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及其超越
摘 要 當代西方心理學中存在著現代主義取向和後現代主義取向的對立和衝突。馮特以來的西方心理學流派大多屬於現代主義的範疇。現代主義的特徵是:(1)重視科學的價值,強調科學的方法;(2)信奉經驗主義;(3)個體的中心地位。後現代主義取向的核心是社會建構主義,其主要特徵為:(1)批判的傾向,對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基礎進行解構;(2)把社會建構論作為認識論的基礎;(3)促進心理學實踐的四個轉變。儘管兩種傾向形成鮮明的對照,但兩者也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方面,從而構成了超越兩者的基礎。兩種取向的超越需要以科學實在論作為元理論的基礎,並需要雙方互補、合作和開放的態度。 關鍵詞 西方心理學,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經驗主義,社會建構主義。 西方心理學中一直存在著兩種文化或兩種方法論的分裂與衝突,且已有學者對此作過專題論述。在本文中,我們選擇從現代-後現代的角度認識西方心理學中的對立與分裂,並就超越這種對立和分裂提出我們的觀點。 1 西方心理學中現代主義取向的特徵 1.1 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的概念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非以時間界限來劃分的,它們是兩種取向或兩種方法論。西方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取向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說,科學心理學建立之後的歷史就是心理學的現代主義取向的發展史。 在科學心理學建立之初,存在著馮特的內容心理學與布倫塔諾的意動心理學之爭。在馮特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識的內容,使用的是實驗法;在布倫塔諾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識的活動,使用的方法是自我經驗的描述。兩者的爭論構成了心理學中兩種文化對立的雛形,但是兩者都是經驗取向的,都把意識作為一個「精神實體」來處理,因而都是現代主義的。 在此之後出現的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延續了馮特和布倫塔諾之間的爭論,不用說也是從屬於現代主義取向的;行為主義、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學、皮亞傑學派、認知心理學等學派都是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的不同表現形式,可以說,西方主流心理學是從屬於現代主義範疇的。 由於後現代主義是反科學主義的,因而心理學的兩大文化之一———科學主義心理學,無疑是心理學中後現代主義取向的主要攻擊目標,科學主義心理學也由此成為心理學中現代主義取向的主要代表。現在的問題是:科學主義取向的對立面,即人本主義或人文主義心理學是否也從屬於心理學的現代主義取向? 回答是肯定的。在反對科學主義方面,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取向和後現代主義取向是一致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後現代主義取向也是廣義人文主義取向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兩者之間有著重要區別。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取向雖然反對科學主義的霸權,但是仍然相信科學的價值,認為通過經驗方法最終可以揭示人的「內在本質」,最終使人的固有「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而這些恰恰是後現代主義取向所反對的。除此之外,人文主義心理學大多把意識經驗看成是精神實體,表現出本質主義和基礎主義的特點,因而皆可歸入現代主義的範疇。 1.2 現代主義取向的主要特徵 1.2.1 重視科學的價值,強調科學的方法 現代主義取向的心理學重視科學的價值,相信通過科學的方法最終能揭示有關心理與行為方面的「真理」。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確立了心理學的發展方向。自那時起,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科學觀和方法論就成為主流心理學效仿的主要模型。在行為主義及其隨後的新行為主義和20世紀6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認知心理學那裡,自然科學成為心理學家的理想,科學化一直是心理學家追求的目標。人文主義心理學雖然反對心理學的自然科學化,但並不反對科學的價值,認為在維護人的尊嚴的基礎上,科學能發揮出更大價值,最終能為揭示人的「內在本質」服務。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史密斯(Smith,B)在與後現代心理學家格根(Gergen,K)論戰時指出:「較軟或者更具人文傾向的心理學家可以為邏輯實證主義的消亡而歡呼……然而,在我看來最不幸的是這樣一種傾向,即由格根慫恿的那种放棄科學概念的傾向,而不管這種科學是自然的或社會的、歷史的或非歷史的。