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時間

10:時間

來自專欄終身成長詞典

前置思考

請閱讀以下關於柳比歇夫的一段材料,並思考:這給你什麼啟發?

柳比歇夫是蘇聯的生物學家,在他年輕時,就提出了自己一生的奮鬥目標,即:創立生物自然分類法。

柳比歇夫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包括:生物分類學、昆蟲學、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動物學、哲學、進化論、無神論…...

柳比歇夫從1916年開始記日記,一天也沒有間斷過。

無論是在革命的歲月里,還是在戰爭的年代中,住院也罷,在出門考察的火車上也罷,他始終堅持不懈。

沒有任何原因、任何事件、任何情況,能不讓他在日記中寫上幾行。

他的一切空間和時間坐標,都可以複製再現:某一天他在什麼地方,都幹了些什麼,看了些什麼書,都見到誰了,到哪兒去了。

晚上睡覺前,他會坐下來計算,都把時間花在什麼上了,花了多少,最後算出基本工作消耗的時間。

每個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結,畫一些圖,列一些表。到年終,又根據每月小結,做一份年度總結,列出一覽表。

以下,就是柳比歇夫的日記結構:

Q1:什麼是時間?

A:

1、時間(Time),或許是我們最熟悉又最陌生的概念,是物理學上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指的是:

關於事件過程長短和發生順序的度量

時間的單位是秒,根據1967年第1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的定義,1秒是指:

銫-133的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這個定義中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

說熟悉,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鮮明地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性、單向性,過去再也不能回來,時間旅行還只是科幻。

說陌生,關於秒的定義,普通人不清楚,也不知道如是定義的用途;而現代宇宙學認為,大爆炸前時間不存在,也不好理解。

事實上,時間是最難理解、最為抽象的概念之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就是基於對時間本質的認知升級,而產生的。

在今天的詞條中,精讀君對此不做闡述,讀友們有興趣,可以拓展閱讀。

2、時間是最基礎、最寶貴的資源。

就我們所熟悉的時間而言,精讀君要強調的是,珍惜時間價值。

在精讀君看來,世界觀、人生觀等,最終都要落腳在時間觀上。你怎麼看待時間,就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赫胥黎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在瑞士,剛出生的嬰兒的戶籍卡中,填寫擁有的財產時,都會填上兩個字:「時間」。

事實上,一個人自我成長的其它資源,都是時間資源的衍生品。如果要實現資源增值,也要從時間著手。

所謂健康是1,財富等其它均是0,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健康,沒有時間的儲值,那麼其它一切再多也枉然。

但時間資源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單向性。就像河流一樣滔滔向前,永不止步。

就在讀友們看這些文本的時候,時間也毫不留情地繼續往前。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擋時間的腳步。

也就是說,時間資源,如果不用,過期作廢。

如果用日曆來進行量化,讀友們就會發現,人這一輩子,大約就是30000多張的日曆,撕完就結束了。

Q2:怎樣應對時間?

A:

1、找出時間管理問題

由於時間資源極其寶貴,因此,時間管理能力,就變成一個人的關鍵能力之一。

一輩子同樣30000多天,有些人產出很高;有些人產出很低,更嚴重的是,甚至還花不到30000多天,就在中途止步了。

過去的社會,變化較慢,正如木心《從前慢》一詩所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但現代社會高速運轉,每個人需要處理的信息、事務大幅增長,響應要求卻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時間管理能力相較以前,就越發重要,越來越決定個體間的成就差異。

因此,每個人都有必要去診斷,自己在分配、運用時間上,存在什麼問題。

要準確診斷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時間記錄。如果僅憑主觀感覺,往往記憶會扭曲時間的長短。

原因在於,在我們大腦中存在的是主觀的心理時間,與客觀的物理時間往往不一致。

在時間管理中,精讀君提到一個案例,一位董事長以為自己的時間,都花在3個方面上,通過秘書記錄發現,在這3個方面,董事長只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

