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史——全言著(16):1487年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16):1487年  時間總是讓人感到乏味的。雖然我很想一下便跳到日本戰國史後面的那些最精彩的部分,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前面的一切做鋪墊就永遠也達不到高潮的部分。話又說回來,1487年的時候,有人耐不住寂寞,做出了一些改變了後來歷史的事情。  首先是跳上舞台的是近江守護六角高賴。在近畿地區各大高手(比如齋藤秒椿)相繼去世後,六角高賴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京都附近資歷最老的一位大名(應仁前便出來打打殺殺了)。應仁之亂剛結束,高賴就宣布對幕府表示順從,但在行動上卻完全忽視幕府下達的各種指令,如要求其歸還所侵佔的寺社領地之類的命令(朝倉孝景第二)。高賴的強硬態度使得許多朝廷和寺院的莊園轉換成了自己私有領地,進而擴大了自己實力。隨著六角氏勢力的擴張,不僅是寺社的領地,連很多將軍直屬的奉公眾們的領地也都被沒收,甚至還出現了奉公眾因為失去領地而被餓死的情況,這一切使得年輕的大將軍足利義尚(22歲)終於下定決心,御駕親征,以顯示幕府的威望。  9月12日,征夷大將軍足利義尚以擅自經營房地產、侵吞公有財產為名出兵討伐六角高賴,聲勢浩大,政府軍除足利家嫡系奉公眾部隊外還有斯波、伊勢等一些大家族部隊。義尚命前鋒伊勢備中守貞陸帶領幾千人抵達近江坂本,自己於9月20日開始出發。然後——  可以說,紈絝子弟足利義尚的這次出征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足利軍剛剛出發,六角高賴便派出甲賀地區的忍者出動,夜襲了義尚的本營,導致足利軍大亂,義尚被嚇得要命。見此慘狀,他於10月召集斯波義寬(即斯波義良)及其從其屬岩倉、兩織田兩家參戰,簡而言之就是希望通過人數優勢來壓死對方。高賴雖然很有種,但並不是沒腦子,他還是很清楚,以自己的實力和能力要對抗兵力不斷增加的幕府軍是不大現實的。為避免與幕府軍的正面對決,高賴轉而移兵甲賀郡,而探知消息的義尚迅速跟上,並在當地建造了御所,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於是兩軍就這樣耗上了。  就在這時,幕府最高法院接到了一封上訴函,寄信人便是越前國第一家族——朝倉氏。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都記得,朝倉孝景在世的時候幕府曾經正式任命他為越前守護,後來孝景病故,斯波家內亂也終止,斯波義良重新成為了越前、尾張、遠江三國的守護,朝倉家由此而降為守護代:這自然是一件令人不爽的事情。剛開始鑒於孝景剛死,緊接著孝景的兒子又掛了,家中不穩,所以朝倉家並沒有來得及清算這筆賬。隨著內部鬥爭的歇停,朝倉家再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被徹徹底底忽悠了:明明我們已經是守護了,怎麼現在又降了一級變成守護代了?  朝倉家這樣想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因為孝景生前的守護職位是幕府頒發認證的,而根據日本不成文的法律慣例,守護職位是絕對應該世襲的。斯波家擅作主張,排擠朝倉家,無視本國傳統,這明擺著是和中央過不去,是和領導過不去,是和大將軍您——過不去啊!於是朝倉家精心策劃準備了一陣,將這封上訴函交到了幕府手上。  說朝倉家「精心策劃」是有理由的。首先這麼大個事是絕不能隨便糊弄的;其次朝倉氏景才死了一年,按理說也不應該鬧這麼個事;再次,朝倉家家督朝倉貞景才14歲,家中大事必定由重臣操控,如此事情定是大家商議的結果;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朝倉家最後勝訴了。  這是匪夷所思的。因為大家不要忘了,本案件的被告是斯波氏,而斯波氏此時正在追隨幕府在前線攻打六角家。也就是說,此時的情況就是原告在被告跟著法官去砍人的時候狀告他——這有勝利的可能性嗎?  