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課47【不善業的認知及對治等】
修學課四十七 【音像】《道次第》66-67講 【內容】不善業的認知及對治(總說對治,四力凈修之法——能破力、對治現行力、遮止力、依止力)、下士道發心之量、除邪分別
......................................
【菩提大道之二十三】
濟群法師
八、不善業的認知及對治在佛教中,業力思想佔有重要地位。不論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還是大乘佛教的論典,對業力都有專門探討。事實上,業力不僅是佛法的核心問題,也是生命開展的關鍵因素。但一般人對業的作用卻往往認識不足。在生命輪迴中,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一般宗教講到業力,首先會建立靈魂的概念,業僅是推動靈魂投生的助緣。但佛教的輪迴觀,是緣起無我的輪迴觀,認為「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業和識,是造成有情生命輪迴的兩大因素。生命只是因緣的假象,在阿毗達磨中,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百法等各種分析。其中,有理性的力量,也有情緒的力量。每種想法和情緒,都代表著無盡生命的積累。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往昔業力的積累;未來的生命體,又是現前業力的積累。 那麼,如何化解其中的不善業力?就要通過懺悔法門,以此掃清修行路上的障礙。戒律中,對懺悔有著詳細規定。每一條戒,都對違犯後如何懺罪有相應規定。時時懺悔,就能保持戒體清凈,保持內心清凈。否則,惡業將不斷積累,難以改變。此外,古德也編寫了很多懺法,天台宗還特別將之作為修行的前方便。 《道次第》中,宗大師主要是從能破力、對治現行力、遮止力、依止力四個方面為我們開示懺悔之道。 1.總說對治 《入行論》云:「從不善生苦,如何從彼脫?我晝夜常時,唯思此應理。」(此頌即謂應常思業果理趣之意)又雲(前論又雲):「一切善品根,佛說勝解是。又彼之根本,常修觀異熟。」知黑白業果已,當數數修習,以其最極隱覆,難獲決定故。 如《三昧王經》云:「月星可隕墜,山邑可崩壞,虛空變為余,佛不說虛語。」於如來語鬚生決定信。在未獲此無偽決定以前,隨學何法,亦不得佛所歡喜之決定也。 有一類人,自謂於空性已獲決定,於業果未能決定,於彼不作數者,其於空性之見解成顛倒矣。達空性者,即於空性見為緣起之義,能為於業果生決定之助伴故也。 前經又云:「如同幻泡幻焰電,一切諸法似水月。雖然不緣身死後,往他世之數取趣。但已作業非成無,當如黑白熟其果。此道理門甚奧妙,微細難見佛行境。」以是當於黑白二業因果生起決定,常於晝夜觀察三業門,斷絕惡趣。若初於業果差別未能善巧,或稍了知而三門放逸者,是唯開惡趣之門。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以一法而能正斷險惡趣之顛倒墮落。一法為何?謂於諸善法數數觀察,念我如何住此度諸晝夜。」如是思已,遮止惡行之法者。 《諦者品》云:「大王!汝莫殺生命,眾生於命極護惜,是以欲保長壽者,心中亦不思斷命。」於十不善等諸罪,雖唯發起之心亦不可輕動,應多修習防護也。 康隆巴對普穹瓦云:「格西敦巴謂,唯業果甚關重要。吾意現今講說、聞修皆非希罕,唯修此業果者,難矣。」