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銅器的分類【上】

青銅器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是世界文明的標誌。以藝術價值來看,中國青銅器精美的製作工藝世界聞名。青銅器又稱「銅器」,主要指先秦時期用紅銅和錫製作的器具,盛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這其中屬商代的青銅最為精美。在我國境內出土的大量商代早期的青銅器為研究我國古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寶貴的證據。

青銅器的文化價值首先體現在其歷史性。多數出土的古青銅器都刻有銘文,表明該器物的名稱、使用的場合或是主人的相關信息等,具有極大的考古價值。

高超的鑄造工藝是青銅器的另一價值體現, 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智慧與技藝。

一、鼎(音dǐng)

煮食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煮或盛放魚肉用。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1、商早器

商代早期

安陽博物館藏

三足,尖足,無蓋,雙耳

2、商中後期

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現藏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

高133cm 口長79.2cm重875kg

商代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由王室所鑄,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郊出土,因鼎身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代表作,現藏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目前,此鼎的國博文字牌名是「後母戊鼎」。是至今世界上發現最大的銅器鼎。

3、周、戰國

中山王鼎

戰國 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通高51.5cm最大直徑65.8cm

三足,有蓋。戰國的鼎與同時期大多其他青銅器一樣,發色偏黃紅,文飾簡約。

二、簋(音guǐ)

銅器銘文作「毀」,相當於現在的大碗,盛飯用。一般為圓腹、侈口、圈足、有二耳。是我國商周時期一種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於祭祀、日用和隨葬,它的使用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青銅簋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也有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

1、周

應侯見工簋

西周現存美國

高23.1cm口徑19.2cm腹深11.9cm腹徑24.5cm重4589.4g

2、戰國

曾侯乙簋

戰國 湖北博物館藏

通高31.8cm 口徑22.2cm座高10cm

重12.8kg

有坐,可以抬高器物高度,也可以下面加熱。1979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c108)。

侈口束頸,鼓腹,腹部有捲曲成弓形的龍耳,圈足下連鑄方座,方座每邊有長方形缺,蓋隆起,上有蓮花形捉手。蓮瓣飾雲紋,蓋面、器頸、腹部和方座市連鳳紋、勾連雲紋、鳥首紋等。

【銘文】曾(侯)乙詐甬冬(作持用終)

3、特別的簋

班簋

西周藏首都博物館

通高27.7cm 口徑26cm

四耳飾獸首,下垂長珥作為支柱,缺蓋,穆王時毛班所作。此簋何時何地出土無考,為清宮舊藏,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散出。1972年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揀選修復,現藏首都博物館。下垂長珥其後又另有小珥。口沿下飾冏紋,夾有兩道弦紋。腹飾陽線構成的獸面紋。低圈足,無紋飾。內底有銘20行,197字。

4、特別的簋

直線紋簋(缺蓋)

商代 山西博物院藏

通高27.3cm 口徑33.2cm底徑20.2cm

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樓縣桃花庄。這件簋為敞口,寬外折沿,弧壁深腹,底部圓收近平,下接喇叭形高圈足,圈足上部有長方形鏤孔三個,腹部和圈足各飾以一周直線紋帶,上下框以圈連接。商代的青銅器一般都有其固定的紋飾,常表現為饕餮紋、獸面紋等,像這樣的飾以直線紋的簋,在我國的陝西省等地雖也有發現,但總的來說還是非常罕見的隨葬九鼎八簋的墓,主人的級別最高,貴為天子,才有這樣的規格,鼎中則擺放牛、羊、豬、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用於祭祀的食物。七鼎六簋及五鼎四簋分別為卿大夫和大夫的隨葬品,三鼎二簋為士在特定的場合下用的,一鼎則為士專用。等級很嚴格,不能越級使用。

三、鬲(音lì)

煮飯用:一般為侈口、三空足。在新石器時代,三鼓足陶鬲很普遍,青銅器鬲明顯是由陶鬲演化,陶鬲一般單耳,而青銅鬲有耳為多。

1、典型的鬲(聯襠)

雲雷紋圓肩銅鬲(聯襠)

