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感悟||學習中反思,交流中升華——在路上

1

作者:李傑芳

作者簡介:李傑芳,三水中學教師,工作室學員

12月9-10日,我有幸參加全國著名教育家李鎮西教育專題報告會,聆聽了李俊興、吳旋州、郭玉良、陳曉峰、郭文紅、李鎮西等老師的精彩講座,獲益良多。下面就四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收穫。

為自己工作,做工作的主人。

當我們的學生學習思想渙散、不思進取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語重深長地說:「孩子,你到底是為誰而學?學到的知識是屬於你自己的,別人是不能拿走的……」凡此種種,責任教育,或娓娓道來,或慷慨激昂。可是,對於我們教師,是否曾經捫心自問:「我是為誰工作?」在報告會中,李俊興老師提醒了我——為自己工作。多麼樸實的話語,卻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反思。

當滿滿的作業、厚厚的試卷擺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時候,當紛沓而至的備課、計劃、反思、總結、學校活動輪番轟炸的時候,當一個個「問題孩子」層出不窮的問題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當個別父母對你的工作沒有理解,只有責備的時候,當衡量老師水平部分領導只看分數而漠視你的努力的時候,當教師被公眾輿論推到風口浪尖,被視為隨意收禮,體罰學生,不負責任,工資過高的時候,你是否覺得教師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身疲心累高風險?作為教師,你是為誰工作?是為學生,還是為家長,還是為領導,還是為社會輿論而工作?如果你真是以此為由,那麼你終將成為工作的奴隸,上班時來什麼活就幹什麼,缺乏計劃性、主動性,當事情的結果未能使各方滿意時,我們便垂頭喪氣,駐足不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喪失熱情,開始埋怨,獨自傷悲,工作受人支配,情緒為人左右,那麼也許這輩子「成功」真的也就與你無緣。

李俊興老師提醒了我,應該做工作的主人,為自己工作,需要我們照鏡子(了解),找梯子(提升),想法子(反思),上檯子(展示)和搭架子(助人)。

是的,為自己工作,不需要別人督促,不論身在哪個部門,都是自己的部門,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監督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規劃自己的工作,自己想辦法完成自己的任務。只有對自己工作的目的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以飽滿的熱情,自發的態度,進取的精神,高度的責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為自己工作,忠誠是為自己,敬業是為自己,勤懇是為自己,服從是為自己,到最後,收穫最多的也是自己。

為自己工作,也讓我聯想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可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類。我們工作的原因,其實也可以對應到這些類別裡面。但是,如果工作僅僅為了薪水,那只是人們最低層次的需求,而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和要求,這是該理論認為的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工資是我們工作得到的回報,除此之外,我們在工作中還能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經驗,這些是我們實現自身價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徑,是我們應該孜孜追求的。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稱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規劃,並努力地踐行,這樣才會使我們感到最大的快樂,正如李俊興老師所言,「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想有點兒收穫,有點兒作為。沒有人去一個單位就是為了被解聘,可為什麼我們會產生職業倦怠?」對工作的態度,就是對人生的態度,為自己工作,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有價值的自己,最優秀的自己,最快樂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要學會巧妙地滲透賞識教育。

李俊興老師還認為,專業化的班主任應該是面對班主任工作能做得對、做得好、做得巧,「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科學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巧」,「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為之」。而我需要轉變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把事情做巧,特別是如何巧妙地滲透賞識教育。

教育,是創造性的勞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其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值得我們細細思考。正如李老師所說,「在這個統一教材、統一評價制度的地方,教什麼不需要我們考慮太多,怎麼教卻需要費心思量。怎麼教比教什麼更重要。」

在報告會上,他提到在學校部門管理中採用了填空式的「石門+好+( )=?」模式,最後產生了教研處的「石門好課堂」,有德育處的「石門好活動」,有總務處的「石門好味道」,有辦公室的「石門好風光」,有教務處的「石門好服務」,各顯特色。李老師巧妙地用一個「好」字,從賞識的角度對老師們作了積極的正面的引導,首先讓老師們以肯定和讚賞眼光看待部門建設,繼而尋找本部門的特色,想像有什麼閃光點,最後,形成一系列的彰顯魅力、展現風采的辦公室文化。

