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淺談和田玉的鑒別與收藏
一、和田玉的定義
和田玉(包括青海料、俄料、韓料)的定義:
和田玉指產於昆崙山-阿爾金山一帶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為主的玉石。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橫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西藏自治區,向東伸入青海省西部,直抵四川省西北部,長2500千米,為古老的褶皺山脈。
從地質科學觀點看,和田玉沒有明確的科學含義,它是指分布於中國崑崙山脈,有鎂質大理岩與中酸性岩漿接觸交替而形成的玉礦產的軟玉,其化學成分為Ca2(Mg,Fe)5Si8O22(OH)2,硬度為6~6.5,結晶狀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集合體,稱為和田玉(而俄料及韓料因礦物成分同屬透閃石,也歸納到和田玉範疇)。
二、和田玉的原礦分類
1.山料
指產於原生礦的和田玉。主要特徵:塊度大小不一,呈稜角狀,且稜角尖銳,形態各異。
2.山流水料
指原生礦經地質作用風化崩落後,被河流搬運了一段距離,主要在河流的中上游。主要特徵:距離原生礦近,塊度較大,稜角稍有磨圓,表面較光滑。
3.子料
指原生礦經地質作用風化崩落後,被河流搬運到較遠的距離,主要產於河流中下游或沖洪積扇中,主要特徵:磨圓度較高,呈次滾圓狀,滾圓狀,表面光滑;沉積環境的不同,表面具有不同顏色的皮色。
4.戈壁料
是由早期形成的子料或山流水料,由於河床改道而遺留在河流沖積扇或戈壁灘上,經風蝕作用而形成,距原生礦距離較遠。主要特徵:風蝕特徵明顯,常呈次稜角狀,表面凹凸不平。
三、和田玉的顏色分類
1.羊脂白玉
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於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
2.白玉
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緻密細膩,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至微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
3.青白玉
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4.青玉
顏色有青至深青、灰青、黃綠等中等-深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5.碧玉
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6.墨玉
顏色呈灰黑-黑色(佔30%以上),致色因素是因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體。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7.黃玉
淺~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8.糖玉
由於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錳質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糖色部分佔到整件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四、和田玉的皮色詳解
何為皮?「皮,離也」,「剝也,」指物體的表面層,也指「表層的,膚淺的」。玉本無皮,玉皮是次生的,先有玉後有玉皮,無玉則無玉皮。玉皮是指玉里外表象的連接和表明之處。我們知道,和田玉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內蘊其中,而玉皮可表達玉的內涵,形象與美感,使玉更具靈性。各種玉皮就像玉穿戴了多彩的服飾,別具風情。我們可將玉比喻成一本書,而玉皮就是書的封面和封底,就是書的前言。