也就是說,董事長認為自己已經花的時間,實際只是他希望花的時間,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前置思考中,柳比歇夫之所以能取得遠超出普通人的成績,其實並沒有特殊技巧。

他只是做好時間記錄,然後按周、按月、按年對時間運用的效果,進行分析和量化反饋,總結反思,再做相應調整。

與普通人不同的是,他的時間記錄,堅持做了一輩子。

能夠達到如此程度的自律,並不只是靠毅力,而是這種做法確實有效,讓柳比歇夫嘗到了甜頭,從而更有動力記錄,形成良性循環。

因此,精讀君強烈建議,讀友們可以先試著做一周的時間記錄。

做法很簡單,儘可能把自己24小時做的事情,包括睡眠等,記下來,並標上每件事的時長。

一周以後,對同類事項的時長進行加總,得出該類事項的總時長,以及占所有用時的佔比。

拿到這個數據,我們就可以診斷分析:

哪些事項,頻度最高,用時最多?

用時多的事項,可以減少時長嗎?

有做出成果的時長,佔比是多少?

時間的分配和使用,有什麼問題?

如果要提高產出,需要怎麼調整?

......

諸如此類,我們並不難找到自身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

精讀君要強調的是,過程記錄才能保證客觀性,靠主觀估計,往往誤差很大。因此,精讀君請讀友們,務必重視過程記錄。

2、診斷時間管理問題。

獲得時間記錄進行分析後,我們就能拿到一張時間管理的問題清單。

比如說,時間不知不覺浪費很多。

比如說,總是感覺時間不夠使用。

比如說,感覺節奏太快難以喘氣。

每一個問題,我們要採用歸因方法,逐一找出深層次的原因。精讀君舉一個問題,做一個示範分析。

比如說,總是感覺時間不夠使用,可以從內外兩方面來找原因:

從外部因素來看

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通過讓自己更快,來趕上外部環境的快,很難實現,因為完成一件事情的複雜程度,往往超過我們的想像。

無怪乎,有侯世達定律:「實際做事花費的時間,總是比預期的要長,即使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同時,人們無法預估未來發生的意外事件,比如黑天鵝事件,而意外事件總是頻頻發生,打亂人們的原定計劃。

社會學家鮑曼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液態的」,是一個流動的世界,在這個社會裡,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一切都處於不確定性中。

因此,預先做的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二是缺少應對時間碎片化的技能

為提高效率,我們爭取要有整塊的時間不被打擾。

但現實是,時間碎片化不可避免,時間也往往是在碎片化中,就悄悄地溜走了。

沒有掌握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技能,也讓我們造成時間總是不夠用的錯覺。

從自身因素來看

一是你有可能患上了心理學上的「帕金森第一定律」,為一項任務安排過多時間。

歷史學家帕金森指出:

「時間管理隱含著,你可以為一項任務安排過多的時間。如果你給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時間,從事一項工作,你就會放慢你的節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時間。」

由此提出了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會自動膨脹,直至佔滿所有可用的時間。

試想,同樣的事,若是讓一個工作特別忙碌的人來做,也許在上班的途中,花費5分鐘就順手做完了。

不同的人做事效果可謂截然不同,一個效率高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幾項任務;而一個行動遲緩的人,在同樣的時間裡,卻一事無成。

日本女醫生吉田穗波,在陸續生了5個孩子、全職工作的同時,到哈佛留學兩年,還出了本書。

吉田穗波所進展的每一步,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艱難的任務,吉田穗波卻漂亮地同時做到了,並且是多項重要的事情齊頭並進。

二是你時間利用率低,不自覺地浪費了時間

很多時候,時間都是在我們毫無察覺之時,偷偷溜走的。

《華爾街日報》有一則報道,說的是一家鐘點工服務公司,對200家大公司職員做調查。

調查發現,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6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面。

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

諸如此類,只要細加分析,我們慢慢就會找出,導致我們時間分配、運用不當問題後面的深層次原因。

上述的分析,並沒有窮舉出所有原因,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相同,讀友們要結合自身情況找原因。

