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中醫臨床秘方(20-29)

二十、治高血壓病秘方(17

20.1八味降壓湯

【來源】周次清,《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何首烏15克,白芍12克,當歸9克,川芎5克,炒杜仲18克,黃芪30克,黃柏6克,鉤藤30克。

【用法】每日1劑,先將藥物用適量水浸泡1小時左右,煎兩次,首煎10~15分鐘,以只留藥物的易揮發成分;二煎30~50分鐘文火。煎好後將兩汁混合,總量為250~300毫升,日分2~3次服用,飯後2小時左右溫服。

【功用】益氣養血,滋陰瀉火。

【方解】高血壓病的病因不一,發展到一定程度,其基本病機是陰陽失調,營血虧損,血行不暢。故治以益氣養血,滋陰瀉火為法。本方系根據日人大敬節之經驗方「八物降下湯」化裁而來。因而方用首烏、白芍、杜仲養其陰血;川芎、當歸行其血滯;陰血滋潤有賴於陽氣的溫煦,故用黃芪益氣配陽以助陰;「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以和之」。黃柏、鉤藤之用意就在於此。諸葯合用,使腎有所滋,腦有所養,肝有所平,從而達到肝養風熄、血壓得降的目的。

【主治】凡表現為陰血虧虛、頭痛、眩暈、神疲乏力、耳鳴、心悸等癥狀的原發性高血壓病、腎性高血壓以及更年期綜合征,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均可用本方治療。

【加減】伴失眠、煩躁者,加炒棗仁、夜交藤各30克,梔子9克;便稀苔膩、手足腫脹者,加半夏9克,白朮12克,澤瀉30克;大便乾燥加生地30克,仙靈脾18克;上熱下寒、舌紅口乾、面熱、足冷加黃連、肉桂各5克。

【療效】多年使用,治驗甚多,療效顯著。

20.2益心健腦湯

【來源】周次清,《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黃芪30~60克,葛根15~30克,丹參20~40克,生山楂9~15克,桑寄生15~30克。

【用法】每日1劑,將上藥用適量水浸泡30分鐘左右,煎兩次,取汁共300~400毫升,日分2~3次溫服。

【功用】補氣活血,益心健腦。

【方解】心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原理較為複雜,但患者多為老年人,其病機主要為「氣虛血瘀」。本方以「益氣活血」為宗旨,方中黃芪、葛根、桑寄生以益氣為主;丹參、生山楂、川芎活血為輔,取其「氣不虛不阻,血得氣而不滯」之意。

人體是一個氣血相依,臟腑相關的有機整體,心腦血管氣虛血瘀之病變會影響到整體機能,同時也是整體病變在局部的反映。如「心舍脈,其主在腎」,「肝藏血,心行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精。」因此,本方在「益氣活血」的宗旨下,既著眼於整體機能,又考慮到局部病變,力求達到整體與局部統籌兼顧的治療目的。在補氣葯中,黃芪補心肺之氣,葛根升脾胃之氣,桑寄生益腎氣;在活血葯中,丹參活心血,生山楂消中積,川芎行肝血。諸葯合伍,益諸臟之氣,活一身之血,使氣旺血活,心脈得通,腦以得養,從而達到益心健腦之功能。據現代藥理研究,以上諸葯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心腦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壓以及抗心律失常的功能。

【主治】高血壓病、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腦動脈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

【加減】主要根據病證的變化和兼證的多少而進行相應的加減。如出現畏寒肢冷,加桂枝6克,炮附子9克;出現口乾、舌紅少苔、大便乾結等陰虛證,加麥冬12克,生首烏15克;體倦,神疲、氣短等氣虛證明顯者,加党參30克,五味子6克;血瘀氣滯疼痛明顯者,加香附12克,元胡9克;失眠多夢者,加炒棗仁5克,夜交藤30克。

本方在用量上,可根據病情適當調整,如氣虛明顯者,補氣葯可用大量,活血藥用小量;如久病體弱或初病患者,可先從小量開始,逐漸加大劑量。總之要使藥物主次分明,劑量適中,才能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療效】經用本方治療冠心病336例,臨床取得顯著療效,其中心絞痛顯效率53%,總有效率87%;心電圖顯效率30%,總有效率63%,同時,對高血壓顯效率53%,總有效率94%;高血脂顯效率42%,總有效率77%。

20.3黃精四草湯

【來源】董建華,《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黃精20克,夏枯草、益母草、車前草、豨薟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肝補脾,通絡降壓。

【方解】高血壓屬中醫眩暈病症,多由脾腎不足,肝陽偏亢所致,為虛實挾雜之症。本方以黃精益脾腎、潤心肺;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陽;益母草活血,車前草利水,豨薟草通絡。諸葯相配,能補脾、平肝、通絡以降血壓,宜於腦血管硬化、腎病水腫兼有高血壓者,用之皆宜。本方葯少功著,效果非凡。

【主治】眩暈、手麻、腫脹兼有高血壓者。

【療效】臨床屢用,多獲良效。

20.4養血降壓湯

【來源】史方奇,《益智健腦效驗方精選》

【組成】生牡蠣(先煎)、珍珠母(先煎)、桑椹子各30克,白芍24克,木防己、黃芩、菊花各12克,刺蒺藜15克,地骨皮20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中以生牡蠣、珍珠母加水先煎30分鐘後,再加入預先浸泡30分鐘的余葯同煎20分鐘,每劑煎3次。然後,將3次煎汁混合,於早、中、晚飯後各服1次。

【功用】平肝潛陽,瀉火寧心。

【方解】原發性高血壓病Ⅱ期,因血壓持續升高,心、腦、腎已有器質性損傷,臨床表現除頭痛,眩暈外、常有記憶力減退,頭昏眼花、耳鳴、失眠、心悸、夜尿頻數等心、腦、腎功能減退之表現。辨證屬肝腎不足、肝陽上亢者頗多。方中以生牡蠣、珍珠母平肝潛陽;黃芩、地骨皮、蒺藜、菊花、清肝瀉火;白芍、桑椹子柔肝養陰;又加入有祛風、除濕、消腫作用的木防己以去痰濁,調氣機。諸葯配伍為用,具有平肝潛陽、清肝瀉火、柔肝養陰之功。用之臨床,對高血壓確有良效。

【主治】原發性高血壓病Ⅱ期,症見頭昏、頭痛、心悸、目昏、耳鳴、記憶力減退、夜尿頻數、失眠等。

【加減】如頭昏易怒者,加夏枯草30克,天麻12克;失眠者,加生龍骨30克(先煎),茯苓15克;目澀尿頻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肢麻肉惕者,加地龍12克,川芎2克。

【療效】曾將本方製成沖劑,治療高血壓82例,總有效率66.7%。本方作用緩和而持久,服藥後血壓緩慢下降,但停葯後藥效維持時間較長。

20.5調絡飲

【來源】王樂善,《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桑寄生、生地、丹皮、白芍、黃芩、菊花各15克,夏枯草30克,杜仲、牛膝、桑枝、桂枝各15克,生石決明30克(先煎),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調和脈絡,降壓清眩。

【方解】緩進型高血壓,亦稱良性高血壓,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近半數病人可無癥狀,血壓增高常在體格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才得發現,少數病人則突然在腦血管意外(中風)時發現,由此可見本病與血脈直接相關。故方中以桑寄生助筋骨、益血脈;生地平血逆;丹皮和血涼血而生血;白芍瀉肝火,和血脈;黃芩養陰清熱;菊花治頭目眩暈;夏枯草補肝血,除虛煩;杜仲益精氣,堅筋骨,久服輕身耐老;牛膝益肝腎,強筋骨,引諸葯下行;桑枝久服終身不患偏風;桂枝調和營衛;生石決明久服益精輕身;甘草通經脈,利血氣,調和諸葯。諸葯合用有益血脈,平血逆,涼血生血,補肝血,益精氣,調和營衛,養陰清熱之效,使陰平陽秘,血脈調和,尤適合於緩進型高血壓病。

【主治】緩進型高血壓病。症見頭暈、目眩,甚則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惱怒而加劇,脈象弦數有力,嚴重時手足麻木。

【加減】手足麻木加黃芪30克。

【療效】臨床屢用,對本病確有一定療效。

20.6雙降湯

【來源】趙尚久,《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黃精、首烏、桑寄生、澤瀉各20克,菊花10克,生山楂、草決明、丹參、豨薟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補益肝腎,行滯通脈,泄濁潔腑,降脂降壓。

【方解】本病多責之於肝腎陰虧、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肝風內動,血壓升高,而腎氣不足,蒸化無力,脾失健運,精化為濁,痰濁入血,久必成瘀,濁瘀交著,痼結難解,又可導致血脂升高。故方中以首烏補肝腎,益精血,除風眩;黃精「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本草綱目》)。而且本品「平補氣血而潤」(《本草從新》),其性偏走,與首烏合用,能使精中生氣;菊花、草決明平肝潛陽,以降肝氣之上逆。四葯合用,標本同治,效果較佳。且經藥理研究證實,以上四葯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豨薟草祛風除濕、利筋骨,本品涼燥搜風通絡,燥濕行血,且能入肝腎,養陰血,平降氣逆,治療內外風皆宜;澤瀉甘寒,《本經》載其「消水,養五臟,益氣力」,《主治秘訣》謂本品「去舊水,養新水,利小便,消水腫」;山楂酸甘,「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健膈,消血痞氣塊。」(《日用本草》)述之澤瀉,其利濕化濁之力雖遜,而活血通脈之力尤盛,本品活血和絡,消痰化濁,善治瘀濁閉絡,以其味酸甘,善化陰氣,配澤瀉、豨薟草活血而不傷陰,瀉濁而不傷正。實踐證明,此三葯確有降壓消脂等多種藥理作用。更用丹參活血,與山楂相伍達行氣解郁活血,斡旋陰陽之功。桑寄生與首烏、黃精相伍達補肝腎、固精氣之效。諸葯相伍,補中有行,補而不滯,固而不澀,行而不散,共奏補益肝腎、行滯通脈、泄濁潔腑、降脂降壓之功效。故用於肝腎陰虛、瘀濁阻滯之高血壓病、高脂血症,效果頗佳。

【主治】高血壓、高脂血症,常見頭痛頭暈、頸脹、腰酸肢軟、四肢麻木等症,屬中醫眩暈、頭痛範疇。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滿意。

20.7治高血壓方

【來源】龔志賢,《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組成】川芎12克,菊花20克,地龍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15克,玉米須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平肝清熱、通絡止痛。

【方解】方中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止痛;菊花疏風明目;地龍平肝熄風;川牛膝活血祛瘀;夏枯草清肝散風;地骨皮清泄肝熱;玉米須平肝泄熱;川芎配菊花、夏枯草、玉米須、地骨皮,則清肝祛風之力更強;牛膝引火下行;加地龍則祛風之力更著。

【主治】因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耳鳴脈眩實等證。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著。

20.8柔肝熄風方

【來源】潘蘭坪,《新編經驗方》

【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鉤藤9克,白菊花6克,鮮蓮葉20克,羚羊角0.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熱熄風、滋陰益血。

【方解】本方用菊花、羚羊角、鉤藤、苦丁茶清肝熱、熄肝風;地黃、天冬、玉竹、芝麻滋肝益腎,「此養肝體,佐以清肝用法,陰虛火浮之頭痛最宜,即偏正頭痛風可治。葉案所謂育陰和元陽、柔潤內風者此也」。

【主治】陰虛火浮之頭痛、偏正頭風。可用於陰虛陽亢、血壓上升引起的頭痛。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20.9熄風湯

【來源】吳頌康,《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組成】地龍12克,槐米20克,川芎、僵蠶各10克,白蒺藜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潛陽、熄風。

【方解】方中地龍通絡、鎮痙、降壓;槐米清熱涼血、解痙降壓;川芎活血行氣、散風降壓;僵蠶止痙熄風;白蒺藜平肝疏肝降壓。合而為方,加減化裁,對各種類型的高血壓,均能收到明顯的效果。

【主治】肝陽上亢,可用於高血壓病。

【加減】在用熄風湯時,常加青葙子30克,昆布20克,對降壓有明顯的效果。肝腎陰虛,風火相煽,加山梔、丹皮、鉤藤、黃芩、茜草根各9克;氣陰虧虛,筋脈失養,加黃芪12克,丹皮9克,防風6克,桑枝12克,二至丸;痰濕至絡,熄風湯合黃連溫膽湯;陰虛凡有胸痹症者,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婦人沖任失調,引起高血壓,可合二仙湯。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20.10柔肝熄風湯

【來源】趙金鋒,《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枸杞子、杭菊花、夏柘草各12克,桑寄生15克,刺蒺藜、何首烏各12克,全當歸9克,赤芍、白芍、大元參、懷牛膝各12克,凈鉤藤、廣地龍各9克,珍珠母24克。

【用法】方中珍珠母一味,煎藥時用炒布包好,先煎15分鐘;再鉤藤一味,煎藥時要後下,即頭煎不下,二煎再下,兩煎藥汁兌在一起,約350毫升左右,分兩次早、晚飯後一小時溫服。每日1劑。

【功用】柔肝熄風、清熱、降壓、解痙。

【方解】眩暈一證(含高血壓),中醫認為無虛不暈、無風不暈、無熱不暈、無痰不暈,本方所治之眩暈,是屬肝腎陰虛、肝陽偏亢、化熱生風的高血壓及中風先兆症。方中枸杞子、桑寄生、當歸、白芍、制首烏滋補肝腎之陰,起滋水涵木作用。菊花、鉤藤、赤芍、夏枯草、元參具有涼血、平肝清熱、熄風解痙的功效;懷牛膝壯腰膝,並能引氣血及浮越之火下行;珍珠母平肝滋陽,安神定驚;刺蒺藜,地龍具有降壓作用。共同組成方劑,則具有柔肝熄風、清熱、降血壓、解痙的作用。

【主治】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偏亢所致之眩暈(高血壓、中風先兆),口乾舌燥、腰膝無力、頭重腳輕之證。

【加減】語澀加寸菖蒲;有痰或舌苔微黃而膩,加鮮竹瀝50毫升,先入藥液中,分2次服下;大便干,加炒決明子15克,也可泡開水當茶飲。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良好。

【附記】本方的特點是,補而不膩,清而不寒,行中有補,潛中有安,臨床實踐證明,對上述類型的眩暈(高血壓、中風先兆),效果良好。臨床驗之,果如斯言。

20.11加減天麻鉤藤飲

【來源】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組成】天麻9克,鉤藤15克,珍珠母(先下)30克,菊花、龍膽草各9克,赤芍15克,川續斷9克,夏枯草、青葙子各15克,苦丁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平肝潛陽。

