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資理財的陷阱

盤點投資理財六大陷阱 P2P理財陷阱高居第一2015年01月06日13:57投資與理財

  經歷了這麼多年令人刻骨銘心的投資風險教育,相信國人對於投資理財市場所具有的風險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投資者都要在參與之前,好好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適合去投資那個市場,那些種類繁多的投資品種,究竟都埋藏著什麼樣的投資陷阱?

  理財陷阱第1名 P2P理財

  2015年也許是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最後一年,預計從這一年開始,監管部門對P2P理財平台的監管將逐步規範、逐步到位。P2P理財平台在經歷了前期超常規超高速發展後,全行業將經歷加速洗牌階段,大批大批的P2P理財機構將面臨關門倒閉的巨大風險。

  2015年,實體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很多實體企業無法及時還清欠款,這將使得超半數的P2P網貸平檯面臨信用風險。2014年年末之際,平均每月都有近百家P2P理財平台跑路,這已經向2015年的P2P理財行業發出了最為強烈的風險警示作用。在此背景下,政府、監管部門和行業都需要落實提高P2P行業的准入門檻。而對打算投資涉足P2P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應盡量選擇成立時間較早,規模較大、風控較好的平台,其次才是考慮投資收益率。

  此外,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的時候需要謹記以下原則:在自己所有投資資金中,P2P投資不要超過三分之一。購買P2P產品的時候,注意分散投資,至少分投到三個網站。每家網站,需要考察其股東背景、經理人資質,以及公司的信譽。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投資者,最好不碰這類產品。

  理財陷阱第2名 借錢炒股

  牛市來了,不少人想借錢炒股。不少人認為,巨大的融資槓桿在A 股的瘋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4年以來,由於券商融資業務槓桿水平迅速提高,融資融券餘額出現爆髮式增長,截至12月17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再度刷新歷史新高,逼近萬億元大關,高達9840.33億元。

  不過,借錢炒股的風險無處不在。成飛集成(33.95)(002190,股吧)2014年12月13日重組被有關部門「終止」後連續跌停,短短几天股價就從50多元跌到30多元,一些融資買入的融資客,爆倉後被券商強制平倉,淪為「負資產」。

  那麼,到底有多少人借錢買入成飛集成呢?數據顯示,自2014年5月重組方案復牌後,成飛集成的融資餘額一路高漲。僅用17個交易日,融資餘額就從1.1億元飆至10億元;9月4日,融資餘額突破20億元。截至11月17日停牌前,成飛集成的融資餘額仍高達13億元。

  股市變幻莫測,黑天鵝層出不窮,因此盡量別借錢炒股。對股市保留一份敬畏之心,多存一些風險意識,才能笑到最後。

  理財陷阱第3名 民間借貸

  民間借貸也就是俗稱的「高利貸」,民間借貸何以在2014年會遭遇「滑鐵盧」,說穿了還是實體經濟增速放緩惹的禍。由於民間借貸的主力均是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這些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有限,實體經濟稍有點風吹草動,這些企業首先會面臨滅頂之災。而一旦這些企業遭遇市場危機被迫關門倒閉,借錢給這些企業的民間借貸資金便面臨著「血本無歸」的窘境。在2014年歲末,某財經媒體發表了一篇題為《2015年將是國內老闆們最痛苦的一年》的文章,你想啊,老闆們都如此痛苦,那麼,借錢給這些老闆的老百姓不就更加悲催了嗎?由此來看,2015年最不應該乾的一件事就是借錢給老闆。

  理財陷阱第4名 信託產品

  從2014年出現問題的信託產品來看,主要投向集中在煤炭、房地產等領域。由於煤炭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產能過剩、價格下滑,所以投資於煤炭的信託項目出現了比較集中的違約現象。在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即將出籠之際,信託項目的剛性兌付有望在2015年破局,倘若這是真的,其對信託項目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煤炭信託項目外,房地產信託產品的違約才剛剛開始,估計未來兩年會集中爆發,尤其是投資於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信託項目,其投資風險都比較大,尤其是這些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投資者千萬要小心,盡量不要去購買投資這類項目的信託產品。

  理財陷阱第5名 盲目做多大宗商品

  相信2014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暴跌給全球投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年時間,原油價格跌去了一半。不過,業內專家普遍預測:大宗商品的熊市在未來兩年仍將繼續,這是兩大原因造成的:第一,美元進入加息周期;第二,中國經濟轉變增長方式,轉型升級,房地產增速下滑。這將迫使大宗商品的四大金剛即石油、黃金、鐵礦石、煤炭等在2015年都將呈現弱勢。投資者千萬不要抱著「博傻」和「抄底」的心態去做多大宗商品,更不要使用期貨槓桿盲目抄底大宗商品。

  理財陷阱第6名 樓市

  靠投資房產賺大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除了一線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而言,雖然已經全面取消了行政手段的調控措施,但是受到新房庫存量高企的影響,二線城市新房成交量會放大,但新房價格上漲會乏力。而絕大多數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由於外來人口太少,房價不跌就是萬幸,因此在這些城市購買新房的投資者可千萬要注意。揭秘行騙10多個省區市的投資騙局:高息吸儲2015年01月06日16:57新華網

  投資公司捲款跑路頻發 預謀作案詐騙特徵明顯

  ——揭秘行騙10多個省區市的投資騙局

  新華網合肥1月6日電(記者程士華、賴星)近期投資公司捲款跑路事件在安徽、江西等多地頻發。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投資公司利用高息吸儲伺機捲款潛逃,預謀作案集資詐騙特徵明顯,且呈現蝗群式遷徙,行騙足跡遍布全國10多個省區市。

  專家認為,這類違法犯罪行為利用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注資門檻降低便利,暴露出了民間金融領域的監管新盲區,亟待對政府有關行政職能部門明確監管職能、責任及範圍,儘早堵住監管漏洞。

  投資公司捲款跑路頻發,預謀作案詐騙特徵明顯

  近期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等地發生多家投資公司捲款跑路事件,如合肥的言誠鼎投資公司、安徽錦繡投資管理公司、鑫聖德投資公司等。記者在安徽錦繡投資管理公司門前,玻璃門上貼著「告示」,稱為符合相關部門案件調查條件,更為挽回投資者財產損失,請投資者帶著與錦繡投資簽訂的合同,到蜀山區經偵大隊報案。另外還有召集債權人集合的討債告示。

  鑫聖德投資公司受害者琚某某說,她和很多受害人都是先通過街頭傳單了解到這家公司的,公司業務員宣稱收益高無風險,然後頻繁打電話,還請客吃飯。她上網查了這家公司營業執照、機構代碼等信息,還特意給這個公司投資的項目打電話確認過,感覺應該比較靠譜。

  記者從合肥市工商、公安等部門了解到,此類投資公司倒閉的背後,預謀作案實施詐騙的主觀故意比較明顯。一方面,這些投資公司登記註冊時間比較集中,2014年春夏以來集中在合肥市工商部門註冊登記;另一方面,行騙手法極為類似,不法分子先是空報註冊資本200萬元至3000萬元不等,非法吸收資金達到一定數額後,原公司法人或者將公司全盤賣出,變更股權抵押給他人,抽出資金;或者臨近兌付本金前突然失聯。目前已經發現波及投資人員多達800多人,累計涉案金額5000萬元。

  另據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南昌市公安局對15家同類投資公司開展秘密查控,在時機成熟後突擊查處,追回非法吸收的公眾存款3000餘萬元,查封取締涉案的投資管理公司15家,抓獲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披合法外衣高息吸儲,行騙足跡遍及10多省市

  據南昌、合肥等地參與偵辦投資公司跑路案件的民警介紹,近期頻發跑路的投資公司案件,其操作手法很有欺騙性,行騙足跡曾密集出現在江蘇、新疆、江西、遼寧等10多個省區市。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打著投資理財幌子的騙局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打著所謂「投資」「投資管理」「投資諮詢」的公司,宣稱的年利率在14.4%至18%之間不等,普遍打著為河南省的一些企業融資的幌子,有的甚至直接編造虛假投資項目,與投資群眾簽訂3至6個月不等期限的借款合同,並承諾資金擔保及代償責任,吸引社會公眾進行投資,其中受害者多是老年人。

  二是披著合法外衣非法行騙。記者從工商、公安等部門調查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利用設立公司不需要註冊資本金門檻的便捷,虛報高額註冊資本金,然而實繳金額極少甚至為零,輕易就可以在工商部門完成註冊。

  三是法人代表及騙局幕後控制人多出自一地——河南洛陽伊川人。公安機關調查了解到,已經出現老闆捲款失聯的10家投資公司,其公司註冊登記的法人代表、股東均為河南洛陽伊川籍人員。此類案件中,同戶籍犯罪嫌疑人相互傳授犯罪手法,容易產生模仿效應和衍生案件。

  詐騙呈蝗群式遷徙,專家建議在冊啟動排查堵住漏洞

  隨著新公司法的生效,註冊公司變得簡單快捷,不可避免,一些不法者就會乘「機」而入。但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事件高發相比,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相對滯後,監管新盲區亟待補位完善。

  據合肥市工商局統計,2014年以來,隨著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推行,投資理財中介機構呈爆髮式增長。2014年新登記的投資管理公司達1532戶,占現有投資管理公司的42%。在此類市場主體增長的同時,投資公司涉及非法集資案件也在增長。根據合肥公安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投資公司涉及非法集資案件有20起。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汪芹認為,目前,國家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放寬管理,但很多企業就利用這個「空當」,鑽法律空子。

  據安徽省金融辦綜合處副調研員趙海龍介紹,目前地方金融辦、銀監等金融監管部門都沒有參與對投資公司的審核。建議儘快明確對這類投資公司的監管,堵住監管盲區,防範金融市場風險。

  此外,由於此類詐騙呈現蝗群特徵的波段式犯罪,先後在不同地區開展同樣手法的詐騙行為,因此專家建議,全國範圍內工商部門儘快啟動對登記在冊的投資管理公司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公安機關,再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研判,並列入黑名單庫重點防範。工商等主管部門要加強日常檢查和管理,加強與金融監管、公安機關之間的信息共享溝通。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爆倉 受害者現李章洙2015年01月17日08:40投資時報

  一個沒有陽光的上午。

  一家略顯嘈雜的咖啡館。

  當《投資時報》記者見到光大銀行(4.84)珠海分行「飛單」事件的受害者謝威(化名)時,他的臉上,寫滿了謹慎和小心。

  長時間對話後,記者的咖啡已見杯底,而謝威在持續敘述過程中,僅禮節性地,輕呷了小口咖啡。確實,他的經歷要比眼前的咖啡苦澀得多。

  事情起因,系謝威於2014年4月8日在光大銀行[購買了150萬元一年期理財產品「深圳中匯盈信進取九號」(下稱中匯盈信九號)。孰料一年大限未至,5個月後的2014年9月,他即被理財經理告知,因此款產品投資公司——廣東縱橫天地電子商旅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縱橫天地)董事長陳澤良自殺,產品已無法兌付。

  包括謝威在內,計有18位光大銀行客戶已透露購買了相關產品。其中部分客戶在光大銀行購買的是一款「中澤匯融七號」理財產品,管理者是註冊地在珠海橫琴島的中金匯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匯融)。由於其法人張鳳枝為陳澤良侄女,隨著陳氏身故,「中澤匯融七號」同樣面臨無法兌付的局面。

  兩案合併,目前18人共涉及無法兌付金額近億元。記者歷時三周,走訪了其中十餘位,多方了解,試圖對此「飛單」事件還原。

  記者調查顯示,「中匯盈信九號」並非光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而是深圳中匯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匯基金)的有限合夥私募產品,資金用途為中匯基金替縱橫天地墊付票款。

  案發後,涉案的前光大銀行珠海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張添吾已被公安機關逮捕。

  針對產品涉及人數多少、金額大小,以及事件解決辦法等問題,光大銀行總部向《投資時報》記者回應稱:「中匯盈信九號涉及廣東多家銀行,該款產品非我行產品,也非我行代理銷售產品。目前事件處於偵查階段,所以,其涉及人數和涉案數額,以公安機關公布的情況為準。」

  光大銀行同時強調,張添吾被公安機關逮捕是因他離職後擔任涉案公司高管,而涉案公司高管均被公安機關拘捕協助調查。「根據我行了解,並無光大銀行員工被捕。關於客戶投訴"中匯盈信九號』私募產品到期無法兌付一事,我們將密切跟蹤事件的進展情況,積極協助公安機關的調查,最終結果將以公安機關的認定為準。我行支持和建議有關群眾通過正當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從過往案例看,銀行代銷的私募產品無法兌付的情況並不鮮見,通常情況下,受害客戶維權艱難,很難挽回損失。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光大銀行曾貸款給縱橫天地1.5億元,因陳氏身故,該筆貸款未能收回。

  18名VIP客戶受損近億元

  「這150萬無法兌付,想都沒有想到。因為在光大銀行做大額理財多年,一直跟隨一個固定的理財經理蘭曼君,此前一直好好的。」謝威告訴《投資時報》記者。

  據了解,光大銀行珠海分行高級理財經理蘭曼君和負責陽光理財業務的營業部副總經理張添吾集中了一部分該行存款或理財產品到期的大客戶,在2014年以光大銀行名義銷售「中匯盈信九號」,產品投資於主營機票分銷業務的縱橫天地,而2014年該公司董事長陳澤良自殺,導致資金鏈斷裂、產品無法兌付。

  事發之後,原光大銀行珠海分行行長劉源仍在光大銀行珠海分行工作,擔任與顧問相關的職務,張添吾9月末辭職後已被警方逮捕,蘭曼君亦選擇辭職。

  一個細節是,陳澤良2014年9月18日身故,而一位光大銀行客戶在9月16日仍在購買中匯基金公司產品。數額上,起初僅百萬、千萬級客戶方能被蘭曼君和張添吾拉入,至後期,幾十萬元級別的客戶也「需要」。

  據受害者透露,韓國知名足球教練——原廣州恆大主教練李章洙,同樣受害於「中匯盈信九號」,只不過他是在交通銀行(7.21,)購買該款產品,金額達1000多萬元。不過,此情況並未得到李章洙本人證實。

  從記者接觸的「苦主」看,除金額不同外,受害情況大致相同:客戶年齡相對偏高。另外,受害者均是光大銀行長期理財大客戶,少則四五年,多則八九年,在光大銀行開戶多已超十年。

  記者問及為何選擇光大銀行進行大額理財時,多數人的回答是,「離家近」。至於為何未對這款產品產生疑慮,多數人的回答是,「過去太信任了」。

  這些受害者向記者透露,他們找到光大銀行,但銀行方面拒絕交涉,答覆僅是走法律程序。

  「大家並不想打官司,因為訴訟費很貴,且很難打贏。唯一令大家有一絲樂觀的是,這次和華夏銀行(13.56)2012年"飛單』案比較像,那個案子,華夏銀行做出了賠償。」

  購買過程輾轉複雜

  針對案件具體進展,《投資時報》記者致電光大銀行珠海分行現任行長皮塘,但其電話始終未能接通。隨後,記者從廣州其他媒體記者處了解到,光大銀行珠海分行曾解釋稱,很多客戶並非在光大銀行購買該款理財產品,客戶誇大了事實。

  為何珠海分行會有與受害者表述不一致的地方?這些VIP客戶究竟是否通過光大銀行購買相關產品?

