,指的是佛教的儀式活動,即佛教為慶典、說法、誦經、供佛、祈禱、施僧、拜懺、祈福等所舉行的宗教儀式活動。佛教法事活動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修行法事、祝聖佛事、普濟法事三大類。
第一節修行法事
佛教的修行法事包括朝暮課誦、念佛儀、講經儀以及各種懺法,是指僧尼依佛教教義所進行的自我修持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以求「覺道」和「功能」。
一、朝暮課誦
課誦是寺院每日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活動。由於僧人在念誦時能夠獲得功德,所以課誦又稱為「功課」。寺院課誦在時間上有朝暮課誦的習尚,故而僧人也習慣於稱課誦為「二課」、「二時功課」或「早晚課」,它是佛教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儀軌。
課誦的主要內容是念誦經文。念誦經文並非照經書高聲誦讀,而是有獨特的方式方法。漢化寺院經文的念誦方法來自古印度。印度佛教的念誦有四種方式:音聲念誦(出聲念)、金剛念誦(合口默念)、三摩提念(心念)、真實意念(如字修行)。漢化寺院的課誦主要採取了音聲念誦的方式。關於這種念誦方式的最早記載,見於《三國志》〈吳書〉笮融傳,其中說:「笮融者,丹陽人……大起浮圖祠……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這種令「好佛者聽受道」的「課讀佛經」的方式,就是由印度傳來的出聲念誦而發展成的集體修行方式。但這種許多人「悉課讀佛經」,在當時只是個別現象。到了東晉,道安法師訂立僧尼規範,寺院中的課誦活動才逐漸多了起來。而早晚二時課誦的修行方式是在唐代才開始形成的。據《大宋僧史略》卷上說,「唐·百丈懷海別立禪居後,有朝暮參請之禮,並『隨石磬魚鼓為節度』。」這就是說,在唐代寺院中,不僅有了早晚二時的課誦,而且還有了敲打法器作為「節度」的習慣。到了元代,課誦儀式就被越來越多的寺院所接受,德煇的《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中已有「住持朝暮行香時(殿鍾)鳴七下」以及「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時、大眾看誦經咒時,直殿者鳴之(磬)」的詳細記載。但因元代佛教十分紊亂,所以朝暮二時課誦儀式遲至明末才真正定型與普及,並真正形成一代風尚。明代通容《叢林兩序須知》說首座「早晚課誦勿失」、書記「早晚隨眾課誦」、監寺「早暮勤事香火課誦勿失」,可以看出從這時起早晚課誦已是寺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了。
佛教朝暮課誦唱誦的韻曲歷經唐、宋以來無數高僧大德的傳承實證以撰集、修訂、充實而逐漸定型,成為十方叢林法定的必須課。但是由於中國佛教音樂歷史久遠,宗派林立,歷代均未形成全國大統一的佛樂唱誦曲譜。除經文上的選擇差異外,即使是演唱同一首曲牌,在演唱風格上也會產生歷時性、地域性、派別性的差異。
據1995年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輯出版的《朝暮課誦規範譜本》所輯曲目,朝時課誦所選的韻曲有《寶鼎香贊》《波羅密多三稱》《祝願偈》《普賢十大願王》《三皈依》《韋陀贊》6曲;暮時課誦所選的韻曲有《蒙山施食儀·贊佛偈》《聖號》《普賢警眾偈》《伽藍贊》《戒定真香》5曲。
朝暮課誦的內容一般是固定的,但每逢初一、十五及佛教節日時,內容會相應的有所增刪。
根據《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南卷》記載,湖南南嶽祝聖寺於1956年陰曆四月初八,在大雄寶殿舉辦的釋迦牟尼佛聖誕紀念日時,其課誦程序如下:
1、梵唄《香贊》
2、梵唄《望江南贊》
3、念誦經咒(以木魚擊節)
4、梵唄《婆娑界》(歌頌釋迦牟尼的大讚,特為聖誕紀念日選用)
5、唱禮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同時繞佛、拜佛
6、梵唄《十大願》
7、梵唄《三皈依》
8、梵唄《迴向偈》
9、梵唄《四弘誓願》
早晚課誦,是由古到今,仍流行於寺院中的習俗。現代寺院中,一般每周除一天為寺內僧眾的休息日外,其餘六天都要按時進行早晚二課。如北京法源寺的晚課於下午四時開始。當殿堂的鐘鼓敲響後,眾僧身披袈裟進入殿堂。大殿以殿門與佛像為中線,將跪凳分為東西兩方,每邊都有跪凳若干排。僧眾入堂後,各依自己的位置禮佛後跪下,執法器的僧人位於首排。隨僧人做晚課的俗人(或居士)跪在僧人之後的空位上,男右(東)女左(西)。隨著法器的鳴響,先由一位和尚高聲領頭唱誦,眾僧則跟著跪誦。惟有右邊敲大木魚的和尚雙手執木錘面向西站立,按照節奏敲擊木魚。念誦完畢後,由一位老和尚領頭,雙手合什,一邊口中高誦『阿彌陀佛』,一邊繞佛。跪在右邊的僧人先走,左邊的後走,俗人中右邊的男性隨在僧人後面,女性在最後,也都與僧人一樣,雙手合什,口誦『阿彌陀佛』。第一圈由佛像的右邊開始,行至門口,向右,繞到佛後,再轉至前面。由於繞佛僧俗人數太多,所以,第二圈開始由佛像的左向右,圍著殿中所設立的一排排坐位中的空隙,先左後右,由前而後繞行,再從佛像後繞過。第三圈繞行順序同第二圈,然後後歸位,晚課結束。