3、針對原因對症解決。

找到原因後,我們就可以針對性去找解決方案,然後實施驗證效果。如果有效,則總結為經驗;如果無效,則再找解決辦法。

比如說,針對上述時間不夠用的兩類原因,我們可以考慮採用如下方案。

從外部因素來看

一是,不確定性因素很難預先掌控,你要儘可能留足時間

這意味著,你要打破清完待辦清單上所有事項的觀念,大膽做減法,刪除和分流。我們需要經常自我提問:「這真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嗎?」。

具體,我們可以參考緊急重要矩陣、ABC分類法、精要主義等,找到真正重要的事,調高優先順序,並大膽捨棄掉看似緊急但並不重要的事。

二是接受時間碎片化的現實,掌握碎片化使用時間的技能

比如說,在等待的幾分鐘時間,可以打開閱讀App,讀一讀自己正在看的某本電子書。

讀友們還可以參考秋葉提出的「5分鐘方案法」:

一份完整的方案=5分鐘構思+…+5分鐘構思+半小時提綱+5分鐘構思+…+5分鐘構思+半小時提綱+5分鐘構思+…+5分鐘構思+2小時高效率寫作+5分鐘修改…

這裡的構思,可以是帶著問題查資料、找素材或請教他人,也可以是隨手寫下一些靈感。

這樣等攢的內容多了,也就自然有了寫的慾望。到那時,兩個小時也許就能一口氣寫完5000字,甚至更多的文章,而且質量還不錯。

也就是說,每個碎片化時間,都可以為一個長項任務,做其中一個小環節。

更多方法,讀友們可以參考暗時間裡提到的方法。

從自身因素來看

一是為自己增加一點壓力,任務儘可能限時完成

大家都有壓力下緊急完成工作的體驗,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都有挖掘的空間。你應該相信自己,有限時高效完成任務的能力。

讀友們可以考慮採用番茄工作法

具體做法是,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註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

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番茄工作法的作用,主要在於能夠讓人在一個時間段內,集中於一件事情上。

如果沒有時間約束,我們可能會在各種事情上不斷變換思路,想同時學習很多東西,但實際上卻收效甚微。

讀友們也可以考慮運用最後通牒:只設一個總的最後通牒,往往來不及完成;分階段設置多個最後通牒,就會讓壓力等額釋放,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掌握簡單易用的時間管理工具和工作方法

比如說,手機或紙質的備忘錄、日曆提醒、單核工作法、4D工作法等。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好用的。

諸如此類,也許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找到最有效的方案。但只要遵循PDCA循環,慢慢改進,我們最終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時間管理方法。

在詞條的最後,精讀君要強調的是「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所謂「欲速則不達」、「有快有慢」、「有張有弛」、「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這些都提示我們不要一味求快。

怎樣才叫有張有弛呢?

讀友們可以參考音樂家李歐梵的觀點: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

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

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李歐梵讓自己慢下來的方法是,每天抽一點時間去「面壁」,也就是在一個私人的空間里,靜靜地去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心中不同的「自我」參與對話和辯論。

而另一些事情,像處理日常公務,例如看郵件、寫報告等,則是越快越好。李歐梵說,他都是用「極有限的時間」把它們處理掉的。

有張有弛,快慢結合,是一種時間管理的境界,請讀友們多琢磨。

後置思考:

①你的單位時間價值有多高?你的時薪有多高?

②你是真忙,還是瞎忙?你的產出是高還是低?

作者:精讀君,《終身成長詞典》開發者。

每天精讀一個新概念,持續精進更好的自己。閱讀更多詞條,優化知識體系,請搜索微信小程序:終身成長詞典


推薦閱讀:

不善交際的人如何積攢人脈?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有什麼長進,如何靠讀書提升自己?
少華忍不住又想搞事情的9月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是玩商
性格浮躁,惹周圍人討厭而不覺,怎麼破?

TAG:時間管理 | 自我提升 | 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