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慈善發展報告》發布
白 璐
日前,由中國靈山公益慈善促進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4)》發布暨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研討會在江蘇無錫召開。會議深入分析了中國慈善事業2013年的發展狀況,並對全球視野下中國慈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研討。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指出,自上而下的社會組織改革政策與自下而上的民間慈善公益事業的轉型實踐終於在2013年交織在一起,匯聚成推動中國公益慈善新時代到來的強勁動力。
中國慈善事業顛覆性轉型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指出,2013年,是中國公益組織轉型啟動年。全國社會捐助總量、慈善組織的數量和規模繼續擴大、志願服務廣泛發展、慈善事業法制建設提上議程,民間化、問責化和專業化初見成效。專家認為,2013年,中國慈善界的最顯著特點是,自上而下的社會組織改革政策與自下而上的民間慈善公益事業的轉型實踐,計劃慈善的舊思維被拋棄,公民公益開始進入社會主流。同時出現了互聯網公益、跨界公益、社會公益等顛覆性創新方式。
據統計,2013年,社會捐贈總量將突破1100億元。其中,基金會系統接受的捐贈總額預估為390億元;慈善會系統的捐贈款物預估為370億元;民政系統接受的社會捐贈款物實有226.16億元,慈善會和民政系統的捐贈均比2012年有大幅度增長。加上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資金和全國志願服務小時折算價值,2013年的各類捐贈總價值預計超過1363億元。
社會組織跨過「硬門檻」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指出,2013年,最具深遠意義是社會組織註冊登記制度改革。長期以來,中國的大量民間公益組織由於雙重管理體制而難以登記註冊,專家認為,雙重管理體制這個「硬門檻」和包括組織名稱、業務範圍、註冊資金、辦公場地等「軟約束」,是近年來制約民間公益組織發展的主要瓶頸。
2013年,國家推行的社會組織註冊登記制度改革,釋放出體制對公益慈善組織全面接納的信號。中國慈善發展報告稱,在登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54.1萬個,比2012年的49.9萬個增長了8.4%。社會團體28.6萬個,比2012年的27.1萬個增長了5.5%。基金會3496個,比2012年的3029個增長了15.4%。民辦非企業單位25.1萬個,比2012年的22.5萬個增長了11.56%。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還指出,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已成為一項重要政策。它既推動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又為社會組織開闢了重要的資金來源。在2013年,廣東、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制定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有關意見,廣東、山東、河北等省還陸續出台了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及專項管理規定。同時北京、河北、重慶、青海等大部分省市也正在制定本地區指導意見。據不完全統計和測算,2013年全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資金約達到150億元。
會上,社會學研究所社會政策研究室研究員、《藍皮書》主編楊團表示,捐贈數據總額的變化雖然展示了中國慈善事業在逐步成長,但是受贈主體的結構變化卻表明,基於現代慈善發育起來的基金會遭遇了發展瓶頸,個體總量增加而收入總量卻首次下降。中國慈善仍需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來促進發展和規範管理。
推薦閱讀:
※莫言亮相瑞典發布會:諾獎是頒給作家的 不是給國家的
※權威發布|急性闌尾炎的診治指南
※劉士餘26日將舉行發布會介紹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等情況
※美國發布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治療指南(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