和田玉皮的生成有多種原因:
1.成後,與其共生的其他岩石在地質作用下相互擠壓、侵蝕……在原生玉的外表或裂隙中生成依附於玉的皮殼。如:石包玉(璞玉)。
2.原生玉石在經歷冰川、流水作用,在河床里滾動、摩擦、碰撞並受環境的影響而生成玉皮。如:子料玉、戈壁灘玉。
3.在水中、泥中、大氣中受到氧化物的侵入而產生「沁」皮,如一些出土、出水的老玉。
4.在加工、雕琢玉石時,通過反覆的琢磨、拋光罩亮、「上蠟」而形成的平滑光亮薄薄的玉皮層。如各種成品玉器。
5.由於人們對玉器長期佩戴、把玩、摩娑、盤養而形成的一種「包漿」,即是一種極薄的玉皮,如傳世玉。
大自然形成的玉皮殼是不可預料的,玉皮無定勢,因而其「皮相』』是多樣、多彩的,這樣賞玉、審玉就可有多種角度,玉的表皮可以表現玉性、瑕疵、綹裂,琢玉、磨玉也可順皮勢而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無用之皮殼如僵皮、臟皮、死皮除掉,剜臟留凈、去皮顯肉、剔僵保活,把玉表面的文章做好。
和田玉皮可以分成四類:
和田玉的皮按其成分和產狀特徵以及受外界影響的結果可分色皮、石皮、光皮和漿皮四類:
1.色皮:玉皮有各種顏色,原生基本色有白、黃、青、碧、黑,基本色之間交融和玉內外雜質色澤(含沁色)的參與,也會呈現多種不同色彩,如雙色、多色玉皮,也可形成單層皮色或多層皮色。同時玉皮色在自然分化中顏色也會變化。
對玉皮色的各種具體命名,在玉石界並無定製,是隨最接近現實某些物體的形象顏色來稱謂,方便交流使用,講的多了時間長了就會約定俗成。如和田玉中灑金皮、糖皮、秋梨皮、烏鴉皮、虎皮等玉皮。色皮一般很薄,色皮的形態各異,可形成不規則的或面狀、或片狀、或條狀、或點狀等。古代對和田玉的皮色就很重視,皮色不僅是品種質量的標誌,也包含意識形態的理念。
以五種基本皮色為定方位及禮器分配的儂據:青色(青龍)為東、白色(白虎)為西、赤色(朱雀)為南、黑色(玄武)為北、黃色為中央。上好的皮色玉,是天公做美,其領「秀」氣概非凡,讓人一覽無餘,讚嘆不已。得者不稱得玉,而稱得寶.
2.石皮:是指玉料外表包裹的圍岩附於玉的表面,有全包裹或部分包裹,有厚有薄,這種石包玉為璞,乃蘊藏玉之石,其玉和石的界限清楚,可分離。
3.光皮:玉石表面經琢磨、拋光產生,皮薄。
4.漿皮:即包漿。
和田玉皮從不同角度不同前提因素還可以劃分如下幾類:
一、景皮與素皮
1.景皮:是由玉表石皮、色皮不同分布和不同形狀自然生成各種各樣的圖形,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線條等一些惟妙惟肖的景緻而稱為景皮。景皮突顯了美玉的靈氣,增添了其文化內涵,使人們鑒賞美玉的興趣增強,大大提高了美玉的附加值,給藝術家以充分的創造空間,也給人們以五彩斑斕的藝術享受,促使人們對美玉的購買和收藏。
2.素皮:玉面較單調,無圖像景緻的表皮。
二、他色皮與自色皮
1.他色皮:指玉表皮色與其自身的固有色(粉末色)不一致。
2.白色皮:指玉表皮色與其自身的固有色相一致。
三、生皮與熟皮
1.生皮:是玉人土後形成的生坑玉皮。
2.熟皮:是玉出土後經把玩、盤養而生成的玉皮。
四、活皮與死皮
1.活皮:有利於把玩、鑒賞,有利於工藝雕琢的玉皮。
2.死皮:是指僵化、臟地、風化虛浮且無雕琢利用價值之皮。
五、細皮與粗皮
1.細皮:皮表光滑、皮薄堅實、細膩,溫潤有油性。
2.粗皮:皮表粗糙,呈石性、礫粒性,透明度和硬度低。
六、陽面玉皮與陰面玉皮
1.陽面玉皮:玉質好的部位(或泛白且呈明亮部位)表面玉皮。
2.陰面玉皮:玉質差的部位(或泛黑灰色且呈陰暗部位)表面玉皮。
七、真皮與假皮
自然燦爛的玉皮是真玉的特徵,好看的景皮之玉市價往往高於不帶皮的玉,「子玉去了皮,神仙認不識」。「美玉不琢,大玉不雕」,保持和田玉皮色、皮殼原生狀態的自然美,留給人們去品味。可愛的玉石會說話,精美的玉石會唱歌。
俗話說:「瓷看底,玉看皮」,漫長的歲月都會在玉皮殼上留下自然演化、老化的痕迹,從皮殼上可以分析出玉的種類、產狀、工藝及沁紋痕迹。