商代江西省博物館藏

高10.1cm 口徑9.5cm

此鬲侈口,斜折沿,方唇,兩立耳略外撇,束領甚短。襠連接成弧形。空足,足立面成三角形。上腹部飾雲雷紋帶,其上下輔以聯珠紋。器壁較薄,紋飾纖細。

聯襠鬲是區分周文化與商文化的重要考古學標誌,直到西周以後才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新干大洋洲出土了許多聯襠鬲,除這件銅鬲外,還有更多的聯襠陶鬲。從聯襠的形制可以看出,這件銅鬲有明顯的周文化因素,但新干聯襠鬲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周文化器物,西周聯襠鬲多無耳,聯襠處無明顯分界,多帶柱足、蹄足或扁足;而新干聯襠鬲口沿上有立耳,聯襠處有分界,袋足下為中空的錐形足,與西周聯襠鬲差別明顯;此外,此鬲頸部飾上下以連珠紋位界的雲雷紋,也是早期商文化青銅器的裝飾特點。新干聯襠鬲綜合了商文化、先周文化以及吳城文化的元素,呈現出複雜的文化風貌。

2、典型的鬲(分襠)

蟠龍紋鬲(分襠)

春秋 山西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11cm 口徑14.4cm

一九八八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折沿,厚唇,微上翹。斂口,束頸,腹部微鼓,平底,瓦狀獸蹄足。肩部有三個龍形扉棱。上腹部有一周蟠龍紋帶,內填以雲紋和三角回紋。龍形扉棱內填圓點紋。此鬲為趙卿墓所出,同墓出土此式鬲共六件。

四、甗(音yǎn)

相當於現在的蒸鍋。全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置食物;下部為鬲,置水。甑與鬲之間有一銅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氣的十字孔或直線孔。

殷墟商中後期殷墟博物館藏

五、簠(音fǔ)

  盛食物用。古書里寫作「胡」或「瑚」。長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蓋。

1、斗形

豐白簠(豐伯叔父簠)

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藏

通高21.6cm口徑25.8×31.4cm腹深7.4cm

長方形,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為屋頂形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周代墓地出土了一件簠,即豐白簠。其中器與蓋形制、紋飾、盡寸相同,腹壁斜直,腹兩側有獸首耳,矩形圈足,四邊正中有缺。腹中部飾雙首曲體夔龍紋,沿下及圈足飾竊曲紋,蓋頂、器底飾連體蟠夔紋,中心獸目突起。器、蓋對銘,共3行14字。

2、盒形

蟠蛇紋簠

春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一九八八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蓋、器基本相同,上下對合而成。蓋器的均作長方矩形,平口,直壁,下腹壁斜折,平底。在蓋器的兩短邊各設一對獸面鋪首環形耳,下承四個曲尺蹼形足。腹壁和蹼形足均飾C形蟠蛇紋。此簠為趙卿墓所出,同時出土此式簠共兩件。

六、盨(音xǔ)

盛黍,稷,稻,粱用。橢圓形,斂口,二耳,圈足,有蓋。與簠區別主要在於腹部比較深,蓋顯得矮。

虢仲盨

西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24.2厘米

1993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器、蓋飾凸弦紋、帶狀竊曲紋,上下相合。蓋上立四犬形組。器斂口,附一對犬首環首。蓋器同銘,三行、十四行,記虢妃寶盨。墓主人虢國的國君。同出相同的器物共四件,每件的長度均遠47厘米以上,形制巨大,在同期出土物中頗為罕見。

七、盂(音yú)

盛水或盛飯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1、商晚

寢小室盂

商山東海陽博物館藏

通高41.3、口徑40.2厘米,重41.8公斤

寢盂於1994年在海陽盤石鎮嘴子前村出土,侈口斂腹,附耳圈足,有蓋,蓋鈕作四瓣花苞狀。蓋上、其頸和圈足均飾一周夔龍紋,腹飾蕉葉夔紋,均以雲雷紋填底。銘文字數,內底鑄銘文4字,銘文釋文為□(寢)小室盂

2、西周

西周伯盂

西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39.5cm 寬53.3cm 重35.8kg

此盂圓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頸部前後飾浮雕獸首,獸首兩側飾夔首鳥身的變形夔紋,也稱夔鳥紋。腹部飾寬葉紋,圈足上飾對角夔紋。盂內底有銘文2行15字:伯作寶尊盂,其萬年孫子子永寶用享。

八、敦(音duì)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也有球形的敦。

西瓜敦

戰國 湖南開元博物館藏

高24CM寬25CM內徑21.5CM

蓋與器能合成球形,因有「西瓜敦」之稱。腹部有兩對對稱環形耳,腹下螭龍形足。蓋上三圓系,蓋面及腹部飾有格絞絲紋,交叉點飾圓環形虺紋圖案,花紋精巧,造型新穎。


推薦閱讀:

論術前溝通的重要性&我對雙眼皮平行、平扇、開扇的分類
風水駁偽論——金自在 作者: 金自在 分類:蓮蓬鬼話 (11)
世界生物學史之四:分類原理的發現
古詩名句分類集成(6)
腫瘤分類學的發展及分子診斷策略

TAG:分類 | 青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