【方解】肝陽上亢,為有餘之證,方用天麻、鉤藤、菊花、夏枯草、龍膽草、苦丁茶、青葙子平肝熄風;珍珠母鎮肝定風治眩暈;川斷補腎,引氣下行。諸葯合用,共奏平肝潛陽之功。方切病機,效果頗佳。

【主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病。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良好。

【附記】本方為印老「抓主症」之方,經常用之於臨床,梵谷血壓見有頭熱足冷、頭重腳輕、面赤心煩者,類多用此,效果良好。在高血壓病中,此型最為多見。

20.12降壓延壽湯

【來源】呂志傑,《新中醫》(11)1990年

【組成】制首烏、生地、熟地、白芍、枸杞子、菟絲子、杜仲、桑葉、菊花、鉤藤、石決明、懷牛膝、丹參、丹皮、茯苓、澤瀉(一般用10~15克,可重用15~30克,滋補藥用量應較大,其他葯視病情而定,以中病為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滋陰平肝。

【方解】本病的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上盛下虛,治以滋陰、平肝,視病情而有側重,再隨證加減,以定方中用藥之君臣佐使為治。

【主治】高血壓病。

【加減】若血虛肝熱者,白芍為君,加天麻、玄參、地骨皮等;腎虛有熱者,生地為君,加女貞子、旱蓮草;肝腎不足,無熱象者,若以肝虛為主,首烏為君;以腎虛為主,熟地為君;肝陽上亢者,石決明為君,加生牡蠣、珍珠母;肝火較盛者,去首烏、枸杞子、菟絲子等,而以丹皮為君,加黃芩、夏枯草、青葙子;火盛須用龍膽草、山梔子;大便燥結加大黃;肝腎陰虛,肝陽化風者,去溫陽、滲利,活血葯,加鱉甲、龜板、阿膠、羚羊角等滋陰清潛葯;挾有血瘀者,以丹參為君,白芍易赤芍,酌加當歸、川芎、雞血藤、紅花、茺蔚子等;痰濕較盛者,去生地、熟地等,以茯苓為君,加陳皮、半夏、石菖蒲、遠志;痰濕化熱,宜加竹茹、竹瀝、栝蔞;脾胃虛弱者,則生地、熟地、首烏、牛膝等礙胃滑腸之葯應慎用,宜加党參、黃芪、白朮;陰損及陽,陽氣不足者,重用首烏、熟地、枸杞子、菟絲子,並可加肉蓯蓉、巴戟天、淫羊藿等;陽虛甚者,應加制附子。對證用藥:如肢麻加豨薟草、桑枝;手顫加地龍、僵蠶;項強加葛根等。辨病用藥,具有「一舉兩得」之功。如首烏既養血,又降脂;鉤藤既熄風,又降壓;黃芩、夏枯草既清肝,又降壓等。

【療效】治療87例,結果顯效53例,有效25例,無效9例。

【附記】本方是在田乃庚教授指導下,擬定的治療常規用藥——延壽降壓湯,運用於臨床,並隨證加減,療效滿意。

20.13逍遙降壓湯

【來源】張文高,《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丹皮、梔子、黃芩、菊花(或野菊花)各12~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茯苓、鉤藤、夏枯草各15克,當歸9~12克,薄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肝解郁,平肝降壓。

【方解】因高血壓之肝鬱化火者,多無脾虛之候,故方用黃芩、菊花、鉤藤、夏枯草以加強清肝泄火之力,以求儘速緩解癥狀,降低血壓;柴胡用中等量,取其疏解之功效;白芍用量大於柴胡,取其柔肝益陰,既監製柴胡辛散升發之性,又有預防火盛傷陰之意。合而用之,共奏清肝解郁,平肝降壓之功。

【主治】高血壓病。

【加減】肝氣鬱滯者酌加香附、鬱金或甘松;失眠多夢者加炒棗仁或夜交藤;心悸明顯者加柏子仁或蓮子心;頭痛項強者加川芎、葛根;若有傷陽之象,證見兩目乾澀、口乾咽燥,加玄參、知母;腰膝酸軟者,加桑寄生、牛膝;浮腫者,加澤瀉;肝陽上亢者酌加代赭石,或生龍骨、生牡蠣。

【療效】治療33例,多為起病6年以內的早期高血壓患者,總有效率為78.79%。

20.14三草湯

【來源】劉渡舟,《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夏枯草12克,龍膽草6克,益母草9克,芍藥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熱、平肝、降壓。

【方解】方用夏枯草清肝散結;龍膽草清泄肝經之火;益母草為厥陰血分之聖葯,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經;重用芍藥,和營斂陰,緩急解痙;以甘草調和諸葯。合而用之,共奏清熱,平肝,降壓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

【療效】治療1例典型病例,對緩解高血壓病頭痛諸症效果頗為顯著,且血壓也有所下降。

20.15黃石降壓湯

【來源】程爵棠,《臨床驗方集》

【組成】炒黃芩9克,石決明、生西瓜子(打碎)各15~30克,夏枯草、桑寄生、元參、乾地龍各9~15克,黑芝麻12~15克,益母草9~30克,懷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滋陰潛陽,平肝熄風,降壓。

【方解】引起高血壓病之因甚多,概括起來,主要是下虛上實,即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或挾痰瘀所致。又「陰虛生內熱」,故每見肝火上沖之象。治宜滋陰潛陽、平肝熄風,故方用炒黃芩、石決明為君,二者合用,其清肝潛陽之作用甚著。且黃芩炒後苦寒之性大減,而清熱降壓之力尤著,又有擴張血管的作用;石決明清肝而不傷陰,且潛陽作用大而持久。臣以黑芝麻、桑寄生、元參滋陰以助君葯潛陽之力,且3味合用,既可潛降已亢之陽,又可制肝火上沖之勢,陰充則肝火自熄。佐以夏枯草、生西瓜子清肝化痰散結;乾地龍熄風止痙、化瘀通絡;益母草清肝平逆、活血化瘀,且對久病或產後高血壓尤宜,而且有較好的降壓作用;懷牛膝活血降壓而引諸葯之性下行以增強降壓之效用,故兼之為使。諸葯配伍嚴謹,絲絲入扣,葯中病機,奏效頗捷。而且本方降壓作用穩定、持久、反跳現象少。

【主治】高血壓病,血壓持續在150/95mmHg以上,證見頭昏頭脹、急躁易怒、面紅目赤而脹、失眠易驚、或口燥咽干、虛煩不安、五心煩熱、多夢、健忘、耳鳴、目眩、脛骨跟痛,或嗜睡、胸悶納呆、口膩、渴不多飲、噁心、面色黃滯、體型較肥;或心悸,或肢冷神萎,便溏或便秘,小便清長或黃赤,或氣短、陽痿,舌質紅或淡紅,苔黃或黃燥,黃膩,脈弦數或細數,或弦滑。

【加減】若眩暈甚、血壓偏高者,加代赭石、珍珠母、生地各15克;偏腎陰虛加熟地、二至丸各9~15克;偏腎陽虛加肉桂、制附子各3~6克;肝陽上亢甚者,重用石決明,加珍珠母15~30克;頭痛項強者加葛根9克;失眠多夢加夜交藤15克,酸棗仁9克;瘀血偏甚或動脈硬化者,重用益母草,加丹參15克,桃仁、蘇木各9克;血脂偏高,加澤瀉、首烏、生地各9~15克。噁心加竹茹、姜半夏各6~9克;肝火偏甚加杭菊花、蔓荊子各9克,或加龍膽草15克,羚羊角粉0.6~2克(沖服);鼻衄加生地、丹皮、生藕節各9克;大便秘結加生大黃9克(後下),體虛改用栝蔞仁、火麻仁各9克;痰濕甚加陳皮、法半夏、茯苓各9克;白帶多,加党參、白朮、茯苓、芡實各9克;或去牛膝;遺精,去牛膝加金櫻子、五倍子、益智仁各9克。

【療效】治療300例,治後基本痊癒235例,顯效35例,有效2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達97.33%。

【附記】長期臨床觀察,本方對高血壓病各型的降壓和伴隨癥狀的改善均有肯定效果,尤以肝陽上亢、陰虛陽亢二型效果更佳。且降壓作用穩定、持久、反跳現象少。未發現毒副作用,確為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良方。

20.16鎮肝潛陽湯

【來源】王季儒,《肘後積余集》

【組成】生石決明30克,菊花、龍膽草、白蒺藜、知母、黃柏、旋覆花各10克,赭石20克,牛膝10克,鉤藤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平肝潛陽,苦降泄熱。

【方解】素體陽盛、肝邪偏旺而致肝陽上亢,故方用石決明鎮肝潛陽;旋覆花、赭石、龍膽草平肝降逆;知母、黃柏苦寒泄熱;白蒺藜、菊花、鉤藤滋腎陰而熄肝風;牛膝引熱下行。再參考加減法化裁運用,可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病。

【主治】高血壓病(肝陽上亢型),症見頭暈、頭痛、煩躁易怒、少寐多夢,每因精神刺激增劇,脈弦數有力。

【加減】若濕痰盛,加清半夏10克,廣皮6克,茯苓12克,黛蛤粉20克;四肢麻木,加桑寄生30克,威靈仙、蘇地龍各10克;大便燥,加大黃10克;面赤、口乾加生石膏30克;血壓過高、頭暈甚者,加羚羊角粉0.6克(沖服);舌強,加僵蠶10克,全蠍5克,九節菖蒲、天竹黃各10克;目視兩歧,加滋朱丸15克,羚羊角粉0.6克(沖服)。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記】高血壓病除積極治療外,下列注意事項亦很重要。①梵谷血壓患者,如遇感冒,血壓往往升高,此時不必治血壓,以辛涼解表,感冒愈,血壓高隨之降;②飲食方面必須注意,如羊肉、海魚、海蝦之類皆能助熱昇陽,白酒性烈,昇陽更甚,皆非高血壓患者所宜;③高血壓患者最忌大怒,大怒則血壓升,易於引起腦溢血症。

20.17育陰潛陽湯

【來源】王季儒,《肘後積余集》

【組成】生海蛤殼30克,生牡蠣15克,生龍骨12克,白蒺藜、杭菊花各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磁石15克,何首烏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育陰潛陽。

【方解】肝腎陰虛、水不涵木以致肝陽偏亢,故方用石決明、海蛤殼、牡蠣,三者雖同屬介類,然石決明入肝,功能鎮肝潛陽;而海蛤殼、牡蠣入腎,功能育陰柔肝,故本方只取海蛤、牡蠣而不用石決明。龍骨、磁石益腎而潛浮陽;白蒺藜、菊花滋腎而清頭目;桑寄生、杜仲補腎而降血壓;何首烏補肝腎、益陰精,俾水能涵木則浮陽不致上亢矣。

【主治】高血壓病(陰虛陽亢型),證見眩暈耳鳴、腰酸腿軟、失眠、精神不振,脈弦滑無力或細弱。

【加減】精神不振,加合歡皮12克,人蔘須5克;頭暈甚加桑葉9克,黑芝麻12克;失眠,加首烏藤30克,熟棗仁10克;腰酸腿軟,加續斷12克,熟地20克;心悸,加柏子霜10克,茯神10克;同時還可參照「鎮肝潛陽湯」加減法。

【療效】屢用效佳。

二一、低血壓(眩暈)秘方(5首)

21.1益氣健腦湯

【來源】劉紹安,《益智健腦效驗方精選》

【組成】潞党參、黃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陳皮、當歸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麥冬、焦白朮、炒棗仁、朱茯神、懷山藥、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水煎取汁,連煎2次。然後,取2次葯汁混合,日分2次溫服。

【功用】益氣健腦。

【方解】本方主治病證屬於心脾氣虛,究其因多由思慮傷脾,運化之官失職所致。故方用党參、黃芪、白朮、陳皮、炙甘草、懷山藥益氣健脾;當歸、生地、麥冬、酸棗仁補血養心;復配以龍骨、牡蠣,微寒潛鎮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發清陽;茯神、硃砂鎮心寧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濁,合而為用,對頭痛健忘症屬心脾氣虛者較為適宜。

【主治】頭暈頭痛,耳鳴腦鳴,短氣懶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軟神疲,脈細緩無力,口乾不渴,舌淡苔少,血壓偏低之心脾氣虛患者。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附記】凡陰虛火旺者慎服本方。

21.2加味扶正升壓湯

【來源】張三合,《千家妙方·上冊》

【組成】人蔘10克(或用南五加皮15克代之),麥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30克,炙甘草、陳皮各15克,枳殼10克,阿膠15克(烊化兌服),黃芪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氣養陰。

【主治】低血壓。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一般連服10劑左右即獲顯效或痊癒。

21.3升壓湯

【來源】李以松,《福建中醫藥》(5)1984年

【組成】黃芪、党參各30克,五味子20克,麥冬10克,北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15劑為1療程。

【功用】益氣升壓、安神定志、增強機體免疫力。

【方解】本病多因氣血虧虛、陰虛火旺、脾腎陽虛、心陽不足,心無力鼓動血脈運行,腦髓及五臟失養所致,治以補益氣血為主,故方用黃芪、党參補氣生血,升壓強心;麥冬、五味子安神定驚;柴胡引諸葯上行,並有鎮靜、鎮痛作用。氣血足,血脈運行有力,則諸證自愈。

【主治】原發性低血壓。

【加減】心陽虛加桂枝10克,龍骨15克,甘草6克;氣血兩虛,加熟地、當歸各15克;陰虛火旺加生地、玄參各10克,黃連3克。

【療效】治療34例,服藥1療程,結果痊癒31例,好轉2例,無效1列。

21.4參芪升壓湯

【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

【組成】生黃芪、玉竹、党參、北條參、白朮各15克,炙甘草、炒白芍、當歸、白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炒谷芽、陳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30劑為1療程。

【功用】大補氣血,理氣健脾。

【方解】凡血壓降低,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皆因氣血俱虛為主因。故方用黃芪、党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以補陽氣;沙參、麥冬以補陰氣;熟地、當歸、白芍以補血;陳皮以調中利膈而理氣,谷芽以扶脾、健胃以行氣。諸葯配伍為用,共奏大補氣血、理氣健脾之功。

【主治】低血壓,無論男女老少均可用之。

【加減】先服上方,再配以丸方收功,藥用黃芪、熟地、南沙參、北條參、党參、白朮、澤瀉、玉竹各90克,茯苓、當歸、川芎、陳皮、甘草、谷芽、炒白芍各60克,桂枝30克,太子參90克。上藥炒干,共研細末,蜜丸為梧桐子大。每次服40丸,日服2次,空腹開水送服。服後有效或無不良反應,可繼續服用。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堅持服用,均獲良效。但本方須服至初愈,再服丸方鞏固療效。服藥期間,禁食蘿蔔、大蒜以及破氣耗血藥物,並節制房事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1.5桂枝甘附湯