將好看的玉皮留住,雕琢時做為俏色巧皮,會使玉器增加美觀而更具藝術性、觀賞性。俏色玉皮早在秦漢已有,但數量很少,到宋朝時才獨創留皮之作,而至清乾隆則專尚玉皮,留皮之作登峰造極。現在利用玉皮俏色雕刻而成的玉器工藝品,可被列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玉文化增添絢麗的色彩,濃厚的文化氛圍。在我國玉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有皮美玉的故事,如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神話傳說中的鍊石,即是有彩玉皮;楚人卞和三獻璞玉(石皮包玉)而演繹出和氏璧與傳國玉璽的歷史典故;《紅樓夢》中「通靈寶玉」外表顯示「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在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場(巴扎)里,歷年都演繹著「相皮」猜玉、賭玉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一回回提心弔膽的冒險行為,給人們帶來無窮的興趣和悲傷,和隨之而來的暴富與破產,富翁與乞丐的產生,只在彈指一揮間。「賭玉無專家」,目前還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玉皮殼很快準確判斷出其內是「美玉」還是「敗絮」,只有把玉皮殼切割開方可「皮落玉現」,露出「廬山真面目」。玉石界這樣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屢見不鮮。這難道不是因為有玉皮造成的嗎?
和田美玉之玉皮的保養:
玉的皮殼是玉的表面的附層,易受外界的刺激和破壞,有五怕:
1.怕亂用硬物刻劃摩擦。
2.怕受驚:怕碰,怕摔。
3.怕油腥,要避免油膩,油煙,薑汁,腥臭污染。
4.怕酸鹼腐蝕:強酸、強鹼一旦腐蝕,其玉皮的光澤、顏色、包漿會黯淡失色,甚至會使表皮產生麻點狀。
5.怕長期強光照射,怕火燒而造成損傷表面結構等。
如何避免以上幾怕問題,養護好和田美玉:
1.應知道和田玉的一些特點,掌握一些養護玉的常識。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去聽和田玉知識講座。
2.不要進行不利於玉器安全的行為和動作
3.玉皮有了油腥污染須將其用沸水沖洗,遭遇強酸強鹼要儘快反覆清洗、浸泡以排除腐蝕,然後擦乾。
4.可在玉皮上「上蠟」增加保護層。
5.可常用乾淨的白棉布擦拭,用清潔的手摩挲、盤摸,以保護玉皮的潔凈、溫潤。
6.和田玉手件、掛件不戴時,要用乾淨的綢布包好,單獨放人盒內,且不要和其他玉器或貴金屬首飾放在一起。
7.如果和田玉出現了養護問題,自己又處理不好,可去專業珠寶玉器美容公司進行一系列的養護、維修、保潔等。
五、染色和田玉的感官鑒定
1.和田玉的顏色:
和田王的顏色是長期地質作用過程形成的,其成因是由於含有微量元素(鐵、錳、鉻等)、地質作用、成礦環境變化、水及水中所含礦物質變化、空氣濕度、溫度變化、和田玉表面風化或裂隙發育程度等產生的。和田玉的顏色分為原生色與次生色兩大類。原生色包括和田玉的本色、和田玉中雜:質的顏色、和田玉與圍岩相接之處和田玉與石交融的顏色,以及和田玉在成礦過程中再次交融、再次變質改變的顏色。
和田玉的原生色又可分為白、青、黃、碧、墨等,它們之間的交融與和田玉中雜質色澤的參與,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人們也往往依據和田玉的不同色彩來給和田玉命名,區分不同的和田玉種,如白玉、羊脂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碧玉、墨玉。
和田玉次生色可分為天然次生色和人為次生色。天然;次生色完全是自然作用所為,如風化、滲透、浸泡、淋濾、光照、氧化,一些礦物成分進入和田玉中,和田玉中的——些礦物成分也會發生變化,使和田玉的原來顏色發生改變,可以分為糖色和皮色。
