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教育發展,學校已成為實施(實際的行為)教育的主要陣地,新生一代的教育與培養已不像在古代,僅靠在家庭或在集體活動中進行。當前,培養人的活動主要在學校展開,教書育人的任務主要由老師完成。但是,不管學校教育怎麼樣發達,不行否認,家庭仍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仍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從始至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庭教育對人的教育和影響不但作用重大,並且不行取代。所以,對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思想進行分析,對當前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古代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思想可謂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出,除了先秦的禮法,漢代的家法,六朝以後出現的家訓、家規、家儀等,都有著對家庭教育的專門論述,另外,還有大量散見於經史子集中的有關家教的名言、名篇和大量的古代傳統家書以及傳播於世的教子詩文等,也無不蘊含著豐富家庭教育思想,闡釋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有關中國古代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中國兩個歷史時期表現得比力突出。一個時期是戰國至秦漢年間,以《大學》為思想大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齊家既是修身的目標,又是治國的基礎。所以,怎麼樣「齊家」便成為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另一個時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社會上湧現了大批家庭教育著作,如諸葛亮的《誡子書》,嵇康的《家戒》,向朗的《戒子遺書》等。此中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堪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顏之推在論述兒童教育的方法中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較為系統的意見。他以本身從小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而成才,以及社會上家庭教育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予以比力闡明。他說:「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掩####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競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畔鼓雲。」顏之推認為,家庭教育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易達到的效果。他說:「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戒,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既然以顏之推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階層,滿懷對社會、對個人命運的憂患意識,試圖經過家庭這種特定的教育環境,把本身的人生經驗和思想觀念傳授給子孫後代,把本身的抱負託付給未來,所以十分重視家庭教育,這是他們特定的身份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決定了的。但不行否認,他們看重家庭教育對人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一點,是有其深遠意義的。   二、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內容   在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中國古代的教育理論十分重視人的培養,將培養完美人格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我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思想受其影響,也非常重視教育子女怎麼樣做人,重視子女人格的完善。在儒家看來,最高的抱負人格便是「聖人」,而要成為聖人就要達到智、仁、勇的境界,即所謂「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因此可知,一個具備抱負人格的人,不僅有善於學習的智者之心,也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更要可以做到「仁者愛人」且「推己及人」。這也就進而決定了我國傳統家教的核心內容是以德育為高,智育為主,為人處世之理為綱,最終達成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標。  1.勤儉修德   德育歷來是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並因此逐漸形成「遺子以財,莫若以德」的德教之風。古代家教中的修德是多方面的,要知孝悌,懂禮儀,守法度,遵常倫。論其根本,當屬勤勞和節儉教育。《顏氏家訓·治家篇》中說:「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是說教養孩子的根本,需要是親自耕種、收穫而得食,親自種桑麻、學織布而得衣。勞動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治家亦應以勤勞為本。自耕自給的小農生活固然不足取,但它卻讓人從汗水中品嘗到人生的真趣。無論生長在如何的環境中,以什麼方式生存,勤勞都應是教子的必不行少的內容。朱柏廬的《朱子治家格言》中講到:「勤於儉,治生之道也。不勤,則寡入;不儉,則妄費。寡入則財匱。財匱,則苟取。」就連帝王世家也不忘勤儉教育,貞觀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對房玄齡說:「朕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諸弟何能學朕乎?」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御孫說過:儉是基礎性的根本美德,而奢侈則是最大的惡。司馬光對御孫的這一思想極為欣賞,並著意作了引申發揮:「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日:侈,惡之大也。因此勤和儉相比修德的意義,這裡是揭示得非常清楚的。孔子曰:「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可知孝悌之道,禮儀之高,惟治生者能之,奈何不唯勤儉之為尚也。  2.讀書治學   孔子曾教育兒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三字經》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講的也是家庭教育情境中父母教予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的——「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織,問學所至,孟子自若。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這個故事生動地闡明了人假設荒廢學業,就會像快要織好的布被剪斷一樣中途停頓,有始無終。為有經過學習,才氣養成十分好的修養和品德。孟子聽從了母親的教誨,改正錯誤,堅持不懈地勤苦學習,終於成為天下名儒。《顏氏家訓·勉學篇》中也講到:「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深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是說人生在世,需要有本身謀生的事業,有一技之長,但無不必要學習,不學則無以立。