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國的傳統生活智慧

民俗:中國的傳統生活智慧

  再過4天——1月20日,不僅是「大寒」節氣,同時也是農曆甲午年十二月初一,即進入了臘月。

  臘月是中國傳統曆法中的最後一個月,也就是歲末。由於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進入臘月也就進入了冬閑時期。過了臘八,人們就開始「忙年」,從臘八開始,年味一天比一天濃,在民間的傳統習俗里,從臘月二十三起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有講究的。

  臘月里有哪些民俗

  「古人習俗,以十二月初八為臘日,要在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驅疫。所謂『臘鼓鳴,春草生』,是為『臘鼓催春』的由來。」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古人的「臘月」習俗。

  臘八是臘月里的第一個民俗節點。從東漢開始,佛教傳入中國,至唐代而大盛,遂謂十二月初八為佛祖生日。到了宋代,便以這一天為浴佛日,各大寺院要舉行浴佛會,給眾門徒送「七寶五味粥」;俗家亦以乾果五穀煮粥而食,同時以之贈佛齋僧。這種粥就是「臘八粥」。

  過了臘八,臘月里的第二個重要活動便是臘月二十三祭灶。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民間對於小年的祭灶儀式是很隆重的。羅澍偉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一習俗,至遲自漢代已很盛行。

  《敬灶全書》說得非常具體:「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災殃。」這也就是「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的來歷。明清時期的祭灶情形,可以參看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和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

  過了臘月二十三,新年的腳步就近了。「臘月最後幾天人們都非常忙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黃順江告訴記者,「民間認為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炒菜,因為諧音『爭爭吵吵』,火氣太大。人們必須在年前把年後從初一到初五這幾天要吃的食物提前準備好。」

  臘月二十三以後每一天該做什麼,民間都有講究,有一套流傳甚廣的民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出來進去扭一宿。」就是對小年以後民俗生活的一個概括。

  「這樣的過年程序,隨著社會的前進,大多數人早已無法遵循了。」羅澍偉表示。

  傳統習俗為何悄然改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都市的人們對民俗慢慢淡忘了,很多年輕人對傳統民俗很陌生。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變化最大的,要屬春節。對於吃喝玩樂早已不成問題的當代人來說,如何挖掘春節更深層次的內涵與文化成為新的問題。

  「隨著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三十晚上闔家圍坐吃餃子不再一統天下。」羅澍偉說。市場供應的極大豐富和電冰箱的普及,大家無須在年前大量準備過年的飯菜,各種速凍食品以及成品和半成品菜肴,取代了主婦們繁忙的廚房操作。電腦、手機進入千家萬戶,拜年可以足不出戶;大屏幕電視以及電視節目的多元化,春節期間的休閑娛樂可以在溫暖的家中輕鬆享受。隨著汽車進入家庭,春節期間更是可以全家駕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春節期間出境游也成為人們熱衷的選項。

  「時尚觀念引領著過年方式的變化。」羅澍偉說。不過,人們對逝去的東西往往倍加珍惜,於是懷舊又逐漸成了一種情緒和願望。試想,在過去生活困難的時代,一年到頭,盼的就是闔家吃上一頓餃子,一碗燉肉,一瓶美酒,孩子放上一掛鞭炮;如果再有一件新衣,一雙新鞋,那簡直是奢望了。而這些現在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珍惜,這大概是在當下人們感覺不到「年味兒」的主要原因。

  「我覺得,當前最重要的並不是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應該看我們現在擁有什麼。」羅澍偉說,「難道過春節的方式一切復舊,就是『年味兒』嗎?難道燃放鞭炮造成空氣和雜訊污染,就算『年味兒』濃了?」

  黃順江則認為,「人是離不開傳統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基,但是,又不能把傳統文化照搬過來。為此,首先要梳理我們的傳統文化,確立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體系。其次,對傳統文化進行有選擇的繼承、發揚和創新,以適應時代要求。」

  領會民俗中的生活意義

  傳統民俗,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存儲,最能展現出一個民族的生活色彩與生活智慧。

  「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只要有華人社區的地方,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這四大中國傳統節日是一定要過的。這充分說明,傳統節日作為一種習慣性的民俗心理,在穩定中華民族的心理方面,會起到巨大的作用。」羅澍偉說。

  例如,清明節是農事的節令,同時也充滿人文內涵,人們在這一天掃墓,緬懷先人,在祭祖的儀式中,瀰漫人性的溫度。這一天,人們也在郊外踏青,親近大自然,從而體悟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再比如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千家萬戶沐浴著月亮的清輝,圍坐賞月、祭月,供水果、吃月餅,闔家團圓,享受天倫之樂,從天上的一輪滿月,體會「千里共嬋娟」的意境,既有人生的哲理,又有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在談到中國文化發展問題時指出,中國民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此體之一種根荄,漸漸生長而圓成」。民俗文化關乎普通民眾生產生活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物質、精神的活動,因而具有深刻的應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又到一年歲末,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營造著歡樂祥和的氣氛。一年又一年,傳統節日、民俗作為生活的「節點」,使人們在平淡、瑣碎的生活里,能夠創造更多的歡樂與溫情。正因為如此,民俗當中積澱了巨大的生命力量與生活智慧,值得我們用心領悟與傳承。


推薦閱讀:

[欣賞]中國最美的水墨丹青,深入靈魂的詩
2017年美媒全球最強海軍排名,中國躍居第二,為什麼第四名是英國?
中國有多少條「龍脈」
中國羅盤詳解-第九層 正針二十四山向
這不叫中國式相親,這叫中國式噁心

TAG:生活 | 中國 | 民俗 | 智慧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