糖色是由於和田玉原生礦暴露於地表或近地表時,受氧化鐵、氧化錳質浸染市呈類似紅糖的顏色。人為次生色是和田玉被人開採之後,製作成為各種器物,由人盤摸、染色、隨葬,後發掘出土,再為人所佩戴、把玩而造成的顏色改變。皮色是由於次生作用影響和田玉表皮形成的顏色,這種顏色可以是玉材在空氣中風化所致,也可以是和田玉長期埋於地下,由於地下水中所含礦物質在表面沉澱附著所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年久風化,玉的表皮己槽朽,形成較厚的皮層,皮層往往呈深黃、暗赭等色,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玉璞之皮,從玉璞的外面已很難了解內里的五色。另一種風化時間較短,表面僅呈膜狀,常出現於子料上,從外面常能透出裡面的玉色。
2.古玉的染色方法:
據《古玩指南》、《玉紀》、《玉器史話》等書的記述,人工仿沁主要是利用火烤、油炸、酸浸、染色等方法,達到改變玉器顏色,與古玉的沁色相混淆的目的。常見的仿沁方法如下:
(1)煨頭:將玉器用火燒烤,使玉色變為灰白,極似古玉中的「雞骨白」,古玩家又稱之為「偽古灰古」。凡是煨頭,其上必有火燒後形成的細裂紋,真雞骨白則無。
(2)羊玉:用色澤好的美玉琢製成古器,植入活羊腿中,用線縫合,數年後取出,會在玉上呈現血紋理,如同傳世古玉,但仔細觀察將會發現不如真者溫靜。
(3)狗玉:將狗殺死,讓狗血瘀結體內,把玉器放入狗腹內,縫合埋:入地下,過數年後取出,玉上會生出土花斑紋,—形同古玉,但是破綻也很明顯,即帶有新玉的顏色和雕琢痕迹。
(4)梅玉:以質地鬆軟、質量較差的五,製成器物,用濃度高的烏梅水煮;鬆軟處會被子烏梅水淘空,呈現出像水沖後的痕迹,然後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人們稱這種作偽產品叫梅玉。
(5)風玉:用濃灰水和烏梅水煮玉後,乘熱取出,放在風雪之中,時間約一個晝夜則玉紋凍裂,玉質堅硬者,裂紋細若毫髮,因其冒充古玉牛毛紋有曲折,粗細不勻,偽者則不然。
(6)叩銹:此法產生子清乾隆時,具體作法是用鐵屑拌玉器坯料,然後用熱醋淬火,放入潮濕地下數天,取出後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數月取出,這時玉已為鐵屑腐蝕,出現橘皮紋,紋中鐵鏽呈深紅色,有土斑,宛然古玉。須詳加審視。
(7)提油:用提出之法上色,稱為提油。提油諸法之中,以砂提為上,其色滲透玉理,灰煮不逮與其色極為相似。但是在天陽時色澤較鮮;不晴朗時顏色反而渾濁,真色則不然。
(8)老提油:據說此法甚古。北宋宣和政和年間,有人用甘肅深山中所產的一種紅光草,·取其汁加入砂少許,腌於新琢成的玉器紋理之間,用新鮮竹枝燃火燒烤,使紅色入於玉器膚里;其紅似雞血。鑒定名家也往往不察,用重金購買。
(9)死玉:玉埋入土中,如與金相近,時間長了會受其克制、黑滯乾枯,易被誤認為是水銀沁。
(10)造黃土銹法:把王器塗上膠水,埋入黃土泥中,產生的黃土銹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像古玉的黃土銹。
(11)造血沁法:用豬血和黃土混合成泥,放入大缸內,將玉器埋入其中,時間較長後,玉器上會有土咬黃土銹血沁等痕迹。
(12)造黑斑法:有兩三種辦法可造出黑斑。一是用水煮熱架在鐵篦之上,隨燒隨抹蠟油,不久就會出現黑斑,另一種做法是將玉料按古式作成,然後用舊棉花泡濕,將包好用柴火微微燒烤,待棉花干後再用水,當黑色入骨不浮在上面,又不發白,黑斑就做成了。
(13)使舊似新、混新為舊之法:玉有看起來像新玉,實際上是舊王者,因為作偽者無法使新玉變似舊玉,所以將舊玉燙上蠟,使與新玉無別,以便混凝土新為舊。
古玉雖然受沁;可古玉皮殼的光澤、潤色都樣。人工作色用燒、煮、化學腐蝕等手段,作成之後,皮殼上會留下黯然受損的作色部位,或顏色只是浮在表面,仔細端詳也就會明白分辨。玉器的造假方法是秘而不宣的,以上各種方法是否能造出亂真古玉,還有待進一步驗證,這裡為收藏愛好者提供一些識假的方法。
和田玉的著色工藝將要著色的玉石材裝入預先配好的著色液容器內,靜置一定時間後,取出石材進行洗滌乾燥,—再將石材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溫度一定的時間,自然;冷卻至室溫,最後用石臘或其他表面活性劑處理石材表面。在上述操作過程中,可根據需要改變著色液中二價鐵和三價鐵的含量及工藝控制條件等因素,對色調加以調節,使灰白色或淺色玉石著色或紅色、褐色、黃色、褐紅色、黃褐色等色彩。色彩的著色深度取決於材料性質。