二、打七
「打七」,是指在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飲食睡眠之外,專心參究或專心持名,是佛教禪宗和凈土宗的主要修行方式,所以又有「打禪七」和「打凈七」之分。
禪宗修行的目的重在直覺參究人性的本源,使禪眾剋期取證,因此於每年冬安居時舉行「打禪七」的修行。「打七」是以七日為一個周期,在七日之中,專心參究,稱為「一七」,如此直到第七個七日,稱為「七七」。這樣「打七」從陰曆十月十五日起,到臘月八日止,共包括「七七」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開始和結束,稱為「起七」和「解七」,各有規定的儀式。
在「打七」前,寺院必須首先做好一切生活和佛事物資的準備。「打七」期間,禪堂除平日設有的司水、香燈、當值、兼值、巡香、圊頭外,還另外再配備若干名監香師和內外護七師等,同時維那、管堂及「四大班首」的責任也比平日更為重大。
起七之日,禪堂對面的韋陀龕前掛出方丈手諭的「起七」、「護七」、「監香」牌示。僧眾齊集禪堂,維那先代方丈宣告各位監香師和內外護七師的名字,並勉勵他們要發菩薩心,對堂內外的放逸者要認真催促管理,不可私徇人情,同時給監香師授予執法的香板。然後,眾監香、眾班首橫執香板平胸,分排八字站立,敲鐘板,擊引磬,迎請方丈「起七」。方丈著便服,穿草鞋,執香板進堂,維那呼:「大眾師頂禮和尚!」方丈說了「不為禮」之後,即開始為大眾說法。說法畢,將香板擲於地上,叫一聲「起!」「打七」從這時便開始了。
坐禪,是以燃香來計算時間,所以又稱為「坐香」。平日坐香,在早齋前後、午齋後、晚間各一次,共四次。「打七」期間,必須延長時間,叫做「加香」,共為六次。每坐完一支香,再「行香」一會兒。行香又叫跑香,是僧眾在兩次坐香之間的跑步活動。行香的方法是,僧眾圍繞著禪堂中心的佛龕作小跑,「四大班首」、「八大執事」跑外圈,跑時決不能錯圈、碰撞、踩草鞋,否則是要挨香板的。
「打七」的第七日,韋馱龕前掛方丈手諭的「解七」牌示。方丈進入禪堂,從東到西走一圈後說:「恭喜師父們加香打七圓滿。古云:『七日用心若不悟,割去僧頭當尿壺!』如今師父們悟得如何?道出見地。我問:今汝念佛是准?」眾僧默然,方丈便說:「還少一把火,下七再用心吧!」隨著方丈香板落地,喊一聲「起!」「二七」便開始了。
在「打七」期間,為了保證專事參禪,剋期取悟,禪堂僧眾不但不出坡幹活,連早晚課也不舉行,其他事情更不許打岔,直到「七七」期滿。
凈土宗在冬安居中也舉行「打七」的修行儀式。凈土宗以專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所以「打七」是在七日之中,以念佛、拜佛為主,伴以引磬、木魚之聲。凈土宗「打七」叫做「打凈七」,又叫「打佛七」,平日也可以舉行。在冬安居中,「凈七」通常也是打「七七」共四十九天。
「打凈七」在念佛堂舉行,參加人員有一位主七師、四位悅眾師,四位護七師,若干僧人,若干在家居士。念佛堂中,燈燭莊嚴,蒲團齊備。佛像兩邊前面的蒲團為僧眾們坐,其中下邊四個為悅眾師坐,以便照應引磬、木魚等。念佛堂中門關閉,橫放五個蒲團,中間一個為主七師坐,旁邊四個為僧眾中的上座師坐。其餘蒲團由在家居士隨意就坐。四位護七師照應堂內香火、茶水及堂外一切雜務。
晨鐘響過,所有參加「凈七」人員起床盥洗後,便搭衣進堂,禮佛三拜,各人依次坐定。主七師鳴磬一下,共舉《香贊》《祝聖儀》,念《彌陀經》一卷,誦《往生咒》三遍,唱《贊佛偈》,念南無阿彌陀佛五百聲,默念五百聲,禮佛四十八拜,再念《佛說觀無量壽經》,接《往生咒》三遍。然後,主七師領僧俗大眾經行半支香時間,鳴磬一下,大眾合掌歸位打坐。木魚三通止靜,又是半支香時間,鳴磬一聲開靜。大眾起身稍事休息,用早粥。如此循環,直到晚上。
晚上念佛到四支香結束。第五支香時,主七師鳴大磬一下,大眾一齊長跪合掌,念觀音、大勢至及清凈大海眾菩薩各滿百聲,並分別禮拜諸佛菩薩、凈土宗歷代祖師等。拜畢吃放參飯。第六支香時,主七師鳴大磬一下,大眾歸位長跪合掌,悅眾師打木魚,主七師領念:「弟子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願求往生,願佛慈悲不舍,哀憐攝受。」鳴磬一聲,大眾起立。合掌經行,念佛千聲,直至子夜。
念佛到第七日,主七師鳴大磬一下,大眾長跪,念觀音菩薩百遍,起立,合掌經行,念滿千遍。同樣的方法,念大勢至菩薩千遍,清凈大海眾菩薩千遍……一切佛事畢。晚上,居士們在念佛堂左右設供牌位,敷陳祭祀,感應人天,增福延壽。