【來源】楊萬林,《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頻頻代茶飲。

【功用】溫陽升運。

【方解】多因心陽不振,陽氣不能達於四末所致。方用昇陽溫經之桂枝、附子配以甘草調和藥性,用之效果頗佳。用開水泡服,免去煎藥麻煩。

【主治】低血壓症。

【加減】睡眠差者加夜交藤50~70克;若證情較重者加紅參15~25克,附子增至30克(先煎1小時)。

【療效】治療38例,一般服4~10劑,最多12劑,血壓都有不同程度上升。85%以上病例療效鞏固。

【附記】又王興國用桂枝9克,桂心3克,甘草9克,每日1劑,泡開水代茶飲,治慢性低血壓症,效果亦佳。

二二、治高脂血症秘方(4首)

22.1寧脂方

【來源】張鏡人,《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張鏡人卷》

【組成】太子參、白朮各9克,制半夏、陳皮各6克,澤瀉、丹參、山楂各9克,玄明粉3克,荷葉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健脾化痰,消積導滯,活血化瘀,降脂減肥。

【方解】脾胃為倉廩之官,在體為肌,開竅於口,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輸布精微,升清降濁,為氣血生化之源。然平素飲食失節,過食甘肥之品,久則困擾脾胃,必致運化乏力,輸布失職,飲食不化精微所成痰濕,脂肪壅阻,形成驅體肥胖。方中以太子參補益太陰,升清降濁;玄明粉泄利陽明,推陳致新;白朮合澤瀉以行水滲濕;半夏配陳皮,除痰理氣;丹參活血調營;山楂清積行滯;荷葉出污泥而不染,升清陽而減肥。

【主治】高脂血症、肥胖病、脂肪肝、痰濕型閉經、脂溢性皮炎等。

【療效】屢試屢驗,效果甚佳。

22.2桑椹方

【來源】柏仲英,《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桑椹15克,五味子6克,党參15克,懷山藥、丹參各30克,生山楂、澤瀉、枳殼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腎生精,健脾補氣,降濁通絡。

【方解】老年性白內障與老年性高脂血症,二者病雖不同,但病機相似。人到更年,腎精始虧,漸而上實下虛,脾胃告憊,精血少承,濁陰內留,晶體先行失澤,繼而混濁,目始不明;濁留血液則血流脹膩,輸布緩慢;濁滯血管則脈管細窄,寬緊失度,營血失於上濡,相當於現代醫學之老年性高脂血及動脈硬化症。治療養陰益氣,健脾生津,澤養睛珠,降濁升清,柔絡通脈,以期延緩衰老,治障毓光。方中桑椹甘寒,入心、肝、腎經,益血除熱補五臟,益陰生精而明目;又五味子氣溫味酸,補虛斂肺,益腎澀精,生津止渴,滋潤脾胃,抗衰延老;党參甘平,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助運;山藥甘平,入脾肺,補脾胃,益肺腎,培補先後天之本;丹參微苦寒,入手少陰、手厥陰二經,活血行氣,祛瘀生新,通達脈絡;山楂味酸入脾胃經,破氣散瘀,化痰涎,現代藥理研究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枳殼微苦寒,入脾胃經,行氣安胃,散痰滯,消脹滿;澤瀉甘寒,入腎、膀胱經,利水而不傷陰,滲濁存清。諸葯合用,有益腎生精,健脾補氣,降濁通絡而達抗老駐明之功。

【主治】老年性高脂血症及白內障(初、中期)。

【加減】若兼見腎陽虛、肢體寒冷者,加鎖陽;腎陰虛內熱者,加黃柏、細生地;脾虛納少者,加焦山楂、焦白朮、焦六曲;血壓高者,加桑寄生、槐米;糖尿病患者,加山萸肉、粉葛根。

【療效】臨床屢用,收效頗著。

22.3桂星降脂湯

【來源】白洪龍,《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肉桂、制南星、決明子、蠶蛹、黑大豆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或製成片劑,每服4~6片,日服3~4次,1個月為1療程。

【功用】溫化痰濕,養肝祛風。

【方解】方中肉桂辛甘大熱,可益火消陰,溫補腎陽,行血通脈,溫補命門,引火歸原。根據臨床經驗,本品配合很重要,如配辛溫葯則有祛寒作用,配補氣葯有補虛作用,配寒涼葯有清濕熱作用等。本方配以南星,蠶蛹有化痰祛風作用,加決明子清肝明目,故用治痰濕型高脂血症有一定療效。

【主治】痰濕型高脂血症。

【療效】治療158例,其中膽固醇升高158例,治療後平均下降58毫克%,有效率為90.5%;甘油三脂升高132例,治療後平均下降56毫克%,有效率為90.5%,β脂蛋白升高116例,平均下降165毫升%,有效率為83.62%。總有效率為88.08%。治療前後比較,經統計後處理,P>0.01,有顯著性差異。

22.4山丹方

【來源】張青寶,《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山楂50克,丹參30克,玄胡索、菊花、紅花各15克,麥芽4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消食積,化瘀血,理肝氣。

【方解】方用山楂柔肝;玄胡索利氣活血;丹參、紅花活血化瘀;菊花養肝明目;麥芽消食和胃。山楂動物實驗有降脂降壓作用。

【主治】高脂血症。

【療效】治療51例,結果顯效20例(佔39.2%);有效18例(佔35.3%);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4.5%。

二三、治眩暈秘方(7

23.1氣虛眩暈煎

【來源】施治全,《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炙黃芪20克,別直參10克,老鹿角15克(先煎),桂枝、川芎、柴胡(酒炒)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容器內,加冷水浸過葯面,浸泡15分鐘後進行煎煮,待沸後改用微火,再煎15分鐘,濾取葯汁;藥渣再加少量冷水,如上法煎煮,沸後15分鐘濾取葯汁傾入前葯汁中,分3次服(一日量)。每日1劑。

【功用】益氣壯陽。

【方解】眩暈之症,顯於頭目,患者如坐舟車而旋轉也。甚則卒倒而不能坐立。蓋頭為諸陽之首,清陽出上竅,而目在其中。清陽者,氣也。氣不足則血不能上奏於腦,以致頭目空虛而眩暈作矣。其脈多沉、弱、微,口不渴、舌淡、苔白潤,以益氣昇陽為治,方中黃芪味甘氣溫,為補氣助陽主葯;伍以別直參則補氣助陽之力益強,協以川芎辛香走竄,上行頭目,通達氣血;鹿角益氣補虛、散瘀活血,且血肉有情之品,生於頭角,用於巔頂之族,其效彌彰;桂枝、甘草辛甘而氣溫,補助心陽;酒炒柴胡,味薄氣升,鼓動胃氣,以達清陽上行。全方配伍,具益氣昇陽、誘導氣血上達頭目之功。力專效宏,效果頗佳。

【主治】氣虛眩暈。

【加減】伴肢冷畏寒者,加制附片20克,乾薑10克,以扶陽祛寒;伴嘔吐者,加姜半夏、生薑各10克,茯苓15克,以和胃降逆;伴大便不實者,加蒼朮10克,茯苓15克,腹毛10克,以振奮脾陽;伴脘痞者,加炒熾殼15克,桔梗10克,以升降氣機而除痞。

【療效】餘20年來,創用此方治氣虛眩暈,屢收治效。

23.2定眩湯

【來源】張笑平,《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姜竹茹、姜半夏、廣陳皮、雲茯苓、炙甘草各10克,炒枳實5克,干葛根、紫丹參、雙鉤藤、生磁石(打碎、先煎)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豁痰泄火,平肝和絡,升清降濁,開壅和中。

【方解】本方實即加味溫膽湯,從各種反覆發作性眩暈的臨床表現來看,其病機總不越風、火、痰、瘀、虛五字,本虛標實,虛實挾雜,而其發作期又多為本緩標急之證,故借溫膽湯豁痰泄火、開壅宣痹、降逆和中;配干葛根,以升清,協紫丹參以和絡;佐鉤藤擴張血管,增加腦及內耳血液灌注量,從而迅速收取暈止嘔除之效。

【主治】以耳源性眩暈、暈動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為代表的各種反覆發作性眩暈的發作期。

【加減】痰涎壅盛者加廣鬱金10克,陳膽星5克;肝陽亢甚者,加明天麻10克,生石決明(打碎、先煎)15克;絡脈瘀甚者,加三七4克(研末;分沖),桑枝15克。

【療效】臨床屢用,均獲得滿意的療效。

23.3川芎白艽湯

【來源】冉雪峰,《冉氏經驗方》

【組成】白芷、川芎、秦艽、半夏、鉤藤、石決明、澤瀉各9克,棗仁12克,刺蒺藜、五味子各9克,細辛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3次分服。

【功用】祛風活血,鎮靜安神。

【方解】方中以川芎、白芷善治頭暈頭痛;秦艽祛風兼活血;細辛香竄,助芎、芷之功;半夏降逆止嘔;鉤藤、石決明、蒺藜、五味子、棗仁安神鎮靜;澤瀉通利小便。諸葯配伍為用,用治頭風眩暈,有較好療效。

【主治】眩暈。可用於美尼爾氏綜合征。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較佳。

23.4清肝湯

【來源】郭士魁,《中醫雜誌》(2)1986年

【組成】葛根、鉤藤、白薇、黃芩、茺蔚子、白蒺藜、桑寄生各12克,磁石30克,牛膝、澤瀉、川芎、野菊花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平肝熄風,清利頭目。

【方解】方用茺蔚子、白蔟藜、桑寄生、磁石滋陰潛陽;鉤藤、野菊花、黃芩、白薇平肝熄風、清利頭目;葛根祛風升清,澤瀉清利小便;川芎活血通絡,載葯上行;牛膝活血通絡,引熱下行。諸葯配伍為用,具有平肝熄風、清利頭目之功。

【主治】眩暈,證屬陰虛陽亢者。

【加減】陽亢癥狀明顯,加生龍骨;失眠,加合歡皮,柏子仁;腎陰虛癥狀明顯,加女貞子、川斷;腹脹納差,肝胃不和,加陳皮,木香。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較為滿意。

23.5定眩湯

【來源】楊篤權,《陝西中醫》(7)1988年

【組成】天麻、半夏、全蠍、僵蠶各9克,白芍、夜交藤各24克,鉤藤20克(另包,後下),茯苓15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3次。

【功用】平肝定眩,舒頸醒腦。

【方解】本病多因頸部慢性軟組織勞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衰老,肝腎精血不足,筋脈骨與關節失去濡養而發生退行性改變,經絡阻滯,血脈不通,髓海失充,肝風內動,風火上擾神明所致。本方系以天麻鉤藤飲和半夏、白朮、天麻湯化裁而成。方用天麻、鉤藤、白芍養陰清熱,平肝熄風,解痙止痛;丹參、夜交藤養血活血,補腎安神;半復、茯苓降痰濁、健脾胃;全蠍、僵蠶通絡活血、平肝熄風。全方具有平肝定眩、舒頸醒腦之功效。

【主治】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

【療效】治療60例,治癒36例,顯效18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7%。

23.6平肝清暈湯

【來源】張子琳,《張子琳臨床經驗選輯》

【組成】生白芍12克,石決明15克,蒺藜12克,菊花9克,生地12克,龍骨、牡蠣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平肝清熱。

【主治】肝陽上亢致眩暈,每逢用腦過多,或情緒激動,神經緊張而增劇。伴有目糊,口乾、少寐、心慌等症。脈弦數。

【加減】如眩暈甚者,加天麻、鉤藤、玉竹等柔肝熄風之品;耳鳴甚者加磁石;大便干者,加當歸、火麻仁;手足心燒者,加丹皮、地骨皮;噁心者,加竹茹、赭石;失眠者,加遠志、炒棗仁;食少納呆者,去生地。

【療效】屢用屢驗。

23.7大黃導瘀湯

【來源】蕭熙,《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組成】大黃15克,紅花、桃仁各9克,鉤藤15克,白芷、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瀉實導瘀,祛風止痛。

【主治】各種疾病臨床表現眩暈、頭部脹痛、食欲不振、大便乾結,舌苔黃厚,脈實大等。

【加減】頭脹痛劇烈者加川芎、僵蠶、全蠍;後頸麻木或渴者加葛根;嘔吐者加姜竹茹;小便赤澀者加滑石;服藥後大便暢下,諸症減輕時減少大黃用量,或隨症改用他葯。

【療效】屢用皆效。尤以外傷性腦震蕩後遺症頭昏、頭目脹痛、睡眠欠佳等效著。

二四、治貧血(虛勞)秘方(12首)

24.1益氣補血湯

【來源】周信有,《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党參、黃芪、黃精、山萸肉各20克,女貞子、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20克,丹參15克,雞血藤20克,龜板30克,鹿角膠9克(烊化),大棗10枚,乾地黃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另外,人蔘研粉每服1.5克,早、晚2次吞服。

【功用】培補脾腎,益氣養血。

【方解】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嚴重的血液疾病。西醫認為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引起嚴重貧血。中醫認為腎主藏精,脾腎虛損,氣血生化無源,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是由於脾腎虛損,氣血生化無源,因致氣血虛損不足。故本方的設計,突出增補脾腎,補益氣血這一基本原則。根據《內經》「陽生陰長」的理論觀點,培補脾腎,補益氣血,又當以溫陽益氣為先。故本方把健脾益氣之党參、黃精、黃芪與補腎助陽之淫羊藿、巴戟天、山萸肉、鹿角膠等作為基本葯於疾病之全過程。據臨床觀察,這類葯似對紅細胞系統的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這與中醫觀點是一致的。根據「血以和為補」的原則,加入功兼補血與和血作用的丹參、雞血藤,這類葯有改善微循環及清降病損處代謝障礙的作用;加入乾地黃滋陰補腎涼血,大棗健脾益氣。共奏補脾腎,益氣血之功。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表現為陰陽氣血兩虛者。也可用以治療各種貧血症和化療後骨髓抑制所出現的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可作為臨床常用的基本方劑。

【療效】多年使用,均獲良效。一般服10劑以上即效。

【附記】再生障礙性貧血,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中藥也只能改善癥狀,難以根治。

24.2生血增白湯

【來源】梁貽俊,《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人蔘10~15克,白朮15克,當歸10克,首烏、仙靈脾、菟絲子各20克,肉桂3~6克,枸杞子、女貞子各20克,赤芍30克。

【用法】人蔘另煎兌服,余葯以水900毫升浸泡2小時,用中小火煎40分鐘倒出,二煎以水700毫升,煎30分鐘倒出,早晚空腹溫服各1次,每日1劑。

【功用】補脾腎,養血活血。

【方解】本方以仙靈脾、菟絲子、肉桂為君,溫補脾腎之陽氣,促其功能旺盛使精化為血;首烏,枸杞子,女貞子為臣、滋補肝腎之陰,益精血,充實腎中陰精;人蔘、白朮為佐,補脾肺之氣,以利營衛化生,精血之間轉化;當歸,赤芍為使,補血活血,將化生之血能迅速運達諸臟。全方根據營出中焦,衛出下焦,精血可以轉化的理論而制方劑,仙靈脾、菟絲子、肉桂三葯補腎陽;首烏、枸杞子、女貞子三葯補腎陰;人蔘、白朮補後天肺脾之氣,增強中焦受氣取汁變化之功能,再以歸芍藥為使,引生成之血直達其所,充養臟腑及四肢百骸。

