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人之道

1.曾國藩: 在政治上,曾國藩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在軍事上,他強調「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曾國藩對自己用人方面的原則曾經作了較為精闢的歸納,即廣收、慎用、勤教、嚴繩與輕罰四個方面。 廣收。所謂廣收,就是廣泛訪求,儘可能地招攬各種人才,使他們成為自己的門下。要實現廣收,曾國藩認為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對人才要真誠相求,並以禮待之。曾國藩一生信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條,認為追求賢能要有誠心,以情動人,當人才歸附以後,還要給予其應有的禮遇。第二,選拔使用人才時要不拘一格,不能古板教條。曾國藩求賢用能時積極主張:每個人只要有自己的長處,就不應該對其輕視,特別是對那些有救時之策、出眾之技之人,應積極鼓勵其來投靠,而後加以考察、任用。第三,要注意人才之間的互相引薦,以求「得一而可及其餘」。 慎用。慎用的含義可以概括為,在使用人才時要考慮周到,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盡展其能。曾國藩認為辦事不外乎用人,用人必先知人,而且收之越廣,用之越慎。要做到慎用,首先,要對所用之人認真地衡量,全面地了解。其次,要按各自能力的大小分配任務。 勤教。所謂勤教就是發現下屬的缺點與不足時,耐心地加以教誨,以幫助其加以改正。 嚴繩與輕罰。嚴繩,即嚴懲的意思,是指對嚴重違反軍令法紀者施以嚴厲的制裁;輕罰,是指對犯有較小過失者從輕處置。這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2.曹操 「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國的創立者都知道人才對他們功業極端重要,他們在爭奪人才中爭奪天下,在爭奪天下中爭奪人才。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三國的縱橫稗闔,軍事較量。也是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曹操知人善任,寬宏大度,講求民主,在革新吏制中選賢任能.使用得當.為後來取得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求才不拘一格,曹操一共下了三次求賢令,甚至提出對那些「貴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各州郡長官,名舉所知.勿有所遺。曹操的用人尺度是很寬的,所以他招納的人才也特別多。被他稱為「張良,的荀或以及才華出眾的郭嘉都先後從袁紹那裡投奔他,跟楊奉作戰時,他得了徐晃;攻打徐州,他從被俘人員中挑選了張遼;在關渡之戰中,把張部弄到手.這些人都為曹操出謀獻策,立了大功,這些人都成了他的骨幹力量、曹操三次出榜招賢,因賢求賢反映了曹操重視人才的思想。 禮賢下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人都渴望被別人理解、尊重,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才,在這方面要求就更為強烈例如公21年,袁紹70萬大軍與曹操7萬人馬對峙官渡,兩個月後,曹操軍力漸乏,糧食不足,陷入進退不能的困境正在憂愁不已時,袁紹手下的謀士許儀深夜來訪,曹操喜出望外,連衣服、鞋子都沒穿好。跌足出迎,遠遠望見許枚,就撫掌大笑,然後攜手共入,並先拜於地。許枚本來是在袁紹處受了委屈才連夜投奔曹操的,心中還憂慮曹操是否能「收錄」自己,今見曹操以大禮相待,深受感動.遂向曹操獻上火燒袁軍糧食的計策.曹操依計而行,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為統一北方莫定了基礎。 不計個人恩怨,官渡之戰後,清理戰場時繳獲一批信件,皆是,曹中有人暗通袁紹之信.這些人心裡終日惴惴不安,而有謀士建議「可逐一點名,收而殺之」。曹操卻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對這批書信,命盡焚之.更不再問。這種明智的做法,使那些與袁紹暗中交往的人感激涕零,願意為,操盡忠效命。 曹操善於用真情招攬賢才為己所用.曹操兩哭典韋,三哭郭燕就是很好的例子。 操在用人上講究民主,讓部下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後看有沒有跟自己的觀點相符的,他從不先拋出自己的觀點,以免束綺部下的思想。每次戰爭前.他都召集大家,集思廣益.,操每當對軍國大事作出決策時都要徵求部下的意見.這是他的事業所以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他這位進步政治家的積極進取精神。這在權力至上的當時,以一個管有兵。把持朝政,集兵權、政權於一身的諸侯來說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袁術、袁紹這些人當初擁兵自重.但卻敗於曹操.這方面就是曹操取勝的關鏈原因。3.劉邦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這是講到領導藝術時,經常要說到的一個詞。什麼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當中首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是很難,確實很難。