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到底打掉了什麼?

hello

互相和解吧

2017.08.13 GOODMORNING

?

引文/Lisa

小時候聽媽媽說我出生時因為是個女孩,奶奶整個月子里都沒來看過我,更別想照顧媽媽做月子了。我上面有個姐姐,當超生的弟弟降臨時,奶奶第一時間到了,並且照顧媽媽出了月子,真是天壤之別的待遇,其實這種重男輕女很是常見,特別是在農村,鄰里為了生到兒子,連生六個女兒,只為生兒傳宗接代,養老送終的觀念。

有一次生涯課上一位小夥伴說,父母現在對我依賴性太強,讓自己的壓力很大,這種非愛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太常見了,總是打著我把你含辛茹苦的養大成人、我是為你好、我們老了怎麼辦等等的旗號進行道德綁架,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尤為明顯。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模式束縛了我們的行為與思想上的自由,帶著天生出來的頭銜被約束與要求成長著,可想而知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的確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打擊式教育,到底打掉了什麼?

來自生涯諮詢師雜誌

11:51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主播 雪瑤 的聲音


生活的智慧在於,

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

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

專心打造自己,

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一個有用的人、

一個獨立人

比什麼都重要。

-AHPSY愛普生涯學院 生涯語錄

作者:槽值 出處:槽值(caozhi163)

原標題: 這樣的父母,會把孩子教成父母!

著名的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這句話可以說救了無數人,讓那些一直在和自己的懦弱自卑苦苦抗爭、被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日夜啃噬的人鬆了一口氣。

他們一直都缺這樣一個人告訴他們:孩子,有時候不是你的錯。這些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對你的教育方式。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很多人都在林永健身上找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

其他爸爸都把節目當成了一個了解孩子,和孩子相處的機會,林永健卻當成了向全國人民展現自己孩子有多優秀的平台。

所以當他發現兒子林大竣把桌子上所有的飲料都裝進自己的包的時候,勃然大怒。覺得孩子貪小便宜,立即要求攝影師把機器關掉。他不容許自己的孩子丟人。

而事實上,大竣是以為別的小朋友沒有飲料,想裝起來給大家分享。

這就是傳統的中國式父母,在外人面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是值得炫耀的,不容許犯錯。但他們忽略了孩子是人,不是隨隨便便的一件東西。

因為優秀,你們就願意把我炫耀出去。如果我不優秀,是不是就要被三番五次嘲諷「你看看人家,你怎麼就這麼差勁」?

美劇《This is us》上映後,這部溫暖的家庭劇可以說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很多看完這部劇的朋友都說:如果我的父母是像傑克和瑞貝卡這樣,我現在一定會有自信的底氣,不會這樣沒有自我。

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爸爸傑克讓兒子蘭德爾趴在自己後背上,傑克背著兒子艱難地做俯卧撐。

傑克這麼做是為了告訴蘭德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爸爸都會是扛起你的力量;無論發生什麼,你都可以依賴爸爸。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部中國電影《刮痧》,電影中許大同的兒子丹尼斯打了老闆的兒子保羅,許大同不分青紅皂白就當著所有人的面給了兒子一巴掌,更撂下一句中國的老話:人前教子,背後教妻。

之後兒子解釋說,是因為保羅先侮辱自己的爸爸,自己才對手打人的。他感到很委屈,為什麼我用盡全力去維護父親,父親卻在人前不肯維護我?

要想讓孩子從小就有安全感,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我會保護你,即使所有人都傷害你,爸爸媽媽會全心全意愛你,支持你。

即使有一天你退無可退,爸爸媽媽也會張開雙手擁抱你。

在豆瓣上看一位網友分享。她的朋友曾在著名高校讀研,畢業考上公務員,每個月工資八千多。男朋友也在當地工作,兩人生活很幸福。

後來在父母的逼迫下回到了東北的十八線小縣城家鄉,一個月累死累活賺三千多塊錢,還和男朋友分手了。別人問她為什麼要回去,她哭不哭笑不笑地說:父母說要死,我能怎麼辦?

