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亂髮脾氣怎麼辦?三步走教會孩子自我控制

孩子亂髮脾氣怎麼辦?三步走教會孩子自我控制

有的媽媽跟我說:「我的孩子發起脾氣來,簡直天是搖地動」。有一本書叫做《生氣的亞瑟》,書中講的是「亞瑟發起脾氣來,連地球都沒有了,他最後飄在空中,睡在床上的時候,突然間忘記了自己為什麼發脾氣……」。很多時候媽媽會說,我家寶貝脾氣可大了,帶他去哪個地方,如果不給他買什麼東西,不按照他的意思去辦什麼事情,那就哭得不行,我一點招數都沒有。

很多成人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別說孩子。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常常伴隨著一些破壞性的舉動。當孩子這種行為發生在公眾場合的時候,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好尷尬!如果是這種第一反應,一般接下來就能夠預知到,父母要麼急匆匆想要制止孩子哭鬧,甚至於批評打罵,結果適得其反,要麼只能失去原則各種哄。

不曾情緒失控過的孩子,我沒有見過。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是父母該做好的一門功課。要想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那麼建議父母跟著以下三個須知,或者說三個步驟去走。相信你會有收穫的。

如果有父母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歡迎隨時交流。

父母須知一:孩子有權生氣

通常情況下,孩子突然脾氣大作的時候,被父母視為「令人不快的時光」。比如上面這幅漫畫裡面,當孩子開始當眾哭鬧,媽媽覺得非常尷尬。因為孩子的不乖,是父母們不願意麵對的。

但是,父母同時也必須知道,生氣、發怒是孩子們的一種本能,也是他們的權力。一個不會生氣、發怒的孩子,通常是壓抑和孤僻的。孩子有時候的哭鬧,對身體好,還能提高智力,同時也表明心理健康。所以,不要動輒就對孩子說「不許哭,別鬧了!」但正如成人一樣,孩子同樣希望「心想事成」的日子多,所以沒有孩子會莫名其妙的大哭大鬧的。如果有,請先看看問題是不是出在我們身上了。造成孩子大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可以列出其中的幾個主要方面:

1、看看是不是父母本身脾氣就不好。

不少父母本身性格急躁,容易發脾氣,不管是什麼場合,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給予訓斥甚至打罵,有時依照自己的情緒來管教孩子,時松時緊,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自尊心無益,而且也讓孩子學到了「情緒失控」。

這種情況,父母其實首先就是要做自我情緒的管理,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2、情緒日漸豐富,而語言表達跟不上

孩子由於年齡和自身發育的特性所致,有時沒法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當大人總是不明白孩子的意思時,他就會著急,因為在他看來,媽媽應該是知道我要幹什麼的呀!而且,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1歲半前後開始,孩子就日益希望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在面對父母的過多限制時,他們不懂的如何用語言表達,就只好通過發脾氣、大哭大鬧的方式去抗爭和尋求自己的權力。

這種情況,和孩子硬碰硬,教不會孩子自我控制的方法,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倔,或者乾脆退縮。所以共情是關鍵,同時要教會孩子更多表達自己的辦法。

3、孩子內心有恐懼

有些孩子,尤其是3歲左右,已經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了,可是父母會發現,某一個情形下,或某段時間內,孩子情緒上出現了「退化」,容易失控,並伴隨出現一些很糟糕的行為問題,如打人、搶東西、摔東西等。

這極有可能是孩子內心有恐懼。孩子覺得受到了某種傷害,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處理,於是呈現出失控的狀態。因為內心存在恐懼,更渴望大人的關注和幫助,可是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只能通過大哭的方式。因此若父母能夠接納孩子的情緒,便能有效安撫孩子內心的脆弱,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排解孩子內在的恐懼感。隨後,孩子才可能信任你,向你伸出求助的手。

4、家庭教養方式不一

家庭成員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存在不一致,孩子就會看人來辦。例如孩子在為了某種目的而哭鬧時,如果爸爸不同意就去找媽媽,媽媽不同意就去找爺爺奶奶,利用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分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一次成功了之後,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遇到不滿足的時候,就會情緒失控地哭鬧。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孩子大發脾氣的原因,他們在試探自己的方法是否可以實現自己的目的。

對此,當然首先要做的是,解決大人之間的教養衝突,避免有一方過於溺愛,統一教養方式,明確第一撫養責任人。

父母須知二:我們有權憤怒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讓父母們怒不可遏的事情一定會存在,幾乎無法避免。父母們也認為憤怒、生氣、讓自己情緒失控是不好的,總是在對孩子發完脾氣後感到非常內疚,擔心自己剛才的盛怒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於是痛哭,愧疚,妥協,反悔,甚至懲罰自己。如是,陷入一次次不良循環。

為了自己的憤怒、失控陷入自責沒有必要。須知,有時候憤怒是有好處的。通過憤怒,我們排除體內的毒素身體得到健康;通過憤怒,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態度,心靈得到成長;通過控制憤怒,讓我們的智慧得以增加。

何況,教育本來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憤怒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憤怒來了,首先,接受這個事實:我很生氣!我有權生氣,我接受我生氣的現實。不必內疚或者羞愧。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此時此刻的情緒反應是什麼。