  據記者了解,在購買「中匯盈信九號」的過程中,有的客戶通過光大銀行賬戶轉賬,有的客戶通過光大銀行大客戶室網銀轉賬,還有的,被理財經理轉移出了光大銀行監控體系。

  例如,先讓客戶把錢從光大銀行賬戶轉到附近的建設銀行(6.64),再從建設銀行匯錢到中匯基金賬戶的託管行興業銀行(16.79),最後陪同客戶一起回到光大銀行陽光理財室進行簽字。完整的操作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

  雖然方式不同,但該產品的銷售均是張添吾和蘭曼君在光大銀行任職期間操作的。

  記者調查得知,1982年出生的蘭曼君起初只是光大銀行一名大堂迎賓人員,後被提升為高級理財經理,2013年至2014年間,其「事業」漸趨「巔峰」,裝扮不同於前,並更換了汽車。事發之後,便無人再見過蘭曼君。2014年國慶節後,凡詢問蘭曼君去處者,均被光大銀行告知已辭職。

  記者曾連續一周撥打蘭曼君電話,時而關機,時而未接,時而掛斷。至於其為何沒有一起被捕,公安機關的說法是,其沒有主觀意識的犯罪。

  記者還致電光大銀行珠海分行風險總監,他對記者表示,具體情況公安機關還在調查,沒有明確結果。

  光大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態度是,該行從沒售賣過「中匯盈信九號」等理財產品,這是珠海分行已離職員工的個人私售行為,且客戶購買時,應該知道這不是銀行的產品。

  產品抵押物涉嫌造假

  無疑,此場騙局漩渦的核心,在於「中匯盈信九號」、「中澤匯融七號」兩款私募產品。前者涉及資金7億元左右,後者涉及9000萬元左右,而光大銀行的客戶涉及前者6000多萬元,後者3000多萬元,合計近億元。

  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中匯基金公司於2011年在深圳註冊,法人為盧峰。據稱盧曾在工商銀行(5.15)黃埔分行工作,但記者未能證實。

  2012年11月,盧峰和幾個同樣在銀行有重要職位的員工成立了深圳中匯盈信進取九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向投資者募集資金。產品說明是用於縱橫天地機票結算款周轉。據了解,物業抵押為其持有的天河區興盛路12號1至3層部分商業物業所有權,經廣東中廣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該物業估值1.3億元;土地抵押為縱橫天地關聯企業持有的土地使用權,估值為1.54億元。

  隨後,中匯基金與縱橫天地約定,以每筆24%的年化收益率放款給縱橫天地。據透露,光大銀行大客戶購買的產品年化收益率,根據金額多少有所差異,多在11%左右。

  2013年底,時任光大銀行珠海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的張添吾,在珠海橫琴成立了中金匯融公司,蹊蹺的是,其法人為陳澤良侄女張鳳枝。

  中金匯融公司管理的中澤匯融七號產品,為廣東益民旅遊休閑服務有限公司(五豐行關聯公司)支付平台建設和系統升級為募資項目,土地抵押為五豐行持有的韶關5A級風景區丹霞山附近的500畝林地和珠江新城附近300平方米的商鋪產權,估值7800萬元,股權質押為借款人68.2%的股權,估值1.38億元,益民金融關聯公司五豐行提供無限連帶擔保,陳澤良提供不可撤銷連帶保證。

  《投資時報》記者以購買金融產品為名,致電中金匯融,對方稱其為銷售牆紙的公司。而翻看網頁,銷售中澤7號的公告還在其網站上。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上當?除去對銀行的信任外,該產品合同里標明的抵押物也讓受害人防不勝防。記者了解到,光大銀行的18位客戶並未去核實過抵押物的真偽。但一位交通銀行的受害人告訴記者,他在購買產品前,曾親自去看了抵押物和房產證複印件,很難看出破綻和紕漏。

  事發後,有客戶再去調查抵押物時才發現,曾經讓他們覺得「妥妥的」抵押,卻系造假。

  中永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興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銀行「飛單」事件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有的銀行分支機構管理鬆懈,導致自己的員工腳踩兩隻船,在為其他單位工作甚至涉嫌犯罪,員工賺外快,銀行聲譽受損;第二,銀行客戶的風險意識淡薄,防範風險的能力不足,一旦受高收益「餡餅」誘惑和虛假宣傳欺騙,就容易墜入風險「陷阱」;第三,監管機構和司法機關對「飛單」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

  他還表示,客戶沒有與銀行簽訂《理財產品協議書》,而是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簽訂合同,購買了投資基金,銀行沒有承擔責任的法律義務。不過,中匯基金公司人員利用了客戶對銀行的信任,如果客戶有證據證明中匯基金公司在提供服務時有欺詐行為,則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向中匯基金公司索賠。

  非法集資吸存

  「中匯盈信九號」資金鏈斷裂,不僅光大銀行一家遭殃,廣東省多家銀行均遭致牽連。

  對於案件的性質,警方目前定性為非法集資吸存。迄今,中匯基金公司已有12人被抓,多為光大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前員工。

  廣東警方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匯盈信九號」涉及的人次為289人,涉及金額7.48億元;現有報案人數97人,金額2.74億元;涉及未還款人數169人,涉及金額(資金缺口)3.258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匯基金涉及人數眾多,是因其產品近乎完美的抵押物。

  《投資時報》記者在謝威帶來的《深圳中匯盈信進取九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說明書》上看到,該產品採取了土地抵押等風控措施:縱橫天地關聯企業五豐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諾以其持有面積為140787.7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

  謝威告訴記者:「當時的想法是,有這麼優質的土地擔保,有限合夥也就50人,再不濟還有這麼多的土地啊,怕什麼呢?」

  按照有關規定,有限合夥私募基金人數不得超過50人,數額不得低於100萬元。

  一位購買了3000多萬元中匯基金產品的受害人對記者說:「2008年我就在光大理財,之前比這次數額大的也有,但都沒出過問題,我一直和他們(光大銀行理財經理)講,我不做銀行以外的產品,我不知道那產品不是銀行的。」

  記者了解到,多年以來,不少光大銀行客戶也買過非銀行理財產品,也就是沒有銀行蓋章的產品,但未出現過問題。據這些客戶透露,2012年9月,光大銀行就已在出售「中匯基金」,這18人當中有3人曾從光大銀行購買「中匯3號」,但此前全部兌付。

  26.9億資金追討

  陳澤良的死亡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隨著他的離世,縱橫天地廣州總部基本停止經營,26.9億元債務糾紛因此浮出水面。

  據《投資時報》記者了解,縱橫天地召開過一次全體債權人大會,對債權進行了粗略統計。目前欠債金額達到26.9億元,涉及至少11家銀行、多家小貸公司及100多家機票加盟商與全國各地分銷商等,銀行欠款約為7.52億元,小貸公司約為9.76億元。

  但此案尚未立案,具體數額還需警方調查。

  縱橫天地總部位於廣州,創立於1998年,主營機票分銷業務,是華南地區主要的機票分銷公司。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達25家。不僅如此,縱橫天地曾擁有350多家加盟連鎖店、300多家服務配送商及3萬多家加盟代理商,並一度獲得來自凱雷、華禾投資等知名VC的投資。

  世事變化莫測,縱橫天地2014年10月8日在官網貼出公告,宣布「因大股東(董事長)陳澤良9月18日心臟病突發病逝,導致資金鏈斷裂,經營困難,目前平台B2B業務已經全面暫停」。

  不過,從受害者口中傳出的消息多是,陳澤良是自殺,非病逝;而更離奇的說法是,陳已逃亡國外。此人究竟是生是死,至今並未得到警方確認。

  國際航協的數字顯示,縱橫天地尚有1.15億元BSP欠款需由擔保公司中航鑫港代為償付;此外,亞科公司的BSP在線支付對縱橫天地的線下授信尚有1700萬元未收回。

  雪上加霜的是,自2014年8月起,縱橫天地因經營不善,開始欠發員工工資,拖欠金額千萬元以上,引來數千名員工討要工資。當四面八方的債主找上門時,陳澤良的弟弟對債權人表示,並不清楚此事。

  在一個電子紀念館裡,記者看到一些悼念的留言,多為「一路走好」的感懷,讓人暫時遺忘了討債的咒怨聲。告農行無果一紙荒唐淚:偷錢者出獄 儲戶仍坐牢2015年01月26日 09:52來源:

采編:東方財富網

張凈出獄後在法院卷宗里找出的4張冒名單據。

  124萬存款蒸發,儲戶反成詐騙犯

  重慶張凈夫婦十餘年前在農行存款4筆,共120餘萬元,而錢卻「失蹤」了。2006年,他們狀告農行反被刑事立案,丈夫以詐騙罪獲刑4年。最高法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關注到這一離奇案件,儲戶出獄4年後終獲無罪判決,目前正與農行協商賠償。

  1月14日,重慶法制在線發布了一篇題為《剛性監督又進了一大步》的重慶市人大2014年監督工作回眸文章,提及上一年度處理了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群眾反映強烈且經審查確有問題的12件信訪申訴案,督促法院啟動審判監督機制,使得張凈詐騙案等案件得到了糾正。

  那麼,這個張凈詐騙案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案件,為何能排在糾正案件的首位呢?大概因為張凈是全中國第一個坐牢的銀行儲戶。

  張凈,1943年出生,四川成都溫江人,重慶最老牌的三家上市公司之一—萬里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全國勞模,重慶市第一屆、第二屆人大代表,退休後創辦了一家塑鋼管道公司。2001年初,在其公司任副總經理的黃志忠找到張凈,稱朋友開廠,需資金幫忙,可付給高息。張凈考慮到私人借貸後資金的安全性,並未同意。後黃稱對方有銀行的朋友,可通過存摺抵押貸款,存一貸三,只需要張凈把錢存到這家銀行,就可幫助朋友獲得三倍的貸款。

  張凈事後獲知,是重慶梁平縣人陳天明想開一個啤酒瓶廠,但缺乏資金,就找到從事民間融資的雷銳(四川綿陽人)。雷銳通過另一民間融資人寧鳳山認識了黃志忠,並從黃處得知張凈手中有資金。

  在高額利息的誘導下,張凈同意將多年的工資、獎金和分紅收入等存到對方指定的銀行,但為安全起見,他要求銀行出具還款承諾,保證一年內還本付息;對於資金如何使用,他不予過問。對方同意由銀行出具承諾書。

  2001年5月25日,張凈攜款38萬元來到重慶梁平,按約定存入了農行梁平縣支行。當天,他得到了對方按30%年息給付的11.4萬元利息,以及蓋有「中國農業銀行梁平縣支行營業部業務公章」的銀行還款承諾書。

  之後的2001年6月、9月和2002年4月,張又三次以自己或妻子陳登貴的名義到梁平繼續存款。四次相加,累計在農行梁平縣支行存款近124萬元。

  2002年,38萬元存款到期後,張凈便持存摺和承諾書到銀行取款,卻被銀行告知:存款已被他人取走,並以「正在調查」為由拒絕支付。

  原來,向張凈引資的陳天明、雷銳通過熟人認識了農行梁平縣支行會計藍振貴。他們向藍振貴表示,要將引來的資金存入農行,由他負責辦理銀行卡、存取款相關業務,給他資金總額2%的好處費。藍表示同意。張凈的38萬元到賬後,藍振貴就以張凈的名義辦理了銀行卡,將其存款數次劃轉或取現,賬上最後僅剩了5塊錢。

  張凈多次找銀行取款無果,而引資一方的雷銳等也表示無力支付。2005年6月,張凈一紙訴狀將農行梁平縣支行告上法庭,要求還本付息。

  在訴訟過程中,銀行方面明確告知其存款被職工藍振貴劃轉或取走,銀行對此並不知情;且張凈手中的承諾書上的印章是偽造的,銀行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向儲戶出具這樣的承諾書。

  張凈堅持認為:「錢是存在銀行的,無論如何銀行應該賠償。」在法庭主持下,張凈與農行達成書面和解協議:張在收回38萬存款本金後,放棄利息並撤訴。

  農行通過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向藍振貴、陳天明、雷銳等人追回了38萬元,付給了張凈。

  銀行職員辦卡取走全部存款

  以張凈妻子陳登貴名義存入農行梁平縣支行的兩筆共71.92萬元存款也同樣被划走。2006年3月,陳登貴委託小女兒張愛蓮為代理人,向農行追討存款。

  訴訟過程中,農行向當地警方報案「遭遇詐騙」,警方介入調查。梁平縣法院裁定民事訴訟中止審理。

  2006年9月8日,在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的公司辦公室,63歲的張凈被不請而來的4名梁平警員戴上手銬抓走,送往梁平縣看守所關押。次日,警方以張凈涉嫌「協助」藍振貴、陳天明等人取走其存款為由,將其刑拘。

  走進看守所,張凈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強姦犯、小偷、吸毒的……監室里多的時候要住20來人,睡覺時只能側卧,一個挨著一個,胸抵著背,不時為爭搶位子發生打架。沒陽光、沒自由、一切行動受限,這是他眼中的地牢式生活。最難受的是沒法洗澡。監室里沒有熱水,只能去外面提,每次只能提一點,還要靠爭,他這樣的老人很難爭到。「年輕人可以洗冷水澡,我受不了,一洗就會生病。」張凈說,自己進去以後,近半年沒有洗澡。

  最讓他難受的還是一次接一次的提審。公安先後提審他十七八次,讓他交待如何串通轉走存款,詐騙銀行。「檢察官也一樣,都是給我洗腦,要我認罪。可是,我何罪之有?」張凈堅持不認罪。

  張凈在10監室還意外撿到一張「串供」紙條,是關押在11監室的藍振貴寫給9監室雷銳的,約定在法庭上一起指認是張凈告訴了他們密碼。

  儲戶起訴銀行身陷囹圄

  偷錢者出獄了,儲戶還在坐牢

  2007年10月,梁平縣法院判決張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為了獲取高額利息,將存款密碼泄露給藍振貴,採取同意、協助他人支取其存款,然後起訴銀行賠償的手段,騙取公共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但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屬未遂」,判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0萬元;同案的藍振貴犯受賄罪,判有期徒刑1年3個月;陳天明犯偽造企業印章罪,判有期徒刑1年3個月;雷銳犯偽造企業印章罪,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儲戶的刑期最長。

  張凈不服有罪認定,提起上訴。2008年4月,重慶市第二中級法院終審維持原判。案件審理中,張凈的辯護律師黎耘等提出了「儲戶與農行之間是民事法律關係,不構成詐騙」、「認定張凈犯有詐騙罪的證據(告訴了藍振貴存摺密碼)自相矛盾,無法查實」、「妻子起訴銀行,跟丈夫無關」等辯護意見,均未被採納。

  張凈隨後被送往重慶三合監獄服刑。「不復清白死不瞑目」成了他的信念。他在獄中多次提出申訴。張凈的家人也都不相信這是犯罪,其小女張愛蓮甚至終結了苦心經營多年的機電產品生意,一心為父親跑官司。

  2010年6月8日,張凈刑滿出獄。以前身體指標一切正常的他在監牢中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行走不便。他卻不顧這些,立刻又走上了翻案的路途。他去梁平縣法院,要求看庭審上沒有露面的兩張密碼掛失和兩張借記卡申請表。被法院拒絕以後,他又找來律師去調閱。法院仍然找茬,只許看、抄,不許複印。

  不久後,張凈去到北京,向最高法求援。「這些單據都是別人冒我和妻子的名填寫的。既然我向他人透露了密碼,別人還用向銀行掛失密碼嗎?」張凈說,只要鑒定這4張關鍵性證據,就足以推翻一、二審認定的事實,「我透露了密碼就不會有它們;有它們就證明我沒透露密碼給別人。」

  最高法接待人員認為這個證據非常重要,但張凈的手抄件不說明任何問題,讓他回去請重慶市檢察院提供原件。

  曾是重慶市人大代表的張凈回到重慶,先後找到市檢察院和市人大內司委協調,都沒起作用:梁平縣農行根本不提供,梁平縣法院也不配合。

  張凈再去北京,講了這些情況,「最高法的人聽了很生氣」。他還在回來的路上,梁平縣法院打來電話聯繫,並來到他家,要他承諾不要去北京上訪了。

  「我可以寫承諾書,不過有條件,就是你們必須給我提供那4張單據。」面對張凈提出的條件,梁平縣法院考慮再三,最後同意了。

  從2012年2月到8月,梁平縣農行分4次提供了4張單據,張凈又花1萬多元進行了司法鑒定。鑒定結果:這些單據沒有一張是張凈和其妻簽名的。

  重慶高法提審,宣告儲戶無罪

  即便是拿到鐵證,張凈也費了很多周折,才促使重慶高院於2013年10月提審此案。2014年12月,重慶高院以「(2014)渝高法刑提字0001號」刑事判決書,重新裁決了該案。該院認定,張凈主觀上是為了追回自己存入銀行的本金而不是為了佔有銀行的財物,原判決認定張凈在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故意證據不足;原裁判認定張凈主動透露密碼的事實,其證據相互矛盾,不能證實。該院終審宣判張凈無罪。

  張凈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換來清白。他說,這是他人生中遭遇的最大打擊。而且,他的伸冤之路到現在才走了一半。因為他家14年前的存款還在農行,沒有返還;高院的判決下達一個多月了,他連一個道歉都還沒有收到……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會理事高一飛對這起「儲戶獲刑」案件保持了持續地關注。