經過課後對李老師更深入的了解,我更發現了,不但在學校管理上,他在班級管理中還試用過選擇式的「這是一個______的宿舍?A、偉大 B、團結C、不違紀 D、無與倫比」的管理形式,也曾經讓學生們以「我是班上最……的同學,理由是……」造句,以《8班,讓我感動的一個人》為題讓孩子寫作等等,由此看出,無論是管理學校,還是班級管理,我們都不難發現李俊興老師在科學做事,他巧引妙導,用積極的鼓勵避開人們消極的不良情緒,從正面加以引導,巧妙地用發現美、崇尚美的眼睛去管理部門、去教書育人。而在班級管理中,這樣一種發現美、崇尚美的做法,其實也是在向學生滲透一種賞識教育。李老師善抓動機,循循善誘,尊重和賞識每一個生命,讓學生心裡充滿陽光,使學生產生自信,增強動力,激發潛質,不斷取得進步,同時,也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這樣匠心獨運的做法無疑是比單純的說教更讓人記憶深刻,更有意義,更起效果。

灌輸思想觀點時一種有效的途徑是以結構化思維模式自上而下進行。

報告會上,李俊興老師就三年級小學生記憶10個反義詞(動靜、得失、吞吐、詳略、攻守、進退、始終、呼吸、是非、愛憎)的事例,介紹了分組記憶、情景再造的結構化思維模式。在結構化思維模式下,他創造性地實現了班會序列化。其中,最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課」,他分設了8個主題:人因夢想而偉大(理想教育)、人因負責而偉大(誠信教育)、都是你的錯(人際教育)、是否之間(行為教育)、石門情深(愛校教育)、中國少年說(愛國教育)、名生的成長途徑(目標教育)、片言隻語話別離(感恩教育)。每個主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這便是該項課程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上而下,衍生出8個主題,利於記憶,利於理解,有系統性,有針對性,有實效性。這對於我日後開展班會課有很大的啟發性。

回首過去,我的班會課都只是單一的、隨機的思想教育課,班會課之間沒有較為緊密的聯繫,學生也只能見樹木,不能見森林。聆聽了報告會後,我認為,不同年級、不同學期的班會課都應該各有一條主線,同一學期內的班會課都應該圍繞這條主線,形成系列的班會課,上下一貫,結構嚴謹。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僅要研究一節班會課的課內結構,還要善於研究班會課之間的結構,要讓學生既能見樹木,又能見森林。

第四,愛與智慧並存,重視自身專業化發展。

在報告會上,郭文紅老師和李鎮西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很多和孩子之間令人感動的故事。這再一次讓我感受到,教育是愛的事業,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無論是多麼特殊的學生,還是多麼離奇的事件,正是對孩子的愛,賦予了郭文紅老師超出常人的耐心、恆心和毅力。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默默堅守著愛的承諾,履行著愛的責任,沒有抱怨,沒有猶豫,想方設法,全力以赴,全心關注學生的感受與成長。

還記得,李鎮西老師曾經說過:「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師愛,首先應是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正是因為有了愛,於是就有了李鎮西老師與學生一起鬥雞、郊遊、捉迷藏、打水仗、包抄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換位思考,思學生所思,樂學生所樂,憂學生所憂,如此這般地愛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師與生之間便產生了難以割捨的依戀感。

愛心,是優秀教師的必備素質,但是並不是全部的素質。教育除了愛,還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等。這在陳曉峰老師看來,要求我們班主任要用專業化引領教育教學工作;這在郭文紅老師看來,推動學生轉變的最大動力,僅僅靠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專業、智慧,教師要自覺學習,共同成長。他們都紛紛表示,教師的智慧主要源自自教師的專業化,教師專業化對教師發展極其重要,教師專業化需要通過專門訓練、終身學習和教學實踐逐步來獲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掌握教育教學技能。