幾種顏色容易搞混,識別的辦法是:
(1)邊玉:看上去既像玉又像石,有不同的顏色,色澤分布也好像受沁的古玉、老化的美玉。這種玉實際上是玉礦的邊沿和岩石交界之處的邊玉(邊石),色澤與古玉受沁是不同的。在原生狀態時岩石變質交代過程不徹底,或外來礦物加入融熔之後形成的,其顏色的位置、發散、邊界與器物表面的關係和沁色有著明顯的不同。這種狀況也存在於風化時天熊次生色渲染的玉中。
(2)皮色:皮色的形成與邊玉不同,它是玉石在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次生色,其顏色有黑、紅、黃、栗色等。不少玉工在製作玉器藝術品時,有的故意將皮色留下作為「俏色」,也有的留下一些皮色以示是正宗籽料(籽料優於山料,山料不帶皮色)。正因為皮色是風化外皮的遺留物,在仔細觀賞中可以看到,它的色澤是由外向里的,而且在皮殼上留下了風化玉質的疏鬆狀態,其緻密、光澤、油頭、水頭都不及玉本體,往往有麻面,不光潔。
(3)作色:人工作色屬玉的人為次生色,也是對玉的一種藝術加工,同時也被制假者利用造假作古。人工作色始於宋代,明以前人工作色的行話叫做「老提油」,明以後叫「新提油」。也許人們從俏色中體會到,玉雕藝術品帶上顏色會更美,從而想到人工作色。提油作色與沁色是不同的,雖然作色也是從皮殼開始,沿綹裂、玉質薄弱處滲入玉肌,但它的顏色呆板、層次不清。古玉沁色是在干百年中生成的,它的延伸、發散、浸染十分自然舒展。而作色是短期行為,它們不可能完全相像。出土的老提油,不少在皮殼處的顏色已經褪色、脫落,成為斑狀,反而不如伸入玉肌內的顏色重,這種現象真正的沁色絕對沒有。
染色和田玉的感官鑒定主要從顏色、外形和硬度等特徵著手,主要表現在顏色濃艷、不自然,色調單一,「浮」於表皮。沿裂隙或稜線分布富集;邊緣過渡明顯,界限分明;表皮漂白和褪色,可見酸蝕痕、磨砂及拋光痕迹;紫外熒光下,染色和田玉的邊部具有熒光反應,強藍白色熒光;使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等。
對於老的一些染色方法,如核桃皮、有機染料等,目前可以用儀器進行鑒定。對於近些年來新出的使用鐵鹽等染色的方法,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方法來鑒定,主要還是憑個人經驗。
總之,染色和田王的感官鑒定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平時多觀察、多實踐、多積累、多總結,這樣在鑒定中才能得心應手。
六、辨別和田玉籽料的真偽
目前玉石市場上造假技術越來越高,特別是珍貴稀少備受追捧的籽料,各種作假手段層出不窮,很多新手一不留神就會上當。下面總結出鑒別和田玉籽料的幾種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帶來一點幫助。
第一,色系辨別:和田玉籽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於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發青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由於這個目測法屢試不爽,是很好辨別玉料的方法。無論玉的白度看起來再怎麼白,不屬於和田仔料的玉帶遠看,還是會偏藍或青色系。
第二,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徵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緊密純凈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鑒別它的真偽呢?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鑒別標誌。籽玉在河床中歷經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並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誌!