  高一飛稱,張凈案能否成立,兩個最關鍵之處在於「有無證據證實張凈泄露密碼和與他人串通」和「張凈有沒有配合的動機」。「從證據上看,張凈夫婦均是農行的普通儲戶,他們的財產權利受到了他人侵害,是受害者,並非藍振貴等人的同案犯,結果這個受害者還被判入獄,非常荒唐。」他表示,張凈要投入自己的100多萬元現金,用並不隱密的訴訟手段,來詐騙銀行的國有財產,風險巨大,且能夠得逞的可能性非常小,違背了常理。

  「張凈案中,一、二審法官是如此輕率。」高一飛表示,審判冒著巨大的定性風險,證據也存在如此多的問題,缺乏內在聯繫,卻用於「幫助」銀行打擊儲戶,這直接導致了無法定罪的儲戶成為了罪犯。

  高一飛認為,重慶高院的改判是適當的;張凈作為受害人理應得到國家的安撫和賠償;張凈與銀行的存款合同是無效的,其存款農行理應返還。他認為,農行聰明的做法是現在就與張凈談返還存款一事,而不是等到張凈再來告它。

  張凈夫婦均是農行的普通儲戶,他們的財產權利受到了他人侵害,是受害者,並非藍振貴等人的同案犯,結果這個受害者還被判入獄,非常荒唐。招行理財被誤導買保單 生命人壽給承諾卻虧40%www.eastmoney.com2015年02月05日 10:32

現價:14.32 漲跌:0.02 漲幅:0.14% 總手:3370617 金額(萬):497338 換手率:1.63%

  保險公司誤導銷售層出不窮,2015開年剛剛遭到保監會通報分支機構存在虛假宣傳伎倆的生命人壽,又遭人投訴。近日,來自深圳的市民喬先生向媒體反映稱,3年前,前往招商銀行深圳市富華支行辦理存款業務,不料卻受穿著銀行制服的生命人壽銷售人員誤導買了一份可以「隨取隨用」的分紅險,如今想要取回「存款」不僅沒有收益,卻還要大幅損失40%。

  招行客戶理財被誤導

  據報道,2011年7月25日,喬先生前往招商銀行深圳市富華支行辦理存款業務。由於是招行金卡客戶,在貴賓理財專區一位姓羅的女士接待了他,並向他推薦了一款高收益理財產品。羅小姐稱該產品具有保險功能,年收益率8%,分紅5%,加起來可達到13%。

  「她當時穿著招商銀行工作服,佩戴個人理財專員的胸針」,喬先生回憶稱,「想著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嘛,所以還是蠻放心的,何況還有那麼高的收益。雖說是有保險功能的理財,我當時也不清楚具體是什麼保險條款,但是也沒太在意。」

  隨後,這位穿著招行制服的羅小姐為喬先生新開了一張卡,並將5萬元存款轉入該卡內。雖然合同單上標著「生命人壽保險」,喬先生也並沒有拒絕簽字。只是問了一句存進去的錢可以隨時取出來使用嗎,羅小姐很明確地說可以「隨用隨取」。

  保險售出卻被指並無電話回訪

  臨走時,羅小姐叮囑最近幾天會有回訪電話,不管問什麼,只要回答「清楚」、「知道」就好,但是喬先生堅稱自己並沒有接過任何回訪電話。

  時隔半年後,2012年年初,喬先生拿著當初招商銀行網點羅小姐給他新辦的銀行卡去取錢,卻發現卡上沒有錢,於是來到當初辦理業務的這家支行。一位銀行客戶經理接待了他。客戶經理告訴他之前幫他簽單的羅小姐不是銀行工作人員,是生命人壽的保險推銷員,已經不在招行辦理保險業務。針對這張卡上沒錢的情況,客戶經理說錢是不會丟的,只是現在不在卡上,放在保險公司了,而且13%的年收益率比銀行存款利率高,還是挺好的,讓他不用擔心。對此,喬先生表示無語了。

  此後2012年7月25日、2013年7月25日、2014年7月25日,保險公司打來電話通知繳款,每年跟當初「存繳」的數額一樣,五萬元,但喬先生沒有再續繳。

  後來,想到當初銷售員表示「隨取隨用」,需要用錢的喬先生聯繫生命人壽保險公司要求全額退保。但是該公司回復稱同意辦理退保,但只能拿回保單現金價值和部分分紅,共計3萬元。喬先生認為損失太大,解決方案很不合理,希望能全額退保,共計5萬元。

  接到讀者報料投訴後,記者致電了招商銀行深圳富華分行,工作人員稱當時確實有生命人壽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駐點銷售,但是現在沒有了,並答應聯繫保險公司幫助解決。隨後,記者還根據喬先生提供的電話號碼連線生命人壽保險深圳分公司,由於喬先生目前已在北京工作,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建議喬先生帶上身份證和保險合同單前往生命人壽北京分公司辦理退保業務。1月29日,生命人壽回應媒體,表示生命人壽深圳分公司已經對喬先生的事情進行調查,並第一時間聯繫到投保人喬先生,其將近期前往生命人壽北京分公司遞交投訴資料,將有人協助受理投保人投訴。

  相關鏈接

  新年敲警鐘,生命人壽等銷售誤導吃罰單

  每年年初,各家險企正是加緊為「開門紅」衝刺之時,監管部門近日卻翻出舊賬給了當頭一棒,敲響了新年警鐘。1月4日,保監會點名通報了生命人壽、民生人壽等各分支機構的虛假宣傳伎倆。

  通報因由:銀保宣傳混淆視聽

  通報案例:2014年1月,遼寧保監局接到保險消費者投訴,反映工商銀行瀋陽和睦路支行在代理生命人壽遼寧分公司業務時存在違規宣傳問題。

  調查發現,工商銀行瀋陽和睦路支行職場內擺放自製宣傳資料,以及帶有誤導性內容的保險產品宣傳展板和擺台。經核實,相關違規宣傳資料存在「每年存1萬」、「支取」、「本息」等混淆銀行產品和保險產品的表述,且部分宣傳資料載有保險產品年化利率不低於4.4%的書面承諾(該款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為2.5%,最低保證利率之上部分是不確定的);相關違規宣傳資料系由生命人壽遼寧分公司員工周某自行製作,但生命人壽遼寧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閆某知曉周某存在製作和使用違規宣傳資料問題,卻未按規定處理、上報和有效制止該違法行為;作為保險代理機構,工商銀行瀋陽和睦路支行在銷售過程中,存在使用違規宣傳材料行為。

  罰單:遼寧保監局對生命人壽遼寧分公司罰款10萬元,對責任人周某和閆某分別警告並罰款2萬元,對工商銀行瀋陽和睦路支行罰款10萬元。去年9家信託被冒名頂替 灰色理財防不勝防www.eastmoney.com2015年02月22日 09:54

  信託銷售的火爆及營銷環節的混亂,不僅讓互聯網「團購」信託鑽了空子,更是衍生出一批盜用信託公司之名發產品的「李鬼」。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信託公司官網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9家信託公司發布十餘條聲明,提醒投資者警惕虛假信託信息,內容多數為不法分子「冒用信託公司名義銷售假信託產品」、「收取信用卡或個人小額信貸辦理手續費用,進行詐騙活動」等。而2013年類似的信託公司聲明只有3條。

  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現上述現象,一方面是信託產品在高端理財市場上接受度較高,而另一方面,信託營銷市場的混亂,如信託產品層層代銷使部分投資者未能與信託公司直接接觸,信息繁雜混亂也為這一現象的產生創造了溫床。

  去年以來9家信託公司被「冒用」

  伴隨互聯網金融貫穿2014年全年的火熱,網上「團購」信託產品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與這些「打擦邊球」的團購信託相比,利用互聯網銷售假信託進行詐騙和非法集資對投資者的傷害恐怕更大。

  2014年出現的假信託事件,影響較大的包括中糧信託產品被冒充的事件。去年5月26日,在一個第三方理財產品銷售網站上,一款名為「中糧信託衡智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產品被掛出。而隨後,中糧信託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公司從未發起、銷售或發行名稱為"中糧信託衡智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信託產品」。同時中糧信託表示,未同意或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進行與此相關的信息披露、產品銷售與發行。

  中糧信託產品被「冒充」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信託公司人士表示,假借真實信託公司的名號發產品的情況,此前未聽說過類似案例。

  不過本報記者通過對信託公司官網進行梳理後發現,發布「打假」公告的信託公司不止中糧信託一家。

  2014年4月份,愛建信託曾發布公告指出,有個別公司假借愛建信託的名義發布集合信託計劃,此類信託計劃非愛建信託所有;市場上出現的「愛建信託揚州匯宇物流信託基金」的相關產品,發行機構為「北京中鶴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愛建信託並未與北京中鶴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發行任何產品。

  方正東亞信託也於去年4月9日和去年11月10日發布兩條公告稱,「有個別理財網站未經我司同意擅自發布我司信託產品信息,並彙集個人資金聚眾認購信託產品;多家非金融機構網站公開發布我司信託產品信息,甚至是不實信息」。而北京信託相關公告的內容則是:有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的名義,收取信用卡或個人小額信貸辦理手續費用,進行詐騙活動。

  此外,在2014年發布類似打假公告的信託公司還包括:國民信託、金谷信託、新時代信託。內容主要包括有人利用互聯網、微信、電話、簡訊等方式,冒用信託名義向投資者進行理財產品不當宣傳和推介活動。

  今年剛過了不到兩個月,信託公司針對冒名從事理財產品宣傳及推介活動的聲明便已頻繁出現。截至目前,已有山東信託和新華信託兩家信託公司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宣布,發現有機構和個人利用電話、簡訊等方式冒用信託公司名義向投資者進行理財產品不當宣傳和推介活動。

  2013年「假信託」初現苗頭

  事實上,冒充信託公司或其下屬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甚至是詐騙的事件在2013年已經出現,只不過數量不多所以並沒有引起更多重視。

  2013年5月28日,雲南信託發布公告稱,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稱或使用與公司近似名稱設立仿冒網站進行欺詐活動。不法分子通過在其假冒網站上發布虛假信託產品(項目)信息,非法向投資者承諾收益等方式誤導投資者、騙取錢財,「除官網外雲南信託不存在其它任何網站,也從未授權其它網站或電話以我公司名義進行宣傳和發布信託產品(項目)信息。提醒廣大投資者明辨真偽,謹防受騙上當」。

  而尚未發行的信託計劃也曾「中招」。2013年7月13日,大業信託發布公告稱,有投資者反映中方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了一款名為「中方財富北京銀河灣嘉園物業投資型私募投資基金」的有限合夥基金,「稱其將募集資金投入到我司設立的信託計劃中,並最終用於北京銀河灣嘉園項目。而此時上述投向大業信託的"大業信託北京銀河灣嘉園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尚未開放發行。」

  此外,方正東亞信託也曾於2013年發布公告稱,發現有個別公司以與信託公司的名稱極為相似的名稱推介信託產品,使得一些投資者產生誤解,提醒投資者在認購信託產品時審慎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

  據本報記者統計,2013年以前幾乎沒有信託公司發布過類似的公告。對比上述公告數量可以發現,自2013年開始,冒充信託公司推介信託產品甚至是詐騙的行為迅速增加,去年信託公司發布類似公告的頻率比2013年增加了超過一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現上述現象,一方面是信託產品在高端理財市場上接受度較高。而另一方面,信託營銷市場的混亂,如信託產品層層代銷使部分投資者未能與信託公司直接接觸,信息繁雜混亂也為這一現象的產生創造了溫床。

  信託公司積極應對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燕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大爆發的一年,也是「百元信託」、「團購信託」等違規理財多發的一年。其實信託真正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大概就在2013年、2014年,也就是信託業快速發展到平穩發展過度的兩年。所以不法分子借著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爆發藉機賺取暴利也就在預料之中。「而2014年,是市場對信託業質疑聲最大的一年,也是監管層對行業監管最嚴的一年,要求信託公司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媒體曝光的風險及問題信託產品做出說明,所以我們會看到2014年信託公司對風險產品、假冒產品的應對態度也更加積極。」

  業內人士分析,對於假冒信託產品,投資者應該首先提高自身信託知識水平,對真正的優質的信託產品要有一定的識別能力。

  根據《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及信託相關法規,信託產品屬於私募產品,購買集合信託產品需滿足合格的投資者要求,即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在其認購時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財產證明的自然人;個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收入證明的自然人。輝綠礦業捲走百餘老人1800萬 以24%年利率為餌2015年02月27日07:52新聞晨報

採訪中,受害老人拿出了所謂的借款合同,幾十萬元就這樣不翼而飛了。/晨報記者肖允

  捲走百餘老人1800萬,輝綠礦業

  曾組織30位「投資人」到湖南深圳考察 以24%年利率為餌,最大受騙金額133萬

  □晨報記者 葉松麗 實習生 施夷佳

  本報昨日刊登《騙2億多,「百銀財富」高層捲款跑路》一文後,又接到多位老人的投訴。一家名叫「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企業,在收取了100多人1800多萬元的投資款後,集體消失。記者根據這些受害老人提供的信息,經過多方調查,了解到這個曾經真實存在的「輝綠礦業」公司的確已不知去向。目前,黃浦區警方正在辦理此案。

  年利率24%老人口口相傳

  2014年7月中旬,早已退休的紀女士在回家途中收到了一張傳單,是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募資廣告,投資回報率高達24%。如此高的收益率,讓手頭正好有點錢的紀女士有點動心。她的兒子還沒有結婚,夫妻倆準備了多年的一筆錢,需要項目來投資。

  2014年7月30 日,紀女士來到位於斜土路768號致遠大廈6樓D座的輝綠(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諮詢理財投資項目。公司業務員鄧某及經理向她介紹稱,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開採礦石,計劃從義大利進口相關設備,需要3000萬元資金。這3000萬元將全部由公司自己募集,年利率24%。

  紀女士回家與丈夫商討了一番,並且憑藉過去多次投資理財的經驗,決定先投少量資金試試。

  2014年7月31日,紀女士去了輝綠公司,選擇了自認為最保險的可以隨時退出的投資方案,填好借貸文書,寫好付款票據,在POS機上刷卡付款3萬元。次月紀女士如期收到了應獲的利息。期間業務員鄧某多次上門拜訪,送中秋月餅、紀念幣。種種跡象讓紀女士覺得這家公司還是靠譜的。為了回報業務員鄧某的殷勤,紀女士又分兩次追加了投資——分別於2014年9月15日投資了100萬元,2014年10月8日投資了30萬元。

  為了幫鄧某完成每月「業績」,紀女士還介紹自己的一個朋友,拿出20多萬元購買了其產品。由於在募資期間,輝綠礦業都能夠按時足額支付高額利息,投資人互相介紹,先後有100多位老年人進入了這個「陷阱」。

  知道上當有老人當場暈倒

  2014年12月1日上午,上完老年大學的王女士在朋友王先生的推薦下,順路來到位於斜土路768號的「輝綠礦業」,打算諮詢理財投資項目,卻發現公司大門上掛了鎖,裡面空無一人。王女士感到有些不對勁,馬上打電話告知王先生。這一消息很快就在投資人中間傳開了。

  當天下午,就有20多位老人趕赴現場一探究竟。紀女士說:「看到緊閉大門的公司,有人撥打了業務員的電話,發現已是關機狀態。因受到驚嚇,有老人當場暈倒在地。」

  第二天,聚齊的90多位老人決定報警。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經偵支隊於2014年12月2日受理此案,隨後於2014年12月6日以「上海市黃浦區湖南礦業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正式立案調查,同時在網上通緝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江南和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彭冬平。據初步統計,有100餘人受騙,涉案金額目前累計達1800多萬元,其中單個人被騙最大金額為133萬元。受騙的老人將所有業務員和公司負責人的電話都給了記者,記者逐一撥打,但沒有一個電話能接通。

  實地考察「領導」很粗魯

  「輝綠礦業」的受害者為此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50多人。受害人王先生告訴記者,王江南等人不僅僅成立了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還宣稱有一家投資管理公司,並且提供了營業執照副本。除此之外,公司還組織過「投資人」去湖南考察他們的礦山。

