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百位皇帝的判詞(2)

中國百位皇帝的判詞(2)歷史為中國百位皇帝寫下的判詞趙開雷繪《中國帝王圖》  21、魏元帝曹奐——被迫禪位的皇帝在曹丕奪了漢家天下的46年後,司馬氏依法炮製開國皇帝曹丕的方法,逼魏元帝曹奐舉行一個禪讓儀式,自己當上了皇帝,美其名曰為漢室復仇。時光不再,而歷史的故事竟然跨越了半個世紀,然後重新上演。而曹奐的角色與南帝是何其相似!在曹奐在位期間,他就是一個令人擺布的棋子,也許終其一生,他能做主的就是禪讓給司馬炎。但這肯定也不是他所願意做的。作為末代皇帝,他不可能在司馬氏的重權下有所作為。即使那時曹魏滅了蜀漢,可那也僅僅是發生在他在位期間的事而已。  22、蜀昭烈帝劉備——賣草鞋的帝王劉備其實真沒多大本事,他既沒有曹操的政治家謀略,也沒有孫權割據江東的棲身之地。他能從一介布衣,一個賣草鞋的皇室遠親,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最後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不能說他沒有一點方法。用現代的話說:劉備肯定對人性很有研究。他善於用人,善於抓住人的弱點並加以利用。他所有的成就並不是靠自己取得的,而都是用他人的謀略以及他人的施行得來的。他能做的僅僅就是用一點策略而已。但是就這一點策略就讓他與眾不同!劉備善哭,哭得謀臣諸葛亮;哭得荊、益之地;甚至哭得諸葛亮終其一生為蜀漢天下殫精竭慮,扶著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以哭得天下,甚至是延續蜀漢天下。他利用了人性的善良和諸葛亮的忠貞。他不僅會哭,而且還有市井無賴的習氣。賴得下邳之地以棲身,賴得荊州以發展。不過他這「哭」和「賴」倒還都管用,只是到了「義氣」這裡,似乎不怎麼起作用了。劉備雖因義氣而得張飛、關羽兩員猛將,但也是為了給這兩人報仇,而放棄了立國方針,結果不僅讓蜀漢大傷元氣,也讓自己抑鬱而死。成長在市井的劉備,終不知道治國是要為利益,而不是為義氣的。  23、蜀漢後主劉禪——素絲無常,任人染之自從禹把帝王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後,這種世襲制就一直延續了下來。這其中,有人用武力奪取政權,有人用陰謀掌控帝王。然而,這種延續中,究竟埋沒了多少人才,引起了多少廝殺,添寫了幾多戰亂,流離了多少百姓?這一定是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所沒想過的問題吧!「扶不起來的阿斗」是人們對這個無能的皇帝所給予的評價。一直到現在,人們依然沿用著這個詞。可是,或者很少想到:他到底願意不願意做皇帝?從襁褓中,他就因為軍閥混戰而到處逃亡,那些金戈鐵馬,那些爾虞我詐,會不會成為他一直躲避政治的原因?他從不操心政務,一切交給大臣來管理,他是不是從這份簡單的逃避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樂?我們永遠不得而知。  24、吳大帝孫權——有謀占江東在《三國演義》中,側重點偏重於諸葛亮、曹操,而對這個作為皇帝的孫權,筆墨似乎少了些。其實,孫權在三國鼎立的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他是三國中吳國的創立者,聰明的他十幾歲的時候就轉戰鬥大江南北,參與平定江東,並在周瑜的輔佐下領導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戰勝曹操,構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他北拒曹操、西抗劉備,他能夠忍辱負重,以柔克剛。只是,稱帝後他開始剛愎自用,猜疑成性,寵信奸臣,讓這個在自己手中強大起來的東吳又衰落下去。  25、吳末帝孫皓——嗜殺亡國的暴君如果說殘忍也是一種性格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很可怕。而如果這個人還是皇帝的話,那麼這一定是個可怕的朝代。「老幼饑寒,家戶菜色」,這個細緻的描寫裡面,寫上了多少作為百姓的悲哀!王朝興盛時,百姓苦;王朝衰敗時,百姓更苦。在封建帝王時代,多少百姓跟著這個殘暴的皇帝,走完了那個苦不堪言的年代。  26、晉武帝司馬炎——笑傲三國終歸晉「晉武之初立,正郊廟,行通喪,封宗室,罷禁錮,立諫官,征廢逸,禁讖緯,增吏俸,崇寬弘雅正之治術,故民藉以安;內亂外逼,國已糜爛,而人心猶系之。然其所用者……皆寡廉鮮恥貪冒驕奢之鄙夫;是以強宗妒後互亂,而氐、羯乘之以猖狂。小人濁亂,國無與立,非但王衍輩清談誤之也。」這是清王夫之給予司馬炎的評價,可謂寥寥數語,概其平生。這個善始卻不能善終的皇帝,將中國的分裂歸為一統,卻又因自己的奢侈荒淫,導致了在其死後不久政權又重新陷入了分裂。  27、晉惠帝司馬衷——白痴也能當皇帝比起「扶不起來的阿斗」劉禪,司馬衷的「名望」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司馬衷從小愚笨,朝野皆知。然而,武帝以一己之私,置國家、萬民於不顧,執意立白痴兒子為皇太子。司馬衷即位後,根本沒有能力理政。皇室爭權,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餓死在荒野。