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監督、客觀性與新聞專業主義

論監督、客觀性與新聞專業主義(注1)--------------------------------------------------------------------------------郭鎮之(1999-10-29)進一步做好輿論監督工作研討會論文1999.10.29.—11.1.兩年前,輿論監督再度成為熱門話題。1998年10月7日,朱(金容)基總理視察中央電視台,為代表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的《焦點訪談》編輯記者寫下了幾句話──「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總理對媒介輿論監督的鼓勵在新聞界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此後,新聞揭露貪污腐敗等現象的批評力度又有所增加。人民日報的《新聞戰線》雜誌、新華社的《中國記者》雜誌都開闢了「輿論監督大家談」之類的欄目。許多報紙藉助對《焦點訪談》及其他新聞評論類電視節目的文字報道,既擴大了電視的影響,又增加了報紙的號召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媒介的「新聞聯動」。輿論監督是《焦點訪談》的主要特點。儘管《焦點訪談》類欄目涉及的話題範圍較廣,但它最有影響或最具特點的內容,是揭露社會問題和行政弊病的批評性報道,特別是對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的評述。這幾乎是眾所一致的看法。據說,在《焦點訪談》不播批評性報道的一段時間,它的收視率就會下降。批評性報道也是報紙獲得讀者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輿論監督引起的話題1998年,我申報並獲得了一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從「焦點訪談」類專題報道看輿論監督作用」,同時開始與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新聞評論部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我們研究的一個內容是輿論監督的理論背景,分中外兩個方面。在研究西方對「輿論」和「監督」的理論時,我們發現,輿論監督是中國特色的片語。1.「輿論監督」的含義在有關輿論、新聞媒介和大眾傳播的西方文獻(主要是英美國家的英文文獻)中,沒有「輿論」(publicopinion)和「監督」(supervision)這樣的固定搭配。可以說,「輿論監督」是中國新聞界創造的和帶有中國特色的片語,它來自中國報業作為「輿論工具」並從事監督的傳統。「輿論監督」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新聞監督」或者「媒介監督」。「媒介監督」是以大眾媒介為主體的監督;而新聞監督則是以「新聞」為途徑或內容的監督。新聞包括「事實的報道」和「輿論的表達」兩個方面,所以具有更為廣泛的含義。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中國或是在西方,新聞報道都是產生輿論和進行批評監督的基礎,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但是,從某個方面來說,「輿論監督」(supervisionbypublicopinion)卻是更合乎中國實際的用語,這也是它之所以被創造出來的原因。現在,這一表述已在西方報刊中出現。(注2)中文的「輿論」基本上是一個意義積極的詞,這是因為,在中國,「輿論」常常是經過意見機構(媒體或官方)篩選並加以概括的公眾意見,接近於法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所謂的「公意」概念。而在西方,多元化的「公眾意見」則是相當分散的,表達也是極為自由的,它更符合孟氏「眾意」的概念。「眾意」並非一致的見解,更不具有「正確」的含義,因此,西方文獻中對「公眾意見」一向是有褒有貶,肯定與否定的含義並存,既認為它是一種無法忽略的現實,又不認為它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狀態。此外,「輿論」的呼聲並不僅僅意味著對負面現象的批評,它也可以是讚揚、肯定、呼籲、鼓動等等。在中文裡,「監督」通常是一種「上級」對「下級」的行為,通常伴隨著制裁的措施,所以,採用的英文是「從上往下看」的supervision。這是一種權力的表現。中國的媒介機構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極大的政治權威,並被賦予代表政府監督社會的責任。這種監督有時還具有極大的力度,可能導致迅速的行政措施和社會整體的譴責,並帶來局面的變化。中國的輿論監督雖然是媒介以「人民」的名義進行的;但輿論不是普通人自發的表達,而是媒介機構發現、選擇,並概括表述的代表性意見,因而更具有「監督」的權力實質。