本方治虛勞、血虛、貧血及因放化療損傷精血所致白細胞減少均有著效。是本著治虛勞當「逐補先後天之根」,「理虛當本脾肺腎」之理而制定的。方中均以補藥為主,加入活血葯,使其補而不滯,補中有行,是運用補藥與活血葯治療虛損病人之妙處。

【主治】虛勞、血勞,證見面色?白、身倦懶言、動則氣短,食少便溏、腰脊酸冷、兩足痿弱。包括貧血、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諸病。

【加減】氣虛甚者加黃芪;血虛甚者加阿膠;腎陽虛甚者,加巴戟天、仙茅;食少者加砂仁、陳皮;陰虛甚者重用枸杞子、女貞子;瘀血重者減肉桂,加丹參,以上加減藥用量,黃芪可重用,余則均為常量。

【療效】臨床屢用,均有著效。

24.3蒼玉潛龍湯

【來源】宗維新,《北京市老中醫經驗選編》

【組成】生地30克,龜板9克,生石膏18克,龍齒24克,天花粉、丹皮各9克,沙參15克,白芍18克,藕節炭、白茅根各30克,牛膝9克,十灰散24克(包),羚羊角面3克(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養血、涼血、止血、滋陰潛陽。

【方解】本方原為清代費伯雄方,今宗維新醫生加減化裁應用,使療效有所提高。方中以生地、花粉、沙參、白芍、牛膝養陰;石膏、丹皮、茅根涼血;龜板、龍齒、羚羊角面潛陽,再佐以藕節炭,十灰散止血。用於治療陰陽兩虛,陰不斂陽,虛陽上亢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最為恰切。長期服用,其效自顯。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虛陽上亢型)。

【加減】服藥後若低熱退、出血減,表明浮陽上亢已潛,可減石膏、羚羊角,逐漸加入阿膠、鹿角膠、當歸、党參、生黃芪、人蔘、胎盤粉等補氣養血葯。

【療效】臨床屢用,若堅持服用,每取良效。

24.4參芪二仙湯

【來源】邱祖萍,《遼寧中醫雜誌》(4)1984年

【組成】上党參30克,綿黃芪60克,仙靈脾15克,仙茅10克,補骨脂15克,鹿角膠、阿膠珠各10克,制黃精3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腎填精,益氣補血。

【方解】再生障礙性貧血,以紅骨髓顯著減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綜合病症。病以脾腎兩虛為主證,蓋脾腎先後天的依賴關係,因此治療以溫腎補脾,填精養血為原則,故方中以參芪甘溫益氣,補陽和陰;二仙溫腎助陽;鹿角膠,補骨脂填精益腎;制黃精,甘枸杞;阿膠珠補血養血,以達到脾腎復健,精血自生之功效。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加減】若兼潮熱盜汗,口乾咽燥等陰虛火旺證,加生鱉甲、生地、丹皮、女貞子;血熱妄行而致出血,去仙茅,加旱蓮草、仙鶴草、側柏葉;熱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陽虛陰盛加附子。

【療效】臨床屢用,均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24.5健脾益氣湯

【來源】孫新華,《中醫雜誌》(1)1985年

【組成】人蔘9~12克,黃芪20~30克,炙甘草9~12克,白朮12克,山藥15克,大棗10枚,生薑9克,桂枝、五味子、砂仁各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氣生血,健脾攝血。

【方解】蓋脾虛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點,故方用人蔘、黃芪、白朮、山藥、大棗、炙甘草大補中焦,受氣取汁;加桂枳啟導心火,以助其化赤為血;配五味子,斂氣束血,使營行脈道而不外散;佐生薑、砂仁,溫中醒脾以運中氣。全方具有益氣生血、健脾攝血之功。

【主治】貧血,證見頭昏、心慌,面色蒼白為多見,或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如齒衄、鼻衄、黑便及月經過多等)。

【加減】兼痰濕者加茯苓、法半夏、薏苡仁;伴氣血瘀滯者加丹參、赤芍、薑黃、血竭;伴血溢絡外,配用藕節、側柏葉、三七粉;寒甚者伍以高良姜、吳茱萸。

【療效】治療34例(其中巨幼細胞性貧血12例,繼發性貧血10例,再生障礙性貧血7例,溶血性貧血5例)結果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5.3%。

24.6二仙溫腎湯

【來源】史亦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仙茅、仙靈脾各9克,人蔘6克,黃芪12克,龜鹿二仙膠、當歸、陳皮各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溫補脾腎。

【方解】史氏認為,止血藥中的仙鶴草、藕節、紫草等,只有與扶正固本、補氣攝血葯同用才有效,溫補脾腎葯以秋冬季節獲效顯著,因此隆冬季節應加重溫補脾葯的劑量。故方用仙茅、仙靈脾以溫補腎陽;以參芪益氣健脾,配二仙以溫補脾腎;以龜鹿二仙膠補腎;當歸養血活血;陳皮理氣化痰;甘草和中以調諸葯之葯,配伍為用,本方補而不滯,補中有通,而具溫補脾腎之功。

【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

【加減】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脾腎陽虛兼腎陰虛者,加巴戟天,補骨脂、杞子、五味子;缺鐵性貧血的脾腎陽虛者有中氣虛、胃陰不足時,加木香、白朮、烏梅;溶血性貧血,見脾腎陽虛者,加黃芪桂枝五物湯;巨幼細胞性貧血及原因不明的貧血,因激素而影響肝功能者,加五味子,赤小豆。

【療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82例,總有效率為89.3%;治療缺鐵性貧血46例,總有效率95.7%;治療溶血性貧血14例,血紅蛋白升高都在3克以上,癥狀明顯改善。

【附記】服用本方時,除上述加減外,還應隨男女患者而增減用藥。如屬青年男性患者應配加知母、黃柏以防久服溫葯而引動相火;女子月經過多者,經前可加重溫補、益氣養血之品,經來時加党參、黃芪、蒲黃、木香,有縮短經行時間或減少經量的作用。

24.7溫補脾腎湯

【來源】王作人,《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人蔘9克,炙甘草、炮姜各6克,白朮、核桃仁、桑寄生、川續斷、桑椹、枸杞、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各1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溫補脾腎。

【方解】王氏認為:肝陽上亢只是標,脾腎陽虛才是本。因此方用人蔘,炮姜等大隊溫補脾腎葯以溫補脾腎,配以桑椹、枸杞、女貞子等滋腎養肝;五味子斂氣歸源,因而收效頗佳。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脾腎陽虛型。

【加減】若大便溏頻者加補骨脂、肉蔻;脈微細、大汗出,四肢厥冷者加附子、麥冬;脊背酸疼、冷甚者加鹿茸;出血過多,頭暈、心悸、失眠者加當歸、黃芪、桂圓肉;有肢冷、脊背惡寒而兼心中灼熱感或兼見口舌潰爛者加生龜板;病情緩解穩定後改服生血丸:炒皂砂30克,鹿茸30克,胎盤(焙乾)4具,共研細末,大棗去核炒熱,共碾成泥狀為丸(每丸6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

【療效】治療18例,均基本治癒或緩解,隨訪1~5年未複發。

【附記】現代藥物實驗研究認為,補腎藥物能改善造血功能和體液,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機體的應激能力,有利於骨髓造血的作用。臨床發現有些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雖表現為陰虛陽亢之證,給以滋陰潛陽之劑,則出現陰冷泄瀉、腰膝酸軟等脾腎陽虛之證,說明肝陽上亢只是標,脾腎陽虛才是本。治療中須根據疾病各階段的主要矛盾,靈活變通。臨床還發現:脾腎陽虛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證屬腎陰虛久,延至脾腎雙虛,又轉為腎陽虛,其預後為順為輕;若脾虛日久,延至脾腎雙虛,其預後為逆為重,且變證多端,若病人臨床脈證不合,證為陰分之表現,而脈為大為弦數,則為病機轉化或趨惡化。執此則可應變於心中,臨證用藥方不致誤。

24.8生血丸

【來源】王晉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生地、熟地、山茱萸、旱蓮草、地骨皮、丹皮、山藥、枸杞子、首烏、白芍、牛膝各15克,阿膠、當歸、知母、補骨脂、丹參各9克,女貞子、黃芪各30克,紅參、三七各6克,黃柏4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1丸。

【功用】補腎填精、健脾益氣。

【方解】方中以生熟地、山茱萸、山藥等滋陰補腎;女貞子、枸杞子、旱蓮草均入腎經,助上藥滋陰補腎之力;知母、黃柏、丹皮、地骨皮以清陰虛內熱;加補骨脂助陽以生陰;首烏、阿膠、當歸、白芍有滋肝腎、補陰血、斂精氣、治陰虛血枯之效;人蔘、黃芪健脾益氣;虛可留瘀,故佐以丹參、牛膝、三七活血散瘀。本方藥味雖繁,但組方嚴謹,可奏脾腎雙補、精血充裕之功。

【主治】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療效】治療2例,諸症漸減至消失,血紅蛋白由7.8克%,4.8克%,分別升高至13.2克%,8.4克%,骨髓大都恢復正常。

24.9復方鹿胎膏

【來源】謝志豪,《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鹿胎膏、當歸各10克,党參30克(或紅參6克),苡米仁、生黃芪各30克,淡附片、川桂枝各6克(或肉桂3克),茯苓12克,生地、熟地、白芍、川續斷、桑寄生各15克,黃精20克,雞內金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腎壯陽,填精生血。

【方解】謝氏認為,本病治療應以補腎為主,重在補腎陽而輔以益氣血,若單用大補氣血則收效甚微。方中鹿胎膏性甘咸溫,入肝、腎、心三經,有益腎壯陽、補虛生精之奇功,輔以党參、黃芪補氣生血;當歸、白芍、生、熟地滋陰養血;附片、桂枝(肉桂)、川斷、桑寄生補腎助陽;更佐茯苓、米仁、雞內金補脾化濕,以資化源,共奏補腎壯陽,填精生血之功。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加減】陰虛者加女貞子10克,制首烏15克,枸杞子12克;鼻衄者加丹皮炭6克,炒山梔10克,白茅根30克;皮膚紫癜者加水牛角10克,玄參20克,紫草15克,茜草12克。

【療效】治療3例,均獲痊癒。

24.10益腎雙補湯

【來源】曹風城,《四川中醫》(12)1987年

【組成】黃芪20克,太子參、當歸、熟地、枸杞、巴戟天、仙靈脾各15克,白芍20克,白朮、連翹、山萸肉各10克,五味子、肉桂、黑附子各6克,阿膠3克(烊化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滋腎壯陽,陰陽雙補。

【方解】本病以腎陰陽兩虛型為多見,治療以益腎為根本大法,臨床用藥既補腎陰,又助腎陽,同時注重氣血雙補,切不可偏執,故方用巴戟天、仙靈脾、肉桂、黑附子溫補腎陽,又配用枸杞、山萸肉、熟地、白芍以滋腎柔肝;黃芪、太子參、當歸、阿膠補氣生血;輔以五味子斂腎,連翹止血。諸葯配伍為用,使得機體藏精、生髓,氣化機能旺盛,生血、統血、藏血功能協調,再生障礙性貧血自愈。方中連翹一味,為筆者所必用,療效確切,遠超出止血之一用,其機理有待探討之。

【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加減】若腎陽虛偏重可重用巴戟天、仙靈脾、黑附子、肉桂,酌加補骨脂6克,菟絲子9克;陰虛偏重,則重用枸杞、山萸肉、五味子、熟地;酌加女貞子、旱蓮草各6克;出血現象明顯者加金銀花炭、大黃炭各6克;熱象較重者加知母6克。

【療效】治療27例,療程最短64天,最長395天,平均155.1天,結果基本治癒6例,緩解11例,明顯進步5例,無效3例,死亡2例,總有效率為81.48%。

【附記】本病若出現釜沸怪脈則表示正衰已極,多預後不良。

24.11加味舉元煎

【來源】張海峰,《豫章醫萃——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精選》

【組成】人蔘3~10克,黃芪15~30克,升麻6~15克,白朮10~15克,紅孩兒15~30克,醋炒針砂30~60克,炙甘草6~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針砂加水先煎30~60分鐘),日服2次。

【功用】益氣生血,氣血雙補。

【方解】缺鐵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多以氣血兩虛證候為主,單純表現為血虛者較少見。故治療這類疾病以益氣養血為主要法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補氣尤重於補中氣,中氣健運,則能生血、統血。本方為《景岳全書》舉元煎加味,舉元煎以人蔘、黃芪益氣固脫;升麻升陷;白朮,炙甘草健脾。為昇陽固脫、益氣健脾之劑,為治療氣虛下陷、血崩、血脫而設,加紅孩兒助消化,止吐衄;醋炒針砂(即鐵落)補血鎮靜。兩葯加入舉元煎,即成益氣生血、氣血雙補之方,對氣血兩虛和血虛兼有脾虛不運者更為適合。

【主治】缺鐵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加減】臨床應用可隨證加減。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佳。

24.12參芪仙補湯

【來源】梁冰,《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人蔘6克,黃芪24克,補骨脂15克,仙鶴草2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氣補腎,涼血止血。

【方解】方用人蔘、黃芪、補骨脂益氣補腎以生血;佐仙鶴草涼血以解血毒而止血。本方葯簡功著,其效非凡。

【主治】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加減】臨床應用,應結合病人不同時期的證候,進行辨證加減:病人若以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質淡白,六脈沉細而屬脾腎陽虛為主證時,加仙茅、仙靈脾各15克,肉桂6克,淡附片10克,鹿角膠9克;病人若以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虛煩不眠、盜汗、齒鼻衄血,舌質淡干而少津,脈細弱而屬肝腎陰虛為主證時,加二冬(即天門冬、麥門冬)各24克,二地(即熟地、生地)各42克,青蒿、知母各9克,地骨皮12克,白茅根、炙龜板各24克,參三七1克(研沖),方中人蔘易西洋參為佳。若出現腎陰陽俱虛證時,則加天門冬、生地各24克,黃柏、知母、砂仁、女貞子各10克,肉蓯蓉15克;若無明顯出血傾向,常規加養血活血的全當歸、雞血藤各10克;婦女出血過多或崩漏不止,加收斂固澀的煅龍骨、煅牡蠣、赤石脂各24克,血見愁15克,參三七2克(沖服);消化道出血,加用四味止血散(白芨12克,參三七2克,蒲黃炭、阿膠珠各3克,共研極細末,備用),一次用20克,加等量藕粉和水適量,熬成糊狀溫服,經搶救20餘例,多能在24小時內起止血效果。若配合雄性激素時,為避免肝臟損傷和黃疸出現,方中要加青蒿利膽。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附記】驗之臨床,堅持服用,確有良效。又身體虛弱,上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下血過多,日久不止而貧血者,王芳林用自擬升提止血湯(黃芪、炒白朮、炒槐花、党參各15克,茯苓、當歸、地榆炭各9克,升麻、甘草、三七(沖服)各3克,白茅根15克。上藥加水2碗,煎至0.5碗,飯前溫服)。功能補氣昇陽,補血止血。一般服3劑即可見效。如有虛熱,大便乾燥者,方中加槐角、生地各15克,黃連6克(《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二五、治虛損秘方(3首)

