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通過棉花糖測試
棉花糖測試是斯坦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也是最著名的社會科學研究之一。
研究人員把棉花糖放在一個孩子面前,告訴TA,如果可以在15分鐘內不吃第一片棉花糖,就可以得到第二個棉花糖,然後研究人員離開房間。
1990年,該實驗得出結論,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獲得兩倍的回報,表明孩子是否具有更強的自制能力。研究人員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在未來的考試、工作中更容易成功。
但最新發表的研究卻讓這一概念遭到了質疑。來自紐約大學的泰勒·瓦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格雷格·鄧肯和霍南·奎恩,重新開啟了經典的棉花糖測試。
瓦茨和他的同事對這一結論表示懷疑。原先的實驗只有不到90名兒童參加測試,而且他們都在斯坦福大學的學前班就讀。
在重新設計實驗時,瓦茨等人重點調整了實驗設計:更大的樣本——超過900名兒童,在種族、父母教育等方面更能代表一般人群。分析測試結果時,研究人員控制了某些變數,如孩子的家庭收入——這可能解釋孩子推遲滿足的能力以及長期成功。
最終,新的實驗結果並不能證明「延遲滿足將會獲得成功」這一觀點。相反,它表明,堅持到吃第二顆棉花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孩子的社會和經濟背景決定的——正是這種背景,才是孩子在未來成功的原因,而不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棉花糖測試並不是最近唯一一項未能在更嚴密的研究下經受住檢驗的實驗。對於任何一門學科,可複製性是個重要屬性,而複製失敗的因素在於實驗手段和樣本容量。
由於「複製危機」,本就不算「硬科學」的心理學甚至連科學地位都受到了挑戰。
在新的棉花糖測試中,舊的假設沒有得到證實,事實是:環境對於兒童生活的塑造比米歇爾博士的假設似乎更重要。
新論文中,在母親擁有大學學位的孩子中,那些等待第二次棉花糖的孩子表現並不比直接吃掉第一個棉花糖的孩子好——從長期的考試成績,和母親對孩子的行為反饋來看。
同樣,孩子的母親沒有大學學位,耐心等待的孩子不比受不住誘惑的孩子表現得好。
除了母親的學歷,還有家庭收入,孩子3歲時的家庭環境(書籍的數量,母親在家裡如何回應孩子等)也都考慮在內。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自我控制本身並不能克服經濟和社會上的劣勢。
複製失敗的棉花糖測試還提出了另一種可能的原因,解釋為什麼相對貧窮的孩子更不願意等待第二個棉花糖。對他們來說,日常生活缺少保障:今天食品櫃里可能有食物,但明天可能沒有,所以等待帶來了風險。即使他們的父母承諾買更多的食物,但是這種承諾也會因為經濟上的需要而被打破。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來自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高的家庭的孩子來說,延遲滿足通常會更容易:經驗往往會告訴他們,父母擁有足夠的資源和金融穩定性來保證食品供應充足。即使這些孩子不延遲滿足,他們也相信事情最終會有好結果——即使他們沒有得到第二個棉花糖,他們也可以指望父母帶他們去吃冰激凌。
還有許多其他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棉花糖測試的類維度。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普林斯頓行為科學家埃爾德·沙菲爾在2013年寫了一本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詳細描述了貧困是如何導致人們選擇短期獎勵而非長期獎勵的,在長期性的資源(錢、時間)稀缺中,人們已經形成了「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
換句話說,當孩子有理由相信第一塊棉花糖可能會消失時,第二塊棉花糖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一些更定性的社會學研究也可以提供一些啟示。例如,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社會學家Ranita Ray最近寫了一本書,描述了有多少在貧困中長大的青少年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在低收入的工作中長時間工作。
然而,儘管有時買不起食物,這些青少年仍然在發薪日大肆揮霍,購買麥當勞、新衣服或染髮劑之類的東西。
另一個實驗則發現,在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比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有可能妥協於孩子索要甜食的要求。
這些發現表明,相對貧窮的父母會盡量縱容自己的孩子,而較為富裕的父母則傾向於讓孩子等待更大的回報。染髮劑和糖果看起來似乎沒什麼追求,但這些卻是貧困家庭能負擔得起的唯一享受。
對於孩子們來說,今天沉浸在一點點的快樂中就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容易忍受,尤其是不能保證明天也擁有這麼多快樂的時候。
??
【推薦閱讀】
Norman,一個患有精神病的AI
研究顯示:約會APP並沒有什麼用
科學家要重新開始尋找尼斯湖水怪
2018年世界盃黑客詐騙手法都有哪些?
居然真的有:大腦可以控制情節的電影!
遊戲推薦 | 劇情豐富的解謎遊戲《突發事件》
歡迎關注我們:
@W-Pwn ?
推薦閱讀:
※灰犀牛:這可能是影響你一輩子的一隻牛!
※政治經濟學流行理論與實際脫節 難以被大眾接受
※電飯鍋也能做蛋糕,經濟又實惠,以後再也不用出去買蛋糕了
※阿根廷的金融危機
※牛刀:中國經濟可能面臨毀滅性打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