在西方,大眾傳播媒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遏制(check)政府濫用權力。人民對政府的意見,更多採用「抱怨」、「投訴」(complain)來表述。人民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則形成爭議(issue),往往通過辯論來確定是非,並最終由法規和權力部門(通常是法院)來裁定爭端。在分歧的輿論基礎上產生的裁決,又通常帶有相互妥協的成份。而且,權威部門的裁決也不一定是最後的定論,往往只是階段性的結論。人民對人民,人民對社會問題,有呼籲和批評的「權利」,而沒有監督和制裁的「權力」。西方媒介機構在社會生活中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是設置社會輿論議程者和聲音最響亮的喉舌。許多西方學者承認政府對媒介、媒介對社會的控制和主導作用。但由於多元化的媒介體制,媒介聲音比較分散,難以產生「輿論一律」的結局。在民主理念指導下的媒介機構還特別注意保護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弱勢群體(例如婦女、少數民族),有時給予他們超過實際生活中的表達機會。媒介對政府的批評,則是一種更為平等的制衡作用。在西方,報業,或媒介,成為社會的「第四等級」(thefourthestate),也被比喻為政府的「第四權力」(thefourthbranchofgovernment)。大眾媒介與政治權力和社會生活有關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它被稱作「看門狗」(watchdog)角色的守望監視(watch)作用。這一切,都是有幾百年思想和制度淵源的。中國和歐美國家當然不同,但是借鑒他人的歷史經驗還是必要的。2.新聞客觀性和專業主義的提起在研究《焦點訪談》類節目時,我請教過許多專家學者。他們都認為,較之印刷媒介,電視具有獨特的效果。他們說,電視批評真正的力量不在於主持人說了什麼樣的評論的話,而在於新聞報道展示了什麼樣的事實,和以怎樣的方式展示事實。《焦點訪談》是很注意用事實說話的。為什麼報紙刊物的批評性內容時時會引起關於新聞報道的法律訴訟,而電視卻幾乎沒有過呢?這就是因為,電視具有「眼見為實」的特點,電視報道「證據確鑿」,使得「人贓俱獲」的被批評者無法抵賴和狡辯。仔細想來,這裡面涉及的問題,實際上是客觀報道方法的問題,它更深地涉及一種新聞學的傳播理念。我還請教過一位現在從事研究工作的資深記者。他說,《焦點訪談》最主要的優點是它的評論採取一種「用事實說話」和「以理服人」的態度,它不僅注重事實的準確,而且注重評論的公允。它不是一種「審判式的報道」,不是採取「一棍子打死」的方式。他說,我們過去的批評,大多採取一種「審判式的語氣」,超越了新聞報道實際所應擔當的角色。這位記者本人從50年代起便寫過一些有影響的批評性報道,那些批評並沒有什麼不符合事實的地方,但他後來發現,被他批評過的一些人物,包括負有相當重要職責的領導人物,從此便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說,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我認為,他的意思是,新聞報道,包括媒介批評,有一個正常的角色定位的問題。這也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問題,那便是新聞媒介獨特的角色、觀點和作用的問題。在西方新聞學中,涉及新聞工作者地位和作用的問題,有一些相當集中的討論,那便是新聞的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問題是新聞報道的客觀性(objectivity)。那麼,什麼是新聞專業主義,什麼是新聞的客觀性呢?二、對新聞專業主義的介紹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是資產階級新聞學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聞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聞職業規範。新聞專業主義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觀性新聞學,一是新聞媒介和新聞工作者的獨立地位和獨特作用。新聞專業主義、客觀性新聞學和新聞媒介的獨立性這些概念,是相互交叉的,它們都是歷史的產物,經歷了發展變化。了解這些概念、歷史及其變化,對於中國的新聞工作者也許不無裨益。1.新聞專業主義的由來美國建國以來,大眾媒介逐步贏得了新聞自由——「報業自由」(也稱「出版自由」)、言論批評自由(也稱「表達自由」)和信息獲取自由(也稱「人民的獲知權」或「知情權」)。大眾傳播媒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十分積極的角色。美國社會建立在自由市場經濟和個人表達自由的基礎上,早期爭取新聞自由者對「新聞自由」的理解是——我行我素。然而,報業的出版自由並非人民的表達自由。