第三,水草狀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狀侵染,這可以說是仔料鐵的證據,因為這種水草狀侵染不是短時間人工染色能夠形成的,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年礦物質侵染的結果。金屬鹽與仔玉長期接觸,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晶體之間發生物質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一點點。
第四,從籽料的皮色來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自然受沁,只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紋的地方顏色比較深。這種皮色是相當的自然,也就是大家總講的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皮和裡面的玉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
第五,從汗毛孔辨認: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和田玉籽料的重要一點。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講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七、和田玉的瑕疵及辨識
古人說:「無瑕不成玉」,天然的東西是很少能達到完美的,其內部、表面顯現的石棉,石花,色根,沙眼以及雜色是自然形成的,此種瑕疵屬於正常情況。天然的玉石,瑕點都是自然生成的,喜歡天然的寶貝,就要接受它的瑕疵美。
和田玉原料的缺陷對產品有一定的影響,下面詳細說以下四種和田玉瑕疵:水線,棉和裂和漿!
水線:
一般和田玉籽料帶水線的很多,很多人不接受水線,但是對於我們買料的來說喜歡水線,為什麼呢,一般來說帶水線的和田玉料要比一般的材料細膩,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是課本知識,呵呵!而在加工的時候盡量避免會比較好,有水線的料切掉會去掉就OK了,如果和其他因素相衝突的話,看看能不能巧借這樣!
棉:
什麼樣的和田玉料會帶棉,基本所有類型的料子都可能帶棉,哪怕是很渾厚的料子也是會帶棉的,棉說起來也分很多種狀態,顆粒大的,顆粒小的是外型上分的,也有霧狀的和花狀的,等等很多種,值得要提的是棉點如果是穿的,那這樣的料是不選擇的,如果料整體比較渾厚,那穿棉可以根據料的情況決定要不要賭賭看,棉在和田玉籽料里扮演的角色一般是減分的,但是也有加分的情況。
比如南石出過一件作品叫"風雪夜歸人",那件材料有很多的棉點,設計的老師利用棉點做成了雪花的摸樣,有題材有意境那這件東西就不一樣了,那棉點也是加分了,如果設計成雪花有很多題材可以做,比如寒江獨釣等等!
裂:
行家都說十籽九裂,意思是說一般的和田玉籽料都會帶裂,那麼裂覺得不好看怎麼辦呢,設計的時候想辦法借掉,雕的時候避掉,如果關係很多因素在裡面借不幹凈的話,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不要太計較,只能說儘力吧,但是對於人物件來說,臉上有裂是比較大的忌諱,因為誰會喜歡人臉上有裂呢,所以人物件對於製作的材料要求比較高,這也是一個因素的!這個我有時間會另外開貼說明!
漿:
漿是什麼,形象點說是糨糊,這麼說大家可能會有感覺,漿我規劃為2種,硬漿和穿漿,那麼漿料好嗎?不好,但是我們買料會比較喜歡帶硬漿的料,因為硬漿料就標明料會比較細膩的,渾厚,那麼穿漿呢,穿漿料是不考慮的材料,因為穿漿料是最沒把握的料子,有可能你外面看著很美的一塊料,裡面是一包稻草那麼差,穿漿和穿棉一樣是儘力不碰的材料!
