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代馬一浮書法

馬一浮(1883-1967)

浙江紹興人。原名浮,又字一佛,幼名福田,號湛翁、被揭,晚號蠲叟、蠲戲老人。

少年時蓄美髯,學貫中西,新舊贍博,詩文而外,兼工書法。書宗禇遂良,融合章草,參以漢隸,乃自成一家。篆隸行楷,求者苟能得其一則倍珍之。蓋重其人品格之清高與夫學問之淵博。在蜀在浙,嘗手創復性書院,雍容講學,卓然古學者之風範。著有爾雅台答問,復性書院講錄。豐子愷尊弘一法師、夏丏尊、馬一浮為其精神與學識之導師。1916年,豐子愷隨李叔同(弘一)初訪馬一浮,時馬一浮不過30多歲,李叔同謂子愷曰: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設有一人,生而即始讀書,日覽兩冊,過目成誦,及馬先生之年紀,其所讀尚不及馬先生之多。弘一法師身為一代博學多才的律宗高僧,對馬氏尚有此褒評,無怪乎豐子愷著《陋巷》一文,直將馬先生比同顏聖人矣。

幼習經史,十六歲應縣試名列榜首。一八九九年赴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一九○一年與馬君武、謝無量合辦《翻譯世界》。一九○三年留學北美,習西歐文學,曾預撰《歐洲文學四史》等著作。後又遊學德國。回國時帶回德文版馬克思的《資本論》。不久又留學日本,研究西方哲學。一九二年回國,贊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後潛心考據、義理之學,研究古代哲學、佛學、文學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一九三九年夏,在四川籌設「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抗戰勝利後回杭。一九五三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一九六四年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

精詩詞,書法因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溢於行間,且多山林之氣,篆刻崇尚漢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主要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台答問》、《爾雅台答問續編》、《朱子讀書法》、《老子道德經注》、《蠲戲齋佛學論著》、《馬一浮篆刻》、《蠲戲齋詩集》等。

馬一浮手札

致謝無量札之一 1940年作 29cmX14.5cm 丁敬涵氏藏

行草立軸〈游石門詩序〉

安知不露行書七言

篆書「六有齋」橫披

孟浩然詩扇 18cmX51cm 方愛龍氏藏

冠辭之一 1943年作 29cmX27cm 丁敬涵氏藏

憶秦娥詞稿 1961年作 25.5cmX15cm 丁敬涵氏藏

臨「嵩高靈廟碑」

推薦閱讀:

徜徉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讀何水法寫意花鳥畫
現代西方經濟思想史著作中的馬克思
李欣頻: 害怕跟自己在一起,是現代人最大的悲哀
畢加豬經典現代語錄 《漫畫版》
現代母親節問世100周年賀聯賀詞

TAG:書法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