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2】重新定義學習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2篇
【為什麼要重新定義學習? 】
成人為什麼還要學習?學習的本質是解決什麼問題?不論你的答案是工作、生活、還是親子互動,本質上是一件事。那就是解決個體與環境的關係問題。
通過學習,可以不斷的升級自我,適應環境,並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更好的收效。正是因為這樣的需求,人才需要不斷的學習。但是在知識暴炸的今天,我們的學習模式真的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嗎?
1、越學越封閉的認知框架
如今打開手機,學習內容琳琅滿目。很多人在知識的海洋中變成了「屯課」一族。隨著移動端知識變現的發展,又出現了一個新詞,叫「知識焦慮」。大家學了很多,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甚至越學越焦慮。道理懂了很多卻依然過不好生活。
想一下年紀老去的父輩,就可以看到類似的現象。他們年齡越大往往很難接受新鮮的知識、技能。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持有消極的態度。但是講道理,確可以跟我們嘮叨個沒完。彷彿完全封閉在自己的認知框架內,孤芳自賞。
相反,看看幼兒時期的孩子,我們則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他們沒有太多的框架,對學習更多體現為一種勇敢的嘗試。在體驗的反饋中,不斷總結經驗。他們並不會對嘗試和體驗的方式進行判斷。換句話說他們沒有一個認知框架在限制他的學習模式。而他們的成長速度,也是最快的。
每個人的學習,有自己的認知框架。框架隨著經驗而形成,我們常常基於框架,來決定哪些學習方法有效,哪些方法無效;哪些學習內容有用,哪些沒用。它能幫助我們,也會阻礙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框架越來越傾向於僵硬、僵化,整個人的認知也有同樣的趨勢。
2、最低層次的學習模式
什麼是最好的學習模式?學習效果應該是唯一的標準。事實上多年來的學習習慣,給我們形成的框架,是用最低層次的學習模式,來企圖達到最高層次的收效。
回顧兩個場景我們便可以看到這其中的差距。第一個場景,當我們想學習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如何做呢?屯一堆課在手機上,然後開始聽、記筆記。我們對課程好不好的判斷一般基於課程的專業度、內容量、老師知名度等等。但是,不論課程的這三維有多大,所有課程的普遍學習規律是越到後面的課程,播放量越小,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堅持下來。
第二個場景,回想一下我們什麼時候的成長感是最大的?往往不是我們這樣煞有其事的學習的時候,而是我們最痛苦、最有挑戰、遇到瓶頸、資源不足、能力不足,卻不得不參與其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論你最終的結果好與壞,回想起來,都會有一種極大的成長感。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學習,都停留在最低層次的收集、辨認、保存的階段,如果知識是網球,我們就是那個忙著撿球,卻不打球的球童,見得很多,卻依然不會打球。
我記得曾經清華北大MBA總裁班特別火,我當年也加入其中,報了課程。同學們最長說的一句話就是:學會一套詞兒,認識一群人兒。彷彿這就是上總裁班最大的收穫一樣。現在想想,之所以大家只能停留在這個階段,是因為我們只做知識的記錄者,而不做知識的應用者,更談不上知識的重編、創新和輸出了。
3、頸部以上的學習:
人本大師羅傑斯,把學習分為:頸部以上的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事實上在過往學習養成的習慣中,絕大多數成人都是頸部以上的學習。因為我們都被多年的學習認知框架框住了。過去我們的學習目標就是考試,以此目標出發,我們的學習標準,就是停留在記憶和紙面的理解,而沒有機會參與更深的知識運用和互動。
同時這種認知框架,讓我們對老師這種「權威」的存在,形成了依賴。我們會盲目的認為,權威足夠高,我們就能學的好。因此老師的頭銜、光環似乎成了我們學習效果好壞的重要判斷標準。當我這樣描述這件事的時候,你一定會產生疑惑:他的光環和頭銜與我能不能學好,有什麼直接聯繫?
