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的秘密--發一個社會管理的基礎公式
來自專欄思考者
社會管理最基礎的一個前提就是落實很難。領導也好,上級組織也好,其設計的意圖,實際上很少被真正貫徹,只能說是大打折扣的執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慾和自發行動,實際上並不完全受指令行事。這種指揮與混亂的博弈在各個層面存在,構成了社會管理最基本的矛盾和最主要的難度所在。
每個人在接受指揮的時候,實際上都在評估自己的利益,基本公式是:接受指揮的正面利益-不接受指揮負面損失>0,則認真貫徹。如果等式小於0,則陰奉陽違甚至置之不理,約等於0收益損失都不大則搞點形式主義裝模作樣。
比如村裡決定養雞,然後讓某個村幹部負責去辦,然後這個村幹部算了筆賬,接受這個指揮,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公私的好處比如量化為200,而不接受指揮的話,會被問責和懲罰比如量化為-200,兩個數字一減,執行的正面效益係數為400,那他就基本上執行了這個方略。
另一種情況下,因為管理監督甚嚴,村幹部計算了執行這個方略所能得到個人經濟回報不大,其人也不求上進,不想得到村民和上級的認可,而辦這個事很麻煩很累,他接受指揮的正面效益對他自己來講是-200,而不接受指揮的話,也不會或很難被問責和懲罰,這個負面效益量化為-10,兩個數字一減,聽從指揮貫徹的正面效益係數為--190,那他就選擇不執行這個方略,置之不理。在更多的情況下,鑒於以上兩種情況之間。這個村幹部算計了一下,接受指揮得到公私的好處可以量化為5,而不接受指揮的話,會被問責和懲罰比如量化為-5,兩個數字一減,執行的正面效益為10。村幹部選擇了選擇性的落實,村幹部的利益是個人利益最大化,這個利益就是少花費精力多得到好處,涉及到能豐富個人錢包或其他現實利益的部分,村幹部就努力去干,涉及到辛苦和容易引起麻煩的部分,村幹部就陰奉陽違,偷奸耍滑。以上分析只是假設,請勿較真。
好的制度,就是能讓各行其是,亂七八糟的人組織起來朝一個理想的方向共同努力。被領導和被指揮者的動機很強烈,並不能完全被指揮者和領導者設計的胡蘿蔔和大棒所左右,更何況低層級的指揮者和領導者手中並沒有足夠的籌碼來驅策或鞭策人,被指揮和領導者有更大的籌碼和底氣來對抗博弈,就出現了陰奉陽違、偷奸耍滑等等。
當然,指揮與領導未必是義的,利益相左的情況下,苛刻的統治和管理只能靠暴力和洗腦維持。
當我看到那些人類社會創造的奇蹟,不能不感嘆人類組織的強大,很難相信這是靠一些各其行是,一有機會就要伸張個人私慾的個體組織起來完成的。
我想市場經濟之所以在改革開放後效果顯著,本質上就是對個人私慾的調動,讓每個人在追逐私慾的過程中實現了共同利益。而看上去更理想化的農業合作社等經濟,由於低估了人的私慾驅動力,無法達到更大的生產效率。
在農村管理實踐中,我深刻感受到集體經濟之所以很難搞成,本質上就是私慾與公益無法達到平衡,而個人的私慾在與公益不統一的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是戰勝了公益心的。
而且我個人並不認為這種私慾心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慾望滿足和個人利益實現的權利,這也是人類幸福的基礎和前提。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獨特的個體利益,而非一種單純的社會型生物。我們所能做的是引導人的私慾心向共同利益方向發展,實現社會的共贏,而不是存天理,滅人慾讓所有人變成沒有私心,大公無私的螞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