25.1黃精補腦湯

【來源】翁工清,《廣西中醫藥》(3)1985年

【組成】制黃精、首烏、玉竹、沙參各15克,白芍6克,當歸3克,鬱金6克,山楂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大棗1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補腦寧心,榮養氣血,延年益壽。

【方解】祖國醫學雖把神、魂、魄、意、志分別歸屬於五臟,但實際上人的意識思維活動都統歸於腦。正如《顱囟經序》所說:「太乙元真在腦,曰泥丸,總眾神也。」《春秋元命苞》有載:「人精在於腦。」所以五臟六腑之虛損皆損及腦,補腦有益於五臟六腑正常功能的恢復。因而立黃精補腦劑主治陰陽氣血諸般虛損雜症。方中含九轉黃精丹的成分黃精、當歸。據《蒲輔周醫療經驗》,該方是平補方,久服能促進腦功能恢復;沙參、玉竹能代人蔘用,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寧心安神。《博物志》載:「太陽之草,名曰黃精,餌而食之,可以長生。」說明黃精有推遲衰老之功。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補腎、烏鬚髮、延年抗衰老。白芍養血保肝,是肝病要葯。茯苓補脾滲濕;澤瀉利尿降壓而不傷陰,與山楂皆能降血脂。山楂合鬱金活血脈、消積滯;配大棗甘酸開胃。諸葯配伍為用,有補腦寧心、榮養氣血、延年益壽之妙用。

【主治】虛損,證見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無論何病,若見上述虛損癥狀者,均可用之。

【加減】若血氣虛者,加黃芪15克,紅參3克;陰虛者,加百合、麥冬各15克,甘菊花10克;陽虛者,加枸杞子6克,淫羊藿15克,或去沙參;欲減肥者,可加荷葉8克;若血壓高者,應重用澤瀉(50克以上)。

【療效】治療36例,治癒30例(上述虛損癥狀消失),好轉5例(上述虛損癥狀減輕),中斷治療1例。

【附記】本方亦可用浸酒,早晚飲用。效同。

25.2珠母補益方

【來源】張階平,《臨症見解》

【組成】珍珠母60克,龍骨30克,酸棗仁9克,五味子6克,女貞子、熟地各15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珍珠母先煎,再入余葯),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育陰潛陽、養血寧神、益腎固精。

【方解】所謂虛損是指氣血不足、五臟虧損。因病而致虛損的,調之可復,補之可足。大抵虛損之病,五臟都有,但多見於心腎不交、肝陽上亢。蓋腎氣虛則起於下,心氣虛則火炎於上,肝氣虛則風火內動,水火不交,肝陽上擾而成虛損。這都是生於心肝腎的。所以治法應當補心養肝益腎,以交水火,潛浮陽。水火交,浮陽降,則五臟之陰不會再受影響,虛損也就治癒。故方用珍珠母為君。珠母性甘咸寒無毒,入心肝二經,功能滋肝陰、清肝火、潛陽安神;配龍骨、酸棗仁,助君葯以加強潛陽安神之功;女貞子、白芍養血柔肝;熟地、五味子益腎固精。合而用之,具有育陰潛陽、養血寧神、益腎固精之功。

【主治】心、肝、腎虛損諸症,如失眠症、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水少火旺頭痛症、癲癇病、諸痛症、癭瘤病、瘰癧病、肝虛血少的肝炎病、盜汗症、腎虛症等病。

【加減】本方隨症加味,治療心、肝、腎虛損等病的運用:

(1)失眠症:氣虛而倦怠甚者,加党參,黃芪;血虛而頭暈,心悸者,加何首烏、桑寄生;神志不寧者,加茯神、柏子仁、遠志。

(2)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有肝火熾旺而煩躁善怒,面紅赤者,加旱蓮草、夏枯草、梔子;肝風甚而眩暈明顯者,加鉤藤、天麻;腎虛而腰酸倦、舌紅者,加桑寄生、杜仲;腎陽不足而口乾、舌紅苔凈者,加玄參、麥冬;頭痛甚者,加牛膝、地龍干。

(3)水少火旺頭痛證:腎火旺盛、頭痛、舌紅面赤者,加黃柏、知母;腎水不足而口乾、舌紅苔凈者,加玄參、麥冬;陰虛陽浮而面色潮紅者,加龜板、牛膝;風火俱盛而頭暈、頭痛、耳鳴者,加鉤藤。

(4)癲癇病:痰涎壅盛,加貝母、法半夏、膽南星;風盛而抽搐盛兼有嘔吐者,加地龍干、僵蠶、全蠍、天麻、鉤藤;神亂者,加靈磁石、牡蠣;驚悸,加硃砂、茯神、遠志;氣血虛者,加党參,當歸。

(5)諸痛症:氣滯而脅悶痛、精神抑鬱者,加牡蠣、素馨花、鬱金;脅肋痛,加金櫻子、延胡索;胸痛,加桔梗、瓜蔞皮、枳殼;頭痛,加牛膝。

(6)癭瘤症:火氣盛而煩躁善怒者,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痰多,加半夏、貝母、海蛤殼;心悸,加党參。

(7)瘰癧病:局部無紅腫之痰結者,加玄參、牡蠣、貝母、瓜蔞、法半夏;痰火氣盛則局部紅、腫、痛者,加蒲公英、昆布、海藻;肝火旺而面赤者,加龍膽草,夏枯草。

(8)肝虛血少的肝炎病:血虛者,加當歸、何首烏、桑寄生、桑椹子、烏豆衣;氣弱,加党參、黃芪;肝虛之脅部隱痛,面色暗淡者,加丹參、山萸肉、玉竹、鬱金;暈悸者,加牡蠣。

(9)盜汗症:氣虛者,加党參、黃芪;濕多者,加茯苓、白朮;汗多、心悸者,加浮小麥、糯稻根,牡蠣。

(10)腎虛症:腰痛,加杜仲、菟絲子、川續斷;耳鳴,加靈磁石、牡蠣、石菖蒲;夢遺,加金櫻子、山萸肉、蓮須。

【療效】臨床屢用,隨病(證)加味投治,每獲良效。

25.3加味生脈散

【來源】鄭僑,《老中醫經驗彙編》(第一集)

【組成】党參、麥冬、五味子、龍骨、牡蠣、當歸、白芍、枸杞子、甘草(劑量可隨證酌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氣生血,鎮痙安神,滋補肝腎,斂心氣。

【方解】本方系從《內外傷辨惑論》生脈散加味而成。方用生脈散益氣生津、養陰收斂;加龍骨平肝潛陽、固澀收斂;牡蠣益陰潛陽、軟堅散結、固澀收斂;鉤藤清熱平肝、鎮痙熄風;當歸補血活血;白芍養血調經,柔肝斂陰;枸杞滋補肝腎,益精;甘草和中養胃,組合成方,用之多效。

【主治】氣血兩虧虛損證(包括風濕性心臟病或二尖瓣狹窄),證見心悸、心短、失眠、多夢、舌淡無苔、脈弦澀有間歇,或細數無力。

【加減】若唇紫為虛中挾實,血虛停瘀,加蘇木、九節菖蒲;五心煩熱,喜涼飲為心胃陰虛,加知母、山藥、炒棗仁;食少、白帶多,為心脾虛,加山藥、白朮、炒棗仁;伴有精神不正常,為肝鬱心脾虛,加九節菖蒲、炙遠志、山藥、柴胡、青皮。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頗佳。

二六、治冠心病(胸痹)秘方(16首)

26.1養心定志湯

【來源】高輝遠,《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太子參15克,茯神(茯苓)、菖蒲、遠志、丹參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麥門冬、川芎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心氣、補心陽、養心陰、定心志。

【方解】冠心病,屬胸痹,心悸,真心痛範疇。多見於老年患者,臨床常呈現心動悸,脈結代,心絞痛,疲倦乏力,胸悶氣短或煩躁汗出等證候,乃本虛標實之為病。本虛則心氣不足,心陽虛損,心脈失養,心志不寧;標實則氣滯血瘀,痰飲阻滯,故治療宜標本兼顧,以治本為要。本方系以定志丸、桂枝甘草湯、生脈飲加丹參、川芎、延胡索而成,是治療冠心病的通用方劑。根據《千金方》之定志丸,用太子參益心氣;苓佐參調心脾;菖蒲、遠志通心竅以定志;龍骨鎮靜以安心神,立意有「補心強志」的作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陽以補心之陽。生脈飲酸甘化陰以養心之陰。合而為用,有治虛為本的功效。再加丹參、川芎以活血化瘀,延胡以理氣止痛,以收治標之用。

【主治】冠心病。

【加減】胸悶憋氣,胸陽痹阻較甚者,加瓜蔞、薤白;心痛劇烈,痛引肩背,氣血瘀滯重者,加三七、金鈴子;心煩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調者,加小麥、大棗;若高血壓性心臟病,亦可用此方去龍骨,加決明子、川牛膝、杜仲;肺源性心臟病,可加銀杏、天冬、生地、杏仁、去川芎等。

【療效】經多年的臨床驗證,效果較為滿意。

26.2加味四妙勇安湯

【來源】鄭惠伯,《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當歸、玄參、金銀花、丹參、甘草各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解痙止痛。

【方解】本方系《驗方新編》「四妙勇安湯」加丹參而成。方中以當歸養血和血;丹參養血散瘀;玄參養陰涼血化瘀;金銀花、甘草解毒止痛。諸葯合用,共奏養血和血、化瘀止痛之功。

【主治】冠心病,胸痞氣短、心痛、脈結代,能治療肝區刺痛及腎絞痛。

【加減】(1)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陽草以擴張血管;若兼氣虛者,加黃芪、生脈散以補益心氣;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號以活血化瘀。

(2)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鬱金、板藍根、草河車以清熱解毒活血。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麥大棗湯或百合知母湯,以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療效】鄭氏親身嘗試四妙勇安湯加丹參對冠心病有顯著療效。自此以後,20餘年來鄭氏應用本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以及肝腎區絞痛,療效滿意。

26.3益神方

【來源】張鏡人,《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張鏡人卷》

【組成】野生靈芝15克,制黃精、炙黃芪各10克,炒當歸6克,制首烏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神延年,養顏黑髮,潤肺固衛,寧心安眠,健脾悅胃,補腎強身。

【方解】方中靈芝、黃精性味相同,甘平無毒,惟靈芝益神而養精氣,黃精補中而安五臟。本方採用野生靈芝與黃精配合,其效更彰,增以黃芪固表衛、實皮毛。當歸理營血、和絡脈。首烏滋肝腎、悅顏發。五味共投,可奏保健強身之功。

【主治】肺虛常易感冒,冠心病胸悶心悸,神經衰弱,失眠酸乏,胃腸功能障礙食欲不振,白細胞減少,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產後、病後、術後身體虛弱,及老年黃褐斑等多種病症。

【療效】本方為康復劑,堅持服用,確有良效。

26.4冠心通痹湯

【來源】柯雪帆,《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全瓜蔞30克,桂枝18克,炙甘草、枳殼、川厚朴、熟附塊各10克,川象貝母各6克,法半夏10克,党參18克,生牡蠣30克。

【用法】水煎服,取頭汁400~600毫升,分2~3次服;如煎二汁,應與頭汁混和後分服。

【功用】溫通陽氣、開胸順氣、散結聚、化痰濁。

【方解】本方以《金匱要略》栝蔞薤白桂枝湯為基礎,加減變化而成。本方可分溫陽與化痰兩個部分。溫陽部分用附子、桂枝配伍甘草,辛與甘合,既能溫振陽氣,又能溫通陽氣,酌加甘平之党參以助甘草,氣虛嚴重者宜用人蔘。化痰部分是本方的重點,化痰、散結、順氣以開胸中之痹阻。瓜蔞兼有化痰、散結、開胸順氣之功,為化痰部分之要葯,用量最重。貝母化痰散結;半夏化痰降氣;牡蠣軟堅散結;枳殼、厚朴順氣降濁,作為配伍。本方配伍的特點在於用了三對反葯,即十八反中的瓜蔞反附子,貝母反附子,半夏反附子。今人大多忌用反葯,而古人用反葯者屢見不鮮。仲景方中亦用反葯,如附子粳米湯中附子與半夏同用,赤丸中烏頭與半夏同用,甘遂甘夏湯中甘遂與甘草同用。這三方所治病證,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病邪痼結。附子粳米湯證為寒邪嚴重結於腸胃,赤丸所治為寒飲痼結於心,甘遂半夏湯之證為留飲結聚難除。利用反葯,激越藥性,衝擊病邪,以驅除錮結之寒水痰飲瘀濁等。這三方在應用反葯的同時,都適當配用和緩安正之葯,以防反葯激越過分,有損正氣。如赤丸中用人蔘、蜂蜜;附子粳米湯中用甘草、大棗、粳米:甘遂半夏湯中用芍藥、蜂蜜。本方效仲景配伍之法,在應用反葯開通痹阻的同時,配用甘草、党參益氣和中。本方葯僅10味,意有三層,雖為今用,謹尊古法。

【主治】冠心病,證屬痰氣交結、胸陽痹阻、實多虛少,證見心悸、胸悶、胸痛、頭暈、神疲乏力、少氣短氣,苔膩脈弦,或有停搏,血壓不高者。

【加減】短氣明顯加人蔘;胸悶甚加沉香粉;痰多加天竹黃、菖蒲;有瘀血加川芎或桃仁;有熱象加黃連或蓮子心;停搏明顯者加玳瑁、龍骨;睡眠不安加棗仁或琥珀。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滿意。

26.5調和肺胃湯

【來源】蒲輔周,《蒲輔周醫療經驗》

【組成】全栝蔞12克,薤白、法半夏各9克,厚朴、炒枳殼、蘇梗、陳皮、生薑、麥芽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調和肺胃,溫化痰濕。

