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泥地駕駛技巧
07-09
似水流雲圖書館歡迎您光臨!只有兩樣東西能打倒一輛車況正常的四驅車,那就是牽引力和離地間隙。泥地正好兩者兼具,那些配備雙差速器的越野車輛很容易深陷其中,所以它堪稱是四驅車殺手。雖然泥地是很好玩,但是你應當盡量小心。在驅車前往泥地痛痛快快撒一次野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真要去嗎?」「去那兒安全嗎?」還有,「現在就去會不會把那塊場地給弄壞了?」最後一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如果在場地成形之前就把它蹂躪壞了,那下次你想玩的時候就只能望「泥」興嘆了。好了,地面開始變得黏滑,可以上路了,那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首先,放低胎壓。這樣可以增加胎面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將胎壓放低至1.1個大氣壓左右(如果車輛載荷較大,胎壓可相對調高些),以增加胎面花紋長度。當然胎壓降低後,胎壁也會鼓出來並壓到地面上,多少也增加了摩擦面積,但這可不是我們放低胎壓的原因。降低胎壓主要還是為了分散載荷並增加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然後,將你的四驅車鎖定在越野低速擋並啟用中央差速器鎖(如果有的話)。有些人可能偏好高速擋,但我本人喜歡用低速擋,它可以把更多的扭力更快地分配至驅動輪。為什麼需要更大的驅動力?因為在泥濘道路上最關鍵的就是向前的衝量。在泥地里,胎面很快就會被泥巴糊住,這時候你最渴望的莫過於來一股衝勁把輪胎拉出泥潭,而不是在原地打轉挖坑。這就涉及到油門的控制了——泥地駕駛的訣竅也正在於此。油門給的太大,你就會原地挖坑;油門太小,你的輪胎就會被泥漿給糊住,導致車子動彈不得。輪胎選擇也很重要。合適的輪胎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而裝備錯誤就可能自討苦吃。高速公路輪胎(H/T)在泥地中很容易就會被陷住。它們安靜而溫馴,適合用於普通路面,因而胎面是封閉式的。全地況輪胎(A/T)要好些,它們的胎面溝槽更加開闊些,但是對於泥地來說仍不夠理想。泥地輪胎(M/T)是上選,它們在一般路面上雜訊非常大,但是胎面溝槽開闊,胎牙遍布,即使在他人束手無策的泥濘山路上它也能把你拖上山。它具有自清潔功能,可以把那些塞在胎面溝槽中的泥巴快速甩出,使胎面一直保持清潔,從而能夠抓緊地面。雖然泥地輪胎並不是萬能靈藥,但它們也是一「胎」之下,數「胎」之上了。至於比泥地輪胎還要好的胎中之王,那就是極限輪胎了,比如Bogger、Claw和 Centipede,在越野世界裡都是大名鼎鼎,天生就是用來攀山越嶺用的。它們的普通路面性能比泥地輪胎還要差,但是對付那些坑坑洞洞則不在話下。我在泥地里用過的最好的輪胎是Bogger牌的,SimexCentipede緊跟其後,後者反饋感更好些,而且相對更適合普通路面。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四個車輪都不轉,那再好的輪胎也無用武之地。這裡就要說到差速器了。在差速器的作用下,一側的車輪可以比另一側轉的更快,車輛得以完成轉彎掉頭等操作。如果四驅車的差速器始終鎖死,那碰到轉彎時車輛就會甩出去。但是在越野情況下,差速器的作用會導致阻力最小的車輪陷入空轉。在泥地里,所有的扭力會被分配到那個在泥漿里無望掙扎的車輪上去。現在許多車輛上都配備了牽引力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感測哪個車輪將發生打滑,並將該車輪剎住,從而將驅動力轉移到具有抓地力的車輪上去。第一代牽引力控制系統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這些早期的系統在我看來十分差勁,因為它們的反應太慢了。等到系統計算機意識到車輛已經失去了牽引力,你已經邁向深淵。更糟的是,計算機隨之會制動正在空轉的車輪,從而把僅存的動力希望也給扼殺了,結果自然是泥足深陷。而且在路試時,我們會發現,在某些路段,如果你的車子裝備了早期的牽引力控制系統,那你必須將油門踩到底才能勉強通過,而同樣路段,那些採用傳統差速器鎖的車輛卻可以閑庭信步,輕鬆通過。為什麼?這是因為這些牽引力控制系統存在「誤制動」效應。不過,在那些製造商們的不懈努力下,問題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的牽引力控制系統,比如我們這輛四輪驅動版路虎發現3裝備的這款,經過長期發展,性能已大大改進。它們現在的反應速度比原來快多了,而且許多系統還有不同模式(泥地、雪地、岩石、沙地,等等),適用於不同的路況。實際上,現在的牽引力控制系統已不是人力之所及了,它們可以把你帶往更遠的地方。