有很多朋友喜歡玩料,那麼什麼是玩料或值得把玩的料子呢?
首先要具備的是料要有特點,比如和田玉皮色特別象形的,特別稀少的皮色,顏色的,比如料的形狀是很舒服的,比如料的肉質是超級的,如果沒有特別的頂級優點一般是不能稱為玩料的。
總之一句話,既然是玩料,那麼就有它最優勢的地方的,市場上現在和田玉玩料是價格最高的,相對價值來說也是高的,從最小的幾克到不會因為大小來分別,只能說幾千克的都會有,因為能作為玩料的都有過人之處的!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稀少的,料的價值什麼樣的材料是什麼樣的範圍這樣的,玩料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這樣的料價格超級高是有道理的!
八、和田玉養護的注意事項
愛玉、懂玉的人都知道,和田玉是有生命的,小心賞玩、精心養護,能讓和田玉更加細膩、油潤而富於光澤,反之則會使它受到傷害。
那麼,我們該如何養護和田玉?又有哪些禁忌事項值得注意?
一、避免與硬物碰撞
和田玉的硬度其實很高,有很多佩玉的人,在磕碰了和田玉後,常會竊喜的發現自己的和田玉毫髮無傷。殊不知和田玉一旦受了碰撞便容易開裂,有時肉眼雖然看不出,其實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已受到了破壞,產生了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了它的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二、儘可能避免灰塵
玉器表面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器表面,應以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如果是雕刻十分精緻的玉器,灰塵長期未得到清除,則可請生產玉器的專業工廠、公司清洗和保養。
三、分門別類把玩,少與香水等化妝品接觸
籽玉和古玉接觸汗液、油脂後,會變得格外透亮瑩潤,所以不妨多多把玩,使之加速蛻變。但要注意的是,這一點並不適用於新玉器。
新玉器若接觸太多的汗液,外層就會受損,以致影響其原有的色澤,其中尤以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為最。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就容易變成淡黃色,失去原先白如羊脂的色澤。因此對於新玉器,只宜貼身佩戴,不可故意以汗手、油手磨蹭、把玩。(圖中商品在售)
四、佩掛件不用時要安放妥當
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高檔和田玉首飾,更要盡量避免隨意擺放,以免落滿塵垢,影響透亮度。
五、以乾淨、柔軟的白布清潔,慎用染色布或纖維質硬的布料
擦拭和田玉首飾,只宜使用乾淨的白布,時常清潔油脂、塵埃、雜質、濕氣或汗液有助於保養和維持和田玉的原質。(圖中商品在售)
六、和田玉玉器所處的環境要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
在常溫下保存和田玉,不可過冷過熱過干,否則會對和田玉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到它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九、對青金石新坑老坑的論述
中國人自古就有佩玉的習慣,有的是出自愛好,有的是出自心中美好的祝願。近年來佩玉更成為消費者追求的時尚。面對市場上各種體裁的玉佩,消費者感到無從選擇。其實在和田玉的題材當中,大多有明確的主題,這些主題可能出自一個典故,一個傳說並寄託著人們豐富的思想和情感。
掛件上豐富的紋飾,多取長壽、祝福、快樂之寓意,一般的紋飾有人物、動物、花草、文字和其他一些圖案。常見的有:
一.人物紋飾:
1.佛、觀音:
掛件中的佛,常取大肚彌勒佛的造型。它實際是由一個叫契比和尚的形象塑造出來的。據史書記載,契比是五代時期明州(今浙江寧波人)人,經常手持錫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游化行乞,故人們稱他為「布袋和尚」。相傳他身形肥大,衣著隨便,言行不拘小節能預測吉凶,知晴雨,神秘莫測。後梁禎明三年,契比坐化,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造塔供奉。因此其成為解脫一切煩惱的化身。而觀音則被視為救苦救難之神,被視為慈悲的化身。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受到最普遍、最廣泛的敬仰。人們佩戴此類的紋飾掛件是為了借佛、神的力量來保佑自身,祈求平安快樂。
