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縱橫》的「三個要素」

《大秦帝國之縱橫》的「三個要素」

《大秦帝國之縱橫》所表現的這段歷史,時當戰國中期。戰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秦國的形成,第二階段是秦國的兼并征戰,第三階段是秦統一六國。《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是以「商鞅變法」為主線,第二部也就是這一部則是以「秦惠文王和張儀聯手改變歷史格局」為主軸。

關於史詩的品格,按照恩格斯的定義,需要具備「三個要素」。一是有歷史內容,二是有思想深度,三是有生動的情節。《大秦帝國之縱橫》,就具備了以上「三個要素」。

首先,該劇展現了非常豐富的歷史內容,充滿了政治智慧,可謂是波瀾壯闊,風起雲湧。看歷史劇既要有思想準備,也要有文化準備,要了解當時的歷史真相。關於張儀和蘇秦鬥法對峙一說流傳甚久,但都是以訛傳訛,這是由於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有誤。實際上當蘇秦登台的時候,張儀已經退休了。1972年從馬王堆漢墓里出土了16篇關於蘇秦的文物資料,從中可以了解到張儀和蘇秦年齡差距甚大,不可能作為政治對手。

劇中,張儀與公孫衍的鬥法是符合歷史真實的,也很精彩。他倆都是魏人,又同為秦國效力。魏國出了那麼多人才,卻為他國所用,這點對於魏國來說很可悲。電視劇中出現張儀和公孫衍的戲,沒有歷史知識儲備的人就很難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就需要電視劇承擔普及歷史知識的職責。

其次,該劇飽含思想深度,具有「資政育人」的作用。我們創作歷史劇,不是為了消費歷史,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資政育人」。關於這一點,我覺得該劇能提供給觀眾幾點重要的啟示:

第一,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在電視劇中,秦國的謀士們或者說縱橫家,之所以能夠取得成果,絕非僅憑口舌,而是與秦代經過幾代人戰爭流血取得的勝利是分不開的。至於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首先表現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在經濟上比較發達,國力也比較強盛;其次是秦國政治上安穩,秦惠文王繼續執行「商鞅之法」,同時復辟勢力也不復存在,這時候外交所發揮的作用就更為突出。

第二,民心可用。電視劇中有一個細節,對此表達得很充分。韓國太子奐被秦兵馮高俘獲後,試圖逃跑未果,跳崖自殺。為了國家利益,秦國需要與韓國修好,但韓國的條件是要馮高赴韓謝罪,儘管秦惠文王很糾結,但馮高識大局,為了秦國而慷慨赴死。

第三,人才的競爭決定了事業的成敗。戰國時期是亂世之秋,秦國是先有商鞅,後有張儀,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張儀名利思想嚴重,在道德上是差了一點,但他的想法卻能夠符合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因此秦惠文王既用他又控制他。張儀推動了歷史的前進,對秦國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四,國家的失敗歸根到底是內因。戰國時期,被秦國打敗的幾個國家,究其失敗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政治昏庸、吏治腐敗、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等。不能否認外交的重要作用,但外交的有效是要建立在國力強大的前提下。

最後,該劇生動的情節值得觀眾細細欣賞和回味。劇中的車馬、宮殿、場景、服裝、道具等,都很講究,營造出了富有強烈歷史感的氛圍。劇中的語言也用得相當成功,半文半白,雅俗共賞,既有哲理性,又有韻味感。

在風起雲湧的戰國時代,劇中的人物都處於矛盾的漩渦上,這使得每個人物充滿了歷史感,在情節的處理上也很生動。我對於該劇的結尾很欣賞,張儀和公孫衍歷經了一番人世滄桑後,兩個人都隱退了,也被當朝者棄用了。兩個人忙碌了一生,一場辛苦一場空。這讓我想起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中的歌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充滿哲理意味。這個結尾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值得我們好好欣賞和品味。(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秦帝國之裂變的評價高於大秦帝國之縱橫?
看完《大秦帝國》才發現,我可能粉了一個假《羋月》!
《大秦帝國》第二部 國命縱橫 第十二章(轉)
大秦帝國之裂變有人看過么,覺得怎麼樣?

TAG:帝國 | 大秦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