【方解】本方由栝蔞薤白半夏湯加味而成。而理氣和和胃作用較原方更勝一籌。方中括蔞善於祛痰、開胸散結;薤白溫通滑利、通陽散氣止痛。二葯相合,一除痰結,一通氣機,相輔相成,為治胸痹要葯。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與栝蔞配合,祛痰作用更強。厚朴、枳殼、陳皮寬胸理氣,助薤白通陽散結止痛。生薑發表散寒,消痰下氣,溫中健胃;麥芽開胃消食舒肝理氣。諸葯配伍,可使肺胃調和,痰消氣調,胸痹漸除。

【主治】胸痹,證屬痰滯胸膈、肺胃不和型。證見胸部悶痛、咳痰不多、消化力弱,舌苔白膩,脈浮取緩、中取弦滑、沉取有力。可用於冠心病而有上述癥狀者。

【療效】屢用皆效。

26.6參七散

【來源】任應秋,《任應秋論醫集》

【組成】白人蔘15克,三七、川附片各9克,川鬱金12克,山楂、五靈脂各9克,肉桂6克,降香9克,乳香3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每服6克,用米酒或溫熱黃酒送服。

【功用】扶助心陽、理氣止痛。

【方解】胸痹,是因心陽之氣滯而不暢所致,其心痛,是因心陽之氣衰竭而成,故方中用人蔘、甘草補氣強心;附子、肉桂溫通心陽;三七、山楂、五靈脂活血散瘀止痛;鬱金行氣破瘀;乳香,降香降氣散瘀、活血通痹。諸葯合用,有補有通,重點在理氣止痛,可使氣陽之氣暢行無阻,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主治】胸痹,真心痛。可用於心絞痛。

【療效】屢用效捷。

26.7心絞痛方

【來源】孫一民,《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丹參30克,白檀香5克,鬱金、茯神、遠志、麥冬、炙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功用】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解】本方所治的心絞痛,是因血瘀氣滯而產生的「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故方中重用丹參,委以重任,活血化瘀,通心包絡;白檀香芳香通竅、理氣止痛;鬱金行氣解郁,「治血氣心腹痛」(《本草綱目》);遠志、茯神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除煩;炙甘草「通血脈、利血氣」(《名醫別錄》)。諸葯配合,可使瘀血行而心氣通、神志寧而疼痛止。

【主治】心絞痛(血瘀氣滯型),證見胸骨後或前心區陣發性、絞窄性疼痛,向左側肩臂放射,有壓迫感和窒息感。舌質紫,苔白或黃,脈細澀或有間隙。

【療效】臨床屢用,奏效頗捷。

26.8龍牡安神湯

【來源】王季儒,《肘後積余集》

【組成】生牡蠣、生龍骨各12克,石決明30克,杭菊花9克,白蒺藜12克,桑寄生30克,丹參20克,川鬱金、烏葯各9克,百合6克,枸杞子、生地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育陰潛陽,舒肝理氣。

【方解】方中用生龍牡、石決明育陰平肝潛陽;白蒺藜、菊花養肝陰而舒肝;桑寄生、枸杞子、生地入腎養血以柔肝,以上藥味,皆有降壓作用。百合、烏葯同用專走上焦而理氣機,丹參、鬱金同用專能行血中之氣。俾氣血和暢而無阻閉之患則胸悶心痛自除。

【主治】冠心病(陰虛陽亢型),證見頭暈、心跳、失眠、胸中煩悶、心前區痛、血壓高,脈弦細而數,舌質紅。

【加減】心悸加茯神10克,硃砂1克(沖服);心煩加梔子9克;失眠加首烏藤30克,硃砂1克(沖服)。

【療效】臨床屢用,多獲良效。

26.9加味冠通湯

【來源】岳美中,《岳美中醫案集》

【組成】党參、當歸各12克,薤白18克,紅花9克,延胡索12克,廣鬱金9克,丹參12克,全栝蔞24克,雞血藤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用】通陽化痰、開胸理氣、活血化瘀。

【方解】《素問·痹論》謂:人體陽氣少陰氣盛,則容易得痹證,即陽氣功能減弱,臟腑功能不足,尤其是上焦多產生陰寒證候。寒凝氣滯,寒是陰邪,寒凝則在氣液易成痰濁,在血則凝滯為瘀。仲景治胸痹是溫通氣液,祛逐痰涎。《證治準繩》治心痛是溫化死血,流通血脈,是在《金匱》治法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本方的擬制合兩法而一之。方中栝蔞性潤,用以滌垢膩之痰;薤白臭穢,用以通穢濁之氣;合以党參補氣,當歸和血,使胸痹得開、心痛得止。更入化瘀生新之品,以理宿疾,如:丹參走心經,為理血之專品;紅花能行散,破瘀活血;桃仁性平而潤,治血閉血瘀。加鬱金辛香,延胡索辛溫,均為血中氣葯,鬱金宣氣化痰,入上焦,能祛心竅中之痰涎惡血;玄胡行血中之氣滯,使氣順而血調。仲景治胸痹證,多用栝蔞薤白劑,王肯堂《證治準繩》認為心痛是死血作痛,脈必澀,作時飲水下,或作呃,壯人用桃仁承氣湯下,弱人用歸尾、川芎、牡丹皮、蘇木、紅花、元胡、桂心、桃仁泥、赤曲、真降香、通草、大麥芽、穿山甲之屬,煎成,入童便、酒、韭汁,大劑飲之。本方師《金匱》、《準繩》方義,對證用藥,緩以持之,其效自可期待。

【主治】胸痹,胸悶氣短,天陰時更覺胸膺發憋,性情急躁。脈左滑。

【療效】屢用皆效,緩以持之,其效必著。

26.10通痹消脹湯

【來源】沈祖法,《中醫雜誌》(3)1985年

【組成】厚朴15克,枳殼10克,檳榔15克,萊菔子30克,大腹皮15克,大黃10克(後下),半夏、木通各10克,瓜蔞皮15克,桃仁、薤白、全當歸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服藥時間為出現腹脹後0.5~1.5小時。必要時隔0.2~2小時再服1劑。兼服蘇合香丸1粒。

【功用】調理氣機,開上導下,標本兼顧。

【方解】臨床表現為胸痹(胸悶或痛、氣促)——心肌梗塞、腑閉(腹脹,二便閉)兩大癥候特點。《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出入痰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其治了宜宣痹通腑,暢通氣機。本方由明。秦景明家秘消脹散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化減而成,方中瓜蔞皮、薤白、半夏通陽宣痹;大黃、厚朴、枳殼、檳榔、萊菔子、大腹皮理氣消脹,佐以桃仁、全當歸活血通腑,木通利尿,全方具調理氣機,開上導下,標本兼顧之功。

【主治】心肌梗塞並發腹脹。

【加減】飽餐後發病者加六曲、山楂、麥芽;呃逆,噁心嘔吐加生赭石、沉香、降香;習慣性便秘加芒硝10克(沖服)。

【療效】治療9例,服藥後全部病例自覺癥狀及外觀腹部隆起均消失,腸鳴音恢復,二便通暢。

26.11早搏寧湯

【來源】張笑平,《新中醫》(8)1987年

【組成】常山3~12克,苦參15~30克,姜半夏9克,茵陳、栝蔞皮、虎杖各9~15克,丹參、炙黃芪、炙甘草各9~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凡早搏在10次/分以上者,均予2劑/日;6~10次/分者,均予1.5劑/日;5次/分以下者,均予1劑/日,並一直服至心電圖檢查示早搏消失。在服用本方期間,一律停用其他方法和藥物,一旦結代脈消失,即予心電圖複查。

【功用】清熱化濕,補氣活血。

【方解】脈結代原出《傷寒論》177條並歸納發病機理為陰陽兩虛。張氏臨床體會,其病機可歸納為本虛、標實兩個方面,而本虛不外陽虛、氣耗、陰傷等不足;標實不離停濕、鬱熱、瘀血等抑遏胸陽;其中本虛又主要在於陽虛,標實主要在於停濕,並以標實為總的傾向;可見由內濕諸邪所致心胸陽氣的抑遏或不足,而成為此脈證的病因病機。故當以清熱化濕、補氣活血之法為其基本治則。方用功專化濕除痰的常山、栝蔞皮、茵陳、姜半夏;苦寒燥濕的苦參;清熱活血的虎杖;活血和絡的丹參,益氣補虛的炙黃芪、炙甘草。方中的常山、苦參、姜半夏、炙甘草四葯,乃針對異位起搏點自律性或應激性、暫時性地升高的導致各種類型早搏發生的共同病理基礎而擬定的,而其餘五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並應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強代謝,提高心肌收縮率而配入方中,共奏清熱化痰、補氣活血之功。

【主治】心動悸,脈結代(頻發性早搏)。

【加減】方中惟常山、苦參需從小劑量用起,凡藥效不著,且未出現嘔吐、流涎之類毒副反應者,可遞增用量,若出現反應者,兌入適量蜜汁,或減量。若心衰明顯者,可加熟附片、党參、枳殼等;胸痛較劇者,可加薑黃、川芎、檀香等;血壓過高者,可加珍珠母、苦丁茶、粉干葛等;心率高於130次/分者,可加遠志、蓮子、生大黃等;心率低於50次/分者,可加麻黃、桂枝、白芍等。

【療效】治療91例,經治療後,心電圖檢查示早搏消失,且在3個月內無反覆者為顯效,計57例;心電圖檢查示早搏已降至1~3次/分,或雖消失,但在3個月內複發者為進步,計2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1.2%。療程為7~60天,一般3~5天即見效。在服藥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毒副反應。

【附記】服藥後,如取效,可繼續服用至顯效,或痊癒,不可中斷治療。

26.12強心飲

【來源】朱錫祺,《遼寧中醫雜誌》(2)1984年

【組成】党參、黃芪、丹參各15克,益母草30克,附塊9~15克,仙靈脾、黃精各12克,麥冬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陽益氣,活血強心。

【方解】本方主要從益氣、溫陽、活血三個角度而制定的。證屬氣陽兩虛,故溫陽益氣誠屬一定不易之法。用了氣葯,又須配合活血葯,才能相得益彰,使氣血流通。方用參芪補氣,當無疑義;溫陽選用附子、仙靈脾,主要考慮腎陽為諸陽之本,猶似能源之所。尤其附子為溫壯腎陽要葯,能下補腎陽以益火,中溫脾陽以健運,上助心陽以強心。選用丹參,益母草活血,是因二葯功效可靠,藥性平和,久服無流弊。丹參功同「四物」,而益母草一味,行血而不傷新血,養血而不滯瘀血,又能散風、降壓、利水,故各種心臟病均可選用。惟劑量需用至30克,少則效果不顯。入麥冬,既從「無陰則陽無以化」著眼,又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諸葯配伍為用,共奏溫陽益氣,活血強心之功。

【主治】胸悶氣短、心悸怔忡、面色無華,畏寒怯冷,舌質淡胖,脈細,或沉遲,或結代。證屬氣陽兩虛證。一般適用於病竇綜合征、房室及束支傳導阻滯、心率偏慢的冠心病及竇性心動過緩者。

【加減】①胸悶胸痛,因痰濁壅塞所致者(苔膩、脈滑、形體胖,自覺痰多等辨證要點),可選加半夏6~9克,瓜蔞、薤白各9克;因氣滯不利所致者(部位不固定,長嘆息,有情志憂鬱誘因,苔一般不膩等為辨證要點),可選加鬱金、旋覆梗各9~12克,紫菀9克;②心悸怔忡,屬心陽虧損、心血不足者,加桂枝6~9克,當歸、棗仁各9克,桂枝配方中原有的甘草,即桂枝甘草湯,對心陽虛的心悸怔忡有較好療效。若因痰飲留居所致者,則選用豁痰蠲飲的半夏、茯苓等,不治心悸而心悸自已。適應本湯證的患者的心率大多緩慢,故重鎮平悸葯,如磁石、龍牡等一般不用;③伴大便溏薄者,往往是脾氣脾陽亦虛,可配加補骨脂9克,炮姜6克;④畏寒明顯,加肉桂3~4.5克,鹿角片9克;⑤汗多淋漓,參、附重用,另加五味子6克。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頗佳。

26.13寧心飲

【來源】朱錫祺,《遼寧中醫雜誌》(2)1984年

【組成】太子參15~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6克,浮小麥30克,甘草6克,大棗7枚,丹參、百合各15克,生龍骨、牡蠣、磁石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2次。

【功用】益氣養陰,寧心調神。

【方解】本方由生脈散和甘麥大棗湯加味而成。方用生脈散益氣養陰生脈,治療心臟病使用機會較多,並能有效改善汗出心悸、口乾津少,舌紅脈虛數等證狀。甘麥大棗湯是張仲景創製治療情志疾患的專方,有養心緩急之功;看似平淡而效驗不凡。百合滋養心肺之陰,配合丹參,有較強的養心寧神作用。龍骨、牡蠣、磁石針對虛陽上浮的病機,取其重鎮鎮靜。諸葯相合,對功能性、神經性為主,以虛性興奮為主要特徵的心臟疾病有滿意療效。

【主治】心悸難寧、胸悶煩熱、口乾津少、少寐多夢,或伴汗出,苔少、質紅,脈細數,或有間歇。證屬氣陰兩虛證。多用於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動過速、心臟神經官能症等。

【加減】心悸明顯加生鐵落30克,天王補心丹12克(吞服);夢多心煩加景天三七30克,柏子仁12克,蓮子心6克。景天三七功效類似丹參,而安神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單味景天三七30克,加紅棗10枚煎服,治療失眠,效果尚好。口乾津少,苔少或光加石斛15克,天花粉15~30克;便秘(青年女性多見)加生大黃3~4.5克(虛火上擾明顯者改用酒大黃);咽痛加玄參12克。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頗佳。

【附記】臨床實踐證明依本方加昆布、海藻各12克,牡蠣60克,治療甲亢;或加生地12克,白金丸9克,治療神經官能症及精神分裂症;或加知母、仙靈脾各9克,治療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包括更年期綜合征),也有較好療效。

26.14益心湯

【來源】顏德馨,《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党參、黃芪各15克,葛根、赤芍、川芎各9克,丹參15克,山楂、決明子各30克,菖蒲4.5克,降香3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水濃煎兩次,日服2次。

【功用】益氣養心、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方解】本病的病因病機是本虛標實。以心氣虛為本,瘀血為標。方中重用党參、黃芪養心益氣為君;輔以葛根、川芎、丹參、赤芍、降香、山楂活血通脈為臣,居臣相伍旨在益氣活血。俾氣足則助血行,血行則瘀血除。佐以決明子疏通上下氣機,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諸葯入心,開竅通絡。諸葯同用,共奏益氣養心、行氣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主治】胸悶心痛,神疲氣短,勞則易發,汗出,形寒喜暖,舌淡有瘀點,苔薄白,脈細弱或結代等症。