科學是重證據的、公開的和自我批判的社會事業,科學已經更為恰當和更加廣泛地促進了其領域中各種現象的理解。它以真理的追求作為它的理想……真理的主張不可能被還原為修辭或政治。」[1]因此,在相信科學,相信客觀真理方面,心理學中的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是一致的。 1.2.2 信奉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認為一切知識來自於經驗,感覺經驗是認識的唯一源泉。這種觀點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各個階段的心理學流派之中。馮特強調實驗法,無疑是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布倫塔諾反對實驗,但是卻信奉經驗,用他自己的話說,經驗是他唯一的老師。行為主義的科學觀和方法論更將心理學中的經驗主義貫徹到極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以經驗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人,但是卻不反對以經驗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在經驗觀察和經驗描述方面同經驗主義保持著一致性。概括地說,經驗主義貫徹到心理學中,表現為這樣一些方面:(1)把心理現象作為一個經驗實體,認為通過經驗實證方法可以達到這個實體。因為經驗實證方法是唯一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證客觀真理的獲得;(2)主體和客體的兩分法,既然經驗是一種精神的實體,那麼在經驗之外必然存在著一個物質的客觀實體,經驗是對這一客觀實體的反映、表徵、描述或複製品,通過經驗實證方法,我們可以了解有關這兩種實體的真實知識;(3)強調經驗觀察的重要性,認為通過觀察獲得的經驗數據是中立的。科學始於觀察,理論是觀察累積和抽象的結果,沒有觀察就沒有理論,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同時,所有的概念、理論、假設、命題都必須有經驗觀察的支持,否則就是反科學的、非科學的;(4)心理學概念的操作化,用心理學家弗萊徹(Fletcher,G)的話來說:「傳統經驗主義對可觀察數據的強調的另一個方面是它定義認知特性的方式,只有能以可觀察的行為定義的認知特性,即下一個操作定義,這種特性才是可以接受的。」[2]行為主義,特別是新行為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皆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操作定義成為通行的和普遍的定義方式;(5)經驗模型的流行,即在觀察獲得的數據基礎上建立具有普適性、通用性的理論模型。只有那些按照嚴格的經驗步驟,精密的程序設計而得到證實的理論假設才有望成為這樣的模型。這種理論模型是超越時空的、超越歷史和文化的,可以應用於所有的人類群體和社會。新行為主義者赫爾的假設———演繹理論體系就體現了這種思想。 1.2.3 個體的中心地位 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基本差別之一就是關注的焦點或分析水平的不同。從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來看,現代西方心理學的各個流派幾乎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個體身上,個體的心靈或個體的行為成為研究的對象,且有關心靈和行為的心理學知識是科學研究者個體心靈的成就,研究者從個體的內部,或者從個體直接聯繫的具體環境來研究個體的心理與行為,極少從文化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的背景探討心理與行為產生和發展。在心理學建立之初,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是個體的意識,儘管構造主義關注意識的構造,機能主義關注意識的機能,但分析的水平都在個體的層次上。此後,行為主義的產生使得心理學家把關注的焦點從意識轉到行為,但分析的水平並沒有改變,所探討的仍然是個體。認知心理學同樣如此,信息的加工是在個體水平上的加工。認知心理學中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觀點站在反映論的反面,認為知識的形成並非外在對象表徵、反映的結果,而是個體內在圖式作用下的建構的結果。是個體通過對外在信息進行加工、分解、抽象、綜合而形成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潛能的自我實現,而潛能是個體內在的、固有的、生物學性質的。總之,這些研究所關注的焦點無不處在個體的水平上。社會心理學也受到這種傾向的影響,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區別於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前者注重研究個體在社會情境中的行為表現,而後者更關注群體的心理與行為。