自19世紀以來,思想家們已經發現,人民之間的權利並不平等。在美國商業化的大眾傳播媒介那裡,私人利益正在侵蝕公共生活。美國報業從一開始就不是理想的公共精神載體。最初,它們格調低下,為政治偏見所左右。後來,它們變得越來越關注廣告,越來越注重經濟利益。媒介的經濟獨立和市場運作,產生了另一個權力中心。公眾認為,在民主社會中,媒介被賦予極大的特權;然而它卻不承諾,或者在更多的情況下,不履行對社會的義務,這是說不通的。於是,媒介的社會責任理論應運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芝加哥大學校長哈欽斯(RobertM.Hutchins)為首的出版自由委員會在其經典性的《一個自由和負責的報業》文件中正式號召新聞媒介專業化。新聞工作者發展出來的追求信息的新聞專業模式,是世紀之交出現的現象。早在1896年,美國人奧克斯(AdolfOchs)購買《紐約時報》之後,提出「高尚的新聞政策」、「獨立公正的評論」和「正確詳盡的新聞資料」三大目標,與刺激性的黃色新聞相對抗。從此新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03年,普立策向哥倫比亞大學捐助250萬美元,建立新聞系並設置新聞獎金,以培養和鼓勵專業人才。1908年,美國第一所新聞學院——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誕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專業主義的思想深入人心,美國新聞工作者開始尋找適當的專業規範。1923年,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制訂《報業信條》,美國記者公會於1934年制訂《記者道德律》。美國的廣播(1937年)和電視(1952年)也各自擬定了對行業的規範和準則。在出版自由委員會報告後的50年間,委員會的多數建議成為新聞界自律的基礎。與自由化的美國報紙不同,美國的廣播電視從一開始就受到法律的規範,被要求作公共信息的運載渠道,服務於「公眾的利益、便利與必需」。廣播電視順利地投入專業主義的主流。2.新聞專業主義的內容新聞的專業主義是美國政黨報紙解體之後在新聞同行中發展起來的「公共服務」的一種信念,它最突出的特點,是相信可以從非黨派、非團體的立場客觀地報道新聞事實。新聞專業主義的目標是服務於全體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團體。傳統上,新聞不是專業(profession),新聞工作者不被認為「專業人士」(professionals)。專業人士是指有專門知識並組成特定行業的人,他們受過專門的教育,有體面的職業,例如醫生、律師、建築師或教授,受人尊敬,社會地位較高。最初的新聞工作者來自印刷行業的發行人或工人、學徒,是一些東奔西走道聽途說的「包打聽」,社會形象不好,經濟政治地位也不高。當然,目前的新聞專業與歷史悠久的傳統專業仍然是有區別的:醫學、法律、建築都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專業人士多數來自學術的高層。在就業於傳統的專業前,需要專門的訓練,通過考試後持證上崗;同行學術評議委員會對其能力進行鑒定,也是專業生涯中必備的程序。這些與新聞專業有所不同。不過,一旦冠以「專業人士」的名稱,美國新聞工作者社會地位陡增,職業形象煥然一新,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穿著體面、出入高層,進行社會信息鑒別的把關人、對社會輿論具有判斷作用的仲裁者。不同專業有不同的專業哲學,即最高的信念。理想的法律專業的信念是「公正」;醫學專業的信念是「救死扶傷」,新聞專業呢?新聞專業主義者說——新聞專業的最高理想是傳播真實、真相或真理(truth)。(Patterson&Wilkins,第17頁)但是,這個信念是有問題的,在人類歷史上,真理的標準一直在變化著。對謊言和真實的判別也是困難的。在「面對面」的人際交流中,人們容易區分「謊言」和「真相」的界限。但是,在媒介化了的現代世界,真實的概念非常難於把握。既然真理如此地眾說紛紜,既然真相如此地難於識別,新聞工作者便退而求其次,追尋簡單的事實(facts)——由此產生新聞的客觀性。客觀性是一種使新聞工作者將事實隔離於觀點、從而避免個人偏見的規定,或機制,它要求新聞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場上,以客觀性的方法報道新聞、反映觀點。按照新聞專業主義的理論,報業是一種自治的體系,它必須對政府、對政黨、對政客採取一種獨立的和批判的態度,否則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眾中樹立的「保護者」形象,便不可能擁有公眾的信任。而良好形象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贏得市場的重要資本之一。作為消息的發布者和事實、觀點的反映者,歸根結底,新聞事業是以它的公信度立足的。對西方的新聞專業主義,也有許多需要破除的「神話」。客觀性被認作「負責的新聞業」的標誌。客觀性是資產階級新聞學最重要的價值觀,是新聞活動方式的巨大進步。