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黃永:香港人為什麼不講普通話
正在香港、內地網民激烈爭議港鐵進食事件時,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1月19日在第一視頻網站《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對此進行了評論。
《孔和尚有話說》
節目中,他先說「中國人有義務說普通話……故意不說普通話是什麼人?王八蛋。一定是心理陰暗有別的目的。」
接著又說道:「據我所知很多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張口就我們香港啦,你們中國啦,這就是王八蛋。這種人就是給人家英國殖民地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你們不是人。我知道香港有很多人是好人,但是有很多香港人至今還是狗……」。
搞不懂為什麼大陸人一煩香港人不講普通話(我不承認香港人看不起普通話,可能只是因為他們看不起的人大多講普通話),二煩香港人講英文。
前者大概是在以普通話作為香港「回歸」的某種標誌,問題是內地許多都市飽受六十多年的國語教育,街頭還是方言橫飛,為什麼香港就一定要人人跟陸客講普通話?
後者更有意思,既承認並自豪於香港是中國最「國際」的都市,又不願意讓他們講英文。
國內甚至有學者認為「香港教育的本質是要徹底消除中文」。
這實在是有點冤枉了香港。
要知道回歸前港英政府既有「行政部門規定必須掌握普通話才能獲得提升」的政策。
而身為國際都市的香港,如果放棄作為國際語言的英語,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1989年到1997年間,香港很多專業精英移民海外,英文教育專家詹德隆博士很快就注意到了此事給香港帶來的變化:「香港的管理水準比前些年要低。香港開始出現的一些跡象很能說明問題,許多一流酒店的職員不懂英語,許多售貨員不會操作所銷售的辦公設備,公用事業公司的發票開始出差錯,一些高級公務員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漢語。所有人的水準普遍下降。」(《香港評論》)
當然,對民族共同語的認同,確實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要素。可是,香港回歸才十五年,之前的隔閡並不是香港人造成的,是不是也要給他們時間?包括學普通話也需要時間吧?
香港明報記者許驥指出:「類似『孔慶東式』的思維在內地也十分盛行:香港已經回歸,是中國的地方,所以就應該如何如何。倘若香港人能夠隨著『回歸』那一夜就完全『中國化』,我也覺得太美好了。」
粵語
香港華人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而其中廣東人又占絕大多數,因此外省居民的第二代皆必須學會說流利粵語。
這是實際狀況,所以大陸人完全沒必要動輒因為在香港說普通話遇阻而覺得屈辱或被冒犯,進而指責香港人不認同中國。
內地人在廣東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再說保護地方方言是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環節,這一點在文化界已經沒有太大爭議。
香港文化可以說是創造性毀滅和自主創新地雜糅了中國傳統文化、廣東地方傳統文化、廣東以外中國大陸地區的傳統文化、民國文化、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有香港學者稱其為「黨國文化」)英國殖民地文化、以及以西方英語國家為主的世界文化。
蔣中正手書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青年不甘只做文化的消費者,更想成為生產者。他們所創造的「雜種的本土文化」(陳冠中語)「本身成為一支可識辨的,有主體性的雜種本土文化系統,被稱為港式、港味、港產,或者直稱為香港文化。」(《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4香港人該「感恩」嗎?網民「大姨媽在香港」在博文里稱香港的問題是「香港文化狹隘與偏激,或者說香港對大陸認同感的狹隘與偏激」,並質問香港人:「如果你們不被英國殖民,你們會有如此素質嗎?」
答案其實是很尷尬的:不會。
而被英國殖民帶來的「素質高」,難道是香港的原罪?
這篇博文裡面另外一句話觸動了我:「我們所希望的是寬容,是感恩。」
感恩?我就不明白了。香港人為什麼要感恩?憑什麼對大陸,對中央政府感恩?要知道香港不是被解放的,是被收回的。中國有何恩於香港?讓他們重新做回了中國公民?
現在大陸人,包括很多學者,都以施恩者自居,動輒說要不是中央給你們政策,照顧你們,要不是大陸遊客來你們這兒消費,養活你們,香港早就怎樣怎樣云云,以此證明你們香港,以及香港人,只不過是一幫寄生蟲,仰我們大陸人鼻息生存的,放下你們那殖民地奴才的假高傲,我們現在才是你們的主子,感恩吧。
不妨回顧一下香港史。「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香港在被英國佔領時,大清帝國不但沒有盡到守土義務和責任,還輕描淡寫說香港「本屬荒島」。
佔領者英國一直把香港當成一個在國際利益博弈中的籌碼,從未寵愛過它。英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從未覺得香港有成為一個貿易中心的潛力,認為殖民香港的花費超過香港的價值。
在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的150多年中,英國政府和議會對香港問題經常拖延漠視。「而殖民地總督這一職位則始終被用來服務於同一個目的——安撫落選的政黨大佬或獎勵對選舉有貢獻的黨內人士。」(弗蘭克·韋爾什《香港史》)
《香港史》書影
中國共產黨政府對收回香港,亦有其戰略性考慮。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南方局廣東區委,派譚天度為代表,與港督代表進行談判,達成九點協議,包括英方承認中共在港的合法地位;同意中共在港建立半公開的各種機構;允許中共人員在港居住、往來、募捐、出版報刊、成立電台,條件是中共武裝撤出香港。(《中共黨史資料》)
1949年後,中國仍然放棄收回香港。
作為回報,1950年1月,英國成為最早承認北京政府的西方國家之一。共和國建國之初,中國近一半的外匯收入來自香港。中國政府對不急於收回香港主權的解釋是戰略性的,以圖用它「抓住英國的小辮子」,「最大限度地開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工作」,把香港當成「我們通往東南亞、亞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將是我們的瞭望台、氣象台和橋頭堡」,「你們要好好保護它,不要破壞它。要維護香港的現狀和地位,包括英國的殖民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這是當時周恩來對香港工作的指示。(金堯如《香江五十年憶往》)
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現場
有關香港1997年回歸的談判,也只是在英國與中國之間進行,香港沒有代表參加。(尤德爵士曾經提出以香港總督的身份代表香港人參加談判,遭到中方的嚴厲駁斥。中方指出,香港人都是中國人,他們的利益理應由中國代表。尤德爵士自始自終是以英國代表團成員參加談判的。)除了向行政局秘密通報過簡要情況之外,再沒有就英中雙方的談判徵詢過香港人的意見,有關談判進展的報告也是「含糊其辭和不確定的」。
香港人的悲情之處恰在於,他們既沒有選擇做被殖民者,也沒能選擇自主回歸。無論是做「殖民地居民」,還是做「英國屬土公民」,還是做「中國公民」,從來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香港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祖國卻說你長得也不像我,性格也不隨我,語言跟我都不通,還扭扭捏捏不肯叫爸爸,整個兒一被惡人教壞了的小孩。
(未完待續)
早選__________________
楊|早
南望香江有所思
推薦閱讀:
※【轉載】晚年周恩來
※【轉載】寫給七十歲時的自己。。。【精美圖文/感悟人生】
※《玄空秘旨》【轉載】
※如何成就大業(轉載)下
※粽子的選擇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