十齋日,每月持齋素食並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經·如來讚歎品》:「複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徧,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依《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述,於此十齋日依次供養定光如來(一日)、藥師如來(八日)、賢劫千佛(十四日)、阿彌陀如來(十五日)、地藏菩薩(十八日)、大勢至菩薩(二十三日)、觀世音菩薩(二十四日)、毗盧遮那如來(二十八日)、藥王菩薩(二十九日)、釋迦如來(三十日),則能除病延年,命終得生佛國。我國自唐末以來即行此法,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三雲︰「每月十齋日持佛菩薩號,乞福滅罪。」
第二節祝聖佛事
這類佛事主要是佛菩薩聖誕的慶祝活動,包括佛的誕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菩薩的誕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及祖師圓寂紀念日等。
一、浴佛節
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日為「浴佛節」,是紀念佛教創始人迦牟尼誕生的佛教儀式節日,又稱佛誕節。中國東漢時期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傳至民間。
關於浴佛節,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在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現尼泊爾),有一個富庶的迦毗羅衛國,國王稱為凈飯王。凈飯王有兩位妻子,一個叫摩耶夫人,另一個叫摩訶波波提。凈飯王仁慈和善,善理國政,只可惜多年沒有子嗣。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有一匹六牙白象進入她的身體,隨後就有了身孕。當時的印度有一習俗,女子在生產之前要回到娘家去,摩耶夫人也在此時動身回家。當她走到藍毗尼園婆羅樹下時,心中異常歡快,這時,摩耶夫人突然感覺腹痛,隨後太子降生。小太子生下來就會走路,雙腳各踩一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這一天適逢中國農曆四月初八,所以將這一天定為佛誕日。是日,各地佛教信徒均雲集廟內,參加浴佛。在佛殿上,供奉著太子佛像,四眾弟子順序用小銅勺盛滿香湯浴灌太子佛。在此前後還舉行相關的法會,稱為「浴佛節」。
各個寺院的浴佛方法有所不同,但浴佛儀式的程序大致可分為四項來進行:
第一,集合僧眾,迎請佛像。僧眾搭衣持具上殿,按東西虛位次分班而立。聞磬聲向上頂禮三拜後,六人出班恭迎佛像,同聲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將佛像請回,唱《稽首皈依大覺尊》。
第二,安坐沐浴。主法僧將佛像安置於佛座,上香、展具、向佛頂禮三拜或九拜,然後以香水灌沐。大眾同唱《沐浴真言》,三稱「南無香雲蓋菩薩」,然後贊唱《釋迦大讚》:「菩薩下雲中,降生凈飯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樂奏長空。目顧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中。」
第三,主法者敬致誦詞,祝聖繞佛。主法僧聞磬聲頂禮三拜,恭說頌詞。大眾同唱《佛寶贊》,接唱《贊佛偈》,「佛寶贊無窮,功成無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覺道雪山峰。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唱畢開始繞佛,邊繞佛,邊稱念:「南無娑婆世界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四,迴向皈依。繞佛後歸本位,先念《迴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唱《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浴佛法會功德圓滿,引磬聲起,大眾齊唱《浴佛功德殊勝行》:「浴佛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二、成道節
舊曆十二月八日那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叫做「成道節」。