那麼,該如何加強自身教師專業化發展?我認為,今後我可以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第一,堅持閱讀。知識的積累與更新已成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資源,而閱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前提,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而知識是日新月異的,這就需要我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第二,構建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參加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講座、報告會,請名師、專家指導等等。第三,堅持反思性教學。通過反思,對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習慣進行審視、篩選,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通過反思,形成屬於自己的專業理念,甚至是個性化的理論體系。

我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單憑一腔熱情和滿懷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心態的調整、做事的巧妙、思維模式的改變、專業化的發展,都需要我在學習中、在實踐中、在反思中不斷地完善。終身的職業,需要我終身學習,終身修鍊。

在路上

2

作者:梁鵬程

作者簡介:梁鵬程,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教師,工作室學員

在工作中,我常這樣問自己:「」每天這麼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意義?」為此我經常感到困惑,困惑的是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卻說不出選擇的理由。前些天,通過劉永要工作室這個平台,我有幸聆聽了為期兩天的來自全國各地極具教育情懷的幾位名師的講座。幾位名師的教育成長故事讓我感悟頗多,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同時也激發了我對班主任工作的重新認識。

回味這場活動,我對李俊興老師的印象最深的。下面我根據李俊興老師的幾句話,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我對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李俊興老師說,「為自己工作」,讓我想起了四年前大學畢業時,進過工廠,呆過培訓機構,後來才應聘到學校當老師。初上講台,當時不能說是滿懷什麼教育夢想,只能說是為了能夠保住一份工作,心裡也一心只想著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做到不讓領導有意見。所以,我告訴自己,我不能虛度光陰,我要讓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斷提高。

剛接過班主任工作時,很多事情我發現不是自己一開始想像的簡單,學生問題五花八門,讓我束手無策。於是我開始對教師這個職業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甚至出現了離職改行的念頭,但最後每次要做決定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還是離不開三尺講台。就這樣,我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嘗試認真地去做好當時不喜歡的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生活,這個過程是很艱辛的,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也很難體會得到的。這種艱辛只有我和我的學生感受得到,而且感受的最深刻。

現在想想,我當時堅持下來的理由有兩個。第一個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現在我成功了,因為我確確實實比四年前對待班級管理多了一些方法,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二個是我的潛意識裡面,可能我還是很喜歡當老師,當班主任的,我在這裡也收穫了自己的快樂。

啟發:無論什麼時候,既然選擇了,就努力做好自己。因為走過的路長了,回頭時會發現,留下的痕迹,得到的收穫,都是自己的。

李俊興老師說,「對學生關愛才是一個好老師」。我沒能完全記錄下李老師對學生關愛的解讀。但我深刻領略到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影響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學生具體需要什麼,家長需要什麼,社會又需要什麼。同時反思自己,我們能給什麼?我們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我們如何幫扶一個學生?我們用怎麼樣的方法?

李老師分享了他如何關愛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其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的個性化教育的認知的四個階段,即學情調查——分類教育——個性教育——反饋調整。李老師介紹了每個階段的措施和實施辦法,意圖通過關注學生學習流程並以數據調查為依託,加強學生個性化學習診斷,同時通過導師強化,使教師角色變轉調控學生學習的過程。這引起了我的思考「何為關愛」。對學生的關愛不是簡單的生活包辦,而是對學生的個性化進行調查研究,幫扶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這就要求老師要有清晰明確的意圖和目的。反觀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覺得我對學生關愛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表層,缺乏調查研究,缺乏科學管理的方法。特別是像李老師這樣的學習管理。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布置不同的作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課堂評價應該有所不同。但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讓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找到成為好學生的感覺。這才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啟發:關愛學生是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找到變成好學生的感覺,而不是去傷害他。

李老師說「學生的幾個最佳發展期」:1.剛入學第一周;2.大考前後;3.表彰會後;4.家長會前後;5.模擬填報志願前後。這幾個發展期的關鍵詞為:規範、心態、方法、動力、目標、合力。在分析這個最佳發展期時,李老師強調,管理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當時,讓我想起了劉永要老師班會課公開課的片段,當時劉老師在班會課設置了一個環節,那就是讓聽課的老師寫寫對「有為」的理解。當時我寫下了我的理解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李老師講的這句話和我所理解的「有為」有些不謀而合,但是再仔細分析,原來還是大有區別的。我對有為的理解只有前半部分和李老師的觀點不謀而合,後半部分我僅僅強調結果,做正確的事情。而李老師重視過程方法的正確性,只有方向和方法正確才能真的做出正確的事情。可見,名師不愧是名師,對問題思考的深度、高度和角度確實不一樣。