很多人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大學畢業後本來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追求,但是拗不過父母。

最終做著父母喜歡的工作,和父母看好的對象相親。稍微有一點點不順父母的意,就會有多樣的窘境考驗你。

有些父母會鬧個天翻地覆,頭疼腦熱高血壓,親情殺各個都足以促使你慚愧自責,放下一己之念,否則就是不孝、自私、白眼狼。甚至跑到公司單位去大吵大鬧,完全不顧及面子。

父母說是愛你,為你好。其實這是一種以愛的名義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控制,讓子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非愛行為」。

這樣的父母最愛說的話就是,「為了你,我放棄了什麼,犧牲了什麼,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把個人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聽話,懂事」的基礎上,這樣等自己老了,孩子才會如他們所期望地那樣贍養老人。一旦有天孩子違逆了自己的意志,他們的安全感被打破,不安就會轉化為一種強烈的控制欲。

而他們卻忽視了,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美劇《無恥之徒》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無賴老爸弗蘭克。終日酗酒吸毒坑蒙拐騙家裡六個孩子,他從未操過一份心,但是當他沒錢花的時候,就會回到家中奪取他們的積蓄。

他心安理得地說,「你們住著我的房子,我為你們交著稅,是我勸了你們媽媽不要把你們流掉,這些都是我應得的。」

雖然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會有這樣誇張無賴的家長,但是中國父母常常用「我生下你,便是對你有恩;你若不聽我的話,那就是忘恩負義」來裹挾子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這和弗蘭克的心安理得大同小異。

胡適在兒子出生後,曾在日記中寫下:我想這個孩子自己並不曾自由主張要生在我家,我們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裡糊塗的給了他一條生命。

況且我們也並不曾有意送給他這條生命。我們既無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為有恩於他?

他既無意求生,我們生了他,我們對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

《媽媽是超人》第二季,包文婧作為新手媽媽,面對女兒小餃子幾乎崩潰。但是讓她崩潰最徹底的,卻是源於母親的打擊。

得知包文婧要一個人帶孩子,母親不斷地表現出不放心,事無巨細地交代好冰箱里有什麼,輔食機怎麼用。包文婧說知道了,母親就反問:哦,你又會了?

包文婧說,有啥事就發微信唄。母親的回答只有一個:屁。

後來包文婧在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心中有再多的委屈和疑問,也都不願意再向母親傾訴了,因為她覺得如果自己打給母親,母親一定會責怪她帶不好孩子。

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在我緊張的時候,媽媽是不是應該安慰我、鼓勵我、包容我?可她從來沒考慮過我,我覺得很委屈。」

「媽媽是我最親的人,那麼親的人貶低我,真的才會刺激到我。」

包文婧作為一個成年人,尚且會因為母親的貶低而感到委屈。那麼那些一貫接受「打擊教育」的孩子,心中又該有多少委屈和自卑呢?

這樣的孩子,即便長大後成為優秀的人,也無法抹去童年陰影對自己人生的負面影響。他們無法正常社交,無法自我欣賞,永遠覺得自己配不上擁有的一切。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我特別羨慕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算是錯的,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怕我真的錯了。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長大後就不願回家,不願常和父母聯繫。卻不知,這是孩子在抗拒讓父母了解自己的生活,拒絕給父母插手自己生活的機會。

每次面對父母,不變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荼毒式語氣。而變了的,是此刻孩子具有了自己的想法。

當父母再次重複起對孩子的數落, 孩子想的不再是父母為何否定我,而是父母二十幾年來的否定對我的人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他們化為被怨念充氣的氣球,害怕自己會當著父母的面爆炸。

他們不願和父母進行深入地對話,害怕父母問:養育你二十年為什麼等不來一句道謝?

因為他們怕在那一刻,會卸掉偽裝二十幾年的溫順,歇斯底里,「二十年來我等的是你們的道歉」。

每一次談論父母、家庭、教育,我都會看到這樣的留言:可是我不敢讓父母知道我的想法,不敢讓他們看見這樣的文字。他們已經老了,我嘗試理解,心疼在精神和物質上飽受摧殘的他們,很心疼同樣被粗糙帶大的他們。

我能做的只有體諒和理解,努力改變成長經歷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我要做一個好父母,在未來,讓我的孩子有個健康的童年。

與「非愛行為」Say NO!

愛孩子,從讀懂孩子開始,

基於幼兒天賦開發,基於孩子特質的學習模式、記憶模式、全腦模式、驅動模式……

帶你真正讀懂孩子,挖掘孩子獨一無二特質,激活天賦潛能!


推薦閱讀:

英皇室歷任母親親子照
397.與喵共舞207~周末舞蹈鋼琴
吃一頓皆大歡喜的親子家庭餐(15.5.26)
楊鳳池談親子溝通(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如何有效溝通
新手爸媽請注意:不能對新生兒做的八個動作

TAG:教育 | 父母 | 親子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