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腸癌奪取年輕人生命——中新網
最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腸鏡又檢查出一名年僅20歲的大腸癌患者,真讓人扼腕嘆息。就是去年的這個時候,一名19歲的女孩因腹痛腹瀉一年多,行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是結腸腫瘤,經病理證實為腺癌,同時伴有肝轉移,不到一年光景,這名年輕姑娘就離開了人世。
|
這些「信號」莫大意
反覆便血 飲食起居不規則的青年人也會出現便血現象,他們大多會自行診斷為痔瘡,羞於去醫院就診。用藥一周後,如果還有出血,或用藥好轉後癥狀又出現反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便秘和腹瀉 年輕人在生活中大都有過便秘和腹瀉的經歷,如果持續時間較長,用藥後治療效果不佳,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胃、腸道腫瘤的可能。
大便習慣改變 形狀規則的大便是一個人腸道健康的表現。大便突然變細、糞便有凹槽、附有粘液等,都是腸道出現異常的信號。
腹痛和腹塊 腹部隱痛往往容易被青年人忽視,他們大多會選擇等其自行緩解,只有腹痛、腹脹很嚴重時,才會去醫院就診,此時多伴有腸梗阻,病情已被延誤。因此,長期腹痛腹脹反覆發作者,尤其是在右下腹或左下腹摸到腫塊,必須去醫院進行檢查。
【特別提醒】有家族腸癌病史者,包括父母或者直系親屬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史的青年人,要格外引起重視,一旦發現上述「信號」,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識破大腸癌?
觀察大便及出血顏色 大腸癌與痔瘡患者都會出現便血,但便血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痔瘡便血顏色為鮮紅色,與糞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數隨大便排出後滴下。而大腸癌便血的顏色較暗,多是混在大便裡面,到腸癌的晚期,還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每天數次大便伴粘液、血便、肛門下墜的感覺,有時直腸息肉極易被誤診為痔瘡。
經肛門手指檢查 大部分的痔瘡與大腸癌都是發生在手指可觸摸的部位,所以經肛門手指檢查是一種有效的檢查直腸癌的方法。如果手指能觸到腸內有菜花狀的腫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就要高度懷疑是腸癌。檢查後,指套上沾有血液、膿液的,也是腸癌的特徵性表現。
電子結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可清晰地觀察全部結腸,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腸癌的發現,進一步提高診斷正確率,是大腸息肉和大腸癌最重要的檢查手段。多數大腸癌是由癌前期病變——息肉發展而來的,而息肉可以通過腸鏡及時摘除,從而達到早期治療和預防大腸癌的目的。
大腸癌的「誕生」並非一朝一夕
「癌從口入」,飲食防癌不可忽視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癌症都是人們「吃」出來的,只有少數與遺傳、放射以及化學物質刺激等因素有關。所以,預防大腸癌,需從飲食做起,注意以下幾方面:
避免長期進食高脂食物,多進含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大蒜、茶葉等天然抑癌食品,適當補充含維生素A、B12、C、D、E和葉酸的食物。
重視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避免熬夜通宵,否則會影響大腸及時排出有毒的物質,造成癌症的高發。
積極防治癌前病變 對有大腸息肉,尤其是腸息肉家族遺傳性患者,須及早予以內鏡下切除;大力防治血吸蟲病及血吸蟲肉芽腫。
定期檢查不可或缺 如有以下幾種情況者,應儘早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做腸鏡檢查,以排除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的可能:①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CEA、CA19-9腫瘤標誌物的測定,如有異常者;②有癌瘤遺傳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③近期有進行性消瘦及大便習慣改變者;④大腸癌手術後或放療後患者;⑤膽囊切除術後三年以上者。
要想早期診斷大腸癌,首先必須從思想上摒棄僥倖心理,不要以為「大腸癌好發於老年人」而掉以輕心,應該提高警惕,切勿以年齡作為一種疾病的判斷基準。一旦有腹痛、腹塊、便秘腹瀉交替、不明原因性貧血、腹部有腫塊、大便異常、便血等,不管年齡大小,都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李劍 姚禮慶)
(作者李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醫生,姚禮慶為內鏡中心主任、教授)
推薦閱讀:
※「網路新詞」生生不息 「中式英語」大行其道?——中新網
※關於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解釋(草案)的說明——中新網
※美製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 將來可造特殊功能生物——中新網
※「世紀光棍節」將至 都市單身一族樂享單身生活 ——中新網
※行政區劃改革前路明晰 「十二五」期間穩妥前行(6)——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