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品茶養性之道初探

中國品茶養性之道初探

1989年台灣的「中華茶藝協會」秘書長范增平先生到北京訪問,提出「兩岸品茗,一味同心」,應邀參加在北京「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公開表演茶藝,得到了廣泛反響。不久,在范先生指導下,北京市西城區職業學校設立茶藝專業班,推廣茶藝。我因同鄉之誼,應邀出席其開學典禮。其後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文化節在杭州、上海、福州、桂林、西安等地紛紛舉行,以招商引資。隨之,茶藝也逐漸普及。在各地,「茶藝館」雨後春筍般地興起,茶藝館開張時,我有時應邀去品茶、觀看茶藝表演。到福建等地旅行時,也常常被招待看茶藝。在台灣創立的茶藝,已在大陸生根,令人深感兩岸茶文化同根同源。

最近我看到范先生經多年茶藝的實踐和研究寫的《中華茶藝學》,了解了茶藝的概貌和行茶程式。據稱,1977年台灣愛好品茶和茶文化的人為避開日本茶道的稱呼,提出「中國茶藝」這個概念,於1982年在台北成立「中華茶藝協會」。他總結出茶藝行茶的「十八步」程式,內容涉及品茶環境、煮水、聞香、泡茶、分茶入杯、觀賞茶色、品味等行茶程式,形成了一套行茶的表演藝術。其最後程式為「和敬清寂」,求和平、寧靜的氣氛,清心、誠意的禪境。茶藝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品茶經驗和行茶程式,也吸收日本茶道的行茶形式,所說「和敬清寂」實為日本茶道的理念,茶藝沒有另外提出品茶養性的理念。

茶和茶文化是在唐代傳入日本的。公元805年日本和尚最澄、空海留學唐朝,將茶籽和飲茶習慣帶回日本。1187年日本和尚榮西留學宋朝,回日後著《吃茶養生記》,吸收宋代大寺院中的煮茶、品茶、行茶儀式,推廣飲茶風尚,從而發展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茶道。在上層社會,作為交際的茶會,不僅要評茶葉質量,還要誇耀從中國輸入的茶具。在寺院僧侶間利用茶會佈道傳法,修禪養性。到十六世紀後期,高僧千利休集茶道各流派之大成,創立大眾化的茶道,提出茶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和敬表示主人和客人的關係是和睦相處、互相尊敬,突出和平之意;清寂表示茶室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色古香的陳設。這是從佛教的茶禮中演化出來的。可以說日本的茶道是在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融和了日本自己的民族精神發展起來的。我在日本留學和工作時,有時去參加日本茶道的茶會,主人(行茶人)和客人(喝茶者)都要遵守嚴格的程式和禮儀,氣氛嚴肅。

我國在三千年前周代就發現茶樹和飲用茶葉。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陸羽寫第一部茶書《茶經》,內容廣泛,涉及茶的起源、制茶工具、煮茶器皿、烤煮飲用、茶產地等,受到歷代文人雅士的推崇,陸羽被稱為「茶神」。飲茶在唐代成為風氣,文人品茶賦詩,留下約500首。

  宋代飲茶風尚更盛,贊詠茶的詩約有1000首。大學士蔡裹寫了著名的《茶錄》(1049年),論述茶的烹試方法和所用品具。宋徽宗《大觀茶記》(1107年)較詳細地敘述茶的產制、烹試和品質。現代,中國「茶聖」吳覺農著《茶經述評》(1987年),被稱為二十世紀的新茶經。它是較詳細地介紹歷代27種茶的專門著作,總結了極為豐富的產茶、泡茶、茶的品質、茶的器具等 方面的經驗,但沒有看到品茶養性方面的論述。

不久前,我曾看到一篇論品茶的文章,說日本茶道崇尚的「和敬清寂」是沿襲宋徽宗《大觀茶記》提出的「清和淡靜」而演化的。可惜,我至今還沒有看到《大觀茶記》原著。不過我以為《茶記》著者宋徽宗雖是失敗的皇帝,但是傑出的藝術家,平時講究飲茶,《茶記》以「清和淡靜」為品茶的境地,是可能的。「清和淡靜」與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相比,崇尚「清和」,兩者相同,所不同的是日本茶道的「敬寂」,反映著日本人的道德觀和審美意識,而《茶記》的「淡靜」,即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精神。因此,我認為應以「清和淡靜」作為中國品茶養性的理念。

今年(2002年)初,我的台灣鄉親蔡建郎先生在北京開「貢品坊」,推銷台灣茶葉,並設茶藝館,要我題字。我即按「清和淡靜」的思路,根據我多年來品茶的經驗和體會,寫了四句品茶養性之道的詩句: 清心品茶以養性,和氣聞香爽身神; 淡泊啜茗求真情,寧靜回味生雅興。

這四句似聯似詩,不成熟,但樸實地表達了以「清和淡靜」的境地,品賞茶的色、香、味,悟出養性、雅興的道理。


推薦閱讀:

品茶悟人生
品茶賞蛙
茶藝和茶道入門?
品茶論道(三)
建盞知識入門

TAG:中國 | 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