本來沒有,但卻真的有了。  此時有以下兩點疑問:  1.足利義尚蠢到吃飽了撐著出來主持公道是可以理解的(綜合考慮他的智商),但問題是,義尚雖然是大將軍,但幕府的權力卻實際上是掌握在他父親足利義政手上。義尚年少無知可以理解,義政可是久經政壇的老手了,這種幼稚到家的決定他肯做嗎?他雖然不理政事,但也不是不明事理。當年頒給朝倉家守護的時候是僅限朝倉孝景的,從來就沒有說過可以世襲。斯波家開會確立家督的時候幕府也默許了,當時你不提出,現在過來找茬,究竟是誰在漠視中央?  2.就算是義政為了挽回面子而出來重申當年原則,但怎麼著也得看一下情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斯波家現在正在於幕府並肩作戰,你這時反而過來拆他後台,怎麼著也不合適是吧?  所以綜合上述考慮我認為此事另有蹊蹺。幕府之所以做了這個決定,我認為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這決定不是他做的;  2.即使做了這個決定他也不怕斯波家敢反抗。  第二點比較沒譜。光是一個六角氏就把幕府折騰了個半死不活,如果再加上斯波家反對,我相信足利義尚會更加頭痛的。但是,我並沒有說第二個「他」就是足利家,因為我們還有第一點做鋪墊。那麼,這個「他」是誰呢?  14年前,還是應仁之亂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東西兩軍的統帥山名宗全和細川勝元相繼暴死,雙方頓時大亂,戰局更加昏暗——那時,細川政元才8歲。  14年後,他已經22歲了。  這意味著,他已經親政很久了。是的,他已經是幕府管領了。  ——天下第一家的誕生。  雖然應仁之亂最後以東西雙方和解而結束,雖然大亂的雙方都沒有被追究刑事民事以及任何事責任,但並不意味著戰爭的結局就是回到了戰前。至少對細川家來說,這場大亂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與山名家的四面環敵不同,細川家的領地主要在四國島,島上基本上沒有敵人,所以應仁對其經濟實力的影響並不大。同時,整個大戰中細川勝元及細川軍並沒有參與多少正面戰事,而是不停地在與敵人盟友進行著政治鬥爭;反觀山名軍,先是與東軍直接對抗,1474年議和後又遭到了西軍盟友的進攻,損失慘重。於是乎,應仁之亂一下來,日本各大家族的情況變成了所有家族(包括足利家、山名家)都被打殘了躺在手術台上,只有細川家基本上毫髮無損,然後便自然而然地獨霸天下了。與此同時,隨著細川政元的逐漸成熟,大家驚訝地發現了這個孩子身上閃爍出來的睿智的光芒。事實是,細川政元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政治家,完全繼承了其父親的政治智慧。元服後,政元很藝術地處理好了家中和幕府中的關係,而且裝了很多年的孫子。在這十幾年裡,雖然細川家事實上已經是日本第一大家族了,但天下人似乎並不知道這一點,感覺似乎還是在足利家的英明領導下水深火熱地生活著,由此便可見政元城府之深。  天下第一家沒有成為天下的主宰,這本身就是一個不正常的矛盾現象。難道細川家不想取代足利家,開創一個新的王朝嗎?  從後來細川家崛起的行為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是有這樣野心的。但是,直到現在為止,他卻始終在沉寂。  不過,無數無數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低調,並不代表軟弱。  說來也巧,細川政元正好和那個坐在寶座上被人稱為「大將軍」的人是同一年出生的。如果有人要我幫忙找到一個有關遺傳學決定人類智商的例子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將細川政元與足利義尚的比較擺到紙面上來。足利義尚和細川勝元同年出生,同為貴族子弟,兩人的智商卻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然,要非說細川勝元的才能全是來自遺傳也未免太牽強,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政元家雖然不窮,但8歲喪父比的他所經歷的坎坷自然比足利義尚要多。