把個體放到中心的地位,就使得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1)在個體的層次上分析知識的形成、心理現象的產生和發展,研究的設計、結果的分析無不體現在個體水平上,群體或社會層面上的分析被置於次要的地位;(2)還原論的指導思想。由於分析的水平在個體層次,為深入探討心理或行為的影響因素,必須在個體的水平上進一步向個體內部還原,尋找更為細緻的因變數,如生物因素、物理化學特性等等;(3)研究方案的中立性、純潔性,價值中立特性,以便於獲得超越文化、歷史的真理,擺脫無關因素的干擾。 2 西方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的特徵 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包含著許多不同的理論體系,如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話語心理學、多元文化論、釋義心理學、敘事心理學、解構主義心理學和後現代女權心理學等等,其中,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處在中心地位。這些理論觀點儘管存在著差異,有時相互之間也存在著對立和衝突,但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特徵將它們維繫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西方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 2.1 批判為先導,對現代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進行無情的「解構」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動。西方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站在現代主義心理學的對立面上,對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取向的種種特徵進行了批判: 2.1.1 反實在論 實在論論證了不同對象和屬性的客觀存在。心理學的實在論相信心靈及其屬性的實在性質。後現代主義取向認為心靈、意識無法脫離語言而獨立存在。實際上,認知、情緒、人格等心理特性都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建構出來的,並沒有一個精神上對等的實體與之相對應。以社會性別(gender)為例,社會性別並非一個精神實體,我們根本無法確定男性或女性的社會性別的「真實」本質。我們有的只是一個不同社會條件下的一個社會建構產品。因此,社會性別的分析不是把它作為實體尋求其本質,而是聚焦於社會性別的表徵,把注意的中心指向社會生活中人們對社會性別的表述。心理現象並非獨立存在的實體,心理學的概念也不存在一個客觀存在的「精神實在」作為基礎。 2 .1.2 反主客兩元論 現代主義心理學是建立在主觀-客觀、物質-精神兩分法的基礎之上的。依照經驗論的觀點,在主體的經驗之外存在著一個客觀世界,主體的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所謂的真理就是對客觀世界真實的反映。後現代主義取向認為,主客兩元世界的劃分是現代主義的一個「宏大敘事」,並沒有相應的證據予以支持。相應地,建立在主客兩元論基礎上的外源論和內源論之爭也是站不住腳的。外源論關注環境因素對心理機制的影響;內源論強調從心理現象的內部組織特性解釋心理的生成。而後現代主義取向試圖超越內源論和外源論隱含的主客兩元論局限,把知識、心理的形成看成是社會互動的結果。這種觀點不再糾纏於支配人類思想和行為的規律,而是轉向研究我們用以建構知識和心理的話語實踐。 2.1.3 反科學至上論 前文曾經指出,現代主義取向相信科學的價值,認為科學方法是使得我們達到真理的唯一方法。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認為,由於所謂的客觀世界和我們內在的精神世界都是社會建構的結果,不存在真假之分,因而有關行為的科學論斷和一個門外漢的敘述在認識論上是等值的,既沒有貴賤之分,也沒有高低之別。心理學中的不同理論體系只是建構心理世界的不同方式,可以進行分析和比較,但是卻不能依照其經驗的效度進行驗證和評價。行為的科學理論與日常生活對行為的理解都是可供解讀的「文本」,只能進行「解構」和「釋義」,不能進行真假判斷。經驗實證方法作為科學的方法也失去了它的特權地位。在後現代主義取向那裡,經驗實證方法僅僅是多種可供選擇方法中的一種,並非方法的全部。而且經驗實證方法本身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應該成為心理學家唯一的選擇。 2.2 社會建構主義的認識論基礎 後現代主義取向把社會建構主義作為認識論基礎,以社會建構的觀點解釋知識、真理、意義和世界。它對建立在主客兩元論基礎上的反映論持批判的態度,而極力主張社會建構的觀點。依照後現代主義取向的觀點,人的認識是建立在以往的經驗、先前的理論觀點的基礎之上的。正像庫恩範式論中的事實一樣,每一種事實都是相對於一定的範式。範式決定著什麼是事實,什麼不是事實。人的認識同樣如此,決定人們看到的東西並不僅是眼前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的經驗和他從屬的社會群體及其從事的實踐活動。