【加減】如瘀阻心脈,胸痛劇烈者,可加參三七粉、血竭粉等量和勻,每次服1.5克,或加失笑散、乳香、沒藥各4.5克;癥狀劇烈者,可加麝香0.03克(另吞),開導經脈,活血定痛;胸部窒悶者,加枳殼、牛膝各4.5克,一升一降,調暢氣機,以開通胸陽;痰壅氣滯,胸痹及背者,加瓜蔞15克,薤白9克,以宣痹化飲;氣虛及陽,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者,加人蔘9克,附子6克,以溫陽通脈;氣血兩虧,口乾苔少者,加麥冬、玉竹各12克,五味子5克,或配生脈飲,天王補心丹以益氣養陰,復脈安神。

【療效】臨床屢用,頗有效驗。

26.15張氏冠心方

【來源】張秀琴,《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①丹參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5克,當歸、香附各10克,瓜蔞15克,薤白、石菖蒲各6克,遠志10克,葛根30克;②女貞子、旱蓮草、紫石英,靈磁石各12克,丹參30克,赤、白芍各10克,瓜蔞12克,薤白、石菖蒲、遠志各6克,葛根30克。

【用法】隨證選用,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滋陰養血,通陽化瘀。

【方解】病屬本虛標實之候,治療當以滋陰養血為本,通陽化瘀為標。①號方取丹參養血為主,赤白芍、當歸、川芎養血活血;香附為氣中血葯,以舒肝理氣;川芎為血中氣葯,二味相伍或理氣活血,相輔相成作用。瓜蔞寬胸理膈;菖蒲、薤白溫通胸陽,取瓜蔞薤白白酒湯方義;遠志安神定志;葛根取其能緩筋脈拘急,緩解心絞痛作用。②號方即①號方中加女貞子、旱蓮草滋陰養液;紫石英、磁石以平肝潛陽,故用於合併高血壓為宜。

【主治】冠心病(本虛標實型)。②號方適用於合併高血壓患者。

【加減】臨證應用,可隨證加減,如兼有氣短者,加生脈散;心絞痛,或胸悶甚者,加三七粉6克(沖服),野菊花12克;驚悸不寐者,加琥珀粉3克(沖服);痰濁盛者,加半夏10克;屬血瘀甚者,加失笑散;屬心肌梗塞、心絞痛甚、四肢厥冷欲脫者,加參附湯。

【療效】臨床屢用,恆多效驗。

26.16速效活心丹

【來源】車家生,《中國當代知名中醫特色醫療辭典》

【組成】麝香5克,蘇合香油10克,冰片5克,三七50克,生蒲黃、甲珠各30克,當歸、薤白、五味子各50克,川芎30克,丹參150克,生山楂100克,葛根75克,香附30克,元胡、瓜蔞各50克,鬱金30克,生甘草50克。

【用法】先將甲珠前6味葯共研極細末;再將當歸後余葯,經炮炙後,水煎濃縮成膏,與上述葯末混合均勻後乾燥,研細和勻,分裝入膠囊內,備用。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粒,用白開水送下。

【功用】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降脂降壓,開竅寧神。

【方解】本方是由舒肝理氣和大量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中藥組成。特別是三七、丹參、當歸、生蒲黃、鬱金均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作用,不宜單服,須配合補氣養血之劑。山楂、葛根等葯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增強血流量,並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麝香、蘇合、香油、冰片、甲珠均能通關竅、省神、復甦並能改善末梢微循環。故用之多效。

【主治】冠心病(氣滯血瘀型)。

【療效】臨床屢用,奏效頗捷,效佳。

又鄧鐵濤教授所擬的治冠心病方,藥用党參(或太子參)18克,竹茹、法半夏、橘紅各10克,雲苓15克,枳殼6克,丹參18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服。功能益氣祛痰以通心陽。臨證應用,可隨證加減:如氣陰兩虛者,合生脈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薟草或失笑散;氣虛甚者合四君子湯或重用黃芪;血壓高加草決明、代赭石、鉤藤、牛膝;血脂高加山楂、布渣葉、草決明、首烏。屢用屢驗,效佳。

二七、治風濕性心臟病秘方(5首)

27.1銀翹白虎湯

【來源】朱良春,《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連翹20克,金銀花、防己、木瓜、知母、粳米各25克,生石膏10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勝濕。

【方解】本方所治療乃屬風濕病邪侵犯心臟引起急性變態反應非瓣膜受損階段。方用辛涼清熱的金銀花、連翹;祛風濕的防己;舒筋通絡的木瓜和專清氣分大熱的白虎湯組合成方,因而用之多收良效。

【主治】風濕性心臟病。

【加減】濕重加蒼朮25克,苡米40克,厚朴10克;熱重加梔子,黃柏各15克,黃連5克;心前區悶痛加全瓜蔞25克,遠志15克,柏子仁25克。

【療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12例,全部治癒。治療時必須堅持服藥6~8周。

27.2通脈飲

【來源】朱錫祺,《遼寧中醫雜誌》(2)1984年

【組成】桂枝6~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紅花6~9克,丹參、麥冬各15克,黃芪15~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活血通脈。

【方解】風心瓣膜病或慢性心衰,其主要病機都系循環障礙,臟器鬱血。故治療原則及組方配伍、都圍繞活血化瘀、益氣通脈兩個方面,所以方中用大隊活血化瘀葯,其中桂枝是活血通脈之要葯。歷來都以舌紅及血證為用桂枝之禁忌。但朱氏則認為:舌紅只要舌上有津,而又具桂枝適應證者,照樣可用。至於血證禁用桂枝,亦非一概而論。如風心肺鬱血而致咳血者,用桂枝非但無害而且有益。因此症「心功能障礙」是本,肺鬱血是「標」,咳血及標中之標,故用桂枝改善循環障礙,能減輕鬱血而起到止血作用。當然,血熱妄行之血證則禁。否則真有「桂枝下咽,陽盛立斃」之慮。單用活血葯不行,必須配合益氣。補氣用黃芪,因其作用過於党參,而且善補胸中大氣。大氣壯旺,則氣滯者行,血瘀者通,痰濁者化,此即「大氣一轉,其結乃散」之謂。今之黃芪、枝細力薄,用量常需至15~30克,其功始顯。配甘草補氣和中;桂枝配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紅花、丹參活血化瘀;麥冬滋陰強心。諸葯配伍成方,共奏活血化瘀,益氣通脈之功。

【主治】胸悶氣急,心悸咳嗽,顴紅唇紺,舌質暗或有瘀斑,脈細弦帶澀。證屬虛實相雜,血氣瘀滯。主要用於風心瓣膜病變及慢性心衰者。

【加減】①伴有肺部感染加魚腥草30克,開金鎖、山海螺各15克。三葯合用,有廣譜抗菌作用,藥力較強;②並發心衰,出現肺水腫徵象,選加附子9~15克,萬年青根15~30克,葶藶子12克,澤瀉15克,檳榔9~12克等。附子、萬年青根有強心利尿作用。附子不論心率快慢都能用,而萬年青根在心率慢於60次/分以下則不用。葶藶子、澤瀉、檳榔功能泄肺下氣,利水消腫,對心衰出現肺水腫徵象常有改善作用。尤其葶藶子一味,作用頗佳,過去多認為藥性峻烈,不可輕用,現證之臨床,並非如此。肺與大腸相表裡,用檳榔旨在破大腸氣而助瀉肺行水之功;③伴見心源性肝腫大或肝硬化,加三棱9~12克,莪術9~12克。張錫鈍謂二藥用治瘀血癥瘕,「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確系經驗之談。雖然此類病人多病程歷久,形體羸瘦,但只要配伍恰當,用之並無流弊。「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至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還當治本」。張景岳此論,可資印證。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佳。

27.3雙仁養心散

【來源】田寶忠,《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山藥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雞內金30克,炒棗仁480克,柏子仁36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天早晚飯前各取30克,以開水調為糊狀服之。

【功用】養心安神,健脾化濕。

【方解】脾為生化之源,統血之臟;心為主血之君,腎為藏精之臟,精血同源。故方用山藥、赤小豆健脾利濕;黑芝麻養血滋腎;柏子仁、棗仁養心。實則以養血生血為宗旨,諸葯配伍成方,共奏養心安神,健脾化濕之功。

【主治】風濕性心臟病。

【療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男女患者各1例,分別服藥3~5劑,癥狀皆消失。

27.4四合一方

【來源】秦家泰,《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党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附子10克,北黃芪15克,當歸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分2次溫服。

【功用】溫通血脈,強心助陽。

【方解】本方以生脈散、桂枝甘草湯、當歸補血湯、參附湯四方合方而成,故名四合一方。方中之生脈散,以其人蔘甘溫補氣,麥冬養陰補水之源,五味子斂肺生津,全方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此即張景岳謂「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意;桂枝甘草湯之溫通心陽,專治心陽虛之心悸證,《傷寒論》以本方治「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當歸補血湯以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生化,當歸養血通脈,共奏補氣生血之功;參附湯之附子可強心壯陽,溫通血脈。四方合一,溫通血脈,強心補陽。蓋心主血脈,心血不足則心失所養而見心悸氣短,怔忡不安等症。腎為元陰元陽所寄之處,腎陽虛,陽失敷布,則氣血運行受阻,故見面色白而肢冷,脈結代等。凡心律失常,傳導阻滯,心房纖顫等病,中醫辨證皆責之於心陽虛而心血不足,故治用本方可應手取效。

【主治】心陽虛損,心血不足所致的胸悶不舒,心悸怔忡,氣短汗出,喘息乏力,動則加甚,面白肢冷,脈象細澀或結代。現代醫學包括風心病,竇性心動過速、期前收縮(過早搏動),心房顫動等各種心律失常病症。

【加減】若陽虛肢冷較甚者可加淫羊藿15克;若心陽虛,血脈瘀阻,舌質有瘀點,唇紫者,加丹參12克;若痰熱痹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善後調理宜加生薑10克,大棗12克,以調和營衛。

【療效】臨床屢用,收效頗著。

27.5治風濕性心臟病方

【來源】鄧鐵濤,《鄧鐵濤臨床經驗輯要》

【組成】太子參30克,白朮、雲苓各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紅花5克,五爪龍30克,雞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氣活血。

【主治】風濕性心臟病。

【療效】臨床屢用,堅持治療,效果甚佳。

【附記】又一風心救逆湯,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血瘀阻,寒凝濕滯型)。藥用川桂枝、王不留行、三棱、莪術各15~30克,炙甘草、生香附、石菖蒲各9~15克,當歸尾30~60克,桃仁、丹參各30~45克,紅花10~24克,廣、川鬱金各30克,失笑散15~24克,遠志10~15克。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劑。此方為老中醫沈寶善所傳。方中破瘀溫通之品用量要足,對於咯血病人予以破瘀不必顧慮,因風心病之咯血為腔內瘀血而引起,破瘀反能止血,然也可加三七以修補出血之創口。沈錦波臨床驗證,觀察治療300例,達到近期病狀改善及病情好轉者為84%。

二八、治肺源性心臟病秘方(4首)

28.1溫腎救心湯

【來源】查玉明,《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炙附子7.5克,白朮、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黃芪、五加皮各25克,細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薑15克。

【用法】先將葯加水浸泡半小時後,水煎服。首煎煎沸後慢火煎30分鐘,二煎沸後慢火煎20分鐘,兩煎汁混合一起,分4次服,每次服100毫升,早晚餐後1小時左右服用。

【功用】溫陽益氣,化濕利水。

【方解】本方系真武湯衍化。寒淫所勝,治以辛熱,附子壯陽益腎,溫散水氣;選黃芪益氣利水;桂枝溫陽化水;細辛平喘行水;五加皮消腫去水,使氣化水去而腫消。配五味子收斂肺氣,以益心氣,使心肺得補,相得益彰。陽復而水化,改善循環,心陽得振,心衰可解。

蓋「風心」及「肺心」兩病,一是外邪內侵,留戀血脈,內舍於心,心肌受累;一是內傷痰飲,肺氣先傷,痰濁壅塞,水邪內伏,累及心陽。兩病始發病因雖然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轉化為心陽衰竭。本方在於溫補,溫補可以化氣,從而達到陽復陰化,水行悸安的目的。故病名雖異,其治則一,此之謂也。

【主治】陰盛於陽,水濕內停,上凌心肺引起心悸怔忡,尿少浮腫,喘不得卧,口唇發青之水氣病(肺心病、風心病)。

【加減】下肢腫甚加防己15克;上感咽痛,加魚腥草25克;咳喘加車前子25克,杏仁15克;嘔逆不食加砂仁10克,藿香4.5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查氏認為,本病首先應扶正為主,正復則邪去,氣充則血行,若心衰尚未改善,切不可化瘀攻邪,徒傷其正也。

28.2加味小青龍湯

【來源】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組成】麻黃、桂枝、白芍各9克,細辛、乾薑各6克,五味子、半夏各9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散水飲。

【方解】方用麻黃、桂枝宣肺平喘,發汗利小便,以消水飲腫脹;乾薑、細辛溫化水飲;半夏除痰蠲飲;五味子、白芍斂肺氣以治喘,並控制溫熱葯不使過於溫散,以損耗肺氣;生石膏配麻黃、桂枝以降肺平喘。配伍為用,共奏溫散水飲,降肺平喘之功。

【主治】心肺停飲之肺心病,證見咳喘年久,痰稀量多,吐出甚爽,倚息不能平卧,心悸氣短,胸悶乾嘔,頭面及四肢部有輕度浮腫,舌淡苔白,脈弦。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佳。

【附記】本方已為印氏「抓主證」的常用方,凡咳喘痰多清稀,吐出爽利者,即投此方,即肺氣腫、肺心病亦不例外。

28.3肺腎同治湯

【來源】郭士魁,《雜病證治》

【組成】①麻黃3~6克,杏仁、川貝母各10~12克,生石膏15~30克,瓜蔞15~20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12克,紫菀10~15克,蘇子10~12克;②党參15~20克,白朮、陳皮、當歸、半夏、補骨脂各10~12克,茯苓10~15克,女貞子、枸杞子各12~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上午服①方,下午服②方。

【功用】①宣肺化痰,降逆平喘;②健脾補腎。

【方解】咳嗽兼脾腎陽虛,宜肺腎同治。一方分二,方①中用麻黃、杏仁宣肺化痰;川貝母、石膏、瓜蔞清熱化痰;桑白皮瀉肺平喘;地骨皮清虛熱;紫菀、蘇子降逆平喘,合而用之,共奏宣肺化痰,降逆平喘之功,上午,服用以治標實。復方用②中之党參、白朮、茯苓益氣健脾、陳皮、半夏燥濕化痰,以助健脾之功;以當歸、補骨脂、女貞子、枸杞子補腎,共奏健脾補腎之功,下午服用以治其本。肺腎同治,標本兼顧,故用之效果頗佳。一方分用,先標後本,可謂良方妙用。