而劉邦卻恰恰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下屬都有什麼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麼性格,有什麼特徵,有什麼長處,有什麼短處,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這個也是一個領導最大的才能,領導不是說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麼事,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作為一個領導,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劉邦深諳此理,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都安排得有條不紊,劉邦也因此而成為他這個集團的一個核心。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劉邦的隊伍裡面什麼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可以說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說他是一個雜牌軍,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劉邦的用人策略是對的。用人之道三: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陳平走的路更多,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發揮作用投奔項王,不能發揮作用再投奔漢王,劉邦「大悅之」,並立即任命他做都尉。其實,一個領導者也應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用人之道四: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你是否坦誠以待別人,別人通常也會坦誠的對待你。對於人才,他們需要的不儘是應得的酬勞,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這些人才,惟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劉邦就有這個優點,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麼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面子,他也不說假話。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得到消息,說項羽第二天要派兵來剿滅劉邦,張良曾問過劉邦,大王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後來韓信到劉邦軍中來,也了這樣的問題,說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實力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然沉默了良久,最後還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之所以這些人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是由於劉邦有一個前提,就是如實相告,絕不隱瞞,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盡心儘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 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他絕不懷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平,陳平從項羽的軍中投靠劉邦以後,得到劉邦的信任,讓很多劉邦的老隨從不滿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劉邦那裡說陳平的壞話,然而劉邦還是堅持對陳平委以重任。當時,劉邦和項羽正處於一個膠著的狀態,誰也吃不掉誰,為了讓陳平能夠成功的實施反間計,劉邦撥款黃金四萬斤給陳平,並且不問出入,可以想見劉邦對陳平的信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邦的用人之術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另外一方面,肚子里極度地猜忌,只不過他猜忌的不動聲色。但他手腕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也非劉邦一人而已。 用人之道六:論功行賞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貢獻的實實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話甜和人,說這個人不錯,是個難得的人才,是我們的骨幹,就是一分錢不給,這個是不行的。有貢獻就得獎勵,獎勵要獎勵得合適。確實是工作做得好,貢獻大的,要多獎;做得一般地,一般地獎;做得差的,不獎,甚至罰。做到要賞罰分明。劉邦奪取天下以後,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可以說是很懂得領導藝術的典範,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地加以防範和控制,從而把當時天下的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優化組合,這樣一來,他奪得天下也是必然的事情。4.劉備 劉備用人史上最精採的一筆是三顧茅廬。三顧茅廬表現了劉備的禮賢下士、思賢若渴。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這位經國濟民之才未出草廬而知天下三分,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蜀國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對來建設自己的國家的。