所以人們的認識是社會互動的結果,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建構出來的,而不是對外在對象的反映。真理是「發明」的,而不是「發現」的。「現代主義強調使用客觀的方法可以使得觀察者得到現實的持久真理。而後現代主義認為觀察者總是在建構著被觀察的事物。因此,被觀察到的決不會是客觀真理,而必然總是觀察者和被觀察到的東西的某種結合。」[3]所以後現代主義取向主張,我們對於世界的知識,我們對於心理和行為的認識既不是一種表徵,也不是一種「發現」,而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建構」。如果認識的過程依賴於已有的概念和範疇,依賴於所從事的社會實踐活動,那麼怎麼能保證通過觀察獲得的不是「發明」,而是「發現」呢?所以,認識過程是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並非被動的反映。建構並非個體內在水平的建構,而是社會人際互動、相互協商和共同意識所決定的,這些社會過程決定了知識的標準和知識產生的方式。所以,建構又是一種文化的建構,是特定文化歷史條件的產物。對於心理現象而言,它的建構同樣發生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和特定的社會生活中: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心理現象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社會對心理現象進行了差異極大的分類。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心理學的「真理」只是相對的,沒有超越文化歷史的普遍真理。 2.3 促進心理學實踐的四個轉變 2.3.1 語言的意義和作用的轉變 受後結構主義的影響,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認為語言並非透明的媒介。現代主義心理學把語言看作是心靈的孩子,認為語言作為一個中性的工具,忠實地描述或表徵了內在的心理狀態。但後現代主義取向認為,語言不是表達思維,而是規定思維,因為我們並非被動地反映世界,而是從現有文化的語言中汲取概念和範疇去作用於世界,語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世界的框架或思想範疇。所以語言是建構性的,而不是反映性的。心理現象作為「他者的心靈」並不是簡簡單單地「在那裡」(outthere)等待著語言為它們貼上標籤,而是被語言「建構」和「製造」出來的。 2.3.2 從個體中心向關係模型的轉變 現代主義聚焦於個體的心靈、個體的理性。一方面,現代主義取向在個體的水平上進行分析和探索,另一方面,科學家的個人理性決定著哪些成為知識,哪些不成為知識。後現代主義取向把注意的中心從個體轉向社會,從個人理性轉向文化關係和社會互動。因為個體心靈和個體理性都是通過語言而建構出來的,而語言是公共關係的產物。從本質上講,語言是人際互動的產品。沒有哪一種語言是個體私有的。在個人的內在世界中使用私有的符號系統對他人沒有任何意義。相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那是精神分裂的表現。因此,所謂的個體理性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參與形式。個體是否理性不決定於他自身,而決定於他所從事的活動是否與他所處的社會風俗相一致;個體科學家是否理性,不取決於他的智力水平,而取決於他是否採納了他所在的科學群體通行的話語。因此,心理學研究的焦點不在個體的內部,而在社會的互動、公共的關係。 2.3.3 從客觀世界向社會建構世界的轉變 對於現代主義來說,世界作為一種實體就在那裡,以供觀察。但對於後現代主義來說,世界並非一個實體,而是語言的社會建構。這並非說世界根本不存在。世界就是世界,實體就是實體,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但是一旦我們嘗試去描述它、談論他,闡述它對我們的意義,它就進入了建構的世界。因為描述、談論、闡述需要語言,而語言並非中性的媒介,它是先在的,規定著我們的思維方式。「物質」、「心理過程」並非世界的鏡子,而是語言系統的構成成分。傳統心理學把心理現象分析為認知、情感、人格等過程,認為心理現象既有它的先行環境刺激,又有其後繼的行為結果。這些心理學的知識並不是作為精神實體的心理世界的描述,而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傳統的產物,是社會通過語言的實踐活動建構出來的。在這種意義上,被我們視為「真實」的心理學知識只不過是公共建構的副產品。 2.3.4 從經驗實證向話語分析的轉變 現代主義把心理世界作為實體,並認為經驗自然科學的方法是達到這一實體的可靠路徑。在後現代主義景觀中,進入人們視野的並非獨立的實體,而是公共關係的社會建構,是話語的產物,不存在真與假、錯與對,有的只是一些可供解讀的文本。就動機來說,存在著不同的話語:驅力說、本能說、環境論、遺傳論、自我實現論等等。這些學說都是一種社會建構,體現著不同的話語要求。就心理治療來說,重要的不是分析病理心理的內容和機制,而是從患者的談話中發現患者怎樣建構了病理心理,在他的談話中,存在著哪些衝突的話語。在後現代主義看來,話語不僅具有建構的特性,還有操作的特性。接受什麼樣的話語,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行為不是內在動機的結果,而是話語的操作特性使然。因此,心理學的實踐應該從話語分析開始。 