普穹瓦報曰:「如彼當作。」又敦巴云:「仁者,心量莫粗,此緣起甚細。」 普穹瓦云:「我於老時,唯依靠《賢愚因緣經》。」夏惹瓦云:「隨生何過,佛不責余,咸謂以作此緣,今生此過也。」 首先,總的說明如何懺悔。 「《入行論》云:從不善生苦,如何從彼脫?我晝夜常時,唯思此應理。」《入菩薩行論》說:從不善的行為將產生苦果,那麼如何才能從這一痛苦中解脫?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時時思考的。 「又云:一切善品根,佛說勝解是。又彼之根本,常修觀異熟。」《入菩薩行論》又說:佛陀告訴我們,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是對業果之理生起勝解。那麼怎樣才能對業果生起堅定不移的信解呢?就要經常觀察每種業所形成的異熟果,以此加深認識。 「知黑白業果已,當數數修習,以其最極隱覆,難獲決定故。」當我們了解到善惡業感果的原理之後,應當反覆觀察修習。因為業果之理是隱秘而深奧的,很難對此形成定解。不少人學佛一段時間後,熱衷於談玄說妙,反而把皈依、發心、業果等核心棄之不顧。宗大師說過,深信業果,甚至比理解空性更難。從我個人的修行感受來說,也確實如此。很多人雖然也會說業果,但只是說法而已。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業果的真實不虛,對此深信不疑,認為人生就是如此,這一觀念才會對改變心行產生作用。 「如《三昧王經》云:月星可隕墜,山邑可崩壞,虛空變為余,佛不說虛語。」正如《三昧王經》所說:即使月亮、星辰最終損毀墜落,即使高山峻岭最終土崩瓦解,即使連虛空都會發生變化,但佛陀從來不會說虛誑不實的話語,他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於如來語鬚生決定信。在未獲此無偽決定以前,隨學何法,亦不得佛所歡喜之決定也。」對佛陀所說的話,我們要堅信不疑。在沒有對業果之理生起決定信解之前,無論修學什麼法門,都得不到佛陀所認可的見地。因為不信業果就是不信佛語,那樣的話,佛法的一切修行將無從建立。 「有一類人,自謂於空性已獲決定,於業果未能決定,於彼不作數者,其於空性之見解成顛倒矣。達空性者,即於空性見為緣起之義,能為於業果生決定之助伴故也。」宗大師批判說:有一類人自稱對空性已獲得決定信解,但對業果之理卻尚未深信,對此不能確信無疑。如果這樣,他們對空性的見解也必然是顛倒的。真正通達空性者,就能通過空性了達緣起的甚深內涵,這將成為認識業果的重要助緣。因為業果正是空性的顯現,所以,證得空性者必將深信業果,而不是否定善惡因果,任意妄為。 「前經又云:如同幻泡幻焰電,一切諸法似水月,雖然不緣身死後,往他世之數取趣。但已作業非成無,當如黑白熟其果,此道理門甚奧妙,微細難見佛行境。」《三昧王經》又說:緣起的生命現象,就像幻化的水泡、陽焰、閃電般虛假而無常。一切諸法的存在,則像水中之月般沒有主體。儘管這一切沒有主宰,但我們所造的業力卻不會丟失。不論黑業還是白業,都將感得相應的苦樂果報。業果之理看似簡單,但真正深入的話,其中原理卻微細難解,唯有佛陀方能究竟。因為這種認識是取決於智慧的高低,就像下棋,常人只能看到一步,棋手卻能看到五步甚至更多。所以,我們對業果的信解和佛陀是有天壤之別的。 「以是當於黑白二業因果生起決定,常於晝夜觀察三業門,斷絕惡趣。若初於業果差別未能善巧,或稍了知而三門放逸者,是唯開惡趣之門。」所以,要對善惡業感果的原理生起決定信解,並且精進地、晝夜不息地觀察身語意三業,守住六根門頭,杜絕惡趣之因。