當他聽了大臣們的上奏後,竟感奇怪地問:「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這樣的皇帝!居然也是皇帝!「傻皇帝」從政,決非司馬衷本人的過錯,這是封建特權運作的必然結果。這不僅是司馬衷的悲哀,也是天下百姓的悲哀!  28、晉元帝司馬睿——苟且偷安的皇帝史稱司馬睿「恭儉有餘而明斷不足,故大業未復而禍亂內興。」他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歷來的開國皇帝都有一套治理天下的本事,而他卻沒有。因為他的開國皇帝之位不過是地方權臣支持擁立的,而不是通過自己的力量爭取得來的。任何一個時代恐怕沒有從一開國就被權臣控制的,而東晉就是,並一直延續到滅亡。他在江南的一隅之地苛且偷生,眼看著北伐的天時與人和的機會白白遠去。但是,並不是你不去侵犯別人,別人也就不侵犯你,在那個勝者為王的年代,只有去闖才能前進。他的苛且偷生並不能阻擋別人的腳步。權臣的勢力發展,終於讓他成了一個作為皇帝卻要看人臉色行事的無能君王。  29、晉廢帝司馬奕——被廢掉的皇帝如果一個人用隱忍來度完一生,那麼這個人就是儒弱的。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用來隱忍,那麼這個人無疑是悲哀的。這樣的人如果再是個皇帝,不如說是在做著一個標誌、一個象徵。而真正的掌權者卻是能將他抬上轟下的桓溫。他循規蹈矩、謹小慎微,每天為自己是不是能看見明天的太陽,而感到無比擔心。然而,即使他沒有任何錯誤,權臣的利益也不會讓他將這樣的日子沿襲下去。他還是被廢掉。這樣的生命不悲哀嗎?如果他想站起來反抗,那麼他去哪裡尋找力量?  30、晉孝武帝司馬曜——命喪后妃之手的帝王按說司馬曜是很幸運的,他是司馬昱絕嗣多年後,才有的一個兒子。又是皇親宗室,所以他所享受到的寵愛和富貴,並非一般所能比的。他父親在最後的歲月做了一次皇帝,而他則順利地成了皇位繼承人——幸運;權臣桓溫本以為自己能當上皇帝,憤怒之餘率大軍來襲的時候,卻忽然病死,司馬曜沒費一點力氣就滅了縱橫幾朝的權臣——幸運;他當了皇帝後,又有謝安、謝晉等良臣——幸運!可是他卻將這樣的大好機會白白浪費掉!如果他肯努力的話,或許做個東晉的中興之主也說不定。可這位皇帝卻偏安於「老底之道」,11歲時父親去世竟然說「哀至則哭,何常有之!」居然不落一滴淚。他偏重於無為,不過這無為可不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之意,而是堅決不作為!乾脆躲進後宮成一統,任他朝廷風雨中!這位很有個性的皇帝死法也很特別,居然是妃子擔心失寵而將其殺掉的!可見其一生之與眾不同。  31、後趙高祖石勒——從奴隸到帝王的蛻變貴族——商販——奴隸——平民——將軍——皇帝,後趙高祖石勒就是走的這樣一個歷程。既然人生經過這樣的角色轉變,那麼他的人生閱歷一定非常的豐富。能從這樣一個個的或悲慘或順利的角色中蛻變出來,證明石勒是個有勇氣、有理想和有毅力的人。一個人如果能平靜地接受大起大落,能夠不為某個角色而沉迷,那麼,他就一定會成為一個人物。比如,石勒就成了這樣一個帝王。石勒僅以十八騎而成其大業,能與其相比者真是不多。而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首領,還能在文治上有所建樹,本已難得。十六國帝王數個,能出其右者,也只有前秦王符堅而已。  32、前秦宣昭帝符堅——東方拿破崙世界上本沒有完美的人,被人們稱為一世英明的符堅,一樣因為好大喜功而生生地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和前秦的無限江山。有人說命運是公平的,當你擁有這個的時候,你就同時失去了那個。在每一次選擇中,我們都要為自己的所做付出代價!符堅雄心勃勃,立志統一全國,他在二十餘年的時間裡,統一了中國北方,他出身部落首長,卻沒有蠻族作派;他任人惟賢,堪稱一代明君。但是,淝水之戰卻成了他人生永遠的遺憾!甚至還來不及後悔,便已命喪黃泉  33、宋武帝劉裕——時勢所造的英雄命運會給每個人設一條門檻,只是方式略有不同而已。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含金帶銀的來到人世,也不是貧寒出身就不能出人頭地。時逢戰亂、出身寒微、父母早逝,這就是當初劉裕所面臨的生存境遇。然而,正是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堅韌,劉裕一步步擺脫了困境纏繞著的網,一步步走向了象徵著絕對權威的龍庭。  34、齊高帝蕭道成——叱吒風雲的開國皇帝蕭氏的先祖為西漢相國蕭何,蕭道成是蕭何的第24代孫。所以他的父親蕭承之算是劉宋的外戚親屬。因父親的關係,蕭道成也由此走上了通往帝位的坎坷之路。憑藉準確的判斷力,他選擇了本來屬於弱勢的明帝。後來又憑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指揮才能平定了戰亂,反而使他成為執掌朝廷政權的權臣,為自己通往皇帝之路又步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稱帝後,敢於祛除弊政,恪盡節儉。能容人、善用人,是個不錯的皇帝。一般而言,人們對篡權的皇帝一般都抱以大逆之看法。但是如果一個新的皇帝能比那個殘暴的皇帝有能力、有眼光,能讓百姓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那麼這個皇帝就應該值得肯定。  