但是,西方學者根據大量證據指出,某些客觀報道本身便是有偏見的,儘管這種偏見往往是隱含著的,不易察覺的。而且,新聞事實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無價值判斷的對真實世界的純客觀的反映。新聞不是直接從現實事實中產生出來的自然現象,而是新聞行業的產品,是對客觀事實進行高度選擇後的解釋。新聞專業主義對政府可見的獨立性是西方媒介社會地位的基石。然而,這種獨立性並不像媒介人竭力表現的那樣真實。美國新聞媒介對政府的監視是為鞏固資本主義的政治體制服務的,是「小罵大幫忙」。而且,大眾傳播媒介還忽略了自身權力的膨脹。對於這種未經民選而膨脹的「第四權力」,似乎無人能夠監督或制約。因此,人民的權利始終是一個問題。3.新聞專業主義的作用關於大眾傳播媒介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使命,傳播學先驅拉斯韋爾指出了明顯的三項功能:巡視環境、組合社會和傳承文化。傳播學創始人施拉姆則使用了更簡潔的表述方式——監視者(watcher)、論壇(forum)和教師(teacher)。自由主義者分配給媒介的「看門狗」(watchdog)任務,是大眾傳播媒介最重要的新聞輿論功能。在實施媒介這些功能時,新聞專業主義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徵——中立的把關人和客觀的反映者。客觀性和中立性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特徵,並由此發展出一套專業的理念和技巧。「把關人」模式強調必須發現和散布重要消息。新聞專業主義要求把關人在作必不可少的抉擇時,按照「新聞價值」的中立標準而非個人好惡進行取捨。同時,新聞工作者用「客觀性」表明其報道的可信性,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地位。中立的立場、客觀的報道並未消除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新聞事業內在的矛盾。不過,它的確為所有與新聞有關的人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判斷標準,因此成為通行的基本新聞價值觀。新聞專業主義加強了新聞工作者對自我職業形象——追求真理、服務社會——的心理需求。美國新聞工作者將專業的規定內化為對自己的約束,在具有商業和政治雙重性質的機構中,他們強調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衛者。新聞專業主義者相信進步、理性、普遍的真理或標準,同時,相信躋身於統治集團的可能性,即,他們既有財富和參與權,同時卻又是獨立的。新聞工作者與其老闆討價還價,贏得了專業的自治。媒介承擔著警戒和守望社會的監視職責,把人民的關切、人民的意志傳播到各個角落。專業主義者不僅是自己權利的捍衛者,而且是人民權利的捍衛者。媒介經濟的繁榮與新聞專業的神聖也很合拍。新聞部與廣告經營部相互分離。在「專業主義」的旗號下,美國媒介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客觀性從整體上為新聞媒介提供了合法的途徑。隨著媒介經濟來源的改變,新聞的定義和外觀也改變了。狂熱的觀點和表述失去了市場;公平和平衡的編輯方針伴隨著客觀性的寫作方法開始大行其盛。在資產階級新聞事業中,客觀性起先是職業精神的關鍵信條,後來則成為新聞實踐的「策略性程式」——它保護新聞工作者免受各方面的攻擊。三、對客觀新聞學的分析自20世紀以來,客觀性的實踐準則逐漸在世界新聞事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它是新聞事業的自我規定,是新聞工作者取信於人的重要途徑。客觀性成為新聞界內外公認的標準。「客觀性」是西方新聞工作者自我保護的有效屏障。因此,它有時被西方新聞工作者看作護身符。客觀性在西方雖然已經趨於沒落,但在中國,卻還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目標。1.客觀新聞學的基本思想「客觀性」的視覺象徵,是一個360度旋轉的人眼——它意味著脫離了任何個人偏見、情感和觀點的觀察。(Patterson&Wilkins,1991,第19頁)現在,這一圖像已經成為電視新聞的典型符號(《東方時空》、《焦點訪談》),也就是中國人所謂的「眼見為實」。客觀新聞學要求對事實進行準確的報道;同時,它禁止在報道中公開地採取立場。客觀新聞學將「客觀事實」和「主觀意見」區別開來。它的主要假定是,新聞事實是客觀的,對每個人都同樣有效;個人的意見則是主觀的,對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新聞工作者對客觀性的信念就是對「事實」的信任和對「價值觀」的不信任,以及在新聞中對二者必須分離的承諾。西方新聞工作者說,他們的專業職責是向公眾提供「客觀的」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思想、觀點、輿論也是事實,是社會中發生的現象。