不過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那些老式的軸間差速鎖,它們用起來很簡單,比如TJM Pro-Locker差速鎖、Maxi-Drive差速鎖和ARB氣動式差速鎖。碰上困難路況,只要有它們就覺得心安了不少。你可以憑自己的雙眼和經驗來觀察前方路況,一旦預感到有失去牽引力的危險,就可以根據需要接合差速鎖。缺點是它們很貴,每個大概要2000美元,包括空氣壓縮機在內。壓縮機倒是蠻有用,可以用來在一天越野活動結束後給輪胎重新打氣。便宜貨也有,比如DetroitLocker、Lock-Rite和Lokka四輪驅動系統。它們每個不到1000美元。這些都是自動差速鎖,一旦探測到不同車輪的速度基本相同時,它們就會把差速器鎖住。它們接合和分離時會有雜訊,並且更適合於軸距比較長的四驅車。個人而言,我只傾向於在後橋上安裝這種差速鎖,因為如果裝在前橋上的話,它們接合後會使轉向變得沉重。當然,大多數中型及大型四驅車一般都標配了防滑後差速器。車況新的時候它們工作的還算不錯,但是它們老化失效的非常快。不過,可以找專業人士對差速器進行調試,這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獲得出色的牽引性能,而且花費相對便宜。調試時下手不要太狠,否則會損害車子在普通路面上的操控性能。牽引力方面的問題就說到這裡為止,你可能要問,到底怎樣才能最快地衝出泥潭?在行動前,你首先應當好好觀察一下你的輪胎和車身底板。如果僅僅是牽引力的問題,大不了用絞盤總能把你給拖出來的。如果你陷的太深,車身底部連光都透不進去,那你的麻煩可就大了。你應該用長柄的鐵鏟將輪胎和差速器周圍的泥巴清理乾淨。然後再用纜索或絞盤慢慢拖動車輛,試著把它拖出來。切記要「慢慢」拖。因為如果你的四驅車陷得結結實實的話,那它基本上就像個吸盤牢牢吸在泥巴里。那些平坦的表面,比如油箱,吸得尤其牢,原本只有兩噸的車子現在會變成六噸甚至更多。而大多數的纜索、鏈條和絞盤都沒有這麼大的拖拽能力。所以在這個情形下,你別想一下子把車子整個拽出來,而應該先把這個「大吸盤」的吸力破壞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可以用一個氣壓式千斤頂或機械式千斤頂將車輛頂起,將吸力破壞掉,而且這樣你還可以把石頭或木塊墊在車輪底下,從而獲取離地間隙和牽引力,將車輛驅動出來。如果你用的是氣壓式千斤頂,應該先把千斤頂氣囊周圍尖銳的物體,比如樹枝、棍子之類的東西清理乾淨,因為這些東西有很大的危險。如果你用的是機械式千斤頂,千萬要選擇一塊好的底座,以防千斤頂自己也陷進泥巴里去,並且操作時要小心,因為機械式千斤頂很不穩定。確保在車身上選擇一個好的千斤頂受力點。泥地遊戲的新手們經常擋不住誘惑,喜歡駛離正道,或往兩邊開。因為這些地方看上去更乾燥一些,而且位置更高,似乎更安全。但別被假相騙了,一旦駛離之前車輛留下的軌跡和車轍,你的四驅車就會像脫韁野馬,很容易滑到路旁的樹叢中去。道路兩旁的地面通常會更軟,甚至更泥濘,這是因為這些地方少有車子開過,還沒被車子壓實。所以還是要盯牢路面,這樣你會處於有利地形。泥地駕駛基本事項:必備工具:長柄鐵鏟拖車繩兩個合格的(衝壓成型的)弓形鉤環胎壓計千斤頂千斤頂支座其他工具和設施:輪胎放氣設備軸間差速鎖泥地輪胎空壓機氣壓式千斤頂絞盤一般規則:如果輪胎被泥巴鎖住了,把差速器也鎖住;保持衝力;緊緊咬住之前的車輪軌跡(車轍);遵守道路封鎖標誌;不要破壞路面.泥地和泥地之間也有所不同粘土地:不同類型的泥地各自稟性也大為不同。比如粘土地,比如丘陵地帶的紅土地,開起來就像開在油脂上一樣。輪胎通常不會陷的太深,這意味著你基本上會在其表面上滑行。黑泥地:如果碰上黑色泥地,那你基本上沒什麼希望了。每次跟它們打交道我都吸取深刻教訓,一旦失去衝勁,那你就別指望再往前挪,只能用絞盤或拖車繩來救駕。只要你的車輪開始打滑,很快就會刨出一個坑,差速器殼基本上就埋進去了,車子也就被陷住了。教訓嘛,當然衝勁就是王道嘍,一定要不停地動。差速器殼的離地間隙也很重要。所以,不要以為前面的大傢伙都順利開過去了,那自己的帕傑羅、普拉多或其他什麼車也一定能開過去。要知道別人車用的是大輪胎,而你的小輪胎很可能就陷在它的車轍里。黃泥地:黃泥地綜合了粘土地和黑泥地的特點,本身也有很多種。這種泥地很難預料,所以也充滿了樂趣。鹽鹼地:這種地方看上去不是很泥濘,但是一旦上面的一層鹽殼被壓破,底下就是像柏油一樣的泥漿。千萬要循著前人留下的車轍前進,不要為了逞強而自己開闢新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越野跑,我們還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關於小切諾基(北京吉普),你有什麼樣的故事?
※李少壯採訪實錄:腳踩雪山只是開始,夢想無界正在路上
※2017年阿拉善英雄會亮點內容?
※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2016 TNF100 完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