  王先生回憶說,他們一起去考察的老人有近30人。「他們把我們帶到巡頭村,說那個公司是他們的,那個礦山也是他們的。還從當地找了個領導來接待我們。」

  一同前往巡頭村考察礦山的劉女士說,那個當地領導講話動作很粗魯,不像一個領導,十有八九是他們請來的「群眾演員」。

  不過,那次考察,有些細心的投資人還是發現了一些端倪,「我們考察的那家礦業公司並沒有與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如果我們稍微清醒一點,就能識破這個騙局」。王先生後悔不已。

  後來,「輝綠礦業」公司又組織這群老人去深圳考察所謂的雞血石項目。在考察的時候,有投資人就指出,雞血石不是他們投資的項目,並要求公司公開財務情況。為了消除老人們的疑慮,去年九月末,該公司召集老人們成立了「資金監管會」,說是讓大家監管公司的運作。而事實上,公司並沒有向監管會成員透露公司運營的情況和財務消息,反而還讓監管會成員向外人宣傳投資項目以及發展新的客戶。

  [記者調查]

  撲朔迷離的輝綠礦業

  昨天下午,記者隨部分受害者再次來到位於斜土路768號致遠大廈的6樓D座,看到公司玻璃門依然緊閉著,裡面一片漆黑,勉強能辨認出前台桌椅。受害人王先生說,去年夏天,這個前台的接待員可熱心了。王先生指著公司門口牆上的一塊白色印記說,此前這個地方掛著「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名牌,現在已經被拆掉。

  記者詢問同一樓層另一個公司的員工,是否還對這家公司有印象時,一名女士說,由於他們公司剛剛在此落戶兩個月,此前的事並不熟悉,但是最近兩個月經常看到一些老人來公司門口扒著門張望。

  位於致遠大廈六樓的物業公司對「輝綠礦業」也沒有印象。他們查詢一陣子後,告知六樓的確沒有此公司。見記者疑惑,物業解釋道:「也許這家公司進來時,不是以公司名義而是以個人名義進來的,所以沒有登記公司的信息。」

  大廈的保安告訴記者,他平時總能看到一些老人拎著那個公司送的大米和油從大樓出去。他還曾經勸過其中一些老人不要貪便宜上當,「這家公司一看就是騙人的,規模很小,才十幾個人,普通話都說不好,也就只有老人才會相信他們」。

  記者從上海工商企業信息查詢系統中了解到,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地點的確在斜土路768號。經營範圍為礦產品、建築材料的銷售,以及投資管理諮詢。於2014年5月20日在黃浦市場監管局登記,法人代表為彭冬平。

  受害人提供的王江南、彭冬平等人註冊的另一家公司的營業執照副本中,公司名稱為「輝綠(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的註冊信息,記者在上海工商網企業信息查詢中,沒有查到相關信息。

  至於彭冬平等人曾安排受害老人們去湖南「考察」礦山一事,記者昨日也進行了調查。據受害人介紹,他們參觀過的礦山,坐落在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巡頭村。五團鎮黨政辦的王主任告訴記者,該鎮巡頭村只有一家名叫「城步苗族自治縣輝燦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該企業生產普通建築用輝綠岩。王主任強調,這個企業是正規註冊的,網站上能查詢到公司的信息。不過,該礦業公司已經停產很久了。

  記者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上查詢到,這家公司的地址為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巡頭村四組,法定代表人為黃燦。公司是2013年5月30日成立並核准的,登記機關為城步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採礦許可證有效期為2015年5月27日。註冊資本為60萬元。經營範圍:輝綠岩的開採加工和銷售。

  在湖南省工商局網站上也可以查詢到湖南輝綠礦業有限公司,地址在長沙市芙蓉區芙蓉中路順天國際財富中心2001房。但是該公司網站上寫的是2501室。公司法人正是王江南,與「輝綠(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同名同姓。該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元。2014年3月18日在長沙市工商局芙蓉分局登記核准。經營範圍為礦產品、建築材料的銷售,投資管理諮詢,這也與「輝綠(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的一致。但是公司網站上稱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

  網站上介紹說,公司在城步縣五團鎮巡頭村的礦區面積為1.0072平方千米,年產普通建築輝綠岩50萬噸。記者撥打該公司網站上的兩個固定電話,顯示號碼為長沙、湘潭、株洲區域。長沙市114查號台說,這個號碼是長沙的。記者從114查號台找到順天國際財富中心的物業公司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輝綠礦業一年前就搬走了,現在不知去向。

  那麼,「城步苗族自治縣輝燦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輝綠礦業」系列公司到底有沒有關係?五團鎮黨政辦王書記比較謹慎地說,他現在聯繫不上輝燦礦業公司的人。記者在邵陽市的114查號台也沒有查到這家公司的信息。騙2億多,「百銀財富」高層捲款跑路2015年02月26日01:29 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 葉松麗 實習生 施夷佳

  5萬元起點,年化收益最低8%,最高15%,投資周期短,最短三個月,最長才一年;而且你隨時要花錢,隨時可以取出來——這麼誘人的投資項目,是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銀財富」)在最初「吸錢」時的書面宣傳。然而,今年1月底,公司高層突然捲款「跑路」,千餘名投資人頓時慌了神。

  昨天下午,記者隨部分受害者來到位於淞滬路98號平盛大廈7樓的公司時,公司卻鐵將軍把門。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金額。但同為受害人的百銀財富業務員透露,僅僅線下的投資人就有810人,涉案金額金近2億元,網路平台上的線上投資人也有800多人,被騙金額大約2600萬元。

  公司業務員也被騙了80萬

  小陳是百銀財富浦東某分公司的業務員。他在公司做了兩年,工作是線上客戶經理,也就是不斷發送融資信息、跟蹤客戶、解答客戶的疑問,也就是所謂的P2P。小陳感覺公司運營很穩定,本金進來,按期支付利息,財務定期將收益打進投資人的賬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在小陳的電腦鍵盤下面,壓著一張投資收益表,上面寫著「財富增值,穩定保障」。這張表上羅列了百銀「融資」的5套方案,16個收益對照表。最低回報是8%,5萬元起點,3個月; 最高回報是15%,100萬元起點,12個月。

  記者了解到,百銀財富的5套融資方案,就是他們對外銷售的5個投資理財產品,有3個月、6個月以及一年期可供選擇。不同時限投資金額的起步線也有所差異,按照每月拿利息,整存整取的規定來實行,並且合同上寫明按「銀行四倍利率」來放貸。

  面對這樣的投資回報,小陳有點動心。「我自己沒有什麼錢,剛工作沒幾年。但是,父親手裡有一筆錢,他放在銀行里,利息趕不上物價,等於虧本嘛!」小陳告訴記者。

  為了讓父親將這筆錢投進百銀財富,小陳可謂煞費苦心,最終,小陳還是說服了父親。去年7月24日,小陳的父親那筆80萬元的5年期存款到期,連本帶息全部取出。

  兩天後,小陳把80萬元一次性購買了公司半年期的「理財產品」。

  今年1月25日,投資期限已到。小陳問財務本金和利息什麼時候到賬?財務告訴他,按照慣例是「T+1」,也就是第二天到賬。

  1月26日,小陳再次問財務,財務說資金賬戶已經只進不出,可能是資金周轉遇到了一點問題。具體情況讓小陳問上層領導。「作為公司員工,在公司遇到困難時,我跑去找領導要賬,有些不恰當,對吧!」

  近百名客戶、員工集體報案

  1月29日,百銀財富法人代表李曉軍向警方報案,稱公司原法人賴昌豐攜款潛逃。「這件事我們一無所知,因為他報案後,南匯分公司的人還在往公司的賬上打款,我們看不到出大事的跡象。」記者讓小陳回憶「出大事」前的跡象,小陳說,直到2月2日,近百名客戶和百銀財富的員工去公安局報案,他才如夢方醒。

  當日一起去報案的受害人小潘說,警方是以「百銀財富非法集資」立案的。

  在上海工商網站上,記者查詢到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註冊地在寶山區長逸路15號B棟1412室,法人代表確實是李曉軍。公司多名業務員向記者證實,此前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賴昌豐。記者曾試圖聯繫李曉軍了解相關情況,未果。

  從企業登記信息看,公司經營範圍被規定為從事電子產品、計算機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諮詢、轉讓、服務等。也有「金融信息服務」方面的記載,但是用括弧明確規定「不得從事金融業務」。

  [警方立案]

  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重點追贓追逃

  記者了解到,2月12日,楊浦區公安分局相關部門邀請部分受害者代表反饋案件進展情況。受害者表示,那次談話,警方的態度還是很令人振奮的。

  據悉,楊浦警方對百銀公司已經正式立案偵查。時間是在案件由派出所移交到經偵支隊的第二天。

  目前,警方對百銀公司案件性質已初步確定,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且已成立了專案組。

  受害者代表告訴記者,警方現階段辦案是追贓追逃和取證有重點地同時進行,重中之重是追贓。對於警力投入,目前楊浦經偵主導偵察,多種警力全方位投入,包括市經偵總隊等各方專家都有介入,一起破案,並和相關法律專家合作,解決案件進展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問題。

  受害者告訴記者,警方稱追贓將會貫穿整個案件的始終,追贓力度將一直保持不變。

  [記者探訪]

  百銀財富擁有眾多分公司,也都先後關門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淞滬路98號的平盛大廈,想看看這家公司是否還有人員留守。走入電梯按下7樓按鈕時,卻發現無法到達。隨後,記者通過消防通道來到七樓,發現門已經鎖住,並貼上了封條,無法看到裡面情況。

  大樓物業方面則表示,百銀財富並沒有大問題,目前公司只是在作內部調整,並告訴記者,大廳內貼有相關告示。百銀財富是他們的客戶,客戶信息他們無權透露,需要保密。

  百銀財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百銀財富除了五角場這個總公司外,還在三林、南匯、周浦、福山路以及人民廣場等處開設了分公司。記者在工商網站上並未查詢到這些分公司的註冊信息。「這些公司也先後關門了,因為前來要債的人太多,情緒激動時,免不了打砸。」受害人潘女士告訴記者,賴昌豐出走消息傳出後,一些分公司還開門處理事務,後來乾脆就關掉了。

  [講 述]

  業務員起底百銀財富如何套牢投資人

  拉客多,獎金、提成就多

  小張也是百銀財富的業務員,不過,小張做的是線下客戶。小張和小陳都向記者證實,百銀財富線下客戶有810人,被騙資金將近2億元。線上平台有800多人,受騙者遍布全國,被騙金額大約2600萬元,但目前記者尚未接觸到百銀財富網上受騙客戶。

  小張告訴記者,公司客戶來源除了來自網上所謂P2P外,大部分還是業務員拉來的。拉來的客源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業務員路口發傳單招攬來的,也包括業務員在小區信箱塞廣告吸引來的。第二類是業務員從原來公司介紹過來的老客戶。因為現在P2P公司非常多,從業人員流動性強。第三類則是業務員自己的親朋好友,屬於兔子的「窩邊草」。小張投進公司的110萬元,就是「窩邊草」。

  「來的都是客,我們業務員拉來的客戶越多,獎金和提成就越高。」小陳告訴記者,為了拿業績,有些人明知有風險,也帶著自己的親友往「火坑」里跳。

  借款人信息真假難辨

  小張說起她們業務流程操作時,依然聲稱很規範,完全沒想到這居然是個詐騙公司。她告訴記者,業務員拿出去的合同都是一式三份,合同內容包括客戶基本信息以及投資產品信息,如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投資周期、年化收益等。

  上當受騙的人都是當天刷卡付款,當天收到收款確認書、債權轉讓及授讓協議書,辦事效率很高。「百銀財富是做金融信息服務的,所謂提供金融信息是對外的幌子,說白了就是為一些需要資金的人募集資金,參與非法集資。」小張說,客戶來百銀財富購買理財產品,就是通過百銀財富為中介將錢借給別人。

  於是,百銀財富給投資人的「債權轉讓及授讓協議書」上,清楚地提供了債務人對應的資料,如身份證號碼、貸款總額、利息以及周期等。五角場公司的貸款部保存有各個債務人的相關資料,包含財產證明及兩個公證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和借款公證書)。

  記者問小張,你們在放貸時是否核實驗證過每個債務人的身份信息?小張說,她以前曾經對個別債務人的信息做個調查,比如到房產交易中心去做個產調,列印債務人抵押的房產信息以及銀行信貸等資料。「那時調查下來,這些信息都是沒有問題的。以前借款人的相關信息和材料都是各分公司保存,後來都轉移到了五角場這個總公司。這塊工作就由總公司來做,我們分公司就不再做相關調查了。」

  小張說,如果這些借款人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那麼,他們抵押進來的財產足夠償還債權人的錢。「現在老闆跑了,我們不知道資金鏈在什麼環節斷了,我們現在迫切想知道,債務人抵押的財產是否還在那兒?」

  受害者:我一個老理財,沒想到也上了當

  在眾多受害者中,王先生絕對算得上百銀財富的VIP。他告訴記者,他是通過老朋友介紹才投資百銀財富的。「拉我來的百銀財富的業務員,以前是另一家P2P公司的業務員,我們合作過較長時間。我完全是覺得他可靠,才進了百銀財富的圈套。」

  王先生說,他這筆錢是預備給孩子出國上學的。因為還有幾年才用得上這筆錢,所以就用來投資,想賺點「小錢」。他第一次投資了100萬元,選擇的是三個月的理財產品,本以為不可能出問題,結果還是受騙了。「我也算一個老理財了,沒想到還是上了當,這家公司太會偽裝了!」

  王先生說,他對P2P一知半解。但是跟這些做P2P的人接觸多了,也悟出了一些門道。「百銀財富是金融信息公司,他們的業務範圍是不允許做借貸等金融業務的。我了解後,發現他們的確不是自己做借貸業務,所有資金往來都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來進行。」

  王先生坦言,當初他就是看中百銀財富通過第三方平台來收客戶的錢,不是公司直接收款,資金的安全似乎多了一層保障。事發後,記者也對這家第三方平台做了一個了解。在該支付平台的網頁上看到其介紹文字:××資金存管服務規避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法律風險。平台自身不接觸借貸資金,打消資金安全疑慮的同時,提昇平台的公信力,致力營造正規、透明、可靠的投資平台,降低投資風險,確保穩定收益。金賬戶守護投資人的財富增長,是「P2P中的航空母艦」,守護P2P平台資金安全。

  王先生懊惱地說:「第三方平台就是百銀財富公司做給客戶看的一個幌子,好讓客戶放心付款。這家支付平台根本就不具備資金託管能力,錢最終還是進入百銀財富的賬戶。」40萬換美國L1簽證跑全家2015年03月01日09:57文/新浪財經專欄作者 夏心愉

  只要讓境內公司往分公司「派駐」高管,無論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市場總監,都可以相應獲得「跨國公司高管」L1簽證。雖然簽證期限一般是首次申請獲批一年,但只要「勞動關係」在,日後可以延期為兩年或三年、最長可達七年。

  在澳門某知名賭場長長的扶手電筒梯上,下樓的孫姐和上樓的某「圈內人」朋友正巧遇上。孫姐眉開眼笑、大呼小叫,麻利地從手提包里翻出一沓錢,下了電梯又轉向蹬蹬蹬爬上對方的電梯追了上去,客套了幾句後就要對方收下紅包,說那是新年「利市錢」,可以開運。

  「過年就是時來運轉,你說我運氣怎麼那麼好,財神爺賭桌上送錢不算,還能在這裡遇上你。」孫姐的調子特別高,一連跟對方說了好幾遍自己財運好。

  這一幕看得我哭笑不得。孫姐,在東部沿海城市明裡干著擔保公司,暗裡干著放錢賺息的生意,其中不少遠超同期銀行利率4倍,因此也就是個高利貸。去年整年孫姐都在煎熬,由於放出去的錢壞了好幾筆,因此在融資端,孫姐也欠債累累,就怕債主逼債或起訴她。

  雖然不知孫姐具體欠債數目,但她的手頭早已不寬裕,澳門之行她也並未像自己說的那樣豪賭豪贏。當被問及為何主動散財,別過朋友收斂了笑容的孫姐說:「和你們媒體一樣,打個廣告做個宣傳,剛剛那筆就當廣告費。」

  原來,這已是孫姐第二次使用「上澳門」的公關伎倆了。自從資金鏈告急,「江湖」上就有對她的不利傳言和各路打探。就像那個發生了某高管突然變動的股份制銀行要緊急應對負面輿情、暗中布置各基層行防擠兌風險一樣,孫姐也有她的防「擠兌」。

  要是所有的金主都鬧去法院排隊起訴,所有給她公司貸款的銀行都來收貸,那還得了?