對此,客觀性的要求是,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報道爭議的問題,讓人民了解各方面的意見,以便做出自己獨立的判斷。也就是說,新聞媒介是觀點的報道者,而不是意見的鼓吹者。客觀性是一種特殊的民主和多元的表述,它可以同時面對企業家、公共官員、勞工大眾以及媒介的廣告客戶。新聞事業的客觀性是通向「合法」和「可信」的途徑。客觀新聞學的思想也經歷了發展和變化。現在,根據公認的原則,客觀性僅僅意味著,新聞業者必須避免偏見,避免歪曲,儘可能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如實進行報道。2.客觀新聞學的發展變化客觀報道的來源已不可考。有人說,它來自電報和通訊社,因為要向各種不同觀點的用戶提供信息,所以媒介必須保持中立的立場;也有人說,它來自商品化的大眾報紙,立足市場、依賴市場的特點使這種報紙既可能、又必須成為大眾的公共服務者和代言人。客觀性是商業媒介的職業需要,新聞業提供的產品就是——「事實」。在許多與傳播有關的技術發明中,照相術的發明給予人們特別的啟示,成為「準確」和「真實」標準的最高境界。早期的照相術似乎是對真實世界的真實描繪。電視的出現對客觀性的影響更大,電視新聞反映「真實」的效果一目了然。通過電視技術的透明幻覺,它使觀眾似乎直接看到了未經人為操縱的外在世界。70年代出現的電子新聞採訪設備(ENG)和80年代出現的衛星新聞採集設備(SNG)又使客觀報道的可能性大大前進。全球實時直播使事件與報道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了。雖然有機器性能和選材角度的局限,它仍然使人民直接看到了事件發生的許多情景。然而,事實是可以操縱的,絕對的客觀公正是不可能達到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無人相信「純客觀」的新聞了。到了20世紀20年代,許多西方新聞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客觀性是值得追求但永遠不可能完全達到的目標。學術界也普遍接受這樣的觀點:沒有純粹的事實;只有人對事實的構造和解釋。但新聞工作者又普遍認為,這種解釋應該而且也可以採取一種客觀的形式,這種構造應該而且也可以採取一種專業所允許的規則,從而使主觀意志對客觀事實的衝擊降到最低限度。於是,客觀性從一種信念變為一種程式,變為一種對新聞事實的處理常規。3.客觀報道的實踐方法19世紀30年代,美國便士報《紐約信使報》的出版人兼編輯本內特(JamesG.Bennett)提出了「記錄事實、免除夸夸其談和添油加醋」的要求,在層層把關的編輯部,竭力排斥新聞報道的主觀性和選擇性成為嚴格的新聞信條。久而久之,客觀報道的技巧變成一種信念、一種標準、一種價值觀,也成為一種程式。客觀性方法成為一種「文化形式」,有技術的符號和實踐的準則。這種方法表現在:對所有不為人所熟知的引語均使用引號;確切指出新聞的來源;以適當的(符合事實的)邏輯結構和組織信息;對公共議題表達所有相關方面的觀點,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電視的「客觀」報道給予觀眾更大的新聞「可信性」。傳統的爭議「平衡」,在電視屏幕上也有人格化和視覺化的體現——演播室中被採訪者一左一右的布局、議會裡政府官員與反對派政客的對陣、大街上警察與示威者隊伍的衝突,等等。西方新聞媒介創造了一種不同等級結構的新聞流派,以不動感情的「硬新聞」為基礎和標誌。但媒介也讓少量新聞工作者去做表達價值觀、提供解釋、發出號召甚至提起辯論的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媒介仍然自稱是客觀的——它以平衡的各個方面、高高在上的裁判立場和公共利益的口號,提供辯論的場所,報道各種觀點。傳統的客觀性方法主要應用於「硬新聞」,即「直接新聞」(straightnews)中,這是對新聞事實的簡單處理。對於一般新聞報道所不能解決的深度,在涉及背景的深度報道,特別是反映觀點的評論中,新聞工作者發明了其他表示客觀性的方式。20世紀20年代,美國報業發明了特稿社政治專欄作家的形式,這是解釋性報道(interpretivereporting)的起源。解釋性報道仍是屬於客觀性的一種報道方法。在信奉解釋性報道的新聞工作者看來,直接報道是陳舊的,簡單化的、淺薄的客觀形式;而解釋性報道則具有全面的、深入的客觀性。解釋性報道設計出一些特殊的顯示客觀性的新聞種類:背景材料、專欄分析、電視的雜誌節目等等,將解釋性內容小心地插入雙方的觀點和新聞報道之間。在報道爭議問題時,客觀性鼓勵記者採用新聞來源的觀點而不用自己的話,通過專家和有關方面的參與,以傳統的平衡方式達到解釋的目的,而不採取任何一方的立場,更不赤膊上陣,自作主張。因此,媒介仍是客觀的引述者、報道者,而不是真正的解釋者。如果說,解釋性報道主要是在事實的報道中加入分析和觀點的話,調查性新聞(investigativejournalism)則更多地是對報道事實的增強。調查性新聞告訴公眾的,不是簡單的、表面的事實,而是新聞工作者積极參与、深入發掘的結果,是以思想和觀點為導向、以隱藏的內幕為內容的對重大事實的揭露。調查性報道,特別是搜尋醜聞的調查性新聞,可以追溯到19世紀美國的「扒糞」新聞(muckrakingjournalism,亦即揭露醜聞的新聞)。