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頓悟禪法系列(頓悟《道德經》問答之一)

「5」分鐘頓悟禪法系列

——頓悟《道德經》問答之一

1、問:什是頓悟?

:頓悟就是指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覺悟生命、宇宙真相,了脫生死根本。在老子叫做悟道,在禪宗叫做明心見性,通俗講叫做認識自己本來面目、大徹大悟。

2、問:如何頓悟《道德經》?

:自古以來,很少有人能讀懂《道德經》,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發心出了問題。發心就是我們的願望和目的。

只有我們的人生追求與老子的人生追求相一致的時候,《道德經》才會向我們敞開,這個時候,我們與老子心心相印、合二為一,「我」就是老子,老子就是「我」。

頓悟就發生在我們與老子心靈相互交匯,相互交融的那一瞬間。

3、問:老子的人生追求是什麼?

:在《道德經》第二十章的最後一句,老子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追求:「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我唯獨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把對生命、宇宙本源的探究看作是我生命的全部。

所以,在讀《道德經》之前,我們首先要問自己:我讀經的目的是什麼?我要在《道德經》中找到或得到什麼?我的目的是想達到,還是一定要達到?這個目的是不是我生命的需要?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認真」就是一心一意,就是心無旁騖,就是全力以赴,就像餓了要吃飯一樣,成為你生命的需要,那是一種自發的、本能的渴望。只有這樣,你所得到的將不再是知識,而是真知識。

4、請問鐵夫老師,您是如何頓悟《道德經》的?

:宇宙就像一面鏡子,你的心裡有什麼,鏡子裡面就跳出來什麼,《道德經》也是如此。我是帶著一顆求道的心去看《道德經》的,道也因此展現在我面前,毫無保留,清晰明了。

我沒有試圖去解經,因此也就沒有受到八十一章順序的限制,我只帶著一個問題,尋找一個答案:什麼是生命、宇宙的本源?

以道為中心,我把《道德經》簡化為三章,稱為《道德經》的核心內容。第二十章為第一章,是老子本人的自我介紹;第二十五章為第二章,是《道德經》核心內容的核心,是老子的核心思想,即什麼是道;第三章為第一章,是道在人身上的具體運用,即如何行道。

可以說,《道德經》的全部章節,都是以道為核心展開的。

5、那您認為,什麼是道呢?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這裡老子說的很清楚,道是「物」,是真實存在的。這裡的「物」,南懷瑾老師解釋為「有一個東西」,我表示贊同。這個「物」就是道,它即包含了物質,也包含了精神,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個「物」的本質叫做「獨立不改」,這個「物」的外在表現叫做「周行而不怠」。

「獨立不改」與「周行而不怠」並非兩個,乃是一物也,就像冰之與水,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

6、有學者解釋說「道是無」,請問鐵夫老師,您怎麼認為?

:請您仔細閱讀第二十五章,這裡老子沒有說「道是無」或「道是空」,恰恰相反,老子明確告訴我們,道是物,是真實的有,是自有而且永有的存在。

「有無相生」與「有生於無」說的都不是道的本體,而是道在現象上的變化,叫做「周行而不怠」,按照佛家的話就是「諸行無常」,是有與無、生與滅的循環往複。

7、您認為六祖慧能「本來無一物」的思想正確嗎?

:我認為不正確。「本來無一物」是典型的空觀思想,否認現象的同時也否認了本體的存在。以這種觀點出發,不僅萬物的存在是虛幻的,就是禪宗所倡導的什麼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也變得毫無意義。現象是空,本體是空,學佛是空,修行是空,還談什麼普度眾生?還談什麼究竟解脫?一個「空」字不知打殺了多少人!

後來敦煌版六祖壇經問世,人們才發現,「本來無一物」竟不是六祖慧能說的,而是出自宋朝慧昕和尚的改寫。六祖慧能原本寫了兩首禪詩,不僅沒有絲毫的「空觀」思想,而且表達了佛性與明鏡,也就是萬物的本質與現象都是真實的,是一而不是二。

在《壇經》中,六祖認為的「道」與老子的觀點完全吻合:「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這裡的「性」,指的就是老子的「獨立不改」,這裡的「相」,指的就是老子的「周行而不怠」,「性相如如」指的就是「有物混成」,本質與現象為一。禪宗初祖達摩更是在他的《血脈論》中明確指出,「性就是道」。

8、我看很多書中,都解釋說,「道是規律」,您說「道是物」,請問物與規律是什麼關係?