3 兩種取向的超越 西方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信奉社會建構主義,反對現代主義取向的經驗論,這是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在其他問題上,兩者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對立和衝突。但是深入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儘管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照,卻也不乏共同之處。這些共同之處是超越兩者對立的基礎。 現代主義心理學的核心是經驗主義。但是這種經驗主義並非17、18世紀流行的簡單、粗糙的經驗主義。那種早期的經驗主義持機械論的觀點,堅持經驗作為一種對外在世界的反映是一切知識的來源,典型的學說是洛克的白板說。隨著人類認識的發展,簡單的經驗主義早已被更為複雜的經驗主義所取代。現代的經驗主義吸收了理性主義的某些觀點,在堅持經驗起源的基礎上承認理性思維對經驗的制約作用。所以現代經驗主義更加贊成康德的觀點。一方面贊成所有的知識來源於經驗,一方面承認理性範疇在整理感覺經驗方面不可忽視的作用,後一方面恰恰體現了建構主義的思想。心理學中的現代主義取向所依賴的正是這種現代經驗主義。皮亞傑學說,符號加工的認知心理學都體現了這種觀點。 後現代主義取向的核心是社會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站在經驗主義的反面,認為知識不是現實的「反映」,而是社會的建構。但是建構不是憑空的建構,建構的素材來自於經驗。從這種意義上講,社會建構主義同現代經驗主義是一致的。至少,兩種主張的差距並不是那麼遙遠,只不過現代經驗主義在經驗和建構的天平上更偏重經驗,而社會建構主義更偏重建構。另外的一點也可以使我們看出兩者之間的共同因素,即心理學中的後現代主義取向雖然反對經驗主義,但在證明自身的觀點時所體現的方法論仍然是經驗主義的。事實上,一些社會心理學家在論證某一心理現象的社會建構特性時恰恰使用了經驗實證的方法。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即在反對經驗主義的同時卻實踐著經驗主義,是因為後現代主義取向產生於現代主義心理學的歷史背景中,在一定程度上,後現代主義取向是由部分不滿經驗主義取向的現代主義心理學家所組成的。兩者具有相同的思想傳統,離開了這一傳統,任何的交流都不可能為對方所理解。在這種意義上,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像他們所宣稱的那麼大,共同或重疊之處是不難找到的。 兩種取向的超越可以建立在科學實在論的基礎之上。現代主義取向所依賴的經驗主義是建立在實在論的基礎之上的,而後現代主義取向所依賴的社會建構主義是建立在反實在論或相對主義的基礎上的。作為心理學的科學觀和方法論基礎,實在論和反實在論各自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實在論強調世界及其屬性的客觀存在,物質世界、因果關係、意識和心靈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知識是對這些實在的反映或表徵。貫徹到心理學中,就表現為強調心理過程的實體性質和觀察等經驗實證方法的重要性等等。這種觀點從理論上講符合唯物主義的精神,從實踐上講有利於心理學科學地位的提高,但是這種觀點帶有機械論的色彩,忽視了知識的相對意義和建構特性。反實在論站在對立的立場上,認為所有的實體都是建構的,因而科學知識也僅僅具有相對意義。這種觀點貫徹到心理學中,心理現象、心理過程不再是一個「精神實體」,而僅僅是人為的話語建構,心理學不再是一門科學,而變成了一定文化歷史條件下的「遊戲」,最終陷入了相對主義。若要超越這兩種取向,則必須尋求一種新的基礎。這一新的基礎是實在論的,但是這種實在論是科學實在論,不是那種簡單粗糙的實在論。它承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實體地位,認為心理學的理論知識真實地反映了作為精神實體的意識或心理的實在特性。但是,這種科學實在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科學知識並不是僅僅由實體本身的特性決定的。科學的觀察包含著建構的成分,針對同一經驗數據,不同的科學家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因為科學觀察是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的,研究者所處的社會背景、文化傳統、科學群體的行為規範都可以對結論產生影響,在這個意義上,科學結論也是相對的。總之,這種科學實在論吸收了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的優點,既堅持了科學的立場,又避免了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因而可以作為超越兩種取向的元理論基礎。 但是兩種取向在元理論基礎上的結合是困難的。畢竟兩者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截然對立的。正像心理學中的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對立那樣,這種對立不僅是在心理學的內部,在科學界、思想界,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然而,這並不妨礙兩種取向在實踐層次上的結合和超越。