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史上的超級學霸,考了三個狀元,換個名字考還是狀元
宋代的科舉制度,有鄉試、會試、殿試,而在這三場考試中奪魁的人分別被稱為解元、會元和狀元。對一般讀書人來說,哪怕考中一個解元都夠吹噓一輩子了,但在宋代仁宗年間,出現過這麼一個人,不僅考中了狀元,更是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
所謂「三元及第」很好理解,就是解元、會元、狀元三個名頭都被一個人所奪得,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根據統計,歷史上自有科舉制度以來,獲得「三元及第」的一共只有15人,可見這個名頭的含金量之高。
(學霸馮京)
馮京自小就天資聰穎,好學上進,二十多歲就做到了「三元及第」,並且受到當朝宰相的親睞,先後嫁了兩個女兒給他為妻,留下了「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話。不過他在最後的殿試之時,本來有機會直接鎖定狀元之位,甚至成為皇親國戚,卻被他放棄了。
當時馮京已經奪得鄉試第一和會試第一,加上他一表人才,殿試還未開考,京城中都哄傳馮京此次必定奪魁,這個傳言也引起了朝中重臣張堯佐的注意。
張堯佐的身份比較特殊,他是仁宗最寵愛的妃子張貴妃的親伯父,而且張貴妃自小父母雙亡,是被他撫養長大,後來認他為父。他之所以能夠從地方小官升遷至京城重臣,可以說都是張貴妃的功勞。不過張堯佐仗著自己的身份,陞官之後肆意妄為,百姓也沒少罵他。
可畢竟是從地方上升上來的官,沒有底蘊。因此,張堯佐每逢殿試必定先拉攏一些青年才俊,一旦他們考中,就能成為自己的黨羽。此次殿試,他的外甥石布桐也參加了,張堯佐提前收買了監考、閱卷的官員們,囑咐他們給外甥安個好名次,最好能拿狀元。而官員們收了錢之後紛紛表示,皇上指不定哪天心血來潮就會抽看狀元的試卷,所以我們幫襯歸幫襯,你這外甥還是得有些真才實學才行啊。
張堯佐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向這個名頭最大的馮京下手。他派人將馮京請到家中,一見面就將一根金帶披在馮京身上,對他說:「我有個女兒嫁給了皇上,現在還有個女兒待字閨中,我想把她許配給你,不知你意下如何?若是你答應了,這狀元的位置應該也是你的。」
(張堯佐)
這天下突然掉下來的大餡餅,砸得馮京腦袋有些懵,不過他很快冷靜之後一想:這張堯佐仗著自己國丈的身份幹了這麼多壞事,讓百姓如此痛恨,現在我若是與他同流合污,怎能對得起自己這一腔學識?於是他趕緊作揖回絕,並且立即告辭離開。
這下輪到張堯佐發懵了,他心中非常不爽,趕忙聯繫負責考試的各官員,告訴他們,若是遇到一個叫馮京的考生,一定要讓他名落孫山。
不久後,榜單發放,獲得狀元的是一個叫做馬涼的人,而張堯佐的外甥石布桐也取得了較好成績,這讓張堯佐洋洋得意,感嘆這個馮京還是太年輕,非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而官員們也為對張堯佐有所交代而感輕鬆。
結果當狀元站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個馬涼,就是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馮京。原來當初馮京離開張府時就有了不妙的預感,所以在考試報名時將自己的姓上的偏旁轉移到了名上,官員們紛紛感嘆:「錯把馮京當馬涼啊!」這句話也成為了一句有名的諺語。
(馮京高中狀元)
古代中狀元太難,考生不僅要對付試卷,還得對付官場的腐敗舞弊行為,馮京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一舉奪魁,民間也流傳起了一句話:「天下中馮京,天上中馬涼。」
推薦閱讀:
※狀元地師第四課
※80個狀元,400個進士,家族如何近千年長盛不衰
※羅狀元醒世歌
※狀元菜獨創飄香魚如何製作?
※皖土狀元——老天不虧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