我曾經第一次接觸神經語言系統學時,跟隨一位有名的老師,老師講的好專業,好多全新的概念讓我振聾發聵。可是後來當我讀了李鍾穎的著作後,我才發現原來老師的這些案例故事,都是照搬書上的原文。而真正提高我對這些知識理解的,是我將一部分技術運用的工作和心理輔導之後。這個過程,沒有一位老師的參與。
事實上我們能不能學好的關鍵,除了老師在最低層協助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收集之外,最重要的,還在於我們與知識更高層級的互動,甚至重組、創新。這也是為什麼再好的班主任,學生也有優差之分的原因。大學招生有一個共識,好生源決定了學校的辦學質量,而不是好老師。在最低層次的知識收集與解釋上,一本好書和一位名師的作用差距不大。
4、有意義的學習:
因此我們不能停留在單純對知識存量的追逐上,而是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依靠新的學習模式,來推動我們的改變和發展。羅傑斯提出了關於有意義的學習的特徵:首先它是瀰漫性的,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工作、生活、工作關係等。這種參與程度,與單純的閱讀,記筆記完全不同。是在事實性知識的積累之上,進行更深層面的滲透。
這種滲透的目的,是改變我們的行為,決策、態度最終改造我們的人格。因為回到學習的本質之上,我們要通過調整行為方式、決策演算法、處事態度等方面,來獲得更有效地外部互動關係,在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取得更加有成效的回饋。
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事實上它會遇到很多的心理阻礙。
這是因為之前的學習模式和經驗框架,已經對我們的個性心理產生了塑造。而我們當下的心理活動,又是基於這樣的個性心理產生的。因此,當全新的學習方式到來,企圖對現有的框架進行改造時,我們首先啟動的,是基於原有個性心理,產生的心理活動。而這個過程的結果,往往是消極的,是未經體驗就得到答案的。
好在心裡過程並不是只受個性心理的影響,它也受我們元認知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對自己個性心理特徵的認知,這是我們能夠改造自身個性心理地貌的關鍵。
當我們看到了是什麼個性心理特徵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心理過程時,我們便有機會幹涉我們心裡過程的生成,進而最終改造心理地貌。就像風卷流雲的動向會受地貌的影響,但也會反過來塑造地貌特徵。有意義的學習,正是這種改造的過程。
5、通過學習遠離認知失調
羅傑斯認為,有意義的學習要實現五個相互關聯的效果。分別是接納自我、建立自信、包容他人、靈活適應、注重過程。
在多變和發展的環境中,無法接納自己的人,更難接納真實的環境,也就談不上包容他人。而變化發展的環境,要求我們必須要以靈活的態度,去適應和學習新的關係形式。最後,人生是流動發展的過程,認識到這一點,意味著我們將放棄固化結果和局限,轉而成為一個在過程中不斷達到更高人生境界的生命過程。
相反,頸部以上的學習不能帶來人格上的進步,它與學習的原初目的背道而馳。當我們困於固步自封的認知框架之內時,便會帶來認知失調。也就是我們的認知逐步脫離環境的真實。
這是一個人帶上人格面具的開始。一方面為了適應環境,他會帶上人格面具與環境互動,但內心卻因為認知框架與環境真實之間的差異,而感到喪失自我,痛苦糾結。
另一方面,當他堅持做自己時,又會因為框架的僵硬老化而不被環境接納。進而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有意義的學習,便在於化解這種兩難境地。以升級認知,重塑自我為解決方案,與環境達到認知的同頻。
6、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
如何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在過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習的中心是老師。老師來告訴我們對錯是非。然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與過往的教的模式完全不同。老師的角色不再是告訴你應該是什麼,而是向你展示,世界的另外一些信息,不以灌輸知識、解釋知識為最終目的,更不會做對錯的評判。
學習者為中心,更注重學習的體驗和這些信息與學習者的認知經驗結合之後產生的全新理解。這些理解無關對錯,對這個學生而言都是有價值的。這種模式既便是在應對考試的環境下,也依然有效。因為他依靠激發學生主動探索,來完成學習和改變,而主動探索,才是學習最核心的動力。
在這樣的模式下,沒有所謂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威與跟隨者關係,沒有制高點由上而下的灌輸。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之間的支持。大家都在這裡將學習與自己的經驗做連接,催生出自己的想法和收穫。
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信息網路。而吸收知識這件事,會自然的發生在個體的主動性上。如果非要定義一個老師的存在,那麼他的角色更像是一個激發者和學習目標的共享者。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關鍵,是鼓勵學生們將新領域的知識付諸實踐。用實踐來反饋效果,而不是用過往的認知框架,來預判效果。
這種模式拒絕還未嘗試就下結論的固化思維。因為我們過往的認知經驗和學習模式,常常讓我們等:等權威的答案、等權威的方法、等權威告訴我們行不行。如果沒有外部權威,那麼我們自己就充當這個角色,基於過往的認知框架來下個結論,告訴自己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但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沒有權威告訴你明確的方法或答案。我們要通過嘗試來獲得答案和反饋。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體驗才是最高的權威!沒有體驗的判斷,都是蒼白無力和固步自封的。
因此,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模式,必須把我不能、我不敢、我不會等預判,改為「我試一試」。這真的是一個簡單而顛覆性的舉動!因為當我們說出「我試一試」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衝出了之前的框架,開始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疆了!
葉上聞
推薦閱讀:
※教師的生命狀態與學生的成長發展
※我也曾在大學裡迷茫,可如今我學會了孤獨成長
※你以為的頓悟,其實是別人的基本功
※每一次磨難,都使自己成長1年
TAG: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