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30句話,心學精華,人生要旨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譽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說,而且上馬能戰,下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書,是一位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全能大儒。今日與大家分享王陽明的30句話,我們一起走近心學大境界。
1、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原句: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大意:天地間的大氣,本來沒有瞬息中斷過。但有了一個主宰,就能不先不後,不急不緩,即使千變萬化,主宰是一成不變的,人有了這個主宰才產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運行一樣永無停息,即使日理萬機,也經常從容自在,也就是所謂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有氣在四處奔流,怎麼會不忙呢?
感悟:修身養性的最高之境,在於無論面對何事都能不急不焦保持內心的寧靜。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閑,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洒自在。
2、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原句: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大意:如今,對於憤怒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廓然大公(一舉一動都合乎人類本性),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
感悟:依王陽明之見,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里,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3、欲修身,先養心
原句: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大意:心即理,天下難道還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嗎?
感悟:自古以來,聖人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在《與楊仕德薛尚謙書》一文中寫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說的正是心力於人的強大作用。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4、至誠勝於至巧
原句: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大意:唯有天下的至誠,方能確立天下的大本。
感悟:著名翻譯家傅雷曾說:「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便會了解的。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5、克己才是真功夫
原句: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大意: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剋制約束自己;能夠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感悟:人活在世上,做什麼不需要克己呢?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鍊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道家的戒律,只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慾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鍊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修養的功夫。
6、心是快樂的根
原句:常快活便是功夫。
大意: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
感悟: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很難,人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職了、失戀了、失業了等等,這些讓人很難快活起來。世人多以為快樂與否在於外境,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快樂只在於心,而且要從心著手去做功夫。說白了,一切還要落回到自心修養上去,這便是良知功夫的內涵。心的修養越深,受外境影響的程度就越小。
7、做人如玉亦如鐵
原句: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大意: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之心。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飢而求食、渴而求飲,哪來好名的功夫?
感悟:「謙謙如玉」與「錚錚若鐵」,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君子人格的兩種特質。當今之世,紛繁複雜,在不同的時候需要運用不同的品質。我們應當學習王陽明,學做君子,講究方圓之道,既養錚錚鐵骨的一身正氣,處世有底線,為人講原則;又取謙謙如玉的圓融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遊刃有餘。
8、不奢戀身外物
原句: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大意: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棄。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屬於我的,不可以留藏起來。
感悟: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利益的追求,同時精神也越來越與自己的心靈分離,人們心靈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矛盾。如何使人們荒蕪、緊張的精神得以紓解、提升?王陽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來為人處世,不要讓所遇之物成為心中羈絆,不做聲色貨利的奴隸。這不僅是一種洒脫,更是參透萬物後的一種平和。
9、泰然面對榮辱毀譽
原句: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
大意: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即以花為善,以草為惡。若要利用草時,又以草為善了。這些善惡都是由人心的好惡而產生的,所以從形體上著眼看善惡是錯誤的。
感悟:是非善惡,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動。一切功名利祿、悲歡離合都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失之、失而復得等狀況都是經常發生的。能看到這一層,就能把那些繚亂自心的東西,看淡些。
10、塵世是修行的道場
原句: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大意: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感悟:一切困苦,皆是磨礪。唯有靠世間種種難處的磨練,心才能得以調整。磨到最後,就是境界。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強不息,全心入世。
11、少一些機心,少一些痛苦
原句: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
大意:你如果對色、財、名、利等心,全都像不做盜賊的心一樣,都剷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體,還何來閑思雜念?
感悟: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個人心中充滿機心,就會因機心而衍生出困難、恐懼、懷疑、絕望、憂慮等情緒。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了這些,境地怎會不悲愁、痛苦?人生如白駒過隙,生命在擁有和失去之間很快就流逝了。心靈空間需要自己去經營,機心太多、太重,心靈哪還有空間去承載別的呢?
12、悔悟是人生良方
原句: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葯發病。
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藥,貴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裡,那又是因葯而生病了。
感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鬆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13、要活得輕快洒脫
原句: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大意:我們做事情,但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去一分人慾,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捷便易啊!
