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全球熱點 | 十幾起恐襲、上百條人命,歐洲病了!

英國首都倫敦19日凌晨再次發生恐怖襲擊。手法與先前多起卡車行兇相似,只是,目標變成了伊斯蘭教徒,帶有明顯報復性質。

當天下午,英吉利海峽對面,法國發生了馬克龍就任總統以來首起恐怖襲擊,嫌疑人又一次使用了汽車。  

連續發生的恐怖襲擊,導致排外情緒和極端思想相互助長,歐洲社會正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針對穆斯林的報復性襲擊,更是傳遞出一個危險信號。

四個月內四起恐襲

19日凌晨,倫敦北部芬斯伯里公園清真寺附近,一名白人男子駕駛一輛貨車撞向結束齋月夜間禮拜的人群,造成10人受傷。該男子隨後被捕。

遇襲清真寺外觀(路透)

英國警方稱,這起案件符合恐怖襲擊的所有特點,反恐警察將其視為「疑似恐怖襲擊」進行調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也表示,這起事件具有「恐怖襲擊性質」。

從首相和警方對事件的表態來看,這可以說是四個月來英國發生的第四起恐怖襲擊。  

清真寺所在區域居住著大量來自北非西亞的移民。有目擊者說,嫌疑人在行兇過程中大喊:「我要殺死所有的穆斯林。」

輿論普遍懷疑,這是一起針對穆斯林的襲擊,目的是「復仇」。

無獨有偶,一輛小客車當天下午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衝撞憲兵車隊後起火,駕車者傷重身亡,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

不過,警方在涉事小客車上發現了衝鋒槍、手槍和煤氣罐。

香榭麗舍大街在襲擊發生後拉起警戒線(法新)

  

法國內政部長認定,這是一起蓄意攻擊事件。消息人士披露,駕車男子已被法國情報部門列入重點關注極端分子名單。

如果被定性為恐怖襲擊,這將是法國新政府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恐襲。

難民=恐怖主義?

英國安全官員說,英國近期連續發生極端分子實施的恐怖襲擊後,針對穆斯林群體的仇恨犯罪增加了5倍。

這類犯罪在德國等歐洲其他國家也有增加。  

由於地理接近、歷史關聯和文化包容,歐洲一直是西亞北非移民嚮往的「樂土」。

然而,隨著難民潮湧入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安全問題、特別是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使得歐洲各國排外情緒加劇,歐洲社會一貫標榜的多元主義和文化包容面臨著嚴峻挑戰。

這種傾向從歐洲極右翼在政壇得勢可見一斑。

示威者6月19日在燭光守夜前舉牌呼籲,反對「伊斯蘭恐懼症」(法新)

逆轉的社會氛圍讓難民處境更加糟糕。寄人籬下的卑微和歧視讓人容易心態失衡,一部分難民成了宗教極端主義的「易感人群」。  

歐洲正在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排外情緒的加劇培育了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而恐怖主義威脅上升又給排外提供了理由。

儘管難民並不能同恐怖主義劃等號,歐洲卻滑入了這樣一個「死結」。

當恐襲成為常態

接二連三的恐襲似乎成為歐洲的一種常態,但倫敦清真寺附近發生的襲擊發出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歐洲極右翼勢力與外來移民、難民之間的積怨,是否會造成更大的族群撕裂?

  

中東難民的湧入加劇了一些歐洲人的「伊斯蘭恐懼症」,本土居民的情緒在一次又一次恐襲中越來越摟不住火。

從現有信息看,倫敦這次的襲擊很可能是英國白人以恐怖分子常用的襲擊手法對穆斯林進行的報復,是族群矛盾長期積累後的爆發。

6月19日,在英國倫敦的貨車撞人事件現場,兩名婦女關注事件調查進展(新華社/法新)

  

這種積怨很難在短期內化解。這一次的「報復」,或許會引發更多「反報復」。

近兩年來,難民危機正演變為英法德等國的治安危機。

歐洲還能繼續保持那份自信和從容嗎?

一年內歐洲卡車襲擊頻發

近一年來,歐洲多次發生以卡車等車輛為工具的恐怖襲擊。

  

去年7月14日晚,法國南部旅遊城市尼斯舉行國慶日慶祝活動時,一名男子駕駛一輛卡車衝撞、碾壓人群,造成84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  

12月19日晚,德國首都柏林一處聖誕市場遭遇恐怖襲擊,一名突尼西亞人駕駛卡車衝上人行道,造成包括卡車原司機在內的12人死亡、近50人受傷。

2016年12月21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警察在貨車沖入聖誕市場襲擊事件現場巡邏(新華社/法新)

 

今年3月22日下午,一名嫌疑人駕車在倫敦市中心議會大廈附近街道碾撞行人,隨後下車刺死一名執勤警員。事件共造成4人死亡、大約50人受傷。  

4月7日下午,一名男子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劫持一輛卡車,高速沖入人群,造成5人死亡,15人受傷。  

6月3日晚,在倫敦泰晤士河上倫敦橋,一輛貨車衝撞行人,襲擊者隨後棄車並持刀傷人,至少7人死亡、48人受傷。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尚軍 余忠穩 桂濤 韓冰

編輯:胡若愚 魯豫 孫碩


推薦閱讀:

西方「小腳」:歐洲為何曾流行束腰
蘇丹攔截115名試圖偷渡至歐洲的非法移民
西班牙把動物虐殺推向的新高度
歐洲系列 — 馬其頓方陣
現代射箭必備:詳解歐洲地中海式射法

TAG:歐洲 | 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