顏之推還透徹地闡明了學習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夫因此讀書學問,本欲開心名目,利於行耳。……歷茲以往,百行皆然。縱不可以淳,去泰去甚,學之所知,施無不達。」在這裡他列舉了學習對改變和矯正未知養親、未知事君、素驕奢、素鄙吝、素暴悍、素怯懦等人的六種缺陷的巨大價值作用,此中包括學習對提升人的德行、增加人的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改變人的性格、塑造人的本性等方面的價值作用。如今咱們講智育,也便是提升本領、發展智力的教育,其實便是古代所謂的讀書治學。當咱們在爭論智育與德育孰輕孰重時,卻不知古人已經給出了答案。德育固然重要,但離開了智育就無法施行,由於智育是基礎、是本領、是方法。為有經過智育才氣施行其他的教育內容,不談智育,各個方面進行發展的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3.為人處世   從家庭的角度來講,知孝悌、懂倫理是對內的生存規則,學會為人處世則是對外的生存規則。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家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主要的責任。所以,在我國的古代,就有無數的先哲和教育思想家們諄諄教導其子女為人處世的道理。既是為人處世。就先講為人之道。明代東林黨領袖高攀龍認為「人立身天地間,只思量作得一人」,是說學會做人是第一重要的。做人要孝悌、忠信、廉潔、誠實、言語謹慎、交友慎擇、常思己過、自我更新。宋朝的邵雍教育子弟「人應從善棄惡」,要做到:「目不觀非禮之色,耳不聽非禮之聲,口不道非禮之言,足不踐非禮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再講處世之道。春秋時楚國人孫叔敖臨終前告誡子弟不貪圖眼前好處以求生存之道,「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惡,可長友者惟此也。」另外,《顏氏家訓·風操篇》中也系統闡明了處世的道理,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言語純樸」、「稱呼得體」,還要做到「尊重人情」、「忌日不樂」以及「交友重義」、「茶敬待客」。《柳氏家訓》還歸納了「中人以下」和「上智」兩種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中夫人以下,修辭力學者,則躁進患失,思展其用;審命知退者,則業荒文蕪,一不足采。惟上智則研其慮,博其聞,堅其習,精其業。用之則行,舍之則####。」以此告誡子孫要明於取捨。概而論之,孟子的一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謂是一語道破天機,堪稱我國古代處世文化中的精髓內容。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是以德育為根本,以為人處世之理為準則,以讀書治學為核心內容,目標是達成「聖人」的抱負人格,還要在此基礎上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的。  三、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教方法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由於任何一種優秀的教育思想,假設沒有適合本身的恰當的方法,受教育者便會抵觸這種教育思想,它也就難以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因此中國古人在實施(實際的行為)家教時,是非常注重家教方法的,此中許多方法至今仍然行之可行。  1.自幼施教   教育孩子同培育樹苗一樣,要自幼加以扶持和帶領,使他們向著正確的方面發展。這也是我國古代家教理論中的一個明顯傾向,即十分重視胎教和學前教育。《三字經·訓古》在提到胎教時告誡人們:孕婦「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不出亂言,不食邪味,嘗行忠孝友愛慈良之事,往往生子聰明,本領賢德過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劉向在《胎教論》中便認識到胎兒會感應到母體內外的部分刺激,指出產前孕婦身心衛生對胎兒的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生理影響。南北朝教育家顏之推指出:「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未出生進行胎教,不懂事時要適當勸誘,懂事之後則要用家長的威嚴和慈愛,使孩子在飲食行為和道德作風等方面都養成一個好習慣。據司馬光《訓子孫文》所記,一般是小孩一出生,就要開始嗔擇乳母,「必擇良家婦人,稍溫謹者」;小孩能吃飯時,就教他用右手;小孩能說話時,則教他說本身的名字及一般的問候語;更大一點,懂些道理時,就教他怎麼樣恭敬長輩,「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訶禁之」。既然大多都是經驗之談,但這些說法和當前科學分析所證實的理論無不一樣出一轍,因此仍然是值得咱們學習和效仿的。  2.言傳與身教相結合   有部分父母教育子女,絲毫不顧本身的言行,甚至出爾反爾,欺瞞子女。殊不知這很容易誤導了子女以為欺瞞、不講信用都是平常事,不會帶來惡果,於是在本身的好處受到威脅的時候,也毫不顧忌地食言、欺騙。正如曾子所說:「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有學者,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因此成教也。」是說小孩子還不懂得道理,是照著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便是教孩子騙人。當媽媽的欺騙孩子,孩子就會不相信他的媽媽,這不是教育好孩子的方法。因此元代的鄭太和就告誡為人父母者:「當以至誠待下,一言不行妄發,一行不行妄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因此,做父母的教育子女,要隨時隨地把身教與言教結合起來,以身作則,才氣使子女健康成長。  3.恩威並施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是說孩子心目中有家長的地位和威信是他們接受家長管教和建議的心理基礎,一旦家長的權威動搖大概受到「創傷」,親子之間的合作關係就變得不順暢。但也不行過嚴,過嚴易失子女的愛心,又不行過寬,過寬易失子女的敬意。《顏氏家訓·教子篇》報告咱們:「父子之嚴,不行以狎;骨肉之愛,不行以簡。簡則慈教不接,狎則怠慢生焉。」可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又該怎麼樣去做呢?《教子篇》給出了一道妙計,便是要「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意思是說,父母與孩子各居一室,是但是於親昵的措施。孩子不忘孝敬父母,給他們按摩,解其痛癢;為他們收拾床鋪、整理被枕,是但是於淡漠疏遠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天下父母往往易犯的通病是太溺愛孩子,即使身為帝後,也不免如此。春秋時姜氏寵愛共叔段而使其自取滅亡;北朝齊朝武成帝寵愛幼子,使他驕橫傲慢,貪得無厭,長大之後竟在宮廷舉兵,結果被處死,這難道不令人深思嗎?《顏氏家訓·教子篇》中就講到:「凡人不可以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當然,走向這個方法的另一個極端的也不無人在,也便是太過於嚴厲。戰國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就曾提出了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意見——「母厚愛處,子多敗,推愛也;父薄愛教笞,子多善,用嚴也。」這點不是咱們所提倡的,慈母無罪,天然的母子親情能讓孩子體會到最無私的愛,也能讓孩子學會感恩,進而懂得去愛他人。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嚴格要求的並且,更要賜與充實的尊重和愛。
推薦閱讀: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是什麼意思?
傳播中醫館—41部古代名醫精華—名師垂教(1)
中國古代神獸大全 ,不看後悔噢 ...
淺說中國古代兵書

TAG:教育 | 中國 | 家庭教育 | 家庭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