不僅如此,諸葛亮最後決定出山,親自輔佐這位皇室後裔。諸葛亮為他妙計得荊州,使「困龍」得以人海;諸葛亮為他智取益州,使劉備最終稱帝;諸葛亮還為鞏固與發展劉蜀的基業八面應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直至最後的「星落秋風五丈原」。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國。劉備這一次用人的成功,奠定了他日後的整個基業。 劉備的另一用人妙筆是「以情感人」。他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拜為異姓兄弟.義同一體,誓同生死。關、張二人死心踏地地跟隨他出生人死,馳騁疆場,成為劉備創業的股肱大將。劉備靠了關、張二人的幫助,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由一個「販履織席為業」的貧民小兒一躍成為縣尉.從此跨人逐鹿中原的行列.並最終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集團。 劉備用人可謂登峰造及。但他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導致後來蜀中乏人。5.諸葛亮 諸葛亮在隆中時自稱卧龍先生,才高八斗,諸葛亮一生征戰無數,可謂戰績卓著。他通曉兵法之道,經常用兵如神,但在人才的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深思。 任人唯親,不培養人才。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長期處於徵戰狀態,這樣就造成了蜀國除了五虎將外,幾乎無可用之將。而五虎將中,趙雲是劉備借來的,關羽、張飛本來就是劉備的兄弟,黃忠是劉備哭來的,馬超是後來的降將,基本上自諸葛亮跟了劉備後,蜀國幾乎沒有培養出多少人才,即使後期諸葛亮想盡辦法引進的姜維,也不是由蜀國內部培養的。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先生有時用人也疑人。如在使用魏延的問題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魏延曾反劉表而欲親劉備,而後幾經轉輾,終投於劉備帳下,可諸葛亮認為魏延天生有「反骨」,處處防他,最後諸葛亮去世時還特意用計殺了魏延。 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但在制度的執行方面,諸葛亮也無法逃過看重人情的弊端,他也因人情原因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自然在制度的執行方面也打了一定的折扣。如關羽立了軍令狀但在華容道放跑了曹操,按照軍法應進行處理,諸葛亮只是一笑了之;諸葛亮眼看就要打出歧山,卻被劉禪的近臣召回,本欲殺之,卻被劉禪一言而釋之。雖然馬謖事件諸葛亮主動上表,請求「自貶三等」,但他這種行為靠的是自己的覺悟,不是制度的約束。 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和人品相當傑出,起初他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在劉備去世後,蜀國就開始走向衰弱,以至於「環顧左右,無人可用」,相信這個結果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而這個結果又讓他自己更加事必躬親。 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親」就是沒有進行充分授權,原因有三:一是蜀國沒有系統培養出人才,認為無人才可用;二是沒有發揮下屬的潛能,不敢把權力下放;三是雖然短暫地放了權,卻又患得患失。這樣一來,導致他事事不放心,工作越來越忙。 諸葛亮在用人思想方面的失誤是造成蜀國滅亡的重要原因。5.朱元璋 "太祖與侍臣語及用人之道。太祖曰:「金石之有聲,擊之而後鳴;舟航之能運,操之而後動;賢者之有才,用之而後見。然人之才智,或有長於彼而短於此者,若因其短而並棄其長,則天下之才難矣。"--<<元璋論忠諫讒佞>>。簡單說,就是要審擇於是非,取信於公論,不偏聽偏信,才能杜絕讒佞小人進讒的途徑。(就是要不專橫,兼聽則明) 文武搭配:朱元璋認為,打天下和造房子是一個道理,伐木挑石,搭建蓋瓦,必須用到武將;房屋架構出來以後,粉飾牆面,置辦家私,則需要文臣,否則,這房子就沒法住人。來看朱元璋的隊伍,確實也是文武兼而有之。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文有劉伯溫、朱升、李善長等人。 老少參用:老少參用是朱元璋用人的另一重要特點,在用老臣的同時,注意選拔年輕的官吏。他發現,官吏過了50歲之後,雖政務精通,業務熟練,但是精力卻跟不上了,而新發掘的青年才俊,年富力強,但政務不熟,閱歷淺薄,所以在中央和地方的各個部門,老少官吏,搭配使用,相輔相成。這樣既可以發揮年輕人精力旺盛,銳意進去的特點,又可以發揮老年官吏沉穩厚重的長處。朱元璋還說「十年之後,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於事。如此則人才不乏,而官吏使得人。」意思就是,年輕的官吏業務也鍛鍊出來時,那些老年官吏也到60歲退休了,不用擔心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從而保證人才源源不斷地為國家服務。後來,朱元璋又發現老年人的政治智慧是一座挖掘不盡的寶庫,於是他把退休後的大部分老臣安排到了翰林院,這既是對這些老臣的一種禮遇,也可以讓他們充當顧問,繼續發揮餘熱。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選購和服用人蔘
利用人體關節瞬間制敵的警用格鬥術!
折扣秒殺SOGO店慶!低至2折不用人擠人輕鬆血拚FENDI、GIVENCY等大牌尖貨
如果你是皇帝,身邊的人都是歷史上bug級別的存在,應該怎麼做?
中央重拳再治「買官賣官」 用人之風不正是頑症

TAG: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