:「道是物」不是我說的,是老子說的,當然我也這樣說。大部分學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找出處,找根據,把簡單搞成複雜的,把淺顯的搞成深奧的,他們硬是閉著眼睛不理老子已經給出的定義,非要把老子的「道」解釋為道路的「道」,並把老子認識的「物」說成規律。似乎老子就沒有資格搞一個自己的獨創。

我們來看一下規律的定義:規律是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

請您注意,規律是一種聯繫,它不是「物」,而是一種建立在「物」的基礎上的聯繫,規律是「物」的規律,沒有「物」就不會有「物」的規律。「物」與規律的關係是本質與現象的關係,是體與用的關係。

老子在《道德經》中已經寫的很清楚,「獨立不改」是道的本體,「周行而不怠」就是道的規律。

「周行而不怠」的表現就是「有無相生」,「有無相生」就是道的規律。

9、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可謂家喻戶曉,「道」真的不可以用語言來表述嗎?

:自從有「權威」把此章定為第一章後,幾乎所有學者都被「定」住了,「道不遠人人自遠,經不迷人人自迷」。

什麼是道,老子在第二十五章已經表達的十分清楚,結果歷代的解經家們還是千篇一律地解釋說:「道,能用言語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

對於「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個「道」字,大多都解釋為「言說」之意,南懷瑾老師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老子他說》中寫到:

「有人解釋《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個「道」字,便是一般所謂「常言道」的意思,也就是說話的意思。其實,這是不大合理的。因為把說話或話說用「道」字來代表,那是唐宋之間的口頭語。如果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時隔幾千年,口語完全與後世不同。那個時候表示說話的用字,都用「曰」字。假定我們要問,《老子》本書第一章首句中兩個「道」字,應當作哪種解釋才恰當?我只能說:只有親見老子,來問個清楚。」 

這裡,南老師沒有下結論,只是把老子的「道」又推給了老子,由此看出他老人家的誠實與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另外,「道」還是另外一個名字,老子把它稱為「大」。我們可以把「道可道,非常道」,換成「大可大,非常大」,看看這個「大」還有「言說」的意思嗎?

道原本至簡至易,經學者們如此一解,於是乎,「道」成了玄學的代名詞,障礙了不知多少真心求道的人。

10、那麼,您如何解釋「道可道,非常道」?

:其實,《道德經》第一章,是應該放在第二十五章之後的,以老子在第二十五章對「道」的定義,來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相信您會恍然大悟,一目了然的。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字,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即老子沒有命名前的「有物混成」,也就是「有一個東西」;第二個「道」字,指的是老子為這個「物」取的名字,「字之曰道」;第三個「道」字與第一個道字所指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的具體解釋就是:宇宙本源之「物」,可以取名為「道」,但這個名字不是宇宙的本源,它只是這個本源之「物」的代號。

套用《金剛經》「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句式來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非道,是名道。」

這裡老子告訴我們的是名相與實物的關係。

老子擔心我們不能領會,他接著解釋:「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宇宙本源之物)可以被命名,但名稱不是「道」。

老子還是怕我們不能理解,他繼續解釋:「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沒有名字,「道」(指宇宙本源之物)是天地的開始;有了名字,「道」依然是萬物的根本。這裡的「無名」與「有名」是一,「天地」與「萬物」是一,「始」與「母」是一,「同出而異名」。

11、請問鐵夫老師,人悟道以後,應當如何行道?

:老子在第一章中這樣告訴我們:「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裡「常無欲」與「常有欲」的主語指的就是悟道的人。第一個「觀」字指的是體驗、覺察的意思,第二個「觀」字指的是觀看、欣賞的意思。這裡的「其」指的就是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就是說,一個悟道的人會與道同體,經常的、不斷的「觀其妙」與「觀其徼」,莊子稱其為「逍遙遊」。

12、請問,悟道一定要通過修行來獲得嗎?

:道是本自具足、本來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動、獨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改變,只能被認識,所以佛的本意是覺者,即悟道的人。

悟道與修行無關。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是通過修行而悟道的,正如黃檗禪師所說:「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修行是一種境界,是變化的、是無常的、是有為法、是生滅法,是永無止境的,禪宗六祖慧能批評那些想通過修行悟道的人:「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來立功課?」。

不悟道,如何修道?修的是什麼?不認識自己,如何修自己?修的是誰?所謂先修行而後悟道,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是建立在「我執」上的「法執」。

誰在修?我是誰?這才是作為修行者首要解決的問題。覺悟為本,修行為末,本末不分是謂顛倒;覺悟為體,修行為用,體用一如,是謂自然。覺悟是解決「我是誰」,修行是解決有所作為。「為學日益」是磨磚成鏡,「為道日損」是悟後修行;磨磚成鏡是夢幻泡影,悟後修行是「守一、抱一」穿衣吃飯。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縛,結果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悟道之後修行,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鷹擊長空、魚翔潛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推薦閱讀:

十八問答附占驗之七--旬空
問答丨誰動了我的幸福(一)
熱線問答:如何與孩子談死亡?
你撿過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
2013年《聖經問答第15-16期》

TAG:道德 | 道德經 | 頓悟 | 法系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