事實上,許多研究結合了兩種取向的方法論,達到了一種互補的效果。例如,在自我概念的研究方面,許多實驗心理學家吸收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傳統上,「自我」被當作一個實體,自我概念反映了作為實體的自我的屬性和性質。而社會建構主義把「自我」看作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自我的建構和自我的意義依人際關係、社會互動的類型不同而不同。因此,自我不是一個固定的、統一的、內在的東西,而是建構的、易變的、情境性的。人格心理學家吸收兩種取向的觀點,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的概念,並以經驗實證方法證實了兒童在不同的社會情境(在家庭或學校)中,對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這說明,兩種取向在心理學的實踐中是可以相互補充的。相比較而言,現代主義取向由於強調科學的程序,方法的純潔,因而更注重個體的因素,而後現代取向由於更為關注心理的社會建構,因而更注重社會的因素、意識形態的影響等等,其分析的焦點處在社會水平上,且後現代取向更關注理論對觀察的指導意義,注重理論的綜合,因而若在實踐的層次上把經驗研究與文化意識結合起來,把實證研究與理論建構相結合,把對個體的分析放到社會歷史背景中,必然促進心理學研究整體水平的提高。事實上,西歐國家的社會心理學家採取的就是這樣一種觀點。他們「歡迎對個體主義還原論的批評,但是卻並不拒絕實驗方法以及其它假設驗證的努力。現代歐洲許多的社會心理學採納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既是社會建構的,又是經驗的。這一發展更進一步說明實驗的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建構主義的調和是有價值的和可行的。」[4] 超越兩種取向對立的關鍵在於雙方採取合作的態度。事實上,兩種取向的心理學家已經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相互吸收、坦誠合作對雙方都有益。後現代主義取向早就聲稱不想以心理學中的經驗研究傳統為敵。後現代主義取向的主要代表人物、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家格根認為通過吸收實驗方法,後現代取向可以在方法論層面上獲得極大的收益。持科學主義觀點的心理學家弗雷德曼儘管批評格根激進的相對主義觀點,但是也承認「科學心理學已經受益於後現代主義,承認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後現代主義促進了文化意識,特別是對權力和地位差異的關注。」[5]因此他認為後現代主義取向有它有益的一面。在我們看來,兩種取向各自具有自身的優勢和局限。就每一取向的自身來說,沒有哪一種取向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自身的唯一正確性:現代主義取向強調經驗證實,但是經驗證實並不能證明自身的正確性,因為以經驗證實來證明經驗證實只不過是循環論證;而後現代取向的相對主義觀點更使得證明自身的努力變得更加不可能。因此,對於雙方來說都不存在絕對的正確。彼此的尊重、坦誠的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兩種取向的超越需要在方法論上持開放的觀點。傳統上,經驗實證方法是備受推崇的方法,其它方法要麼被認為是非科學的,要麼被置於邊緣的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利弊得失。經驗方法有著嚴格的科學程序,所得的結論簡潔、可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是經驗方法在研究具有反思性的人方面,在反映文化歷史的要求方面,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局限。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把經驗方法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拒斥一切非經驗的方法,那麼必然危害心理科學的發展。而非經驗方法,如質化的方法,釋義學的方法、現象學的方法等等是從其它社會科學借鑒而來,在反映文化歷史的要求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接受這些非經驗的方法論,在研究方法上持開放的態度,對心理學的發展必然產生有益的影響。正像心理學家印笛克(Indick,W)指出的:「儘管經驗主義對於驗證和測量已知的理論是一個基本工具,但是心理學如果希望開拓新的問題,以便於最終得到更為宏大和更加完善的答案,那麼就必須對不同的思想學派保持開放……所有正確的觀點,不管是經驗的還是非經驗的都得到聆聽,並被接受為可行的解決方法。」[6] |
推薦閱讀:
※有些習慣性說謊,且沒有任何內疚等感覺,正常嗎?怎麼調整?
※產後不能有的四個行為,最易留下月子病,你知道嗎?
※韓國大型賽事為何頻出黑哨?
※醫者,易也,醫則調身,易則調神 周易與心理學
※樂府《日出入》寫出了什麼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