  打扮身家防「擠兌」

  在答我問題前,孫姐指了指自己鎖扣鋥亮、荔枝紋清晰的皮包,交相輝映的Vertu手機和陀飛輪精確擺轉的腕錶。做資金的,除了他們自個兒腦袋裡印著一張資產負債表,沒有外人能真正看得清他們的身家。就像孫姐,哪怕是借,都要繼續開好車,只有這樣,才能讓金主們以為她的身家還在。

  這是一個充滿張力的過程。「現在還沒人起訴我,他們都在互相盯著,打聽著我的情況,只要有一個債主踏出第一步,後面的全部會跟上,誰都會怕自己下手慢。到時候我就玩完。」

  孫姐的描述讓我想到一個被吹漲的氣球,一根細針可以刺爆全局。

  其實,這兩年行走業內,這種債主們集體虎視眈眈卻又集體按兵不動的局面,我已屢見不鮮。有時得知某債務主體已經周轉不靈,剛想調查報道,卻被銀行分管人士而非企業勸說求情或教導我「顧全大局」。

  「你不曝光,我們都有"時間換空間』的機會,你一曝光,銀行肯定一哄而上一起動手,鐵定壞賬。」我曾被這樣勸說。

  在這種張力下,孫姐幾個月前已經來過一次澳門。那次她的目的一樣不是豪賭,而是在微信朋友圈裡PO了不少顯示自己逢賭必贏和「敗家娘們」購物形象的照片,並且帶了豪禮回家送圈內朋友,為的就是裱糊自己的身家,迷惑那些虎視眈眈的債主們。

  「我都不急你急什麼,我是欠你兩千萬,但老張欠我四千萬,下月初就還了。」孫姐曾這樣氣定神閑跟一討債上門的朋友說。

  而剛剛電梯偶遇的朋友,是孫姐資金圈裡的一個「碎嘴」。這對孫姐來說,是個「投放廣告」的好標的。

  爭取時間鋪後路

  孫姐也不傻,不可能白耗著「公關成本」等死。她面前有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她眼下放出去收不回的資金能被回攏,但是按孫姐對她債務人的判斷,希望渺茫;第二條路,是她能夠妝扮好身家去開拓更多的融資渠道,但是她的「名片」身份所從事的民營擔保行業已經被銀行們基本拋棄,不來收貸已經謝天謝地,而嗅覺靈敏的民間資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去往了資本市場,這兩年民間資金運作盤子不斷爆掉,也讓不少金主長了記性,孫姐忽悠不到錢。

  在孫姐看來,第三條、也是她正在謀劃的一條路,便是用表面的樂觀和打扮起來的身家,來爭取時間——逃廢債。

  「我花了5000美金買了一本非洲護照。」據孫姐自己說,市場上有這樣「服務」,而且完全不需要本人去非洲該國就能買到,更不必因此放棄中國國籍(中國公民不允許雙重國籍)。孫姐信誓旦旦說這護照是「真」的,可以用來進入非洲該國,只不過,護照上只有非洲該國的出境章,但沒有中國的入境章,因此必須想辦法托關係去搞一個入境章,否則未來憑該護照從中國出境會遇到阻礙。

  當然,我本人並未見到過這本「神奇」的護照,無從判斷是否真可以有這麼個「5000美金」的救命招數。

  40萬換美國L1簽證跑全家

  「神奇」的非洲護照還缺一個入境章搞不定,孫姐另有更「靠譜」的辦法:花40萬搞定一個美國L1簽證,這下「跑路」可以跑全家。

  孫姐介紹做法是這樣的:一家在中國成立2年以上的公司,有個小几百萬人民幣的註冊資本,有個大幾百萬年營業額,證明有需要有能力在美國開分支機構,並且在當地租房辦公僱傭勞動力解決就業,就可以在美國擁有分公司。在美國的分公司註冊資金有至少5萬美元的要求,註冊資金是由申請人掌控的。以上這些步驟看似繁瑣,但國內不少移民公司都已有協助辦理的成熟經驗。

  移民怎麼移?孫姐說,只要讓境內公司往分公司「派駐」高管,無論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市場總監,都可以相應獲得「跨國公司高管」L1簽證。雖然簽證期限一般是首次申請獲批一年,但只要「勞動關係」在,日後可以延期為兩年或三年、最長可達七年。

  在孫姐看來,這種跑出國的辦法好處在於:第一,她可以把手上最後捏著的流動資金通過給赴美以後的自己發工資的形式,順利搞到海外去;第二,這種簽證允許帶家屬出國,老公能合法工作、小孩能上公立學校;第三,一定期限後她還可以申請綠卡。

  對曾經玩資金長袖善舞的孫姐來說,借個殼搞一個成立2年的貿易公司去美國開個分支做做平進平出的所謂貿易並不難,或者直接將其控制的公司投資美國分公司也可行。但是,比這些都好辦的是,孫姐從移民中介那裡獲得的一條便捷路子:有已經搭好橋樑的公司,願意全套收費40萬「渡」一個人。孫姐只需要把國內的勞動關係轉入該公司,然後補交社保和稅收,一段時間之後便可「成行」。

  眼下,孫姐正慢慢把手頭的資產想盡辦法悄悄變現,再把可騰挪的資金都暗地轉去該公司。這些「預存」的錢,將是孫姐作為高管被派駐美國後的「工資」。十大經典金融騙局2015年03月19日 07:24來源:

采編:東方財富網

  近年來,金融詐騙的案子屢屢發生,詐騙的花樣也層出不窮。

  「縱橫不出方圓,萬變不離其宗。」如果知曉了敵人的布陣,在日常理財中破解敵人的騙局也就容易多了。

  「是誰製造了鈔票,你在世上稱霸道,有人為你去賣命呀,有人為你去坐牢……」一首體現金錢誘惑的歌詞,道出了古往今來,多少人因它而身陷囹圄,迷失自己。騙子為騙錢設下種種騙局,百姓為獲更多利益而踏入騙局,無數事實告訴人們,除了要抵擋金錢的誘惑,如何慧眼識破騙子的詐騙手段也尤為重要。

  騙局: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奇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錢。查爾斯·龐奇1920年開始從事投資欺詐,大約4萬人被捲入騙局,被騙金額達150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5億美元。龐奇最後鋃鐺入獄。

  騙局:連環信騙局

  戴夫·羅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連環信的始作俑者。20多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連環信從郵局發出,連環信的標題是「快速賺錢」,信中要求收信人將一定數額的錢寄到信中列出的幾個名字名下,然後將這封信複製寄到其他地址。連環信中許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用小投資賺大錢,在60天內就能賺到4萬英鎊。在中國,常在簡訊、QQ群、微博、論壇里見到「轉發並能話費增值」、「把此消息傳給10位好友,將加上10元話費。我剛試過是真的,試後請查費。」遇見此類信件和帖子,大可不必理會。

  騙局:傳銷詐騙

  2001年,一個名為「女人授權給女人」的金字塔傳銷詐騙案成為世界報紙重點報道的對象,這一詐騙案席捲整個英國,令許多英國婦女遭受巨大損失。這一騙局採取交納入會費的方式,鼓勵女性投資,許諾投資3000英鎊,就可以得到2.4萬英鎊的回報,還竭力從會員那裡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聯繫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鎊的入會費。

  騙局:「419詐騙案」

  你是否收到過一封英文電子郵件,寫信人自稱是奈及利亞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變或貪污行為暴露,其銀行賬戶被凍結,需要有人幫助,才能將數千萬美元轉移出來,然後要求你提供資金以及銀行賬號的細節,幫助他們轉移這筆資金,並許諾給你豐厚的回報,但實際上他們會取空你的賬戶。這就是奈及利亞「419詐騙案」。據調查,奈及利亞騙子每年在網上行騙錢財達4000萬美元。

  騙局:徵婚騙局

  人們常說,愛情會遮蔽人的眼睛。這或許是越來越多愛情騙子通過互聯網+交友中心詐騙的原因。去年7月份,6名中老年婦女假扮成建築商、海歸商人或喪偶留巨額遺產之人,在各小報、雜誌刊登徵婚虛假廣告,專門騙取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男子,騙取金額高達數百萬元。當然,也不乏「高富帥」騙「多金女」的案例。

  騙局:彩票騙局

  加拿大的有組織犯罪團伙給一些英國家庭打電話,告訴他們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獎,而要兌獎,必須先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儘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國人上當,有人甚至被騙走4萬英鎊。去年就有媒體報道,貴陽多人在路邊撿到「刮刮獎」中二等獎26萬元,兌獎方式是傳真身份證複印件和銀行卡賬戶。這樣的騙局,老年人最容易上當。

  騙局:金字塔傳銷騙局

  上世紀90年代,70%的阿爾巴尼亞家庭在5年時間裡,將相當於這個國家一年國民生產總值30%的10億美元投入到這個無底洞中,這些騙子承諾給投資者支付高達20%—30%的月息。

  阿爾巴尼亞2/3的人口在最具破壞性的金字塔傳銷騙局中失去了自己的畢生積蓄,引發街頭騷亂,導致數千人死亡,在這個貧窮的國家差點掀起了一場內戰,最後導致政府垮台。因為從一開始,這一騙術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騙局:克洛斯騙局

  巴洛·克洛斯騙局是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騙局之一。上世紀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萬個私人投資者的資金,這些受騙者都認為自己投資的是沒有風險的政府債券。實際上,大筆資金進入了公司的創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賬戶。他把這筆錢用來購買私人飛機、豪華汽車、豪宅和豪華遊艇,過著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發出來,鋃鐺入獄。

  騙局:白血病騙局

  一些騙子頗懂得觸動人們的心弦。幾年前,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對夫婦稱自己的孩子患上白血病,希望能在孩子死前滿足她的夢想。整個小鎮都被調動起來捐款,最後籌集了1.3萬美元。結果事實是他們的孩子很健康,而他們帶著騙取的錢,飛到佛州的迪士尼樂園大玩了一場。

  騙局:虛擬銀行騙局

  風靡全球的在線遊戲《第二人生》中出現了一個虛擬銀行「Ginko Financial」,它聲稱可以給投資者帶來高額回報。但該虛擬銀行很快倒閉,導致許多人無法拿回自己的投資。之後,《第二人生》上又出現了一個銀行,它在吸收了眾多虛擬貨幣——林登幣之後,關門大吉,而銀行的兩位開辦者把250萬林登幣兌換成了現實中的貨幣——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瀋陽曝9.5億元黃金詐騙案 1500餘人血本無歸來源: 北京晨報  2015-04-22 09:16:24

  遼寧省瀋陽市今年以來發生涉黃金貿易特大非法集資事件,瀋陽警方近日公布登記的受害人已達1500餘人,涉案金額9.5億元。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這一名為「華玉黃金」的大案暴露了當前非法集資騙局新特徵,隱蔽性強,危害性大。

  高息陷阱

  42歲的醫生劉平得知瀋陽「華玉黃金」可以每月返還2分利,於是四處籌錢借來20萬元投資,誰料血本無歸……今年1月20日,400餘名「華玉黃金」的投資者堵在瀋陽華玉黃金貿易有限公司門口討要說法,可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注意到華玉公司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是趙錦星,登記經營範圍為黃金製品、珠寶首飾銷售及收購、商務信息諮詢。其網站稱:「客戶可以當日市價購買華玉黃金並享受定期性相應折扣;可按購貨憑證的回購期限、根據協議條款,由華玉公司原價回購黃金,收益穩定。」

  去年10月,瀋陽出現投資擔保公司跑路潮,引發投資人的擔憂,要求華玉公司提前返回本金和利息。今年1月5日,華玉公司總經理李淑敏告訴投資人,賬面上已經沒錢支付投資人的本金和利息了。

  今年1月19日,李淑敏召開投資人大會,參會者1000餘人,但她並沒有給出實質性的解決辦法。投資人認為華玉公司一拖再拖,跑路的可能性大,決定報案。

  營銷三招

  「華玉黃金」在非法集資過程中,主要採用了三招營銷模式:

  第一招,裝修豪華營造「實力」。「華玉黃金」選址在瀋陽最繁華的中街商圈。為了彰顯實力,「華玉黃金」裝修豪華,配備水晶燈、真皮沙發、實木傢具。

  第二招,主動帶客戶出國考察。記者採訪發現,一些投資數額較大的投資者,基本上都被「華玉黃金」領出國進行考察。「華玉黃金」的老闆會主動帶著他們到馬來西亞的礦山考察,一路吃喝遊玩,全程免單,讓投資者感覺在感情上虧欠了老闆。

  第三招,崩盤前「吐血」促銷。瀋陽華玉黃金貿易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份開始「吐血」促銷,不僅不給到期的投資者返錢,還圈攏這些投資者繼續將錢或者黃金押回來。

  危害巨大

  遼寧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孫長江認為,實施集資詐騙行為的犯罪分子大多以響應國家各項發展政策為名,實施違法犯罪之實。一旦案發造成損失,會給政府公信力造成一定影響。

  孫長江表示,類似華玉公司這樣的集資詐騙危害巨大。「這一案件涉案值巨大,受害人眾多,就是靠被集資者的不斷參與來維持,運作手段是用後期吸收的資金兌現前期資金本息,終有一天會導致資金鏈斷裂,融資活動全面崩盤。」他說,非法集資者多捲款而逃,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老人花6700萬買理財血本無歸 稱合同有假2015年11月02日04:34 京華時報

京華時報漫畫謝瑤

  60多歲的王老太向新時代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代信託)支付6700萬元,購買信託產品,到期後血本無歸。10月28日,王老太訴新時代信託不當得利案在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王老太要求後者返還6700萬及利息。被告認為,此案是因老人投資失敗造成的,屬於合同糾紛。

  王老太自稱,信託產品是某銀行北京國際大廈支行員工原某推薦給她的,雙方合作多年,她很信任對方。她當時購買的產品名稱為「鑫風1號」,但合同被人偷竊並篡改,變成了「13博瑞格」。

  □庭審

  原告:經鑒定合同簽字是假的

  10月28日上午9點,王老太訴新時代信託不當得利一案在內蒙古高級人法院二審開庭。王老太因身體原因沒有參加庭審。

  據 了解,此案在今年4月27日曾在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王老太一方認為新時代信託不正當得利,要求對方返款6700萬及利息。此外,王老太稱合同上的簽 名並非自己簽署,要求進行鑒定。5月22日,法院以「事實查明與鑒定事項無關聯」,駁回起訴及鑒定申請。王老太不服,向內蒙古高院提起上訴。

  王 老太的代理律師稱,王老太有意購買新時代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所以在2014年4月3日將6700萬元匯入了新時代信託的賬戶。但現有的王老太與新時代信 托簽署的購買「13博瑞格」信託產品的合同等一系列文件,上面簽字並不是王老太本人所簽寫,所以是虛假合同,「雙方並沒有任何合同關係,請求新時代信託返 還不當得利6700萬元。」

  律師表示,在2013年4月3日,王老太向新時代信託購買的信託產品是「鑫風1號」,當時簽署的購買該 產品的合同、交易指令等一系列文件,「一年後到了產品該兌付的時候,有人從王老太家中偷走了"鑫風1號』的所有文件,之後王老太被告知她購買的"13博瑞 格』出現兌付問題,無法兌付。王老太從來不知道"13博瑞格』這個產品,雖然新時代信託提供了有王老太簽字的購買"13博瑞格』的合同以及一系列文件。但 是,王老太說她沒有在這些文件上籤過字。我們也找專家鑒定過,這些文件上的簽字不是王老太本人簽的,那麼這些合同就不成立,是偽造的。」

  被告:本案是投資失敗造成的

  新時代信託的代理律師稱,原告王老太既然向新時代信託賬戶匯款,且是向一個單一信託賬號匯款,原告的意思表示是真實明確的,且在知道產品出現兌付問題後還曾派人參加債權人會議。故沒有必要對合同上的簽字進行司法鑒定。