據《佛本生傳記》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後,最初是修禪定,修行日久,也沒有得到解脫的途徑,繼而放棄禪定,到苦行林苦修。在長達六年的時間裡,他每天吃一麻一麥,甚至七天才吃一麻一麥,坐卧行止不避艱苦,只落得骨瘦如柴,但收穫甚微,仍不知如何解脫,於是決心另創道路。他在尼連禪河洗去六年的塵垢,因身體虛弱爬不上岸,幸虧抓住了樹神垂下的樹枝才上了岸。這時牧羊女見他可憐,端來一碗乳糜,吃後才恢復了體力,這就是衍化出的「臘八粥」。他走到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四十九天恆出—條正道:「人有了我,而產生慾念,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只有達到『涅磐』,才能脫離痛苦。」於是得道而成佛。
為了紀念佛成道這一重要事件,佛教界就把佛成道這一天稱為「成道日」,過「成道節」,舉辦「成道會」。關於成道日在哪天,印度、中國等地區不盡相同,中國南北各地,開始的時候也不盡一致。宋代,北方以臘月初八作為佛的生日,《大宋僧史略》就有記載:「今東京以臘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也。」而南方卻在臘月初八慶祝佛成道。元代《百丈清規》規定:「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後來,南方、北方統一起來,把四月初八作為「浴佛節」,把臘月初八作為「成
道節」。
每逢成道節這一天,寺廟裡的僧人,把從四面八方募化來的米麥豆谷各種雜糧和棗兒、栗子等乾果,混在一起下鍋熬成的粥,作為供品,用來紀念佛祖成道。這個粥,就是我們喝的「臘八粥」。這是佛教的一項宗教活動,這個宗教活動,隨著佛教的傳播,由寺廟傳到世俗民間。臘八粥的原料和做法,自然也流傳了下來。日久天長,居然形成風俗典故。每逢臘八,上自皇帝宮廷,下至黎民百姓,只要顧得上吃穿,無不在此日熬粥敬佛。只不過,根據各自的經濟條件,在粥米的品種多少、粥的花樣、儀式的繁簡上,有所區別,儘力而為,做到心到神知而已。
三、涅槃節
涅槃節是紀念釋迦牟尼逝世的節日。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八十高齡,傳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亞大多數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廟,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這時,釋迦牟尼背疾複發,自知將要謝世,便來到拘屍那伽的跋提河邊,弟子阿難在兩棵婆樹間系好繩床,釋迦牟尼頭朝北,面朝西,側卧於繩床上,他的右手支著頭,左手放在身,雙足併攏,在農曆二月十五,進入「涅磐」,心臟停止了跳動。
涅磐節這一天,寺廟舉行涅磐法會,人們聚集法會,面對釋迦牟尼佛聖像,誦聽《佛遺教經》,並做各種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誦讀《佛遺教經》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種吉祥物品。總之,只要有心,怎麼做都行。正所謂佛法「以無門為門,以無相為相」。無門無相即是說修行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誠,方便即是門。
中國佛教四大道場
中國佛教所傳四個菩薩分別顯靈說法的道場:山西五台山,傳為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浙江普陀山,傳為觀音菩薩的說法道場;四川峨眉山,傳為普賢菩薩的說法道場;安徽九華山,傳為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統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四大道場。這四位菩薩的聖誕、成道日、涅槃日,均分別在各自顯靈說法的寺院舉行盛大的佛教法會。
第三節普濟佛事
佛事是為現前之人懺悔業障、植福延齡,或為超薦先亡、救拔惡道眾生而舉行的。如慈悲水懺會、念普佛、水陸道場、盂蘭盆口、放焰口等。其中慈悲水懺會和念普佛又可看做佛教祈福祛災的法事。
一、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慈悲三昧水懺是當今佛教最流行的著名懺法之一。關於慈悲三昧水懺,佛教界廣泛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
在四川省彭州市九隴鎮雙松村,長年流淌著一股被佛教信眾奉為聖水的三昧泉水。據說該泉冬旱不枯,夏洪不溢,久滯不腐,視之清冽,飲之甘甜,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幫信眾洗去宿世冤愆,因而前來朝聖的人很多。