感悟: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這是內心裝了太多的慾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處處受其牽累。擺脫這些,就是王陽明所說「減」的功夫。減到最後呢?就是回歸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簡單的,也是輕快的,洒脫的。
14、慎思之,篤行之
原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大意: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
感悟:所謂「三思而後行」,要思考在前、行動在後,必須經過多番仔細周密的考慮才能有所行動,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和麻煩。思考與行動,對於一個正常人而言,是人生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小到處理家庭瑣事,大到掌握國家命運,輕率與認真的效果都將立竿見影。所以要走向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使知真能經得住三思的考驗,行真能成為一種功夫,那麼知行就自能成為智慧與功業的完美合一,就像王陽明那樣。
15、人最怕一個傲字
原句:謙者眾善之基,傲者從惡之魁。
大意:謙虛是一切善的基礎,傲慢是一切惡的源頭。
感悟:謙為什麼是眾善之基?因為一個能謙虛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寬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養的,他的行為必定是有教養的。那麼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語,必定都是合乎仁義禮儀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狹窄陰鷙、封閉自恃,言行之間充滿私心私慾,從而擠壓和傷害到他人,不惡又會怎樣?一謙一傲,值得深思。
16、天理即是仁心
原句: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有這個性,才能生這性之生理,便謂之仁。
大意:所謂的心,並非專指那一團血肉。如果心專指那團血肉,現在有個人死去了,那團血肉仍在,但為什麼不能視、聽、言、動呢?所謂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視、聽、言、動的「性」,亦即天理。有了這個「性」,才有了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
感悟:人之為人,須有情、動情、重情。《周易》中說:方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便能感應到什麼樣的人,乃至什麼樣的處境和人生。比如交朋友,你是有情人,才可能交到真情義的朋友。推而廣之,萬事莫不如此。莫作無情人,天佑有情人。做有情人,才能得有情人生。
17、不開是非之口
原句: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大意:用言論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只是夸夸其談,虛度光陰,浪費時日,這是在誹謗自己,這樣就嚴重了。
感悟: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因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你以為所有讓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於別人和環境,其實都是源於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淺,德性不深。所以做人要把向外的眼睛收回來,盯在自己的心上。就算世界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的心也可以放開而坦然從容。
18、人人皆可為聖賢
原句: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大意: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但由於不相信自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都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了。
感悟: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層是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第二層是說,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第三個層次是說,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19、只求力所能及
原句: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大意:大凡謀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強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為致良知。
感悟: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不自取志大才疏、好高騖遠的辱,並使自己遠離困頓疲累、痛苦掙扎的境地。這就是自知之明,即使做不了大事,可是心是大的,境界是大的。
20、不動心,不煩惱
原句:心之本體,原自不動。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動,理元不動。集義是復其心之本體。
大意:心的本體,原本不動。心的本體即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動,理原本不動。集義就是恢復心的本體。
感悟:世間的事,紛至沓來,只有做到不動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脫。在生活中,同樣多的事情,有人焦頭爛額,有人卻泰然處之,就是因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顆閑靜淡泊的心,寄寓靈魂,即使因忙碌而身體勞累,仍然能夠洒脫自在。
21、坦然面對得失
原句: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大意:處理事情出現有時好有時不好的情況,並伴有困頓失序的弊端,這都是由於被毀譽得失的心所連累,不能實際地獲得他的良知。
感悟: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麼會這樣?王陽明一語道破天機——那只是因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於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儘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度。
22、待人需謙讓
原句: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大意: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就會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損。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會注重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報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間以彼此謙讓為基礎,不僅每個人的利益不會受損,雙方在互幫互助、互利共贏中還能使彼此獲得更大的利益。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23、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原句: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大意: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感悟: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只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飄飄然,擺不正位置、找不準人生支點,駕馭不好生命之舟。怎樣自明?就需要做好對自己的省察,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說,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麼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人貴有自知之明。
24、反觀自身,自我提升
原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則不至於責人已甚,而自治嚴矣。
大意:看見有德行或才幹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這樣就不會過分的責備別人,而對自己要求嚴格。
感悟:自省是一面鏡子,能夠照見心靈上的污點,繼而照亮前進的路途。工作中,有很多人經常怨天尤人,就是不在自身上找原因。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反省,才會不斷地提高;進步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也體現在反省的能力上。自省還能幫助自己找到自身優勢。有時候,人生的悲劇不在於沒有用好自己的優勢,而是連自己的優勢是什麼都沒找到。
25、不做便是不知
原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大意:沒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事情。知而不行,就是沒有真正了解與明白。
感悟: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無獨有偶,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無人有意做惡,惡只是來自於無知。王陽明這裡雖然沒說惡,但觀點與蘇格拉底卻是一理。根據這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
26、路,儘管去走
原句: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
大意:好比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認識一段,到十字路口時,有疑問就打聽,打聽了又走,才能慢慢到達目的地。
感悟:人生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內心的願望就會被忽略,心中的夢想就會被埋沒,即使走得很順暢,卻不真實,因為少了太多的嘗試——哪怕是失敗,以及少了太多緣於親身經歷的深切體悟。所以,人要敢於大膽嘗試,在實踐中體悟一份真正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人生智慧。
27、為人切忌輕浮傲慢
原句:知輕傲處,便是良知;除卻輕傲,便是格物。
大意:知道輕浮傲慢處,便是良知。除去輕浮傲慢,便是格物。
感悟:能夠看到自己的輕浮傲慢,那麼此人還算有救。如果還能反省自己的輕浮傲慢,並著手破除,那麼他正在得救。這其實是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開一條廣闊天地的大門。
2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原句: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大意:善念萌發之時就要認識到去擴充它;惡念萌發之時就該意識到去遏止它。
感悟:古人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意思是順著自己的惡念去行動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樣,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不可收拾;而順著自己的善念去行動,就像登山那樣困難,需要持之以恆的信心、毅力。所以在這裡,王陽明告訴我們,當自己的善念萌發的時候,要善於及時發現,並將其放大,最終成為善行;當惡念萌發的時候,更要及時察覺,儘早將其遏止。王陽明說這就是聖人修身之道。
29、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原句: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隨俗習非,而卒歸於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
大意:求學問,首先在於立志。不去立志,就好像植樹,不深埋其根,只是培土灌溉,徒然勞苦,終究無成。世上凡是庸碌無為,隨波逐流而最終流於污下的人,都是不立志造成的。
感悟:王陽明曾說「天下一等事乃是做聖賢」,他從12歲那年立下這個志願,從未改變。在創立心學以後,他對立志也異常重視,他說:「志向不能定立,天下便沒有可以做成的事。」在王陽明看來,立志並非是隨意地定立志向,而是立下志向後,眼裡心裡都只有自己的志向,內心永遠專註於此,如此立志,方算立志!
30、自省方能自明
原句: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大意:學習應該反躬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感悟: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過程,需要巨大的勇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難,但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它卻不容易。懂得自省,是大智;敢於自省,則是大勇。《論語》中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見,但是改過之後,就能得到人們更大的尊敬。
推薦閱讀:
※王陽明
※王陽明: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揭秘王陽明智擒寧王朱宸濠真相
※王陽明的聖人之路
※王陽明:人生,先要有痴,才能有成,看完頓悟,點醒了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