啟發: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方式,才能做正確的事情。與名師的差距,就在於名師重視過程與方法。

李老師還分享了很多管理經驗,比如說李老師的管理方法:溫和、堅定;核心問題講清楚,有標準;老師不做學生的蠟燭;包容學生度過難關時需要時間上陪伴,態度上包容,方法上科學;關注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學生是最好的評課專家;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與地,而是答非所問等等,這些無不讓我對李老師產生無比的敬佩,也讓我慢慢地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獨有的一種魅力。

如果要問這一次培訓的收穫,我只能說它帶給了我情感上的前所未有的觸動。尤其是李鎮西老師分享的那些感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因為過去三年,我也有很多和李老師一樣的故事。學生畢業後我們經常聯繫,我們成為了親密的朋友和兄弟。這讓我在學生畢業後也還享有做班主任的幸福。平日里,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著我們之間濃厚的感情。我很慶幸,我常常能收到他們畢業後給我寫來的信。細細品讀他們的 來信,我感受到了為師的幸福。

由於他們每一個同學的來信都很長,在此只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學的來信。這個同學在高中時還不太願意主動找我談話呢!

寫給鵬程:

一封學生的信

轉眼間我們高三七班(體育)已經分散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了,也開始了各自的大學生活,各自都追著自己的夢想而奔跑。我也不停地努力為出國而著想!

回想過去我們還一直埋怨時間過得好慢,也不知道怎麼了,我們分開了,曾經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為大學而奔跑,現在的我真的超級懷念!我們就像 A TEAM:那個矮矮胖胖的肥仔程就是我們的軍師帶領我們飛,他真的是個好老師,是我遇到最好的班主任,總被我們欺負,他種種行為我們都恨不得打他一頓卻十分愛他!十分敬佩!加尊敬!我們這個班級出了名搗蛋,霹靂嘩啦誰都降服不了,也只有他能了,或者是金爺!MR.KING!想想都害怕,這個肥仔鵬真的我們都不知如何說他,教學呢?真的只要跟著他步伐就能學懂,他做老師真的就像我們的父母,跟他聊天,比父母都更玩得開!

想到當初在選體育的時候,我後悔選了體育,可現在我覺得我沒選錯,體育給我帶來的真的是普通文理科生無法帶來的享受!曾經爸爸問我你每個學期讀一萬多的學校來受罪值嗎?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那種感覺;那麼累還要繼續!我們要繼續因為我們不服輸!在從剛開始時每天的鍛煉,每天乳酸堆積到樓梯下不了,腹肌痛的挺不直腰到現在我們身強力壯,雖然現在八塊變成一塊了,可值得!那時我們都在拚命的練:為了體育高考能考到好成績。我們經歷的所有回憶都是美好-無價的。高三如果不拼何時拼?我們那年體育高考遇到百年一遇的下雪,天氣原因卻阻止不了我們體考的開始,我們穿著田徑服奮鬥著,臉上被雨水撒到濕。相信那時的你們都穿著羽絨保暖,可我們仍然在賽場上奔跑著!這就是我們體育生!我榮幸自己是體育生!

自從來了七班,認識很多有趣的人,這幫夥伴陪著我一起長大,我們一起鍛煉一起忍著辛苦不喊累,兄弟們遇見你們是我成長中最幸福的時候。曾經有一段真摯的經歷沒好好珍惜,直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的話,我會對那經歷說三個字:快重來!如果上天非要我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兄弟們,我很慶幸我能認識你們,你們是我生命中珍貴的記憶!FOREVER!


推薦閱讀:

孩子不想上學了,怎麼辦?
奇門學習之我見——怎樣學好奇門遁甲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95集】
為何讀書?如何產生讀書的動力?
學習奇門的難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TAG:感悟 | 學習 | 交流 | 反思 | 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