唐朝時,有一位法號知玄的和尚曾經在長安某寺掛單。那時該寺正住著一位患有「迦摩羅」惡疾的僧人,通體生瘡,發出的穢氣刺鼻難聞,誰都不願和他來往,更別提關照侍奉了。惟獨知玄領受了佛陀所說「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導,常常主動去照顧病僧,並無任何厭倦嫌棄之色。後來病僧的惡疾漸漸痊癒,他在離開該寺時對知玄說:「你以後有難臨身時,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隴山來找我,我會設法消弭你的厄難。記住,我居住在有兩棵大松樹並立的地方。」
後來,知玄因為德行高深,深受僧俗的崇敬,連唐朝皇帝都向他求教佛法。唐懿宗還於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賜給他裝飾華美、高達6米多的沉香寶座,以示尊寵。受賜以後,知玄的聲名更加顯赫,坐上寶座後更加感到尊榮。
然而沒過多久,知玄的左腿膝蓋上卻生出了個「人面瘡」,有眉有眼,有口有齒,恰似人面,不僅看上去讓人生畏,更令人懼怕的是,這人面瘡還要求每天都得拿飲食喂它。它能像人一樣大模大樣地張口啖食。知玄痛苦萬分,四處求治,可名醫們全都束手無策。
知玄憶起了當年那位病僧的臨別贈言,決定前往彭州九隴山求救。一天傍晚時分,天光暗淡,山路難行,入山尋訪的知玄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忽然望見兩棵並立的大松樹,忙快步走上前去,只見樹後殿宇廣闊,金碧輝煌,那位僧人就站在門前。聽完知玄的述說,僧人安慰他說:「不要緊的,我這兒的山岩下有一泓清泉,等到明早去洗一下就會好的。」
第二天清晨,昔日病僧令一孩童為知玄帶路,引領他來到岩下泉畔。知玄用手捧起清水剛要衝洗,膝上「人面瘡」卻忽然開口說話,告知知玄,它——「人面瘡」(前世為晁錯)趁知玄(前世為袁盎)迷戀名利、功德受損之際化作「人面瘡」報仇的始末。現在得到迦諾迦尊者出面調解,並賜給他三昧法水,令他得到解脫,那麼兩人之間的宿怨也就此終結。知玄聽後,非常震恐,連忙掬水洗瘡,一時痛徹骨髓,暈絕在地,不省人事。
復甦後,知玄只覺得左腿舒展安泰,「人面瘡」已經不見。再回首,身後僅是荒山一片,寂寂茫茫,昨日金碧輝煌的崇樓寶殿已杳無蹤影。知玄方才覺悟。於是他一方面在迦諾迦尊者垂慈的雙松聖跡修建寺宇,另一方面記事撰文,寫成《慈悲三昧水懺》。自己早晚恭敬禮誦來報答聖僧的恩德,而佛教界也從此添了一項現今仍流行於各地的懺法——慈悲三昧水懺,簡稱水懺。
水懺時所誦經文有「十小咒」、《大悲咒》《心經》《入懺文》《出懺文》。唱誦的韻曲有《香贊》等。
二、念普佛
念普佛一般在大殿舉行,可以納入早晚課誦的內容,由寺院的維那主持,全體僧眾都要參加,請求念普佛的齋主也參加。普佛分為兩種,一種是為生者舉行的消災普佛(即陽普佛),另一種是為亡人舉行的往行普佛(即陰普佛)。
消災普佛
僧眾齊集大殿,維那禮佛三拜,起引磬,唱《香贊》:「香才燕,爐焚寶鼎中,旃檀沉乳真堪供,香雲繚繞蓮花動,諸佛菩薩下天宮。」三稱「十方一切諸佛諸菩薩!」念誦八十八佛名號,再唱《藥師佛贊》:「藥師如來琉璃光,焰網莊嚴無等倫;無邊行願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遲。」唱贊完畢,繞佛開始。齋主隨僧眾而行,口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等佛號。繞畢歸位,對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大乘常住三寶等各頂禮三拜。維那至香案前,拈香三拜,齋主也拈香長跪,聽維那宣讀《疏文》。宣讀完畢後,僧眾唱《藥師佛贊》:「藥師佛,延壽王,光臨水月壇場。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難消災障,懺悔檀那三世罪,願祈福壽綿長。」最後誦《迴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命了。普願罪障悉消除,時時常行菩薩道。」
往生普佛
在大殿內為亡者設立靈位,僧眾齊集,同唱《香贊》。接念《彌陀經》一遍,誦《往生咒》三遍,唱《彌陀佛贊》:「樂邦教主,接引彌陀,四十八願度婆婆,九品涌金波。寶網交羅,度眾生出愛河。」唱贊完畢,繞佛開始。齋主隨僧眾而行,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繞畢歸位,對釋迦牟尼佛三拜,阿彌陀佛十二拜,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各三拜。維那至靈位前,拈香三拜。齋主也拈香長跪,聽維那宣讀《疏文》。讀畢,僧眾唱《彌陀佛贊》:「「彌陀佛,大願王,慈悲西舍難量。眉間常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彌陀聖號若宣揚,同願往西方。」
