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靜脈置管可引發對側臂叢神經損傷,這是意外嗎?
頸內靜脈置管可引發對側臂叢神經損傷,聽起來不可思議。筆者認為:既有個體反應差別上的偶然性,又具理論上的必然性。
作者|余奇勁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麻醉科
來源|醫學界麻醉頻道
一、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51歲,因膽囊切除後持續腹脹、食慾減退、上腹隱痛入院。當天於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留置雙腔導管(7Fr ╳ 20cm,內置15cm深)行高價靜脈營養,癥狀緩慢減輕。
第6天開始出現左前臂尺側隱痛,癥狀持續加重;第7天開始整個左上肢及左肩胛周圍持續疼痛,陣發性放電樣劇痛,以左上肢尺側為重。口服鹽酸曲馬多100mg/次,3次/日不能有效緩解,如此連續三日嚴重疼痛性失眠。
查體:急性重度痛苦面容,自然狀態時頭右偏稍左旋。頭頸被動前曲、右偏、左旋時無顯著受限,後仰、左偏及右旋時感右頸輕、中度疼痛。左上肢、左肩胛周圍感覺、肌力正常,無顯著壓痛點;左頸部斜角肌間隙中下部輕度壓痛,頭被動過右偏位引發左上肢疼痛加劇。
右側頸內靜脈導管為胸鎖乳突肌正中入路放置,皮膚縫合固定較緊,頭正中位時固定處皮膚牽拉力量較強,頭右前偏旋時張力緩解。追問病史得知病人既往從無類似癥狀發作,入院後右頸部放置導管後感局部輕度疼痛,一直自然地處於一定程度的頭右前位偏斜。
二、本例患者的癥狀如何解釋及處理?
(1)診斷和鑒別診斷
本病例以臂叢神經下干型刺激性癥狀首發,迅速發展表現出全臂叢急性損害;查體體征符合急性左側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診斷特點。1958年Rob即已總結出臂叢和鎖骨下動靜脈受壓可引發胸廓出口綜合征。
壓迫的原因可能來自第一肋骨、前中斜角肌、頸肋、第七頸椎橫突過長及解剖變異的小斜角肌,也可能找不到確切的原因。絕大多數可通過神經、血管沿途松解明顯好轉。
研究表明輕度的神經卡壓短期將引發神經-血流屏障改變和軸漿流損害而不至於發生瓦勒變性;數月以上的慢性卡壓則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內、外膜增厚,髓鞘變薄和瓦勒變性。
根據病史我們分析該病例對右頸部創傷性疼痛的反應較普通人強烈,加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左側臂叢神經解剖學受壓基礎,頭頸右前偏使左側斜角肌為主的臂叢沿途張力加大,以至一周時間的壓迫即引發典型左側急性胸廓出口綜合征。
(2)如何處理
處理:停用鎮痛相關藥物,立即拔除右頸內靜脈導管,改右上肢頭靜脈置管輸液。
結果:4小時後疼痛開始減輕,當晚未服鎮痛催眠藥物而有較好的睡眠。第二天上午頭頸自然體位正常,左上肢疼痛基本消失,殘留輕度麻木感。三天後左上肢、肩胛區全部癥狀消失。入院後25天上腹癥狀緩解出院。
三、本例患者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本病例通過針對性處理和恢復情況觀察,最後確診為頸內靜脈置管引發對側胸廓出口綜合征之臂叢神經損傷。好在時間只有數天,壓迫力量不大,解除病因後患者神經損傷迅速完全恢復。從病理演變看,我們認為本病症的出現:既有個體反應差別上的偶然性又具理論上的必然性。
因此,筆者建議臨床長期留置深靜脈導管時不一定要瞄準頸部入路,上臂頭靜脈入路既安全、有效,又操作簡便。即使一定要在頸內、外靜脈穿刺插管,皮膚縫線固定時張力要小,最好在頭頸自然位時縫線處於鬆弛狀態。
參考文獻
周青山,余奇勁,尹述洲 主編.臨床麻醉與疼痛診療疑難危重病案討論薈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594-595
【作者簡介】余奇勁(1972--),男,湖北咸寧人,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圍術期醫患安危。
推薦閱讀:
※意外中彩
※從陽宅斷意外災禍
※中國六大陵墓,令人意外的是,最大規模不是帝王墓
※土登翁修上師:人生處處都是意外
※俞灝明燒傷地再出爆炸意外 製片人見屍體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