  「本 案是王老太投資失敗之後造成的,投資是有風險的,雙方之間確有合同關係,"鑫風1號』並不存在。」律師說,對於「13博瑞格」信託產品,新時代信託只是做 了一個通道業務,收到錢後已將錢轉往信達證券。該方出示證據中的轉賬憑證顯示,新時代信託在2013年4月18日,將6700萬轉到了信達證券有限責任公 司的賬號上,信達證券是「13博瑞格」信託產品的承銷商。

  焦點:合同糾紛還是不當得利

  庭審中,雙方對王老太將6700萬匯入新時代信託專用單一信託賬號,且至今沒有收到兌付款無異議。

  雙方爭議焦點在於該案屬於合同糾紛還是不正當得利,以及是否應該對合同上的王老太的簽名進行司法鑒定。雙方均沒有對簽約過程提供證據。

  該案最終沒有當庭宣判。法官當庭表示,是否要對合同上王老太的簽名進行鑒定還需商定。

  庭審結束後,記者對新時代信託的負責人提出採訪要求,該負責人表示具體問題律師已經在庭上講清楚,不需再做回答。

  □自述理財經歷

  信任銀行員工才敢出手

  王老太已經年過六旬,她的老伴王先生今年84歲。據王先生說,買理財產品的6000萬本金是兒子給的養老錢,通過原某介紹的銀行理財賺了700萬。他本打算賺了錢後,把本金還給兒子,用賺的錢養老。

  王老太說,2009年,她和丈夫認識了在某銀行北京國際大廈支行工作的理財經理原某。此後,原某一直幫他們理財,沒有出過任何問題。之所以敢投入這麼大,完全是出於對銀行理財經理的信任。

  王老太向記者出示了一張電匯憑證,上面顯示,2013年4月3日,在某銀行北京國際大廈支行,從王老太的賬戶匯到新時代信託6700萬。王老太說,這筆錢是原某匯的,「他知道我們賬戶的密碼。」

  王老太說,在2012年,他們曾在原某的推薦下購買過新時代信託的一款產品,2013年4月3日按期拿到了本金及收益。拿到收益的當天,在某銀行北京國際大 廈支行的VIP理財室,原某向王老太又推薦了新時代信託的另一款產品「鑫風1號」。當場確定購買後,她就簽了字,購買金額為6700萬,時限為1年。

  王先生說,購買了「鑫風1號」後的一年時間,他們沒有過問過這個產品。

  指理財經理上門偷合同

  王老太說,2014年4月7日,「鑫風1號」到期後,原某來到她家中,稱要看之前購買的另一個理財產品的委託書。之後,原某又說要看「鑫風1號」的合同。王老太說,當時她有警覺,「我就說這個錢我們還沒有拿到,不能把合同給你。」

  第二天,原某又來到王老太家中。當時,家中只有王先生在,王先生稱,自己中了「調虎離山計」,指責是原某偷走了合同。

  王先生說,原某走之後就發現文件少了,發現不對就去追,但沒追上,給原某打電話一直不接。王先生去家附近的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建議他去銀行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

  之後,王先生打算先去銀行了解情況,再去派出所報案。他說,銀行負責人說影響不好讓先不要報案,「他們說一定幫忙把合同要回來。我認為銀行一定會給我們解決問題,所以就沒有去報案,一直等消息。」

  此後,王先生再去找銀行,相關負責人稱,這事與銀行沒關係,原某已經被開除。王老太說,合同是和原某在銀行的理財室簽的,還是在工作時間,怎麼跟銀行沒關係呢!

  苦於對遭遇拿不出證據

  王老太說,她曾到新時代信託公司包頭總部,調取出自己購買信託產品的合同等一系列文件,發現她購買的產品變成了「13博瑞格」,恰恰就是這款產品出現兌付問題。

  據了解,「13博瑞格」由信達證券承銷、山東博瑞格生物資源製品有限公司(下稱「博瑞格生物」)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因違約不能按時兌付利息。

  記 者查詢得知,2014年11月1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博瑞格生物及時任總經理予以通報批評。通報中稱,經查明,博瑞格生物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如下違規行 為:未就私募債券募集資金違規轉移事項進行披露;「13博瑞格」完成發行後,大部分資金被轉移至債券擔保人關聯單位,未全部用於博瑞格公司經營。

  「我根本不知道這個產品,也從來沒在這些文件上簽字,這上面的簽字不是我寫的。」王老太說。但王老太夫婦並無證據證明原某偷走了合同。事後,王老太夫婦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記 者曾就此事聯繫某銀行北京國際大廈支行,工作人員稱並不了解情況,需向相關領導了解情況後給予答覆,直至發稿前記者並未接到回復。記者多次撥打原某電話, 一直無人接聽。隨後,記者聯繫了信達證券的債券發行部門,一名工作人員稱他並不清楚「13博瑞格」,記者表明了採訪意圖,該工作人員稱他是新來的,相關領 導均不在,不能給予答覆。

  □專家分析

  投資信託產品先查公司信譽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副所長邢成表示,銀行員工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理財產品被稱為「飛單」。若此案真如老人所說,那就涉及刑事犯罪,老人發現合同被偷後應該馬上去報警。

  邢 成說:「在投資信託產品時,產品不重要,收益高低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選好受託人也就是信託公司。很多投資人看產品也看不懂,不知道哪個產品的風險高。」 基於委託人對市場情況的不了解,一定要對信託公司的專業性、信譽、經營業績、誠信記錄等進行了解。信託公司每年的4月30日之前要披露年報,可以通過年報 了解信託公司的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針對理財經理「飛單」屬不屬於職務行為的問題,如果是銀 行知情下導致,銀行應該承擔責任;如果是工作人員瞞著銀行,只能追究這名工作人員的責任。投資人不能因為推薦理財產品的人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就徹底相信,一 定要看該工作人員的業務範圍是否是在銀行的授權範圍之內,「銀行理財室的工作人員有些可能是信託公司的人。」銀行和信託公司被銀監會監管,券商被證監會監 管,那麼銀監會、證監會等相關部門之間應該消除監管盲區。 東營一股民欲跟網上「專家」炒股結果被騙40萬來源:

  2015-11-25 07:26:23

  近年來,投身股市的居民越來越多,廣大股民躍躍欲試,時刻琢磨如何「大浪淘金」,可又沒有專業知識,對炒股一知半解,不知道該買哪樣的股票。騙子也發現了這個「商機」,建立虛假網站,撒餌釣魚,願者上鉤。近日,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一股民就在網上遇到一個「炒股專家」,本想跟「專家」炒股發財,結果卻被騙走了近40萬元。

  今年10月8日,東營市東營區勝北社區股民李先生在網上搜索炒股信息時,發現一個「胡先生的博客」,博主胡某的認證是某證劵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隨後的20多天里,李先生經常關注胡某在博客里發表的對股票的分析和預測,發現胡某分析預測還非常准。10月28日下午,李先生根據博客里的QQ申請將胡某加為好友,通過多次聊天后感覺胡某對炒股知識非常精通,便決定註冊成會員跟著胡某炒股。10月29日下午,李先生按照胡某的要求匯去了2500元的會員費,隨後又按照其要求匯去了23000元的保密費。胡某則在網上以某證劵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同李先生簽訂了合同和填寫了繳納會費、保密費的收據。11月1日上午,胡某打來電話,以證監會需要驗資為由讓李先生有多少錢就將多少錢轉賬到他的賬戶上進行驗資,並說驗完資後半小時就將資金返還,李先生也未多加思考就將家中的37萬3千元全部匯了過去。但幾個小時過去了,李先生仍未收到資金返回的信息,不斷打電話催促,一開始胡某還以沒有驗完資推脫,後來電話直接不接了,李先生逐漸感覺到了資金的危險。第二天凌晨1點多鐘,李先生髮現自己的QQ里已經沒有胡某這個人了,胡某博客里的所有內容也全部被刪除,電話也處於停機狀態。李先生這才發覺自己真的上當受騙了,當天上午就到濱海公安局濱北分局報了警。

  民警介紹,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詐騙團伙已經不再限於電話、簡訊詐騙等手段,更多地將陣地發展到了網路。形形色色的網頁、論壇、廣告、微信、陌陌、QQ等都是騙子發布消息的地點,而且股民一旦求財心切,便容易誤入陷阱。騙子在網上建立模擬度極高的股票詐騙網站,並通過知名網站的競價排名,將詐騙網站放在搜索結果的最前面。只要網民搜索與股票、證券相關的字詞,甚至股票代碼,這些詐騙網站都會被放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在此基礎上,以內部信息、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股民註冊會員,進而以代為炒股或驗資的名義要求股民匯款。為了使股民相信,有的騙子還將股民的會員信息、賬戶餘額信息等發布在網站上。收到小額匯款之初,將約定的分紅準時打回當事人銀行賬戶上,贏得當事人信任,等到當事人將更多的錢打到詐騙賬戶上,騙子馬上關閉網站、電話遁形。

  民警提醒廣大股民,不管騙子多麼自作聰明,但騙人的目的不變。只要股民仔細辨認,這些詐騙網站的狐狸尾巴還是很容易找出來的。一是查ICP經營許可證。打開一個合法的股票網站,有隨時更新的股票信息、服務熱線電話、公司地址,首頁最下方還有ICP經營許可證等。ICP是網路內容服務商的英文縮寫,ICP必須具備的證書即為ICP證,就是各地通信管理部門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證,否則就屬於非法經營。詐騙網站當然也有「ICP備案號」,只不過它的備案號放到「工業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中是查不到的。所以如果你弄不清網站的真偽,可以把網站首頁最下方的ICP編號輸進工業和信息化部這一備案管理系統,查一查它到底有沒有備案。二是注意看網站的付款方式。詐騙網站一般都推行會員制,需要繳納會員費才能成為其會員,並獲得股票信息。另外,正規股票網站都不會讓股民匯錢替股民代為炒股。如果一家網站要求你通過它提供的銀行賬號匯款,然後他們代你炒股或進行驗資,而這銀行賬號又是個人的名字,那你肯定是遇到騙子網站了。同時注意,股票詐騙網站上有熱線電話,看似一個如假包換的正規公司,其實那只是一個網上的虛擬電話。一旦一大筆錢騙到手,這個虛擬電話就會關閉,你想通過這個電話追查騙子的行蹤是很困難的。六億理財基金黑幕中現國有大行身影2015年11月28日10:06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11月24日下午13點,一起由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文中簡稱濱江支行)代銷的,涉案金額達到6.7億元的華融川鎂礦業基金理財案件在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第一法庭開審,法院門口聚集了100多名受害者前來旁聽。

  儘管濱江支行方面目前已經有包括副行長李慧在內的五名管理人員被捕,以及個金科科長陳紅在逃,至於濱江支行是否在這起6.7億元的理財案件負有相應的責任,由於濱江支行被捕人員尚未起訴,官方還沒有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結論。

  庭審直擊

  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受害者均為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的高凈值客戶,受騙過程基本一致:

  2012年開始,由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的下設20餘個網點的客戶經理推薦購買華融昕正礦業基金、華融川鎂礦業基金、衡緯富強礦業投資基金等三款基金理財產品,門檻100萬元起,最多的投入4800餘萬元,客戶經理承諾到期了,實際控制人秦秀川會以18.45%的溢價回購,也就是說,年利高達18%。

  到了2014年,川鎂礦業基金、衡緯富強礦業投資基金爆發兌付危機,110多名受害最終涉及金額超過4億元。警方的逮捕行動顯示,這起案件中,某國有行成都行與基金髮售方內外勾結,最終坑損儲戶利益,銀行的風險管控形容虛設。

  11月24日,設計了川鎂礦業基金等三隻投資基金理財產品騙局的嫌疑人秦秀川、張朝暉、蔣緯奇三人同堂共審,公訴人的起訴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起訴書顯示:2011年9月,被告人秦秀山、張朝暉註冊成立了深圳市昕正華宇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昕正華宇公司」),由張朝暉出任法人代表;2011年11月,被告人蔣緯奇在成都註冊了昕正華宇公司成都分公司,隨後,三人通過招聘僱佣員工,開始陸續發行「華融昕正礦業基金1、2期」,「華融川鎂礦業基金1、2期」、「衡緯富強礦業投資基金1期」等基金理財產品,投資人以入股合夥的方式投資目標公司股權,一年後期滿溢價18.45%,投資人股權及溢價由呼和浩特市衡緯商貿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秦秀山)負責回購。

  張朝暉負責基金產品的設計、策劃、包裝,蔣緯奇負責基金產品的銷售,募集的資金由秦秀山負責支配。蔣緯奇聯繫了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管理層,將這個實際上沒有任何第三方擔保的投資基金產品,以高息理財產品的面目,通過某國有行客戶經理在濱江支行的各個網點進行銷售,並與投資人簽訂《投資意向書》、《入伙協議》、《合夥協議》、《股權溢價收購協議書》、《風險聲明書》等文件,上述基金累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6.7億元,到期後,由於無法兌付,一共有4億元無法收回。

  經濟觀察報記者參加了本次庭審旁聽,在法庭訊問蔣緯奇的過程中,蔣緯奇交代了如何與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管理層勾結的細節。蔣緯奇的妻子為濱江支行下某網點工作人員,蔣緯奇遂通過其妻將昕正華宇公司的張朝暉與濱江支行行長李勤、副行長李慧等人搭上線。

  雙方熟識之後,張朝暉幾乎每周都要飛來一趟成都,此後,昕正華宇的基金產品便順利的由濱江支行承銷,雙方商定的代銷費用(案中也稱渠道費用)為3.5%。經濟觀察報記者看到的證據顯示,濱江支行也通過內部郵件系統,下達了大力推廣銷售的通知。

  在庭審中,張朝暉還向法官承認自己因為合同詐騙,2000年初被判處過十年有期徒刑。

  庭審間歇,一位被騙300萬元的周姓女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某國有行的客戶經理和主任再三保證,在該行銷售的這款理財產品沒有問題,我們也不會投入這麼多,而且被騙得這麼慘。」

  案情回放

  11月24日下午13點半開始的庭審,已經是第三次改期,由於聽審的受害者太多,錦江區人民法院不得不組織此案在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開庭之前,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了受害者群體,他們自述稱,自己是某國有行濱江支行忠實客戶,長期在該行辦理儲蓄活期、定期、通知存款等業務。出於對國家銀行和政府金融機構信任,在濱江支行及其工作人員推薦和指導下,多年來先後多次購買了濱江支行發行和出售的理財產品、保險、信託等,一直相安無事,相處甚悅。

  但是,從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某國有行濱江支行及其下屬分理處等銀行網點,其工作人員(主要是各行長、客戶經理)多次推薦衡緯富強礦業投資基金、華融川鎂礦業1期、華融川鎂礦業2期股權等投資理財產品。同時,告訴儲戶這些投資理財產品,是濱江支行費了很大週摺和很多功夫,從上級分行爭取到的獨家發行權,只在濱江支行及其下屬網點銷售,也只針對濱江支行長期客戶發售;某國有行濱江支行在推介這些理財產品時,強調該理財產品,是由行長等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團,經實地考察該理財產品所投項目後,認定該理財產品安全、可靠,投資回報率高,回報周期短;同時,濱江支行及下屬機構工作人員也承諾,某國有行對該理財產品,內部也有嚴格風控措施和防範手段,保證客戶投資理財的本金及收益能如期收回,而且舉例稱該行內部員工也都在購買。

  為此,濱江支行向儲戶發放了印有濱江支行作為託管銀行的投資說明書。為了銷售該基金系列理財產品,濱江支行在香格里拉酒店等多地點,多次舉辦該理財產品推介會,濱江支行領導和該行客戶經理均出席。正是基於對濱江支行多年信任、長期合作和濱江支行的承諾與保證,受害者購買了濱江支行發行的該理財產品。

  辦理該具體業務時,在濱江支行行長李勤及客戶經理引導、帶領和指導下,儲戶分別在濱江支行各營業部和網點,完成了投資理財協議簽訂和在銀行櫃檯付款事宜,有關協議等資料也均是濱江支行工作人員,用某國有行專用資料袋封裝後交給儲戶的。

  當約定投資本金和收益兌付期限臨近時,受害者們紛紛接到濱江支行的電話,告知由濱江支行辦理兌付手續,不過會稍延遲兌付,請儲戶理解和支持,這之後則以各種理由一拖再拖,並讓他們絕對放心等待。