2.壽星:以南極仙翁托桃為紋飾,寓意幸福長壽。
3.童子:以古代兒童為紋飾,祝願多子多福之意。
二.動物紋飾:
1.龍、鳳:龍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神獸,鳳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神鳥,寓意吉祥。傳說鳳在中國民間代表女性,龍代表男性。他們搭配在一起寓意婚配吉祥。
2.魚「「魚」與「余」諧音,表示富裕。如:年年有餘(魚)、吉慶有餘(魚)等。
3.蝠:「蝠」與「福」諧音,寓意幸福。例如:福在眼前(蝙蝠帶一串銅錢)等。
4.蟾:自古以來代表財富。常見的劉海戲金蟾,寓意財源興旺,幸福美好。
5.猴:「猴」與「侯」諧音。馬和猴在一起,寓意馬上封侯,封官進爵的意思。還有兩隻猴在一起,指「輩輩封侯」。
6.十二生肖:生肖也稱屬相掛件,視為護身符可保佑平安、快樂。
三.植物紋飾
植物紋飾常與動物紋飾相結合,產生豐富的圖案和寓意,如:連年有餘,松鶴延年等。
也有單獨的植物紋飾,如:竹子,代表節節高;花,代表花開富貴;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代表人的氣節性格。
四.文字和圖案紋飾
常用的文字和圖案紋飾有壽、福、祿、喜、長命百歲等字樣,及陰陽八卦卜吉紋飾等。寓意吉祥,平安。
吉祥圖案不勝枚舉,了解玉石文化,寓意也是其一,寓意的不同使玉石的含義也不同,使人們在佩戴玉石時品味中國文化的豐富,玉石文化的內涵。
十、和田玉的七大功效
中國的玉石養生歷史悠久,《神龍本草》、《本草綱目》中記載:玉石可「除中熱,解煩懣,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諸多功效。
戴玉功效一:養生
玉石含有鋅、鎂、銅、硒、鉻、錳、鈷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有助於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並通過玉石的保健功能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戴玉功效二:辟邪
翡翠和和田玉等玉中珍品,自古以來的吉祥之物,從遠古起,原始先民就對玉持有一種「心覺」,崇尚「以玉事神」,翡翠手鐲保養在原始宗教的影響下,玉是作為神聖的「祭品」,用來作為通神的媒介物,祭天禮地,求神靈保佑,降福於人。
戴玉功效二:消暑
唐代,每到夏天,楊貴妃苦不堪言,為此,唐玄宗想了一個辦法。讓楊貴妃口含一個用於消暑清涼的小玉魚兒。自此以後,夏天對楊來說,再也不是熱字當頭,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清涼夏日。玉枕、玉鐲、玉床、玉掛件都是消暑良品。
戴玉功效三:靜心
玉之美,美在德行與靈性。養玉在身,或佩戴,或把玩,或靜觀,可以讓人鎮定身心,寧神而靜志,養玉在心,可以讓人淡泊名利,寧靜而致遠。
戴玉功能四:品位
在古代,從王玉到士大夫玉,玉是君子身份的象徵,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是古人品位與修養的象徵。
戴玉功效五:傳世
古時女兒出嫁,做母親的總會翻出壓箱底的一個玉鐲子給女兒做嫁妝,而等這個女兒成為母親也有個待嫁的女兒時候,玉鐲子又被傳給了新娘。玉和一個家族的精神品質一起,就是這樣一代代傳下去。
戴玉功能六:聚財
俗話說:「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幾千年文化積累和篩選,精鍊也許許多多的玉典故,比如玉貔貅,是最強之催財風水用具。貔貅能吞萬物而從不泄,故有納食四方之財的寓意。
戴玉功能七:投資
亂世黃金盛世玉,隨著人們玉文化意識的復甦、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投資渠道的拓寬,玉器成為保值增值的主要投資產品之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