三、盂蘭盆會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是倒懸的意思,倒懸用來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據《佛祖統級》(卷三十七)記載,中國自梁武帝開始設盂蘭盆齋。梁武帝於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同泰寺設盂蘭盆齋,此後上行下效,很快傳到民間。 佛家的盂蘭盆會主要儀式非常複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凈壇繞經、上藍盆供、眾僧受食。而民間的盂蘭盆會儀式就要簡單多了。其程序一般是先立三壇,到七月十五日那天一清早,由六人組成的行法僧人,在以嗩吶為主的吹奏聲中,開始粉墨登場。最前面的是「導師」,即儀式主持人,手持鈴(鐸),壇上放有如意尺(戒尺);後面五位分別手持大鼓、木魚、引磬、鐺、鉿子、小手鼓等。首行開始「演凈」,即先凈壇後開壇。對佛壇誦真言如《大悲咒》、「十小咒」等,外加《心經》,再念寫在紅紙上的《疏文》,求佛菩薩下界來指導。普施壇上供品最多,一般以讀《心經》和該經後的《三真言》凈壇。孤魂上設有蓮位牌,多少不限,凈壇後行「引魂」儀式,讀寫在黃紙上的《疏文》,引鬼魂入壇。讀《疏文》後,誦《心經》《往生咒》《三真言》。最後,由主辦此會的功德主在開會的布告通知榜上用硃筆點一下,開壇即告完畢。接著是拜懺壇,大多依照《慈悲水懺》中所載儀禮行事。此書分三卷,一般上午讀上卷,下午讀中下兩卷,分三次進行。在這中間還穿插著中午的上供與齋僧。晚上開始普施,其活動主要以放一台焰台為事。最後放河燈,燒法船,燒紙糊的靈房等,整個活動就在一片火光中結束。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鬼魂。河燈的形狀一般為蓮花瓣形,裡面放置紙燈籠,在裡面點上小蠟燈,放入緩緩留動的河水或湖水之中,一時間河中猶似繁星點點,搖曳閃爍,十分生動有趣,給整個法事留下了不盡的思念和遐想。燒法船是為了讓鬼魂依此升入佛國;燒靈房則是趁地獄門開、孤魂遊盪之際,把亡人在另一世界生活的住房、僕人及日用品寄送過去。
孟蘭盆法的念誦式是有規定的。凡孝順男女,欲報生身父母,從七月一日起,每天早晚都得燃香奉供,代為現在父母和亡世父母懺罪。同時念誦偈語:「我等同孝志。修行凈土因。報答二親恩,懺除三障罪。存者獲福壽,亡者得超升。盡法界冤親,同生安養國。」再念《佛說盂蘭盆經》一卷,念「南無阿彌陀佛」百遍,最後念《迴向偈》:
「以此修行眾善根,報答父母幼勞德。
存者福樂壽無窮,亡者離苦生安養。
四恩三有諸合識,三途八難苦眾生。
俱蒙悔過洗瑕疵,盡出輪迴生凈土。」
除此而外,晚上還要發願:
「願所生父母,或今存在,或已終亡,隨其所居,遂彼生處。唯願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光明照公,願力攝持。三障消除,五根成立。發菩提願,修凈土因。存者得滿極齡,終歸寶剎;亡者即捐諸趣,便托蓮胎。伏願我等孝順之心,深入至道之法。當來諸佛會中,同作應身眷屬。」
目揵連解救母厄
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當時佛陀的弟子目揵連尊者,以神通力發現其去世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因沒有吃的而骨瘦如柴。目揵連孝順深切,為報母親的哺育之恩,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誰知食物在咽喉中變為火炭,不能食用。目揵連焦急憂慮,悲號涕泣,於是去問佛陀應如何救渡。
佛陀告訴目揵連尊者說:「你母親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慳貪,縱使你神通弟一也無法解救她的苦難,必須靠十方眾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郅到解脫!」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歡喜日」,亦是眾僧自恣日。所謂自恣就是自己檢點,如發覺自己有過失,應對人露懺悔,如任何人犯過,亦應對僧眾懺悔。當日一切聖眾,均精持律儀,身、口、意三業清凈,這時候設齋供僧,功德最為殊勝。
因此佛陀咐矚目揵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準備飯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燒香燃燈,將世上最珍貴的食物都放在盂蘭盆內,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眾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災,使在世人增長福慧,先亡超度。