但是,揭醜報道遵循客觀性的常規,採取的方式也是「客觀報道」的。此外,一種被稱為「新新聞主義」(newjournalism)的報道方法也出現了。新新聞主義關注的是在公開的新聞事件背後的內幕和幕後的情況,並以獨特的主觀方式觀察,以文學化的筆法報道。這種評論式的報道方法很有感染力,但也帶來對「新聞」本質的爭議,它還帶來「小報式的」煽情主義傾向和新聞報道的娛樂化弊端。報紙由於電視新聞的活躍,開始轉向時尚性、休閑性的非事件性報道(所謂「生活方式」報道),這種「軟性」新聞已經不是原本意義的「直接新聞」了。商業電視節目也受到「小報化」的影響。美國各大電視網的雜誌型新聞節目越來越重視娛樂包裝了。但是,美國電視網的新聞主管說,每晚新聞報道節目——直接的硬新聞——仍然是全部新聞節目的核心和靈魂。同時,一種特別注重技術及其客觀性的社會調查性新聞卻發展起來,這就是精確新聞主義(precisionjournalism)。精確新聞主義採用社會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的途徑,使用民意測驗、內容分析等數量化方法,專門以「硬數據」作為新聞報道的內容,以體現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精確性。精確新聞強化了新聞的「客觀性」特徵。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實踐,客觀性始終是西方新聞報道方法的主流。4.新聞客觀性的實用價值到了20世紀末期,作為理想的新聞客觀性在西方已經動搖了。但是,美國新聞工作者仍然將其視為專業的一個基礎信條;同時,新聞報道的實踐方法雖然發展了,但是,新的報道方式並未改變新聞學總體的客觀性格局。西方公眾對客觀性有許多批評。保守的右翼批評家指責新聞工作者具有自由主義的偏頗,過分熱衷於「扒糞」。左翼批評家說新聞媒介以「客觀公正」的面目服務於政府和大企業的利益。個人和團體則紛紛指控這個或那個報道不公平,有偏見。但所有這些批評共同的假定是,客觀性至少是可能的。顯然,新聞的客觀性已成為社會的共識。許多社會科學學者說,新聞不是客觀的;新聞不可能是客觀的;新聞也不應該是客觀的。新聞客觀性是危險的理想,是一種控制策略,是社會中一部分人用以掌握其他人的方法。同時,他們又認為,客觀性是有效的傳播手段,是「一個不會死的上帝」。(HackettandZhao,1998,第8頁)客觀性已經成為一種世界公認的新聞語彙和報道模式。它代表了現代社會對新聞事業的常識、期望,是人們構思、定義、安排、評價新聞文體、新聞實踐和新聞機構的標準。在全球化的今天,「客觀公正」已成為國際新聞業的共同標準,是當今統治性的新聞信條,是記者必須遵守的常規做法。學者說,客觀性並不意味著我們總是能發現真相,而且僅僅發現真相,特別是在迅速和混亂的新聞環境中;客觀性的可能和價值在於——它是理解世界的途徑。客觀性是判斷信息可信性的多元標準和可行方法。(Lichtenberg,1996,第235~240頁)同時,客觀性能較好地解決媒介與社會各個方面,特別是媒介與政府和人民的關係。只有在「客觀性」的準則下,媒介才可能既獲得可靠的來源又不犧牲它們「獨立」和「中立」的自我形象。它也才可能向社會的方方面面推銷它的新聞產品──事實與觀點。客觀性是新聞從業人員抵禦攻擊性批評的一種策略程式。因為人們分不清判斷是理性的還是懷有偏見的,因此記者最好表現得中立,似乎沒有判斷。客觀性「強調的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為即使是事實也不可能被信任的世界設計的。」(HackettandZhao,1998,第41頁)它是一種新聞工作者自我保護的方法,可以免遭上級斥責和誹謗訴訟,可以避開新聞報道所隱含的價值觀及其帶來的其他後果。當然,新聞客觀性的思想和方法也是需要改革的。作為新聞道德,客觀性要求新聞工作者不讓自己的先入之見蒙蔽自己的眼光,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什麼也不看,或者他們不應該發現意義或揭示爭議。同時,公眾可以相信新聞業的客觀性理想,並不一定要相信,任何新聞媒介及其個人都是客觀的。客觀性是相對合理的境界,而不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絕對標準。輿論監督是當今重大的社會課題,應該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總結經驗。西方新聞專業主義和客觀新聞學經過理論的批判和實踐的修正,是比較豐富、可資借鑒的職業經驗。我認為,在市場經濟與法制社會中,中國新聞工作者實施輿論監督應該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是角色的定位。與之相關的有報道的立場、觀點和方式的問題。專業主義要求新聞工作者採取「客觀公正」的立場如實報道新聞事實,這種態度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同時,客觀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在報道中避免明顯的立場,這也是聰明的策略。