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蔡琴都來聽他的演唱會,「台灣鮑勃·迪倫」的民謠歲月

1

從 11 歲才離開部落的台灣原住民,

到咖啡館的西洋音樂演唱者,

張艾嘉、胡茵夢、洪小喬都在台下聆聽。

點擊收聽,《非誠勿擾2》插曲「匆匆」。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

1950 年,胡德夫在台灣台東縣的一個原住民家庭出生。

(圖註:胡德夫的家庭照。前排中間站立的男孩為胡德夫。)

11 歲,胡德夫才第一次離開部落到淡江中學讀書。

淡江中學是教會學校,有唱詩班,為了唱歌,他參加了唱詩班。 受校長照顧,他得以在學校琴房練習鋼琴,開啟了自己的音樂之路。

1968 年,胡德夫考入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

在大學期間,他展現了驚人的語言天賦,國語、英語之外,閩南語、卑南語、阿美語、布農語、泰雅語都能被他很快地掌握。而各種原住民語言的獨特韻律,更是被他充分地運用到了自己的歌曲創作中去。

1970 年,因父親要動手術,急需手術費,胡德夫輟學賺錢。打兩份工的同時,還在哥倫比亞駐台機構的咖啡廳演唱,並逐漸有所名氣,甚至有電視台採訪他。

當 22 歲的胡德夫一頭長髮,在台上唱歌的時候,台下坐著的,有後來紅極一時的民謠歌手洪小喬,有逃學來的張艾嘉,有等著上台機會的胡茵夢,有台灣畫壇怪傑席德進,還有同樣年輕的李雙澤。

@馬蹦噠

年輕時的胡茵夢、林青霞、倪那薇、張艾嘉

2

「可口可樂事件」後,

他開啟了影響幾代的台灣校園民謠運動

在台上唱西洋音樂的胡德夫,認識了在台下聽歌的李雙澤,兩人成為了摯友。

胡德夫(前排右一)李雙澤(後排右一)

李雙澤是台灣民歌運動的先驅人物,也是知名的「可口可樂事件」校園民歌運動發起者:

1976 年 12 月 3 日,電台 DJ 陶曉清在淡水文理學院組織了「西洋民謠演唱會」,胡德夫是被邀請演唱嘉賓之一。胡德夫因有事求助於李雙澤,讓他上台代唱。

「那天演唱會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唱西洋音樂,李雙澤應該很窩火,他私下埋怨我們是早就知道的。」胡德夫回憶說,輪到李雙澤上場,他拿著一瓶可口可樂,沒有唱歌,而是質問台下的學生:

「我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美國,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現在,在台灣,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李雙澤把可口可樂猛地砸在地上,「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台下的人完全愣住了,沒有人想出什麼是「自己的歌」。

第二天,台灣大學校園爆發了「唱自己的歌」的大規模討論,大家開始暗地筆戰,鄉土論戰開始,學生開始自己寫歌。這就是台灣民歌歷史上有名的「可口可樂事件」———台灣校園民謠時代從此開始。

@五清清

可口可樂事件後,胡德夫反思要唱自己的歌,與好友李雙澤、楊弦等人開啟校園民歌運動,並以《匆匆》、《牛背上的小孩》、《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美麗島》等經典歌曲,唱出台灣最具象徵意義的歌謠,也唱出思念故鄉台東的詠嘆呼喚,用滄桑且充滿力量的歌聲紀錄永恆的歷史。

在此後的三十年里,跟隨著胡德夫腳印的,是羅大佑、葉佳修、齊豫、李建復、李壽全、梁弘志、李宗盛、蔡琴,是影響了幾代人的台灣校園民謠。

台灣民歌鼎盛時期的民歌手們:葉佳修(左一)、蔡琴(左三)與齊豫(右一)

2005 年,胡德夫的《匆匆》發行。這是他第一張專輯,該專輯入圍金曲獎六項大獎,以創作《太平洋的風》獲得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與「最佳作詞人」獎。並獲得海內外一致推崇,獲得包括華語金曲獎及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歌手」、「最佳國語男歌手」。

胡德夫專輯《匆匆》的封面

2016 年發行新書《我們都是趕路人》,隨書發行的音樂 EP《撕裂》獲得「阿比鹿音樂獎年度最佳民謠單曲」,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國語歌曲」、「年度十大華語金曲」等獎項。