35、梁武帝蕭衍——捨身佛寺的第一君王「靈海自己極,滄海去無邊。蜃蛤生異氣,闥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樓帶紫煙。皆從望見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此詩便是蕭衍所做。這個擅長詩文的帝王,曾經是「八友」之一。在中國的帝王史上,不乏文人雅士,但作為開國君王,實屬罕見。中國的帝王有縱情聲色犬馬的,有馳騁疆場、喜好武功的,有一心勵精圖治的,而「以佛化治國」,到佛寺里捨身為奴的,卻只有一個,這個人正是蕭何。「時采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後人的評價,見證著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帝王。  36、陳武帝陳霸先——陳朝開國皇帝一個通曉戰爭,善於權術的人,在南北朝時期是非常走運的。天下混亂,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只要有這兩方面的能力,至少就可以混個一官半職。而那些能抓住機遇,趕上時機、運氣再好點的人,就可以當個重臣、皇帝的。手握政權、擁兵廢立的事,在這個時期簡直就是此起彼伏。而陳霸先正是在這亂世走出來的皇帝。他能征善戰,並且通過這些而得到重用,然後執掌朝政,最後自立。他走了這一時期很多皇帝都走過的路。在這頻繁的改朝換代中,能者上、庸者下,然而在這不斷的更迭中,百姓不得不承受戰亂!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7、陳後主陳叔寶——多情文士,荒唐帝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這句著名詩句中的「後庭花」,就是來源於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魏徵說:「古人有言,亡國之君,多有才藝,考之梁、陳及隋,信非虛論。」陳後主就是一位「文化精英」,富有才華的亡國之君。陳後主作為陳朝的最高統治者,以其地位和權力倡導文學藝術,提攜才秀之士,使陳朝無論在文學、史學、經學等方面都出現了繁榮的局面。然而作為一國之君,其能力實在是比一般人不足。  38、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勇猛並殘忍的喋血者如果說僅僅憑藉自己的能力去開創一個新的王朝,那歷史上真的找不到幾個人。而如果這個開國皇帝又僅僅16歲的話,那麼可能就只有拓跋珪一人做到了。他自幼失國,跟著母親寄人籬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開創了一個歷史的新格局。拓跋珪領兵消滅了後燕,並收復了被燕國所佔的土地。他注重發展農業、改革體制,將拓跋珪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這其中他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他也犯著猜忌的毛病,亂殺無辜,結果被親子所殺。  39、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能征善戰的一代豪傑拓跋燾少年英武,十幾歲就開始帶兵東征,西討,使北魏統一了分裂多年的北方政權。他是北魏皇帝中,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他興辦學校、開館授經,提高了鮮卑族官員的漢化水平,並接受中原漢族的封建統治思想,修訂律法、整頓吏治,用了20年的時間擬定391條律令,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對北魏的政權建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40、北魏孝文帝元宏——一個銳意改革的先行者北魏孝文帝元宏是我國歷史上有作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順應時勢,銳意進取,做出的一系列促進文化的改革,一直被世人廣為稱頌。他是鮮卑族,但卻認定了本族文化的缺陷,命令全族漢化,自己首先改姓為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徹底的民族融合。孝文帝南遷、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與太和年間頒行的均田制、新的租調製、三長制等是孝文帝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的核心,促進了北魏封建化進程,同時推動農業、手工業、商業繁榮發展,使少數民族迅速擺脫了奴隸社會的統治,為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

【轉載】【原創】崇明東灘濕地公園(下)
[轉載]最近超火的三口包 教程製作
轉載:忘恩負義的樵夫
[轉載]扶正抗瘤散
[轉載]八卦掌的八種樁功(走樁)的內容

TAG:中國 | 皇帝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