目揵連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設盆供養眾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親得以脫離餓鬼之苦。
四、放焰口
放焰口,是一項重要的佛教儀式,「焰口」也稱「面然」,是佛經中的餓鬼名。該法會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密宗中有專對這種餓鬼施食的經咒和念誦儀軌,照此舉行的佛教儀式成為「放焰口」。施放焰口常與喪事中追薦亡魂結合在一起,稱為「陰焰口」;也有為活人消災、延壽施放焰口的,稱為「陽焰口」。此外,寺院在重大法會圓滿結束之日,有的也放焰口。過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場地舉行,現在一般在寺院的殿堂中舉行。
施焰口開始,先由金剛上師領僧人唱《楊枝凈水贊》凈壇,然後開壇。座主在瑜伽壇前上香,誦《香贊》。齋主(又稱功德主、施主,即為追薦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禮拜。座主、眾僧、齋主往靈壇上香禮拜,僧人誦《心經》《往生咒》《變食真言》,唱《蓮池贊》,念「阿彌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壇上香禮拜,誦《大悲咒》《變食真言》,唱《觀音贊》。然後奉請世間所有的亡者之魂,念召請文,把它們召請來後,撒以甘露,施以飲食。齋主的親屬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後,把面燃大士的紙俑或牌位、靈壇上的牌位等在念誦中焚燒,並拋撒作供品的糖果,眾人爭搶,以表示功德圓滿。最後,僧眾起身,同唱《迴向偈》,齋主頂禮,儀式結束。
誦唱時,眾僧登壇,攤開經卷,座主戒尺一擊,開卷誦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會啟瑜伽最勝緣」,眾僧則和唱下句,如「覺皇垂範利人天」。並常唱菩薩名,還有六字真言。誦真言時,座主手結印契,心存結想。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圖示,計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輪印、真空咒印、變空咒印、運心供養印、奉食印、觀音禪定印、破地獄印等。
最早傳入我國有關焰口的經典是唐代實叉難陀(公元652—710年)根據梵文《瑜伽焰口》所譯的《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和《甘露陀羅尼咒》(一卷)。其後獅子國人不空三藏(公元705—774年)又譯出《救拔餓鬼陀羅經》《瑜伽集要就阿難陀羅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及《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此後,施餓鬼食便成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儀式。但是後來遭遇唐末五代之亂,密教失傳,施食一法也隨之失傳。到了宋代,諸師對於焰口施食企圖恢復而未得其道。直到元代藏傳佛教傳入漢地,瑜伽施食之法才得以復興。明代時,由於佛教各宗派所傳《焰口》流通經本大相徑庭,又形成了雜亂之勢。清初天機禪師根據明代《焰口》本,刪節整理成《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稱「天機焰口」,或「北方焰口」;蓮池祩宏大師又將天機焰口略加參訂,編成《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又稱《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為之作注,名為「施食補註」;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寶華山釋德又根據蓮池輯本刪節整理成《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或「南方焰口」。
北方焰口,又有「禪焰口」與「音樂焰口」之分。這兩種焰口的禪樂(梵唄)部分所用曲牌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音樂焰口」加入了音樂與法器的演奏部分。「禪焰口」只用懺鍾、鼓、磬、引磬、木魚、法玲等法器伴奏禪樂,而「音樂焰口」則加用管、笙、笛等樂器及鐺、鈸、鐃、雲鑼等法器演奏器樂曲與法器曲牌,使之穿插於焰口的部分段落之中,豐富了焰口的表現意境和情節氛圍。在北京,由於佛樂演奏有「怯音樂」(用大管)與「京音樂」(用小管)之分,所以,用京音樂演奏的北方焰口即為中國佛教京音樂焰口。但焰口的禪樂部分,無論是北京「京音樂」焰口,還是「怯音樂」焰口,基本上是一樣的。
