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談誰來當幼師:行業缺口大讓嚴格准入成空談 —— 英才網聯

  如果幼師培養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節奏,如果「錢少壓力大,年輕人不太願意去做幼師」,幼教行業就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進入,也難以留住優秀人才。

  《錢江晚報》做了一個特別報道,專訪了3位從業時間不等的幼師,請他們談從業的經歷與感受:一位從業17年的幼兒園園長感慨,最近來查監控的家長多了,原本一些信任幼兒園的家長也開始問孩子「老師有沒有給你打針,有沒有給你吃藥」。這讓她感到委屈。另外一位從業五年的男幼師則表示「為了養家,我常在考慮轉行」。據估算,2021年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將增加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人。

  這種狀況,不得不引人思考和擔憂,誰來當幼師?

  最近接連發生了幾起性質惡劣的虐童事件,引發了社會對學前教育話題的高度關注,而幼師又成了關注的重點。因為一些極端案例中幼師的惡劣行徑,導致部分社會成員對幼師群體產生了懷疑。就如前文幼兒園園長所提到的,要求查看監控的家長多了,對幼師的不信任感增強了。

  這不是一個什麼好現象。一些醫療事故出現之後,醫患關係變得緊張,醫生甚至成為高危行業,連一些醫生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醫、從醫。因為個別幼師的虐童行為,否定整個幼師群體的辛勤工作,甚而給幼師群體貼標籤,妖魔化幼師,不僅會傷害廣大在幼教崗位上任勞任怨工作的幼師群體的心,還不利於行業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嚴把從業人員資格准入關是提高幼教行業師資水平、保障幼教質量的關鍵。但是,在幼師和保育員缺口巨大的情況下,單純的嚴格資格准入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幼師培養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節奏,如果「錢少壓力大,年輕人不太願意去做幼師」,幼教行業就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進入,也難以留住優秀人才。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單純地嚴格執行資格准入制度,要麼導致幼兒園人手更加緊張,要麼讓所謂的嚴格准入成為空談,一些幼教機構只能降格以求。

  嚴把從業人員資格准入關的前提是能夠為行業提供足夠的、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做的是相關部門加強協調,解決培養機制不足的問題。此外則是提高幼教行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一名幼師一個月的工資抵不上一個孩子一個月的學費,這種狀況必定不能持續。以某幼教行業上市公司為例,其2016年在教育學雜費及教育諮詢服務上收入為6103萬元,毛利率達60.2%,而其園長、保教員年人工成本平均為5667元。如此低的人工成本,簡直讓人難以想像,它如何招收到合格的員工,又如何能保障員工以耐心和愛心照顧好孩子?

  目前,民辦幼兒園已經超過公辦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一半以上。因為嗅到了學前教育商機,一些原本與教育八竿子打不著的商業公司也紛紛在學前教育行業跑馬圈地。社會資本進入可以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但是逐利的資本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就算把辦教育當作有利可圖的生意,前提也必須是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而提供教育服務的關鍵則是優秀的教師隊伍。否則,不僅違背教育的公益性,更違背基本的商業倫理。所以,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和規範,必須跟上其發展的腳步,尤其是要保障好廣大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權益。

  最近,教育部表示正在調研學前教育立法。學前教育立法,首先應該明確學前教育的地位和國家責任,保障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其次是明確學前教育教師的地位,提高學前教師的待遇,讓學前教育階段教師能享受到同中小學教師同等的聲譽和經濟地位,對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執行與中小學教師統一的工資標準和職稱評定體系,讓他們擁有職業發展前景,享受職業榮譽感,能夠安心地把幼教作為自己的事業,而不是一份可有可無,丟了再找就是的工作。


推薦閱讀:

▓安親網聯合殯葬▓一目了然擇日▓
「網聯」的意義及可能影響
銀聯顫抖吧!網聯來了
「銀聯」的兄弟「網聯」即將上線,各支付機構同一起跑線競爭
台網聯動 媒體融合——華數玩轉電視節目互動新模式

TAG:行業 | 網聯 | 幼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