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歷史審判
常聽到一種說法,儒家是入世的,缺乏終極關懷。又有人說,今日中國之道德淪喪無底線,當與儒家的這一缺失有關。
儒家果然沒有自己的終極關懷與永恆審判嗎?儒家以及中國文化,如果沒有終極關懷,沒有超越性的價值追求,數千年來豈不如同行屍走肉?在地道的中國人那裡,或許沒有對來世以及天堂地獄的熱烈追求,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不講道德,可以沒有是非。中國人有「歷史」,歷史的裁判就是中國人道德的源泉。販夫走卒一生努力的目標,就是能在百年之後堂堂正正地進入祖墳,承受後代的香火;士大夫汲汲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名垂青史;而每一個中國人最為忌諱的,就是遺臭萬年。
歷史審判的源頭當與孔子密切相關。孔子一生的工作中,重要的一項是編修《春秋》。孔子以編年史的形式,將200多年間發生的大事件如實記錄下來。其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善惡忠奸,經過孔子的整理,存之於世,開啟了中國文化歷史審判的先河。孟子因此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孔子,為中國文化的終極價值確立了平實而堅實的根基。
在中國文化里,歷史是具有宗教性的;維護歷史的真實,甚至不惜為此犧牲生命,體現了中國人的生命自覺與高尚追求。《春秋》最早記載了史官為維護歷史真實而慷慨赴死的殉道史實,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國重臣崔杼謀殺了國君齊莊公,史官在史書上把事實記錄下來:「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殺了史官。隨後又叫史官的弟弟繼任史官,弟弟明白哥哥為何而死,但寫下的仍是:「崔杼弒其君。」崔杼又把這位史官殺了,再讓他的弟弟繼任史官;其弟到來後,寫的還是「崔杼弒其君」。如是三番,崔杼意識到,個人的生命有限,但歷史是無法改變的!
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對歷史特點與功能的闡述。「歷史是一面鏡子」,「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任何人都要接受歷史的審判」,「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平等的」等,這些話語,句句表明,歷史就是中國人的終極關懷,是中華民族道德養成的內在心理基礎。
推薦閱讀:
※儒家十六字真言
※孔子在世時自稱儒家嗎?還是後人給貼的標籤稱之為儒?
※新元墨學不必以師者自居貶斥新墨家|黃飲冰
※中國文字真相:文以載道的本質,文與字的兩個階段兩套系統
※規矩的守與破|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