小小年紀便擔當起細川家重擔,家中不服者肯定不少。政元整天擰著腦袋過日子,所以雖然貴為公子哥卻也不免要早早練就一身本領。反觀足利義尚,從小嬌生慣養,出了什麼事有老爸頂著,再加上一個強勢的老媽,自然不用學習「政治鬥爭基礎」這門課程,所以平時除了吃喝玩樂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追求了:這樣的領導拉上戰場其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政元不可能沒看到這一點  但是,政元很清楚當時日本國政局的情況。雖然應仁之亂使得室町幕府威信掃地,但終究沒有掃到地板上。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細川政元在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敏銳地找到了足利幕府為何「不僵」的關鍵——因為還有幾個老傢伙沒死。  到目前為止,足利家家族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光幕府足利家老一輩活著的就還有足利義政、足利義視、足利政知(就是崛越公方先生)三兄弟,再加上在關東地區作威作福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這四個人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雖然四人分別在近畿和關東相互對抗著,但一旦有人想將室町幕府幹掉的話還是絕對還是要經過他們「同意」的。倘若一旦起事失敗,足利四兄弟振臂一呼,從近畿到關東就真會是「天下雲集響應」了。更何況,截止1478年,足利家四兄弟已經在名義上相互和解了,所以在這幾個人撕破臉前,別的家族想要取而代之是絕對不現實的。  所以細川政元開始了一項絕妙的計劃,具體手段有以下兩項:  1.削弱其他世家大族。比如說,當畠山義就和畠山政長在近畿打得不可開交時細川政元暗中支持義就方,打擊政長;當斯波家與朝倉家爭奪越前國支配權時政元支持了朝倉家。我聲明,這些行動都是我個人猜測的,但我完全相信細川政元做了這些。正是這種扶持弱方打擊強方的政策使得「三管四職」的其他家族都受到了衝擊,反過來便促進了細川家的強大。  2.挑起幕府與地方勢力的直接對抗。比如足利義尚親征六角家,此事完全可能是細川氏從中唆使而成。敵方勢力侵吞土地財產並不是一次兩次的事,而幕府偏偏要在細川政元主持政時出兵,這明顯有些巧合。根據政元老爸細川勝元的關榮「前科」,我推測事情大概是這樣的:新將軍剛剛親政,細川政元利用了其年少氣盛的弱點,慫恿其顯示自己的權威,於是展開了一場荒唐的「親征」。如果真的是足利義尚的意見,那他怎麼會在戰爭期間判處斯波家越前案件敗訴呢?  綜合上面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除非足利義政足利義尚父子兩人同時精神失常,那麼整個討伐近江六角氏和辦理越前案件就都是細川政元一手操辦的。  ——反正我還年輕,我就不信你會比我死得晚!  細川政元大概是想等老傢伙死了,然後便稱霸日本。而在這之前,先把所有反對派的實力消耗掉再說。站在這個角度上講,朝倉家絕對是雙手支持他的政策的。而且我相信,朝倉家這次訴訟完全有可能是在朝倉氏景生前便策劃好了:由朝倉家提出,細川政元主持,聯合打壓斯波家實力,削弱室町幕府的統治根基,不然事情不會進展得如此順利。  雖然以上這些純屬猜測,但下面就真有一件蹊蹺的事了。此事早已有人提出,至今也不知真相。這次涉及到兩個人,一個是細川政元,另一個,就是伊勢長氏。  此時的這兩個人,一個在縱橫捭闔著,一個在隱居清閑著——他們倆會發生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要知道另一件事情:今年是1487年,有一個叫今川氏親的人已經15歲了。這個今川氏親,就是是駿河今川家的法定家督,今川龍王丸。  還沒想起?那我告訴你,伊勢長氏——就是他舅舅。  記起來了吧?按照1476年的駿河協議,今川家停止內鬥,由龍王丸接任家督,叔叔小鹿范滿暫掌實權。雙方約定於龍王丸成年之時將實權交還龍王丸——15歲,是絕對成年了的。  權力這東西是會上癮的。