中國佛教京音樂《瑜伽焰口》所唱韻曲有《面然大士贊》《六句贊》《參禮條子贊》《三大士》《崔黃花》《葉里藏花《准提咒》《豆葉黃》《供養贊》《十報恩》等40餘首;演奏的音樂有隻曲《小華嚴》《清江引》《梅花引》、套曲《料峭》等多首;法器有《開壇鈸》《河西鈸》《粉蝶六
條》等。
放焰口的緣由
據《救拔餓鬼陀羅尼經》中記載,一日,釋迦尊者在迦毗羅衛國的僧伽藍所,正在為諸比丘和諸大菩薩以及無數大眾說法。這時,阿難尊者獨居於林中的寂靜中修禪定,到了三更之後,觀音大士化作了一位餓鬼的樣子,形容枯槁,面貌醜陋,頭髮散亂,腹大如山,咽喉如針縫一樣細小,面部上不停地噴火,來到阿難面前。阿難見到後,大吃一驚,問他這是因為什麼原因變成這樣的。餓鬼告訴阿難說,他的名字叫做面燃,他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他生前居心慳吝,貪婪並且不知足,所以死後墮入到餓鬼道中,變成這種身形,並且遭受種種痛苦。餓鬼又告訴阿難說,你在三天之後命當終結,也將會生在餓鬼道中。阿難一聽,大驚失色,急忙到世尊處哀求救度。佛陀於是為他說《焰口經》,囑咐阿難按此經中所說施食之法去做,便能施飽食於恆河沙數的餓鬼和諸天仙等,不但不會墮落到餓鬼道,而且能夠延年益壽,諸鬼神也會常來護持,遇事吉祥。從此之後,施餓鬼食便成為修持密教的人每天必行的儀式,也成為了寺院中度化亡靈的一種最常見的佛事活動。
五、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是佛教寺廟中所舉行的大型佛事活動,它的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盛會」。有的叫水陸道場,水陸齋,因為這種佛事是以供飲食為主,是為超度、普濟水中、陸上一切亡魂而設的大型法會。水陸法會所需要達到的目的有三點:一是對先亡者祖先幽靈所作追善菩提,二是將此功德回施到施主自身及其眷屬,得以延壽增福。三是救濟六道眾生普超三界。
水陸法會的緣起,據《釋門正統》記載:相傳梁武帝夢見一位神僧告訴他,六道四生受苦無量,為何不作水陸齋普濟他們?這是所有功德中最大的功德。但該如何普濟法,梁武帝問了很多僧人,他們都說不知道。醒來後,梁武帝又問寶志禪師,禪師建議他廣尋佛教經論,將會有個結果。於是,梁武帝把許多貝葉經搬到法雲殿,早晚披覽,經過三年時間,撰成《水陸儀文》,隨即在金山寺依儀修設。梁武帝親臨法會,並詔僧佑律師宣讀儀文。這就是水陸法會的肇始。
又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三記載,水陸法會經周、隋變亂後不在施行。唐高宗咸亨時期(公元670-673年),西京法海寺神英禪師夢中受異人指點,得到梁武帝所撰儀文,水陸齋會於是又流行天下。宋神宗熙寧時期(公元1068-1077年),東川楊鍔根據梁武帝儀文,撰成《水陸儀》三卷,盛行於世。元佑年(公元1093年),蘇軾為亡妻宋氏設水陸道場,撰《水陸法像贊》十六篇,稱為「眉山水陸」。南宋時,史浩路過金山,見水陸法會之盛,乃施田一百畝,作《儀文》四卷,稱為「北水陸」。南宋末,志磐又根據史浩的《儀文》續成《新儀》六卷,稱為「南水陸」。由此可見,水陸法會在宋代的興盛情況。元代和明代對水陸法會都極為重視。明代的株宏見「北水陸」儀文前後錯雜,施行時也隨意變化,於是取「南水陸」儀文重加訂正,成為《水陸修齋儀軌》六卷。清代的咫觀又撰《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九卷、《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法輪寶懺》十卷。現在通行的是清道光年間儀潤彙集株宏訂正的《水陸儀軌》。
水陸法會是各種佛事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佛事,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參加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百人、千人以上。法事道場設有內、外各種壇場,外壇多設於環繞大殿或法堂的廂房配殿中,是念經誦佛的壇場,包括大壇、諸經壇、法華壇、凈土壇、華嚴壇、瑜伽壇(即施食壇),有的不設瑜伽壇而設藥師壇。法事程序主要有誦經、禮懺、施食施水追薦亡靈等。水陸法會中大約有上百首曲調,有大量的散套曲牌。
推薦閱讀:
※男人老不老,看哪裡能知道?
※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 只能說你家的豆漿機白買了!
※早安心語:很多道理我們都是心知道,卻做不到
※知道我有多愛你 -SHMILY-
※被富豪佔盡「便宜」之後,才知道上當受騙的5大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