  2014年7月左右,受害者得知成都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盺正華宇刑事調查。此時濱江支行突然改變態度,事不關己,從此前推銷、出售產品時的殷勤變成推諉,並要求我們儲戶直接向基金公司追討。這時,儲戶才突然意識到,這是一起精心策劃和實施的聯合理財騙局,儲戶們先後到公安機關報案,尋求司法機關幫助。

  追責銀行

  2015年5月,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副行長李慧、個金科科長陳紅(在逃)、棲霞路分理處主任孔筱倩、員工吳曉康、吳聰、韋莉等6人,均被成都警方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追捕,其中到案五人,在逃一人。

  經濟觀察報記者嘗試著聯繫已經被調離的原濱江支行行長李勤,試圖詢問案件相關的情況,但李勤始終沒有回復。

  在這起巨額理財騙局案件中,被告人張朝暉的庭審口述還透露出一個新的細節:即使當「華融川鎂1、2期理財產品」無法兌付時候,某行雖然已經意識到風險,非但沒有中止銷售,卻仍然大力幫助秦秀川三人推薦新的「衡緯富強礦業投資基金1期產品」,銷售金額7000餘萬元,全部用於兌付此前產生的危機。

  由此可見,李慧等濱江支行高層,試圖類似於「龐氏騙局」的方式,與張朝暉等人合謀將此理財基金銷售維持下去,直到案發。

  關於此案,以及被抓的員工,某國有行成都分行始終保持沉默,未向外界做出任何回應。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是該市最大的一個區級支行,坐落於繁華鬧市錦江區。

  在三名案犯的庭審供述中,秦秀川的鎂礦、金礦、鐵礦都是騙局,警方赴內蒙古調查後告訴受害者稱,秦秀川只獲得勘探權而無採礦權;張朝暉擁有合同詐騙的犯罪前科,因此設計了一些法律上看似沒有什麼破綻的投資協議;而濱江支行李慧等人,最終在張朝暉等人的糖衣炮彈下,把這個實際上沒有第三方擔保的理財產品大力推薦給儲戶。

  受害者聘請的律師周姍姍也參加了11月24日的庭審旁聽,她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她們也是來聽審並搜集此案的證據,以便對某國有行成都濱江支行追責。內蒙古金道堂案涉非法集資13億 主犯被判無期 2015年12月16日02:41 京華時報 #navtimeSource{font-size: 18px;} #navtimeSource>span{padding-left:15px;} .real-time-window{bottom:0 !important;} /* 固定分享按鈕樣式 */ .page-info{height:36px; position:relative;} .page-tools .page-tool-i{padding:0 14px 0 0; margin:0; border:none 0; height:36px;} .page-tools #commentCount1{line-height: 56px; margin:0;} .page-tools{position:absolute; top:0; *top:50%; left:0; float:inherit;} .page-tools .topShareBox{float:left; height:36px;} .page-tools .topShareBox a{display: block; float:left; padding:0 7px; margin:0; width:36px; height:36px;} .page-tools .topShareBox a.sinaminiblog{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6/shareIcon.jpg) no-repeat 0 0; } .page-tools .topShareBox a.bshare-weixin{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6/shareIcon.jpg) no-repeat -50px 0;} .page-tools .topShareBox a.qzone{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6/shareIcon.jpg) no-repeat -100px 0; } .page-tools #shareArticleButton{margin:0; padding:0; width:40px; 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6/shareIcon.jpg) no-repeat -150px 0;} .page-tools #shareArticleButton:hover{opacity: .8;filter:alpha(opacity:80);} .page-tools span.page-tool-share a{height:36px; width:40px; 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6/shareIcon.jpg) no-repeat -200px 0; margin-top:0;} /* time */ .time-source{position:absolute; right:0; top:0; line-height:36px; height: 36px;} 內蒙古金道堂案涉非法集資13億 主犯被判無期分享 30 /* 吸頂分享按鈕樣式 */ #page-info2{ display:none; position:fixed; top:0; width:660px; height:68px; border-bottom:1px solid #cacaca; background: #f8f8f8; margin-top:0; line-height: 68px; z-index: 99999; } .page-info2>h3{ position:absolute; top:0; left:12px; width:384px; font-size: 16px; color:#333333; overflow: hidden; white-space: nowrap; -o-text-overflow: ellipsis;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ge-tools2 .page-tool-i{padding:0; margin:0; border:none 0; height:30px;} .page-tools2 #commentCount1M{line-height: 46px; margin:0;} .page-tools2{position:absolute; top:0; right:0; padding-top:20px; float:inherit;} .page-tools2 .topShareBox{float:left; height:30px;} .page-tools2 .topShareBox a{display: block; float:left; padding:0 5px; margin:0; width:30px; height:30px;} .page-tools2 .topShareBox a.sinaminiblog{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7/shareIconSmall.png) no-repeat 0 0; } .page-tools2 .topShareBox a.bshare-weixin{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7/shareIconSmall.png) no-repeat -40px 0;} .page-tools2 .topShareBox a.bshare-qzone{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7/shareIconSmall.png) no-repeat -80px 0; } .page-tools2 #shareArticleButton2{margin:0; padding:0; width:40px; 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7/shareIconSmall.png) no-repeat -120px 0;} .page-tools2 #shareArticleButton2:hover{opacity: .8; filter:alpha(opacity:80);} .page-tools2 span.page-tool-share{padding-right:10px;} .page-tools2 span.page-tool-share a{height:36px; width:40px; background:url(http://n.sinaimg.cn/news/090e8200/20151117/shareIconSmall.png) no-repeat -160px 0; margin-top:0;}   

  京華時報訊 去年6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嫌非法集資13億多元的案件:金道堂案。近日,此案一審已經結束,並進行了公開宣判。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齊某某、錢某某、李某某等使用「買一贈二」的經營模式,通過誘使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成為會員,將贈品放在金道堂寄存代賣,並按期獲得高額返利的形式,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大量資金。自2011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5日期間,共計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13億多元,參與集資者高達11.6萬人次。案發後,部分被告人還將非法集資款項予以轉移。

  由於案發時部分被害人還能從「金道堂」獲得返錢,導致他們對查封「金道堂」不太理解。但公訴方在庭審中出示的證據顯示,「金道堂」不僅不存在盈利,反而存在巨額虧損。

  呼和浩特市中院日前宣判,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齊某某、錢某某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李某某有期徒刑8年,並處罰金10萬元;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判處張某某等6人有期徒刑5年6個月到2年6個月不等,並處罰金9萬元到4萬元不等;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高某某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10萬元;以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3萬元。

  一審宣判後,被告人齊某某、錢某某等4人當庭表示上訴。政府相關部門將擇機成立清算工作組,根據二審結果,依法清算查扣、凍結的涉案資金和財物,並返還受害人。浙江147人被理財APP詐騙2500萬:號稱年息22% 2015年12月27日09:05 錢江晚報

  一款理財APP保本年息22%,你信嗎

  蕭山147人被騙走2500萬元

  民警算了一筆賬,投資公司要賺錢必須達到57%回報率,哪來如此高收益項目?

  本報記者 蔣慎敏 柏建斌 本報通訊員 楊勇 張科頂

  每逢年底,各種理財產品蜂擁而上,有的甚至打出「零風險,保本高收益」的口號。漂亮口號的背後,很可能是欺騙。

  蕭山警方近日披露了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147名受害者被「零風險,保本高收益」這8個字,坑得血本無歸。

  錢全部進去後 APP就打不開了

  這家涉案公司,設在蕭山市心北路的繁華地段上,裝修十分華麗,還有自己的理財APP,打著專門從事P2P模式的幌子。

  看起來,他們是作為第三方搭建一個電子商務平台,幫助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完成借貸交易,讓投資人從借款人所經營的項目中獲取利益。

  張先生是在一次聚會上,通過同學介紹得知這款APP和這家公司的。張先生當時手頭正好有些余錢,存銀行嫌利息太低。同學告訴他,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款理財APP,年息有16%~22%,而且是保本的。

  利潤如此高,還號稱保底,張先生動心了。嘗試著下載APP後,他先扔了點錢進去,嘗到甜頭後又將手頭的余錢全部存到理財APP里。可是很快,張先生就無法打開這款APP了,起初他以為是APP在升級,時間久了才起了疑心,跑到投資公司一看,早已人去樓空。

  案發後,警方介入調查,發現共有147名蕭山人在高息的誘惑下,被「吸」走了2500餘萬元。

  有的人投入了全部積蓄,有的人甚至把房子抵押了,損失可謂慘重。

  目前,警方已經對這家公司的14名主要參與人員採取了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當中。

  「非吸」案傍上互聯網 涉案金額更驚人

  辦案民警算了一筆賬,比如一家投資公司給出的年息20%,還要刨去業務員和各種成本大致在10%左右,也就是說你投進去100萬元,實際只剩下了70萬元,這家投資公司要賺錢,70萬元投資必須達到57%的回報率才行,現在哪來這麼高收益的投資項目?

  辦案民警說,以前傳統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和合同詐騙案,都是通過到人流密集的場所去發放傳單,或發送簡訊、打電話,以及在高檔的酒店開發布會的形式來散布信息,相對來說涉案金額還有限。

  現在的「非吸」案傍上了互聯網,他們在繁華地段租個門店裝修一下,然後註冊公司招募業務員,再開發一個網站或一款APP,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後,擴散更加迅速,涉案金額動輒上億甚至幾億元。

  警方提醒年底有了余錢的市民們,無論是理財項目還是投資項目,只要打著「零風險保本收益」的,都要小心了。尤其是看著十分潮流高端的「P2P」,要知道,去年以來,杭州市共立案P2P案件已達36起,破獲29起。霍英東之子涉20億基金黑幕!金巧巧、田亮、律師、央企高管們 全被套牢!2016-06-23 07:14:59

  金融哥說

  好不容易打拚出的「中產階級夢」,頃刻間,就被「豪門之子」碾碎。他們中有央企高管、律師、房地產開發商甚至明星,被套的資金「100」、「300」、「1150」等,不約而同的是後面都有個「萬」字。因購買了知名實業家霍英東之子霍文芳擔任法人代表的六寶基金理財產品,他們的錢不知所蹤,20億元的基金成了吞噬財富的「黑洞」。經搜狐財經《潛望》調查,這些項目多為虛假及爛尾,還有多個項目之間深度關聯。讓人意外的是,交通銀行(601328)等多家國有商業銀行員工參與「飛單」,更有前支行行長親身引薦的身影。

  去年下半年至今,演員金巧巧的父親多了一個新的角色——維權者。往前追溯一年,金巧巧購買了700萬元的六寶基金理財產品,這款號稱年化收益率12%的產品,到期後卻無法兌付。她接受搜狐財經《潛望》採訪時表示,「聽說這是香港霍氏集團成員企業,有那麼大的集團兜底,我以為值得信任。」

  金巧巧的信任沒有獲得回報,其父近一年時間都在幫她追討資金。

  同樣是2014年,北京人瑩女士在交通銀行的賬戶收到了一筆別墅退款,抵擋不過建國門支行客戶經理王璐頻繁而又熱情地推介,她從中抽出100萬購買了六寶基金理財產品,從此石沉大海。去年7月份兌付危機爆發,包括金巧巧父親在內的近400名北京投資者與湖北、山西各省投資者一起走上了維權之路,據投資者統計,涉及資金總額近20億元。

  與大多數「非法集資」案的受害者不同,他們大多是法律意義上的「合格投資者」,從事著體面的工作,房地產開發商、企業主、央企高管、律師、公眾人物等。

  多信源確認,跳水冠軍田亮有5000萬投資款深陷其中,但至今田亮都不願對媒體談起這件事。搜狐財經《潛望》多次聯繫田亮,其工作人員都以「田亮個人私事,無法回答」而搪塞。

  這家「消滅」了諸多高凈值客戶的六寶基金,全稱六寶(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其官方頁面宣稱其是香港霍氏集團成員企業,公司法定代表人霍文芳,是已故香港知名實業家、第八至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的兒子。該公司宣稱投資及管理的資產近100億元。

  然而,早在2014年年底,就有聲音稱該基金設立虛假項目。今年年初中國基金業協會和證監會連番通報該基金存在違規行為。春節後,公司股東田紹龍、趙蕾以及多名高管被公安機關刑拘。

  不過霍文芳至今未被採取任何強制措施。其委託律師在今年四月份發布聲明,稱六寶基金方盜用霍身份證信息並私自偽造其簽字讓其擔任法人代表。對於期待霍氏集團兜底賠付的千名投資者來說,本就希望渺茫的維權,跌至了冰點。

  搜狐財經《潛望》經過多方調查獲悉,股東趙蕾所持六寶基金股份其實是代霍文芳持有,而朝陽區工商局也未准許霍文芳去年提出撤銷其法定代表人身份的申請。搜狐財經《潛望》,經過挖掘,逐漸還原霍文芳「內地淘金記」的冰山一角。

  同時,在調查過程中,搜狐財經《潛望》發現了包括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601288)等多家國有商業銀行「飛單」的身影,某些支行行長全程深度參與。據不完全統計,交通銀行北京分行前朝外支行行長趙世雄、阜外支行前行長馬劍都參與過六寶基金「飛單」,建國門支行前客戶經理王璐一人推薦到六寶基金的投資額就過億元人民幣。更詭異的是,「飛單」過程中還存在銀行工作人員跨行查看儲戶資料並進行推銷的情況。

  另值得一提的是,搜狐財經《潛望》發現六寶基金的項目多有虛假及爛尾,層層穿透,發現多個項目之間高度關聯。

  香港豪門之子霍文芳如何在內地淘金?銀行行長如何上演「飛單」?20億私募基金黑洞該誰來負責?

  「隱形大股東」霍文芳

  如果沒有霍文芳「顯赫」的背景,諸多在商海里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或許並不會掏出真金白銀購買六寶基金的產品。

  多位投資者清楚記得在六寶基金的活動上,霍文芳曾多次出來與高凈值投資者互動寒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者購買了2000萬元六寶基金理財產品,2014年底,她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六寶答謝宴上,見過霍文芳一面。

  當時,她對霍文芳的印象是:蠻誠懇。她向搜狐財經《潛望》描述稱,霍是一個地道的香港商人模樣,西裝筆挺,清瘦、精明,講一口極生硬的香港普通話,很多語句不太連貫。在台上發言10分鐘左右,內容是「兩者要雙贏」之類的客套話。

  她還記得,霍文芳發言之後,端著酒杯很客氣地挨桌敬酒,到她那一桌時,她上前詢問是否可以與霍文芳合影,霍很禮貌地應允配合。

  上述投資者仍記得當時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大家的心情就是「終於見到霍氏大老闆了」 。從首爾回來之後,轉眼到2015年,該投資者又投進去了最後一筆錢。

  今年春節後,六寶基金的多位高管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朝陽經偵逮捕,但身為法定代表人的霍文芳至今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投資者對此充滿疑慮,讓他們吃驚的是,霍文芳不承認其法人代表身份的真實性。

  今年4月22日,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翟曉紅、張效輝受霍文芳之託發布聲明稱,「霍氏六寶公司」屬無中生有、故意捏造事實之舉,霍文芳在六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系六寶公司股東田紹龍等在未經霍文芳同意、私自偽造霍文芳簽字而騙取工商變更登記、基金業協會登記盜用所得。

  而早在去年年中,霍文芳就以此為由向朝陽區工商局提交了撤銷其作為法人代表的申請。這讓投資者十分錯愕。有投資者表示,去年四月份霍文芳還曾出面撫慰大家,稱他一定會保證投資者的利益。但去年五月份之後就再也不能聯繫上霍本人。

  在多名投資者的抗議下,朝陽區工商局於今年1月份舉行了聽證會,六寶基金、投資人都派代表參加了此次聽證會,金巧巧父親也低調參與了本次聽證會。

  據搜狐財經《潛望》了解,在聽證會上,朝陽區工商局提交的鑒定書顯示六寶基金註冊登記時提交的霍文芳簽字表格是複印件,而非原件。六寶基金方回應稱,這是因為霍文芳當時用圓珠筆而非簽字筆來簽名,不符合工商局的規定,故用複印件代替。朝陽區工商局並未對霍文芳筆跡的真實性提出異議,聽證會之後做出了「證據不足、需補充證據」的決定。