如果對業果差別不能透徹了解,或只是稍稍知道一些,但身語意三業卻依然放逸散亂,就等於打開了惡趣之門。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以一法而能正斷險惡趣之顛倒墮落。一法為何?謂於諸善法數數觀察,念我如何住此度諸晝夜。」佛陀在《海問經》中對龍王及諸菩薩說:如果修習一個法門就能免於墮落惡趣,究竟是哪一法呢?那就是經常思惟種種善法,並思惟如何使自己的心行不舍晝夜地安住於善法中。 「如是思已,遮止惡行之法者。」通過這樣的思惟,就能加深對業果的信解,防護身口意三業,從而遮止不善法的生起。 「《諦者品》云:大王!汝莫殺生命,眾生於命極護惜,是以欲保長壽者,心中亦不思斷命。」《諦者品》也說:大王,切勿殺害任何生命。因為任何眾生對自己的生命都是極其珍愛的。我們若想自己長壽,就不要斷除其他眾生的生命,心中也不要有殺害它們的念頭。 「於十不善等諸罪,雖唯發起之心亦不可輕動,應多修習防護也。」對於十不善業,哪怕只是相關的念頭都不要輕易啟動,而是要多加守護,防止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不善心行。很多人會在無意中傷害過蚊子,這種無意就是出於串習。又如被人批評時,我們會本能地生起嗔心,這種本能也是出於串習。如果不刻意對治,這些不良串習隨時都會現行。 「康隆巴對普穹瓦云:格西敦巴謂,唯業果甚關重要。吾意現今講說、聞修皆非希罕,唯修此業果者,難矣。普穹瓦報曰:如彼當作。」康隆巴曾對普穹瓦說:敦巴格西說過,在整個修行中,唯有深信業果才是至關重要的。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業果的講說、聽聞和修習都不夠重視,要知道,深信業果是很難做到的。普穹瓦答說:是這樣的。這也是當今教界的現狀,大家似乎都覺得業果之理非常簡單,但真正對此生起決定信解,能夠謹慎防護三業的卻不多。所以,這對今天的我們同樣具有警策意義。 「又敦巴云:仁者,心量莫粗,此緣起甚細。」敦巴還叮囑說:修行人,對業果之理切莫粗心大意,切莫不以為然,因為緣起是極其深奧的。一切生命現象之間,及與外在世界的複雜關係,其本質都是業。所以,生命和世界的複雜性就體現了業的複雜性,可見業的思想是多麼深奧呵! 「普穹瓦云:我於老時,唯依靠《賢愚因緣經》。」《賢愚因緣經》,是以講述業果為主的一部經典。普穹瓦說:我年老時,只是依靠《賢愚因緣經》來修行。 「夏惹瓦云:隨生何過,佛不責余,咸謂以作此緣,今生此過也。」夏惹瓦說:不管出現什麼問題,佛陀都不責怪外在環境或是他人,只是說我們造下了這些業緣,就會感得此生相應的結果。 我們在生活或工作中遭遇一點困難時,往往會有這樣那樣的抱怨。但我們是否想過:為什麼會感得這些困境呢?如果從緣起的角度看待,一切都自有其因果,都是我們自身業力所招感。所以,抱怨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從緣起和業果的角度去改變。 2.四力凈修之法 如是於諸惡行,亟應努力,無使有染。若因放逸及煩惱熾盛等緣而生罪者,亦不可任意放置,當須勵力於佛大悲所說出罪方便。又彼墮罪還凈之儀軌者,如三種戒中別別所說。罪還凈者,當依四力。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懺悔業障呢? 「如是於諸惡行,亟應努力,無使有染。」亟,急切。了知業果的真實不虛,應立即對一切不善行努力加以防護,不使心行有所染污。 「若因放逸及煩惱熾盛等緣而生罪者,亦不可任意放置,當須勵力於佛大悲所說出罪方便。」