中立、公正是可信的思想交流形式,因而也是有效的新聞傳播方式。立場是人人都有的;但人們未必願意接受他人的立場。新聞媒介在現代生活中具有整合社會與凝聚人民的作用,它需要與幾乎所有的人對話。實踐證明,在眾說紛紜的民主社會裡,「公正」「平等」才是可行的交流形式。注釋:1.本文按照這次會議的主旨,根據作者的兩篇文章改寫而成,這兩篇文章是發表在《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年第4期上的《客觀新聞學》與發表在《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5期上的《輿論監督與西方新聞工作者的專業主義》。改寫時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2.例如,ChinaInvestigativeJournalistsCutaBroad,ifCautious,Swath,Exposes:「Supervisionbypublicopinion」iscondoned,aslongasthereisnofinger-pointingattopofficials,《洛杉磯時報》,1999.02.21.A3版郭鎮之,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研究員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民26-6-501,100026 電話:(010)65026231-4018(H)電子信箱:guozz@public2.bta.net.cn主要參考資料Bennett,L.W.(1980).PublicOpinioninAmericanPolitics,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vich,IncBrown,C.J.,Brown,T.R.Rivers,W.L.(1978).TheMediaandthePeople.NY,Montreal,LondonandSidney:Holt,RinehartandWinstonCurran,J.andSeatonJ.(1991).PowerWithoutResponsibility:ThePressandBroadcastinginBritain.(4thedition)London:RoutledgeErikson,R.S.,Luttbeg,N.R.andTedin,K.L.(1980).AmericanPublicOpinion:ItsOrigins,Content,andImpact.(2ndedition)NY:JohnWiley&SonsHackett,R.A.andZhao,Y.(1998).SustainingDemocracy?JournalismandthePoliticsofObjectivity.Toronto:GaramondPressHallin,D.C.(1996).CommercialismandProfessionalismintheAmericanNewsMedia,inCurran,J.&Gurevitch,M.(eds.)MassMediaandSociety(2ndedition).London:Arnold,AmemberoftheHodderHeadlineGroupJanowitz,M.andHirsch,P.(eds.)(1981).ReaderinPublicOpinionandMassCommunication(3rdedition).NY:TheFreePress,adivisionofMacmillanCoInc.Lichtenberg,J.(1996).InDefenceofObjectivityRevisited.InCurran,J.&Gurevitch,M.(eds.)MassMediaandSociety(2ndedition).London:Arnold,AmemberoftheHodderHeadlineGroupO』Brien,D.M.(1981).ThePublic』sRighttoKnow:TheSupermeCourtandtheFirstAmendment.PraegerPublishersPattersonP.&Wilkins,L.(1991)MediaEthics:IssuesandCases.Wm.C.BrownPublishersWilson,J.(1996).UnderstandingJournalism:AGuidetoIssu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郭鎮之,《北美傳播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李瞻,《新聞道德》,三民書局,1982年
推薦閱讀:

綜述:人民網—2004年全國經濟新聞改革與發展研討會綜述
小魚新聞
房產新聞 不同年薪白領的裝修
揭秘娛樂圈成名後拋棄糟糠之妻的明星大腕-鳳凰新聞
3月27日新聞匯總

TAG:新聞 | 新聞專業 | 客觀 | 主義 | 新聞專業主義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