按照日本習俗,12歲就應該讓龍王丸元服繼承家業,但上了癮的小鹿范滿始終不肯交權,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遲了侄子的成年禮,牢牢地把持著權力不放。於是乎今川家便風雲再起了。  伊勢長氏並非不清楚外甥和姐姐的處境,於是便在今年某時回到了駿河。之所以說「某時」,是因為這種事大多得秘密潛回,大概不會有人會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長氏回來之後,立刻發現了駿河形勢的險惡。這也難怪,按照官場定律,下屬只會對實際上的領導奉承聽命,畢竟你要是想分間房子加個工資什麼的還是得找小鹿范滿,龍王丸是不頂用的。所以駿河現在上上下下都是小鹿的人,北川殿母子連性命都岌岌可危。  怎麼辦?  送三句話給所有遭遇此類處境的朋友:  1.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這三句話並非我的總結,而是無數歷史前輩們用血肉所鑄成的。具有極高文化修養和實踐能力的伊勢長氏自然比我更精通歷史與政治,於是,他定下了一個計劃,完成了一項近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小鹿范滿正在駿河的府中安睡著。最近自己因為守護職位的問題和嫂嫂侄子搞得很僵,所以也累得慌,好不容易等到晚上,所以早早地便睡了。他不知道,這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晚。  11月9日,伊勢長氏率領駿河國中親今川氏親的武士夜襲駿河府,殺死小鹿范滿全家,同時宣布,從此以後,今川氏親正式親政。  隨著伊勢長氏的再次爆發,整個關東的歷史也即將改變。  不過暫時放下這些不說,我們要來好好分析一個至今備受猜疑的問題,那就是伊勢長氏的這次行動,是否受到幕府管領細川政元支持?  前面說了,細川政元為了本家的發展,一直在尋找機會削弱其他家族,甚至包括將軍家。作為足利家重要分支,今川家的一舉一動顯然是不會逃出他的法眼的。對細川政元來說,讓一個家族威脅減小的最好辦法莫過於使其內鬥,而這種做法一般都是扶持其弱的一方來打壓強的一方,正如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一樣,所以細川政元一直在幫別的家族中實力較小的對付實力較大的,這次今川家的內鬥完全符合這一情況,所以細川政元很難逃脫間接殺死小鹿范滿全家的嫌疑。另外,伊勢長氏一直蟄居京都,與當地名人交往甚密,這樣一個小有名氣的人物與幕府管領進行交往是極有可能的。伊勢家本是近畿大家,與細川氏也算世交。況且本身伊勢長氏於1479年莫名其妙地回京都這件事就很有蹊蹺,他是否是回去搬救兵,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伊勢長氏能夠如此迅速地解決小鹿范滿一事來看,至少他是一直在做準備的。鑒於他身居京都,與姐姐相距甚遠,我們很難想像他是如何赤手空拳遙控駿河政局的——除非有人在給他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持,否則以他乃至伊勢家這樣不大不小家族的一己之力是很難做到這一切的。那麼在京都,誰最有可能給予他這麼多支持?我估計就是細川政元了。  同時,駿河旁邊就挨著關東了。如果細川勝元想要人牽制住關東上杉家、崛越公方、古河公方對付中央的話,今川家的意義就十分重要了。所以我在此大膽推測,伊勢長氏的駿河攻勢,確實是得到了幕府管領細川勝元支持的(錯了也不是我先提出來的)。  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伊勢長氏將如何報答細川政元呢?  今年的事說完了,暫且打住了。  慢著,聽說今年春天的時候,非洲南端被一個叫做迪亞士的葡萄牙人給取了個名字,叫做「好望角」——挺好聽的。  本章完
推薦閱讀:

米澤藩史:前田慶次的如戲人生
黑白通吃、和戰兩樣——關原前夜的石田三成(二)
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武田篇
日本戰國史,番外篇:日本戰國大名盤點
《德川家康》精彩內容摘錄

TAG:日本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