@馬蹦噠

3

在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音樂就是民謠,

別管大地多大,你走就是了。

關於歌曲,胡德夫曾說:別管大地多大,你走就是了,你就會發現到,處處都是歌。

而那些愛上了胡德夫的人,收穫更多。

一頭銀髮,一架鋼琴,最樸素的歌詞,這就是胡德夫。

許多歌是喧鬧的,但胡德夫的歌產量很少,但每一首歌都是那樣純凈,讓人一眼見底。語到極致是平常,胡德夫的水平比大多數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卻不過是寫路、寫風、寫光陰。這種極致的力量來自於自然,來自於土地,而非人工的雕飾。「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是一種略帶野蠻的蓬勃。胡德夫說:「在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音樂就是民謠。」

@綠色植物

我記得有一句關於理想的話,很俗,被說爛了。

叫:「多數人在二十五歲就死了,到七十五歲才埋。」

然而我覺得,在這個萬物冥冥間皆有秩序的世界上,二十五的唱搖滾、在腿上紋愛人的名字,叫青春;七十五的唱搖滾、在腿上紋愛人的名字,這讓我要叫醫生。

胡德夫就是這樣一位滄桑卻從不蒼老的歌者。

老去就老去吧,老去後也能看海。

@宋楊潤楠

有這麼一個故事,2005 年 4 月 15 日,胡德夫在台北開個唱,演唱會當場,匯聚了一千多位台灣文化界的人士及藍綠政治人物。兩個黨派,平靜的並肩坐在一起,聽胡德夫。

這就是胡德夫的音樂想要表達和傳遞出的精神。

@宋楊潤楠

他曾叩開每扇遠方的門,經歷了 60 余載風雨人生後,他依舊滿懷著赤子之心,彷彿還是那個牛背上的小孩,赤著腳,唱著最純粹動人的民謠。

如今,這個 60 余歲的人來到知乎,想把 50 年民謠歲月和心底的歌一起講給你聽。

4

胡德夫親講50年民謠歲月,

告訴你音樂到底是什麼?

民謠又是什麼?

民謠不華麗,不炫技,生髮於真情,戳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如今,這位走過了半個世紀民謠歲月的「台灣民謠之父」,將在知乎 Live 中與你聊聊台灣 50 年民謠音樂的起點和發展,以及他自己對音樂、對民謠的體會。並選出他最心愛的 3 首民謠曲目跟你聊聊民謠的專業技法,和藏在這些音樂中的故事。

50 年民謠歲月,正好下酒。

4

這場 Live,胡德夫會講些什麼?

一、50 年民謠歲月所帶來的音樂體會

民謠的精神內涵到底是什麼?

胡德夫是如何開始做音樂的?

對未來民謠的發展,胡德夫怎麼看?

二、3 首歌,深聊「生命積澱下的」民謠

精選 3 首重要的民謠作品,跟大家既從專業技法角度來暢聊民謠創作,也會從感受、閱歷等方面來談為什麼這是三首讓自己如此感動的歌。在聊到興起時,還可以一起哼唱幾句。

《匆匆》:這是胡德夫先生 2005 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匆匆》中的同名單曲,也是《非誠勿擾 2》中的插曲。「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聽一首歌,彷彿度過了一生。

《最最遙遠的路》:這是胡德夫先生在閱讀泰戈爾的動人詩句後,有感而發創作的。「你我需遍叩每扇遠方的門,才能找到自己的門,自己的人。」希望走過這個上坡,我們都能夠抵達。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由「美國現代民歌之父」皮特·西格演唱,收錄在其 1956 年發行的專輯《Rainbow Quest》中。這首反戰歌曲以花兒始花兒終,而人卻在戰火中消逝,戰爭的殘酷與悲慘縈繞在歌者與聽者的心裡。

開課時間:10 月 21 日(周二)晚上 20:00 整

這場既有精彩的民謠音樂解析,又有經典歌曲再現的優質 Live 課程,我們還為大家申請了限時特惠 5 元的優惠,僅需 4.99 元即可學習哦~點擊下圖,立減 5 元!

?

推薦閱讀:

32歲嫁給李宗盛,6年後離婚,如今50歲的她歌里充滿了故事
為什麼說「年少莫聽李宗盛」?
為什麼業界對於李宗盛的評論都這麼好?
李宗盛的唱歌特點有哪些?
李宗盛個人資料有哪些?

TAG:台灣 | 演唱會 | 民謠 | 歲月 | 演唱 | 李宗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