【主治】咳嗽兼脾腎陽虛之肺心病,證見喘息咳嗽、氣短、活動後氣短加重,腹脹納差,腰酸腿軟,或有輕度浮腫。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較好。

28.4納氣平喘飲

【來源】周龍,《千家妙方·上》

【組成】人蔘3~9克(另煎兌服),熟附子6克,熟地15克,胡桃肉(連衣)3個,山萸肉12克,生山藥30克,五味子9克,紫石英(先煎),磁石(先煎)各15克,冬蟲夏草9克,沉香1.5~3克(沖服),胎盤粉9克(分兩次用藥汁送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腎培元,納氣平喘。

【主治】肺源性心臟病(腎不納氣型)。

【加減】喘息,水腫較重者,可酌加肉桂、白朮、茯苓;消化不良者加香櫞,雞內金。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佳。

【附記】又肺源性心臟病驗方(李中庸),藥用:茯苓20克,白朮10克,白芍、黑附子(去皮臍)各15克,正北乾薑10克,正北細辛、正北五味子各5克,黃芪30克。水適量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第1療程,連服3劑3天,停葯3天,持續接服2~6個療程,前後體會、觀察、對比,直至喘平悸定,仍可適當酌服,鞏固療效(《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二九、治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律失常秘方(10

29.1溫陽益氣復脈湯

【來源】李介鳴,《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人蔘15克,黃芪20克,北細辛6~15克,制附片10克,炙麻黃6克,麥冬12,丹參18克,五味子12克,桂枝、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溫陽益氣、和絡復脈。

【方解】本方系仲景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變改君臣佐使加味而成。本病多生於年老體弱、久病過勞者,其心腎陽氣虧損,心陽不運,胸中陰霾不散,則脈絡受阻,心血失養,即可出現心悸怔忡,脈遲結代之諸症。故方中以人蔘、黃芪、附子益氣壯陽以為君;細辛、麻黃、桂枝通陽以為臣;甘草益氣兼和諸葯;丹參活血通脈兼以養心;麥冬、五味子滋陰斂氣,是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訓,輔陽氣之生,制陽葯之燥。諸葯合用,共奏溫陽益氣,活血復脈之效。

【主治】心腎陽虛、心陽不運所致脈象遲滯結代,心悸怔忡,胸憋氣短等症。包括現代醫學的病竇綜合征以緩慢為主者,及竇性心動過緩(單純性)。

【加減】有房顫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斂氣,去附子、麻黃、桂枝,減細辛用量;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黃、檀香活血行氣;胸憋者加瓜蔞、薤白宣痹通陽,或用菖蒲、鬱金解郁理氣;頭暈者加菖蒲、磁石開竅通陽;氣喘者加重人蔘用量,補元固脫。

【療效】臨床應用,多獲良效。

29.2健心湯

【來源】陳澤霖,《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組成】党參12克(最好用生曬參4.5~6克),淡附片、枳實、桂枝、炙甘草、丹參、川芎、桃仁、紅花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通心陽、兼通心氣。

【方解】方用党參補心氣;附片、桂枝溫通心陽;炙甘草益氣復脈;枳實行氣導滯;丹參、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諸葯相輔相成,有助宗氣推動之力,對加快心率有很好的作用。

【主治】由於病態竇房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

【加減】對心房纖維性顫動,其脈律絕對不規則,時快時慢,時雖時弱,時有時無,此病屬元陽虛微,心氣大傷,可加淮小麥30克,龍齒15克,珍珠母30克,柏子仁9克,丹參30克,白邊萬年青9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筆者依方驗證數例,確有良效。

29.3靈芝甘草湯

【來源】郭仁旭,《陝西中醫》(2)1988年

【組成】菌靈芝、生地、淫羊藿、雞血藤、大棗各30克,炙甘草、玄參各15克,阿膠6克(烊化),生薑、党參、桂枝、麥冬、麻仁、紅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養陰、通陽化氣、活血通脈。

【方解】方用菌靈芝、生地、淫羊藿補腎以培先天之根;党參、大棗補脾益氣以培後天之源;炙甘草、玄參、阿膠、麥冬養心定神,復以雞血藤、紅花活血通脈;桂枝通陽化氣以通血脈;麻仁通腑導滯。諸葯配伍為用,共奏益氣養陰、通陽化氣、活血通脈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過早搏動(心律失常),證見心悸、胸悶胸痛、氣短無力、頭暈,或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或畏寒肢冷,舌質淡紅或偏紅,少有瘀斑,苔薄,脈細弦而滑,兼見結、代、促脈。

【加減】若氣虛者加黃芪15克;陰虛者加沙參、天花粉各25克;陽虛者加川、草烏、附子各10克;血虛者加當歸15克,白芍12克;胸陽不振者加全瓜蔞、鬱金各15克,枳殼10克;心血瘀阻加赤芍12克,三棱、莪術各10克,丹參30克;胸痛者加乳香、沒藥、蒲黃各10克,五靈脂15克;心神不寧加辰茯苓12克,辰遠志6克,辰燈心0.5克;驚恐不安加龍骨、牡蠣各24克,磁石30克,琥珀粉3克(沖服);陰虛火旺加黃連6克,知母12克,竹葉5克。一般在加減變化中,每證僅選擇1~2味藥物。

【療效】治療118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及後遺症者28例,高血壓病20例,冠心病15例,高血壓伴冠心病18例,風心病8例,其他29例。結果:顯效(癥狀明顯改善,早搏消失持續在1個月以上)72例,有效(主要癥狀有改善,早搏明顯減少,但一分鐘有0~3次,持續1個月以上者)34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9.9%。

【附記】本病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有陰虛、氣虛、陽虛、氣陰虛、氣陽虛和陰陽兩虛之分,標實多為氣滯、血瘀。互為因果,終成虛多實少之證。本證多見於多種心血管疾病。

29.4調心湯

【來源】薛中理,《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丹參15~30克,紫石英20~30克,党參、生地各15~30克,麥冬、川芎各10~15克,炙甘草9克,連翹10克,桂枝3~6克。

【用法】水煎服。癥狀重或開始時,每日1.5劑,減輕後,每日1劑,恢復期每2日1劑。

【功用】活血清營,鎮心安神。

【方解】方中桂枝用量獨輕,借其通陽之性,更有助氣陰恢復;紫石英性味甘溫無毒,能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補心氣不足,可治虛勞驚悸、心腹痛、咳逆上氣;丹參、生地、川芎、連翹活血清營;党參補氣;麥冬、炙甘草養心安神。諸葯合用,共奏活血清營、鎮心安神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各種早搏。

【療效】治療各種早搏18例,治癒16例,有效1例,無效1例。

29.5穩心靈

【來源】周玉萍,《中醫雜誌》(7)1987年

【組成】党參30克,黃精30克,纈草15克,琥珀粉、三七末各1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日服3次,每服18克,溫開水沖服,連服6~8周為1療程。

【功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復脈寧神。

【方解】本病的病機為氣虛血瘀。故方中用党參補氣生血,健中氣以資化源;黃精益氣養陰,補而不滯;三七甘微苦溫,為治體虛有瘀之良藥;琥珀粉活血利水、寧心安神。四葯相伍,共奏益氣活血化瘀、寧神通絡之功。又加辛甘溫之纈草(異名甘松)。有安神鎮靜、驅風解毒、生肌止血的功效。與諸葯相伍,自可令瘀祛絡通,血氣流暢,脈律復常。葯雖5味,力專效宏,為益氣化瘀之良劑。

【主治】各種心律失常。

【療效】治療各種心律失常45例,結果顯效16例,有效2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1%。

29.6陰陽調和湯

【來源】何立人,《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熟地15克,肉桂3克,麻黃5克,鹿角膠10克(可以鹿角片,或鹿角粉、鹿角霜代用),白芥子10克,炮姜炭5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煎,每煎又分2~3次服完。

【功用】調和陰陽氣血。

【方解】方中熟地能安五臟、和血脈、養心神;鹿角膠填精補髓,助熟地養血,據現代藥理研究,本葯對節律不齊的心臟可使節律恢復正常;麻黃走心經,興奮心臟,加快心率,增加心搏(心率較快者禁用麻黃根),取其興奮高位起搏點的可能,從整體著手,心腎並治,心脾共調,故用之多效。

【主治】各種心律失常。

【加減】口乾,口苦黏,舌苔黃膩,舌質紅,舌尖起刺而溲赤,心中熱者,加黃連,山豆根;寐中不寧,心悸易發者,加淮小麥、琥珀、龍骨、牡蠣;口渴喜飲,易汗,舌紅脈細數者,加生地、麥冬、阿膠、五味子、柏子仁等;畏寒肢冷,脈沉緩者,加附子、紫石英、赤石脂;氣短、面色少華,舌淡脈弱者,加党參、黃芪、當歸;胸悶痛者,加薤白、瓜蔞皮、鬱金、茶樹根;舌邊有瘀斑,或舌質紫暗而胸部劇痛如刺者,加桃仁、失笑散;泛惡或咯吐黏痰,胸脘悶脹,舌苔黃膩,脈滑數者,加竹瀝、半夏、石菖蒲、茵陳等。

【療效】治療由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心肌炎等所致的心律失常者33例,其中自覺癥狀消失,脈診與聽珍改善者30例,餘3例因未堅持服藥而作無效,心電圖恢復明顯。

29.7養陰寧心湯

【來源】蘇慶英,《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太子參30克,麥冬14克,玉竹10克,天花粉15克,生甘草10克,桂圓肉15克,仙鶴草、卧蛋草、珍珠母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養陰,潛陽安神。

【方解】證屬陽憂陰虛,治以益氣養陰、潛陽安神之法。方用太子參、麥冬、玉竹、花粉、生甘草益氣養陰,配用仙鶴草涼血強心、調整心律,具有清補作用,疏而不滯;卧蛋草清熱解毒、散血止血;桂圓肉養心安神、補血養脾,三味相配,治心動過速,是北京名醫施今墨之經驗用藥。珍珠母潛陽安神。諸葯配伍為用,共奏益氣養陰,潛陽安神之功。

【主治】氣陰兩虛型之心動過速。

【加減】氣虛不甚者,去太子參,改用沙參;頭暈甚者,加白蔟藜10克;胸悶便秘,加全瓜蔞30克;虛火者加玄參15克;煩躁加酒芩10克、竹葉5克或蓮子心4克;寐差加首烏藤30克。

【療效】治療2例甲亢心動過速患者,服本方1月,心動過速癥狀消失,未再發。

29.8寧心飲

【來源】翟惟凱,《千家妙方·上》

【組成】生黃芪、玉竹各30克,苦參15克,丹參12克,炙甘草2克,靈磁石6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養陰,安神寧心。

【方解】證屬氣虛陰虧,心神不寧,故方用黃芪、玉竹補氣養陰,改善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肌體對疾病及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和適應性,以利心律的恢復;丹參養血活血化瘀,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謝;苦參清熱燥濕,對快速心律失常有效;靈磁石鎮靜寧心除煩,能抑制心臟異位興奮壯的應激性,有利於心律的恢復;炙甘草有補益心氣之功。諸葯合用,共奏益氣養陰,安神寧心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心律失常(氣虛陰虧型)。

【加減】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重用苦參,量大至30克;若心律緩慢型心律失常可去苦參;失眠者加柏子仁、夜交藤;胸悶痰多加全瓜蔞、廣鬱金。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記】本方葯簡力宏,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29.9加味八味安神丸

【來源】鄭僑,《千家妙方·上》

【組成】熟地、山萸肉、茯神各15克,九節菖蒲、琥珀各12克,炒棗仁30克,白人蔘12克,炙甘草9克,龍骨30克,當歸12克,枸杞15克,肉蓯蓉12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

【功用】益精補腎,益氣生血,養心安神。

【方解】本證心動過速,乃腎陰虧耗不能上濟於心,陰陽不交泰,神不守舍,即為劉河間所云:「水衰火旺,心胸燥動」之義。因腎陰虧損,陰陽互根失調,虛陽上越,上擾心神,故而眩暈、心悸、失眠、健忘、怔忡;腎陰不能上濟心陽,心陽獨旺則心陰傷、心氣損,故脈急數無力。故方用甘酸咸溫性平之熟地、萸肉、枸杞、肉蓯蓉滋陰益精以補腎;當歸、白人蔘補血益氣以養心;甘酸微辛性平之龍骨、棗仁、菖蒲、琥珀養心安神。腎陰充盈,水火既濟則病自愈。綜上所述,對於腎陰虧損,累及心臟之疾,屬於虛證,「虛者宜補之」,雖然虛陽上越,是陰虧不能制陽,治療則必須以甘溫性平之劑滋陰益精補腎,佐以養心安神之葯,陰充則陽平神安。且慎用性寒之品,以防傷陽之弊也。

【主治】心動過速。

【療效】屢用屢驗,一般服兩料即愈。

29.10整脈飲

【來源】朱錫祺,《遼寧中醫雜誌》(2)1984年

【組成】生地15克,桂枝6~12克,麥冬12克,甘草6克,丹參、黃芪、大青葉各15克,苦參12克,茶樹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助心陽,養心陰,清邪熱,整心脈。

【方解】方中生地、桂枝、麥冬、炙甘草四味,取炙甘草湯意。炙甘草湯是仲景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專方。因其療效確鑿,故一直受到後世醫家的賞用。黃芪、丹參益氣和營;大青葉、苦參、茶樹根三味從辨病角度選入。大青葉、苦參旨在控制病毒或掃除原發病灶,以利心肌功能的恢復。同時苦參、茶樹根相配,又有較強的糾正心律作用。茶樹根又能強心,不論心率快慢都可應用。但重用礙胃,可酌配和胃藥。諸葯合用,共奏助心陽、養心陰、清邪熱、整心脈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胸悶心悸、心煩少寐、口乾咽痛、舌質偏紅、時有歇止。主要用於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後遺症伴見心律失常者。

【加減】①咽痛明顯、病毒感染較重者,加蒲公英、地丁草各15克。此時咽痛多系病毒所致,故重用清熱解毒藥;如系虛火上擾所致咽痛,多以玄參養陰泄熱為主;②口腔潰瘍,加野薔薇根15~30克,《千金方》云:「薔薇根……為口瘡之神葯,人不知之」;③若陰虛癥狀不明顯而氣虛癥狀突出(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咽不痛等為辨證要點),可去大青葉,加党參12克,桂枝劑量亦可酌情加重。

【療效】多年使用,治驗頗多,取效甚佳。


推薦閱讀:

咳嗽頻繁,喉嚨有「怪物」,這幾味中醫珍藏的葯,一用就好
中醫教你從出汗看出這些病一2
中醫皮膚病外用藥彙編(十九)*
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重點
【中醫推拿】認識肩周炎

TAG:中醫 | 秘方 | 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