若因放縱慾望或煩惱強大到無法自控而造作不善行,也不能聽之任之,而要努力根據佛陀慈悲開設的懺悔法門進行對治。 「又彼墮罪還凈之儀軌者,如三種戒中別別所說。罪還凈者,當依四力。」懺悔業障的儀軌,在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中曾分別作了說明。但這主要懺除的是戒罪,此外還有業罪,需要依四力加以清洗,分別是能破力、對治現行力、遮止力和依止力。 以下,分別對四力進行介紹。 ① 能破力 第一、能破力者,謂於無始來所作不善多起追悔。欲生此心者,須修能感苦異熟等三種果之理趣。修時可依《金光明懺》及《三十五佛懺法》二種而作。 能破力,通過自身的追悔之心和相關儀軌達到懺罪效果。 「第一、能破力者,謂於無始來所作不善多起追悔。欲生此心者,須修能感苦異熟等三種果之理趣。修時可依《金光明懺》及《三十五佛懺法》二種而作。」第一種是能破力,就是對無始以來所造惡業生起追悔之心。這種追悔心不是簡單地說一句後悔,而是要對惡業所感得的異熟、等流和增上三種果報反覆思惟,就像不慎中毒者那樣,急於將毒排出體外。生起這樣的迫切之心後,可根據《金光明懺》和《三十五佛懺法》兩種儀軌懺罪。這是藏傳佛教非常重視的兩種懺法。 早晚課誦念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中,也有三十五佛的名號。此外,大懺悔文也是非常殊勝的懺悔儀軌,如果能在念誦的時候隨文入觀,也能達到懺已還凈的效果。其中,關鍵就在於用心。如果只是有口無心地念一念,再殊勝的儀軌也是難以對我們產生作用的。 ② 對治現行力 第二、對治現行力有六:一、依《般若》等經句受持讀誦等也。二、依勝解空性,住入無我而明顯之法性,深信本來清凈也。三、依持誦百字等諸殊勝陀羅尼,如儀軌而持誦之。《妙臂經》云:「猶如四月火焚林,無有遮障燃遍野,以念誦火戒風燃,精進猛焰燒罪惡。猶如日光照雪山,不堪威光而消融,戒日光明念誦熾,罪惡雪山亦歸盡。如於暗中置燈光,黑暗無餘而除滅,千生所集罪黑暗,以念誦燈速遣除。」此復乃至未見罪凈相而誦之。相者,謂於夢中夢吐惡食,又酪及乳等,或飲或吐,或見日月,或於空行,或遇猛火、水牛、黑人,或見比丘、比丘尼之僧眾,或出乳樹、象及牛王、山與獅子座,並微妙宮殿而為上升,或夢聞法。此《准提陀羅尼》中說也。四、依形像力,於佛獲信已,塑其形像也。五、依供養力,於佛及塔興種種供養也。六、依名號力,於佛及諸大菩薩名號聞而持之。此等唯是《集學論》中所正出者,余亦多矣。 「第二、對治現行力有六。」第二種是對治現行力,通過某些特定加行達到對治惡業的效果,具體方法又有六種。 「一、依《般若》等經句受持讀誦等也。」其一,通過讀誦《般若經》等大乘經典。在專心讀誦經典的過程中,因為虔誠心和佛法的加持力,起到化解業障的作用。 「二、依勝解空性,住入無我而明顯之法性,深信本來清凈也。」其二,因為對空性生起堅定不移的勝解,而能安住於無我及我所的狀態,深信一切本來清凈,從而化解業力。因為在空性層面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沒有垢染也沒有清凈,沒有煩惱也沒有菩提,業力就沒有安身之處了。 「三、依持誦百字等諸殊勝陀羅尼,如儀軌而持誦之。」陀羅尼,意為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其三,對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等殊勝陀羅尼,按照儀軌如法持誦,從而化解業力。藏傳佛教的四加行中,也是以誦持百字明咒來凈除業障,為修習正行做準備。 