其次,客觀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你對孩子的擔心。比如說:我生氣是因為我擔心你;而不是說:你這個孩子怎麼總是這麼讓人頭疼!不要翻舊賬、給孩子貼標籤,或是口無遮攔的指責。最後,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的期待是什麼,孩子如何做會更好。這樣可以明確給孩子指出一條可以避免「闖禍」,或者能夠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父母須知三:7個辦法,幫助愛發脾氣的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面對孩子亂髮脾氣的情況,前面兩個須知,是父母平日就該做好的準備。而當孩子情緒的「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從前面兩個還可以考慮這樣幾種實用做法:

1、公共場合,從長計議,幽默化解

公共場合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會覺得很沒面子,尷尬。其實這是幾乎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並不意味著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此時,完全可以開個小玩笑,比如說:看起來我們有點家務事得要私下處理下了。如此輕鬆的狀態,既能打消旁邊人看熱鬧的興趣,也好緩解自己的尷尬,帶孩子到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你們倆可以再「從長計議」。

2、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處理問題

孩子發脾氣的當下,大人不要驚慌失措,或者表現出不安,立馬失去了自己的立場。更不要說教,因為孩子哭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在自己的感受上和尋求你的安慰上,對其它並不在意,也沒有精力去在意。

要知道,一個人有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跟他講任何道理,他都是關著耳朵、聽不見的。因為這時他情緒的中樞,跟你跟他講道理的那一片大腦皮層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其他的位置都是關閉的,只有那一片情緒中樞是活躍的,所以你講道理根本沒用。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用目光安撫孩子,輕輕觸碰他的臉、手,摟他在懷裡。你的舉動能夠讓孩子體會到,你是明白他和理解他的。等孩子哭完,你可以再告訴孩子,下一步該怎麼辦,或者和孩子商議解決問題。

3、避免用自己的憤怒回應孩子的憤怒

父母一生氣,就容易使用一些過激的辭彙,比如:

給孩子粗暴貼標籤,去責罵孩子:你這個壞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你這個熊孩子,一直給我添亂!

威脅孩子:如果你不乖乖的,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現在不馬上停止哭鬧,我再也不帶你出來玩了!

專制命令:不許哭!現在閉嘴!

說出負面暗示的話:像你這樣,遲早要惹出大亂子!你這種孩子,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父母一定避免用憤怒回應孩子。你的憤怒將會使孩子的情緒發酵擴大,要先控制自己的憤怒,以平靜、溫和的聲音響應孩子。如果你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請先不要開口說話。實際上這個時候你說出的任何話可能既不能被孩子吸收,也不能表達你真正的意願。等到你調整好情緒,就要開始應對「麻煩」了。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3歲孩子注意力的維持時間也只有3-5分鐘。遇到孩子執著在一件事情上哭鬧不止的時候,採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通常會有效果。但一定要轉移到另一個新奇和對孩子來說有趣的東西上。

對於3歲以上、可以用語言清楚表達的孩子,媽媽不妨說:你可以告訴我你堅持要這個的原因,至少3點。

如果孩子還小,1歲左右的,不能清楚表達,媽媽需要抱起孩子說「寶寶,媽媽帶你看看更有趣的東西」,不要跟孩子說太多道理,他不會樂意聽。

5、學會轉換語言,多用「我」做主語

孩子鬧脾氣也跟父母說話的方式有很大關係。孩子說「不吃飯」,父母可以說「那吃口菜吧!」;孩子說「不洗澡」,父母可以說「那沖一下就泡奶喝」;孩子說「買雪糕」,父母可以說「好,過兩天媽媽買給你」等等,學會用另一種方式要求孩子,即我們常說的不直接說不,而是排序。

另,父母稍微留意就能發現,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開口便往往會以「你」字為主語,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或譴責之類。但事實上,在遇到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帶抨擊地陳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反而會更有效,比如多用「我」做主語來對孩子說話。

比如,當孩子耍性子的時候,父母不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更好的說法是:我很生氣,上了一天班很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安靜一點兒。如果父母真能這麼做,孩子的內心會感受到父母的公平、理性、溫暖與堅定,而且他們會模仿。雖然孩子的變化不會立刻就有,但是只要父母肯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就一定會看到孩子的轉變。

6、失控可以,但要對失控的後果負責

最後,孩子冷靜下來後,父母還能做什麼?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雖然生氣、憤怒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處理這些情緒的方式不同,後果就不同。若處理的恰當,就值得鼓勵;若處理的不恰當,甚至造成了一些損失,那就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7、做個關於失控的約定

孩子情緒平復後,父母還可以跟孩子談他情緒失控這件事,告訴他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建議他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在行為失控或口不擇言之前控制好自己。預先讓孩子知道,下次當他脾氣爆發時,你將會協助他,要求他回到自己房間去冷靜下來。告訴他如果當他被要求卻沒有立即回房間,他將喪失一天休閑時間的權利,例如講電話、看電視或者和朋友們玩。更多赴美生子問答、攻略、百科,就上

蜜果-中國領先的赴美生子社區


推薦閱讀:

尼奧布斯總結:嬰兒護理注意事項(2)
(桐媽原創) 寶寶究竟需要吃多少奶?為什麼喂完母乳,寶寶還能吃掉這麼多的牛奶?
新手爸媽必學:寶寶長了痱子怎麼辦?
輔食添加的幾個誤區(轉載)
胡姓男女寶寶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古肉胡,木破土)

TAG:育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