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謀略,言有象比,人有愚智,張網以待
與人交往,會說話真是讓人羨慕。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良言一句三冬亂,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的。辦事簡單;不會說話,求人如登天。
志得意滿時說話容易頤指氣使,心情憂鬱時言辭就會怨天尤人。不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是目空一切,也不讓自己給人留下個怨婦的形象。鬼谷子的謀略告訴我們,學會反聽,可以洞察人心,也讓自己變幻莫測。
01
「已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覆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
這段話出自鬼谷子的《反應》篇,大概意思是說:
自己與對方經過幾個來回,通過揣摩對方言辭之中的「象」和「比」來了解對方的底細,已方就能確定對付的基本策略了。像這樣翻過來覆過去,任何事都可以從對方言辭中察知。聖人把反聽之法用於任何人或事,都不會有差錯。所以,善於反聽的人,探聽情況就像神鬼一樣變幻莫測。
後唐庄宗有一次在中牟縣打獵,踐踏了農民的田地,縣令攔住馬頭,為民請命,被激怒的唐庄宗想把他殺了。
這時敬新磨出面解圍,率領眾優伶追上縣令,把他捉到馬前,責備他:「你難道不曉得皇帝喜歡打獵嗎?為什麼還要放縱農民種莊稼,以此來給朝廷繳納稅賦呢?為什麼不讓農民挨餓,騰出這塊地來,讓皇帝馳騁呢?」
於是敬新磨上前請求庄宗對其施刑,其他演員也跟著唱和。庄宗大笑,於是就放過他。
02
在剛才的例子中,敬新磨利用正話反說,間接地告訴庄宗踐踏農民的土地,對不起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地播種。
如果他當時也象縣令一樣不冷靜,不僅自己有危險,還可能連累當地的農民。
鬼谷子告訴我們,善於從反面聽別人言論的人,可以改變鬼神,從而刺探到實情。他們隨機應變很得當,對對手的控制也很周到。
敬新磨就利用庄宗的心理特點,估計他激烈的言辭聽不進去,正話反說反而效果很好。
03
在《反應》篇里,鬼谷子還說:言有象,事有比。就是說語言要有可以模擬的形態,事物有可以類比的規範。以無形的規律來探求有聲的言辭,引誘對方說出的話,如果與事實相一致,就可以刺探到對方的實情,這就像張開網捕野獸一樣。
齊國大夫晏子能言善辯,一次他奉命出差到楚國。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問是什麼人。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它們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
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在這個例子中,楚王張開大網等著晏子來鑽,可是卻被他機智地識破了,反過來晏子運用象比之法,又設了個陷阱要套住楚王,晏子真是不辱使命。
04
鬼谷子告訴我們,聖人誘愚,則閉藏之,誘智,則撥之以情。聰明人誘導愚人,為什麼要用闔(閉藏)?因為愚人通常說話做事比較實誠,不出虛著,故只需要聽其話語,即可知道他心裡主要的想法。
而智人考慮問題處理事情必變化多端,不易掌握其真實想法,故需不停用捭(撥動)的方法考察之,以儘可能了解其真實的想法。
聰明的人用腦子說話,智慧的人用心說話。與聰明人說話,就如同打太極,不需要直來直去,有時候還要不斷地推手,來回試探,反覆揣摩,才能辨明真相。
而與普通人說話,則需少講客套話,多從關心對方衣食冷暖開始話題,多些讚美和鼓勵,少講泄氣和批評話,用之以情,曉之以理,則事半功倍。
推薦閱讀:
※范蠡兵法謀略:生財之術,記住這幾點,就能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
※謀略奇書——《反經》品目
※向"鬼谷子"學企劃!
※中華謀略的六重境界二
※鬼谷子謀略:職場上,和領導相處,這3點是大忌,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