  接近朝陽區工商局的人士告訴搜狐財經《潛望》,不能只憑一份複印件來確認筆跡的真偽,霍文芳還以六寶基金法定代表人的名義,簽署了一系列的法律文書和合同,需要一一鑒別其筆跡。但經工商局多次溝通,霍文芳也未前往進行情況說明,使得案件停滯。目前為止,霍文芳仍是六寶基金的法定代表人。

  值得一提的是,六寶基金股東之一趙蕾在此次聽證會上提交了一份代持協議,堪稱重磅炸彈。搜狐財經《潛望》獲取資料顯示,代持協議的簽署時間為2013年1月16日,協議註明:六寶基金由田紹龍與霍文芳共同設立,各持50%的股份,霍委託趙蕾代持,並將後者登記為公司股東。趙蕾確認其名下48.5%的股份受霍文芳委託代持,霍為實際股東。

  簽署代持協議時,北京市寶盈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嚴少芳作為六寶基金的律師在場見證。搜狐財經《潛望》聯繫到嚴少芳,他表示,與代持協議相關的一個變更資料是霍文芳從香港寄過來的,但代持協議是霍文芳本人當場簽署的,「(代持協議的)真實性沒什麼可懷疑的」。

  雖然霍文芳聲稱自己對作為六寶基金法定代表人一事並不之情,但事實上他以六寶基金董事長身份出席了多次公開活動。據媒體公開報道,2015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跨國經營和投融資高層論壇中,「香港霍氏實業集團*六寶(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分論壇主辦單位之一的身份被標註在背景板上。霍文芳以六寶基金董事長的身份出席該論壇並發表講話。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證券律師臧小麗表示,即便相關合同和文件不是霍文芳親自簽署,也未必就能說明霍文芳對六寶基金不負責任。六寶基金的工商登記資料和其在基金業協會的備案,法人代表都是霍文芳,而媒體一直都把霍文芳作為六寶基金董事長來進行報道,霍文芳理應知情。這麼長時間以來,霍文芳並未提出異議,如果其以六寶基金董事長身份出席會議一事屬實,那麼法律上也可能理解為用行動認可代簽名的事實。

  虛假和爛尾的項目們

  去年下半年,投資者維權時,從公司財務總監趙蕾處獲取了六寶基金的投資項目表,其中有多個項目未被公示。投資者紛紛前往六寶基金項目基地考察,希望能在「大風暴」來臨前順利平倉,但結果讓不少人失望。他們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是假項目就是爛項目。」

  已經確認的假項目多集中於石油領域。

  包括金巧巧在內的多名投資者都購買了「天金石油」項目。搜狐財經《潛望》看到了「六寶天金石油專項投資基金」宣傳單頁,頁面赫然註明「保本型」,該基金規模為1.5億元人民幣,存續期限為1年+1年,一年期基金預期收益從11.5%—15.5%不等,兩年期收益最高達16.5%。

  北京天金石油銷售有限公司監事喬梅委託高姓律師向搜狐財經《潛望》轉達,六寶基金假借天金石油名義行騙,其實兩者無任何關係,天金石油方已聯繫六寶基金,準備就其詐騙行為向法院起訴。

  另據《中國經濟周刊》2014年年底報道,六寶基金2013年8月發行的募集目標達54億元的「中石油油氣聯建項目」理財項目實為虛假產品,項目方雲南祿達財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後來聲明稱從未與六寶基金簽署任何合作協議,六寶基金也從未向雲南祿達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投資,並以「涉嫌集資詐騙罪」對六寶基金進行刑事舉報。

  有些項目難辨真偽。六寶基金官網顯示,其2015年1月發行了名為「霍氏天然氣特殊目的公司」的產品,募集資金4億。霍氏液化天然氣公司為霍氏實業有限公司旗下企業之一,同時還有六寶基金、霍氏慈善基金、北盟能源有限公司等。除六寶基金和六寶國際賽艇俱樂部在內地註冊,搜狐財經《潛望》從香港公司註冊處查詢到,霍氏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北盟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霍氏液化天然氣公司在香港和大陸均未能查詢到,無法判斷其真偽。

  除了假項目,大多已存項目的償還能力也差強人意。以六寶基金持續投入2年的河南景源果業為例,項目表顯示該企業總計資產額為16億,年營業額達10億,六寶基金對該項目投入達2億多。但搜狐財經《潛望》據公開資料查詢,該企業2014年的資產總額僅為1500萬元。從2013年起該公司就有多次因資金周轉困難而進行借貸並逾期不還的行為。河南景源果業工商資料顯示其有21個失信人信息。據了解,目前該企業已進入破產清算,並於去年7月份進行了三次司法拍賣。

  內蒙古尚華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是六寶基金投資的一個大項目,項目表顯示六寶基金對其投入2.5億元,形式為債權。投資款多方討要無果之時,投資者王先生今年初前往鄂爾多斯(600295)考察該企業,發現現場是十分偏遠的農貿市場,且已經於2012年停工。據另一位投資者了解,該公司資金鏈早已斷裂,外債尚有8個多億,公司已被當地多家企業起訴,資產去年就已經被法院查封。

  項目深度關聯 涉嫌自融事發後「股權騰挪」

  搜狐財經《潛望》調查發現,六寶基金投資的多個項目公司深度關聯。普凡生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普凡生生物」)、包頭市慧鑫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包頭慧鑫」)、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托克托」)為其所投資的不同項目,但有多名高管交叉任職。

  據六寶基金官網,「六寶普凡生生物科技甘草種植深加工項目」專項基金的規模1億元人民幣。查閱普凡生生物的股東資料,余嘉祺、李建軍、曹飛三人為普凡生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的創始股東,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4月11日,最初名稱為「北京普凡生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搜狐財經《潛望》發現,以上三人也出現在包頭慧鑫的創始股東名單中。

  另外,去年12月份,六寶基金髮行了「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園區第二期」基金項目,募集資金2億元。但在去年7月份之前,托克托的法定代表人都為曹飛。此後進行了工商資料變更。

  普凡生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從2014年7月至11月進行了四次股東變更,將三個創始股東全部「洗出」投資人行列。也是在這個月,六寶基金開始發行普凡生項目基金,當年11月份,六寶基金出現在普凡生生物的股東名單之中。

  而在去年年中,這家公司一周內完成了兩次股東變更,迅速 「去六寶化」,實現「股權騰挪」。

  2015年6月24日,普凡生生物的股東之一六寶基金變更為諾恩(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僅5天後,股東又新加天津市匯通眾信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市冠信緣諮詢有限公司、北京華奧六寶農業投資中心(有限股東)(簡稱「華奧六寶農業」)。

  與該公司工商資料變更節奏一致的是,公司股東的股東也快速實現了「去六寶化」。華奧六寶農業最為複雜,該企業股東及其股東的股東中都有六寶基金的成分,去年7月10日六寶基金從其股東名單中消失;半個月後,其股東華奧六寶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投資人從六寶基金和北京普凡生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正信(集團)有限公司和鑫發匯通企業策劃(北京)有限公司。以此追溯至普凡生生物,該企業與六寶基金看似徹底脫離。

  此時回過頭去看普凡生生物的另一股東諾恩(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恩」),該企業成立於2015年5月27日,不足一月便接手了六寶基金在普凡生的股東之位。搜狐財經《潛望》了解到,該公司四個創始股東楊承皓、劉庭權、陶珊珊、鄧基光全是六寶基金的高管。其中楊是六寶基金副總裁,陶是六寶基金行政總監,鄧是六寶基金銷售總監。而在工商資料中可公開查詢到,鄧基光為六寶基金青島分公司法定代表人。

  非常巧合的是,從去年7月份至今年1月份,諾恩創始股東全部被替換,今年6月2號,法定代表人楊承皓也被變更。目前為止,楊承皓還是普凡生生物的董事。

  上述公司為何頻繁變更股東信息?搜狐財經《潛望》近日聯繫到普凡生生物一位張姓負責人,他在電話中稱其是公司新聘任的副總,不清楚公司是否與六寶基金合作過,但他強調公司目前與六寶基金無任何關係。截至發稿,該公司未有相關負責人就此事再行回復。

  被銀行「飛單」套住的「中產階級」

  除了霍文芳,另一個導致這些「中產階級」陷入窘境的是,他們曾經無比信任的銀行。

  據搜狐財經《潛望》掌握的資料,中國農業銀行、北京銀行(601169)、興業銀行(601166)等多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員工都參與了六寶基金「飛單」,其中交通銀行北京分行最為嚴重。

  常亮夫婦是交通銀行朝外支行的VIP客戶,他們遭遇六寶基金緣於該行前行長趙世雄。用這對夫婦自己的話說,「我們賬戶里的錢比普通儲戶稍多一些,每次去銀行,趙世雄都會出來打招呼,逢年過節也會送來一些小禮物。十幾年下來,與趙也算熟識。」2012年,趙世雄首次給常亮打電話推薦六寶基金,稱這是霍英東兒子霍文芳成立的私募基金,在該支行開戶,交通銀行可以監管到該基金的流向,保證資金安全。

  此後趙世雄不斷找機會套近乎,2013年稱可以與常亮各出50萬合買一隻理財產品,常亮夫婦終於被趙的「誠意」打動,於2014年分兩筆共投入600萬購買了六寶基金的理財產品。這次,投資款沒有如期回賬。

  李韜是在2012年參加銀行VIP客戶活動時認識了趙世雄。與常亮類似,趙世雄不斷電話及約其喝茶推薦產品,李韜2014年分兩次共投入300萬元購買了同一款產品。這一年,她與常亮因湊單而認識,趙世雄集結八個人湊了1000多萬合單購買了六寶基金「天金石油」產品。現在回想起來,李韜後悔不迭,「其實我本打算少投入50萬,但刷卡時,趙世雄和他老婆都在我旁邊再三勸說下,我就投足了300萬。」

  搜狐財經《潛望》獲得的該產品合同中,除了上述投資者外,還看到楊堯妃投資了120萬。據投資人介紹,趙世雄稱該女士是其妻子,並解釋說因崗位原因,他本人不方便直接出面參與投資。

  沈女士是房地產開發商,她在六寶基金投資了200萬,與瑩女士一樣,也被交通銀行建國門支行客戶經理王璐「飛單」。沈女士告訴搜狐財經《潛望》,前幾年,她每有大資金入賬,王璐就會不失時機地給她打電話推薦六寶基金,稱「您這麼多錢放在銀行太浪費了」。但令人不解的是,王璐並非沈女士在交通銀行的客戶經理,其開戶行也不在建國門支行。而據投資者統計,僅被王璐一人推薦到六寶基金投資的資金就逾1億。

  在投資者的表述中,王璐與六寶基金工作人員過從甚密,她甚至向投資者展示過其本人與霍文芳的合影,以證明六寶基金確實是香港霍氏家族企業。

  端午節前,搜狐財經《潛望》與上述兩位投資者一起前往交通銀行建國門支行,現任行長朱然向投資者確認王璐曾是該支行的正式員工,但已於2015年4月前後辭職,去向不明。在投資者的追問下,朱然回復稱,「按道理,客戶經理確實不應該跨行查看儲戶的個人賬戶。」

  朱然透露,趙世雄辭職比王璐早。兌付危機爆發之後,多名投資者聯繫趙世雄討要說法。此時趙世雄稱其已辭職已離婚,財產全部判給了老婆。再之後,相關投資者再也未能聯繫上趙世雄。不過多名投資者表示,趙本人仍然在銀行體系內工作。

  據搜狐財經《潛望》掌握的信息,交通銀行阜外支行前行長馬劍也牽涉其中。他曾在2013年推薦該行儲戶、某央企高管購買六寶基金產品。據了解,他對投資者稱交通銀行在對六寶基金進行內部認購,可以勻出一些份額給該投資者。搜狐財經《潛望》日前撥通馬劍電話,他非常友善地承認了「馬行長」的身份,但聽說來意後,立刻掛斷電話。對於是否曾宣稱交行對六寶基金有內部認購一事,搜狐財經《潛望》簡訊詢問,馬劍未作回復。

  在投資者提供的六寶基金多個產品的宣傳冊上,赫然註明基金託管人為「交通銀行」。朱然表示,「但據我所知,交通銀行並沒有與六寶基金有過合作。」

  □宣傳冊顯示交通銀行託管

  搜狐財經《潛望》就此聯繫交通銀行北京分行,該行公關部近一周後回復稱:交通銀行和六寶基金沒有合作關係,趙世雄、馬劍、王璐等銀行員工已經離職。對於六寶基金是否在交行開戶,銀行工作人員以銀行能監管資金去向為由向投資者宣傳理財產品屬於什麼性質的行為等問題,該工作人員未正面回答。

  被「掃地出門」的霍文芳

  多個投資者告訴搜狐財經《潛望》,事後發現,六寶基金的風控其實就是田紹龍把關。在投資者中廣為流傳的信息是,田紹龍本人高中學歷,成立六寶基金之前在北京郊區靠為超市送辦公用紙為生,後來機緣巧合遇到霍文芳,在霍的指點下成立了六寶基金,從而改變命運。長時間以來,霍文芳除了出席大型活動之外,一直隱在幕後。

  但霍文芳從六寶基金獲取及借取了不菲資金。據搜狐財經《潛望》獲取的對賬單複印件不完全統計,六寶基金從2012年至去年打入霍文芳賬戶的工資及往來款就逾1260萬。這或許僅僅是冰山一角。

  壽光霍氏六寶國際賽艇俱樂部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為台港澳自然人獨資企業,註冊資金15萬美元,霍文芳為公司唯一股東。據項目表,六寶基金向該企業投資3000萬用於建設賽艇俱樂部,並定於2016年6月前還清。據搜狐財經《潛望》掌握的對賬單資料,六寶基金分六次匯款逾2500萬給項目方,另有一張字跡不清晰難以辨認,項目進展情況不詳。同時,霍氏天然氣項目進展情況不詳。

  從資金鏈緊張到兌付危機全面爆發,六寶基金創始人田紹龍從最初面對投資人一言不發,而後被霍文芳指責冒名使用身份證件,投資者感受到他的態度逐漸向己方傾斜。

  有投資者告訴搜狐財經《潛望》,田紹龍在被捕前幾天還與其一起吃午飯,他在席間表示,霍文芳從六寶基金捲走的資金有6億多。

  不過,因包括田紹龍在內的公司高管都已被公安機關逮捕,搜狐財經《潛望》無法核實上述消息的真實性。

  作為二房長子,霍文芳的行為其實已經違反了其父霍英東遺囑規定。據中國新聞網此前報道,霍英東在1978年就立下遺囑,除長房三個兒子外,其餘各房子女只能從事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員,不得經商。

  投資者沈女士在香港有親友,她事發後多次前往香港試圖與霍家溝通,但都未果。而沈女士在香港的親人聽說此事後第一反應是,「你怎麼不來香港打探一下,霍文芳在香港名聲很臭。」

  可以作證的是,多家媒體報道,霍文芳1991年在美國因販賣槍支被逮捕,霍英東知道後雷霆大怒,後公開登報與霍文芳脫離父子關係,並稱霍文芳的生意從此與霍家無關,此事在香港沸沸揚揚。從此之後,霍文芳與霍家的關係逐漸疏遠。霍文芳的第一任太太袁荔是明星,第二任太太洪國華也曾是電視明星。霍文芳販賣軍火一事被曝光後,洪國華向他提出離婚的要求,2001年,霍文芳不滿法庭裁定他要整筆支付500萬元而提出上訴,被法院駁回。

  事發之後,沈女士多次前往霍家溝通,但霍家並無人出來應答。最近的一次是今年端午節期間,沈女士與朋友一起前往霍家大宅,據稱家裡有保鏢模樣的人出來看了一看,沒有與他們進行交流。「他們家是那種深宅大院的,院門口距離真正的住房還有很遠的距離,只有保鏢出來看了一下,我們與他們溝通不上的。」

  今年四月份,沈女士再次攜帶投資者寫給霍文芳母親馮堅妮、霍震霆等人的信件到香港郵寄至霍家,質問霍文芳詐騙一事,至今,不見任何回復。
推薦閱讀:

4個理財建議,解決你80%的財務困境
錢越理越少 80後MM一直走在失敗理財路上
網貸備案再次延期,為什麼還投網貸?
女性如何理財才能過得更好?
理財有六種人,最後一種最賺錢!

TAG:投資 | 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