「《妙臂經》云:猶如四月火焚林,無有遮障燃遍野,以念誦火戒風燃,精進猛焰燒罪惡。猶如日光照雪山,不堪威光而消融,戒日光明念誦熾,罪惡雪山亦歸盡。如於暗中置燈光,黑暗無餘而除滅,千生所集罪黑暗,以念誦燈速遣除。」《妙臂經》說:就像四月的森林燃起大火,因為沒有阻礙,烈火蔓延到整個原野。如果把念誦咒語的力量比做火焰,那麼持戒就像助燃的風一樣,可以產生熊熊火焰,燒毀種種罪惡。又如陽光照耀雪山,使積雪不堪照射而融化。如果能在持戒的基礎上誦咒,力量就像熾熱的陽光,使罪業的雪山消融殆盡。又像在黑暗中點燃明燈,無邊黑暗立即就會消失。我們多生累劫積聚的罪業也像黑暗一樣,要以念誦的明燈迅速遣除。不論黑暗存在多久,一旦光明出現,立刻就被照破,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同樣,不論罪業有多大,都是由心念而來。心能造業,但也具有化解業力的作用。一旦正念的力量生起,業力就隨之崩潰了。 「此復乃至未見罪凈相而誦之。」在沒有見到罪凈相之前,都要念誦懺罪陀羅尼。念誦的關鍵,是在善用其心,比如念誦三皈依十萬遍,並不是說,念了十萬遍就必定能對三寶生起強烈的皈依之心,而在於念誦時是否輔以相應的觀察修。如果用心到位,或許不必十萬遍就能達到效果。反之,如果有口無心地念上二十萬乃至上百萬遍,也可能對心行改善沒有多少作用。念佛也好,念咒也好,數量固然重要,但不是一切,主要是看質量,看用心是否正確,是否到位,是否有力量。 「相者,謂於夢中夢吐惡食,又酪及乳等,或飲或吐,或見日月,或於空行,或遇猛火、水牛黑人,或見比丘、比丘尼之僧眾,或出乳樹、象及牛王、山與獅子座,並微妙宮殿而為上升,或夢聞法。此《准提陀羅尼》中說也。」酪,奶製品。《准提陀羅尼》說,當我們誦咒懺罪時,會夢見一些特殊境界,由此了知罪業是否清凈。比如在夢中吐出骯髒的食物,吃進或吐出酥酪或牛奶,或者夢見日月,或者夢見自己飛於空中,或者在夢中遇到火災、水牛,或者夢見自己把黑人制住,或者夢見比丘、比丘尼等僧眾,或者夢見樹上溢出乳汁,或者夢見大象、牛王,或者夢見高山和獅子座,或者夢見莊嚴的宮殿並隨之上升,或者夢見自己在聽聞佛法。如果平時沒有懺悔也夢見這些,那和懺悔是無關的,更不要覺得罪業已被消除。因為夢只是表象而已,關鍵在於修行後心態是否轉變,煩惱是否減少,慈悲心是否增加,這才是我們要重點考量的。 「四、依形像力,於佛獲信已,塑其形像也。」其四,對佛菩薩生起極大信心,然後塑其形像,也能達到對治罪業的效果。前提是以信心和虔誠心為之塑像。這種滅罪方式源於兩方面:一是因為對佛菩薩具足凈信,這種信心本身就具有凈化罪業的作用。二是因為這種凈信使心與佛菩薩功德相應,從而達到滅罪效果。 「五、依供養力,於佛及塔興種種供養也。」其五,對於佛像、塔廟等承辦種種供養,依靠供養達到消除罪業的效果。其中關鍵也在於虔誠心,如果以世俗的、有所得的心供養,很難達到以供養滅罪的效果。 「六、依名號力,於佛及諸大菩薩名號聞而持之。」其六,聽聞佛陀和諸大菩薩名號後,以虔誠心精進持誦,依佛菩薩的名號力達到懺罪效果。因為佛菩薩名號是萬德洪名,蘊涵著悲心和願力,以清凈心念誦,即能得其加持。 「此等唯是《集學論》中所正出者,余亦多矣。」以上所說的對治現行力的六種方法,都是《大乘集菩薩學論》所說的,其他經典還有很多。其中,勝解空性是最難做到,效果也最徹底的。但無論哪一種,只要如法、精進地做,都能達到消除業障的作用。 ③ 遮止力 第三、遮止力者,謂正防護十不善也。以是能摧昔所造作一切自作、教作、隨喜他作之殺生等三門惑業及法之障,此《日藏經》中說。意謂若無至誠防護之心而懺者,僅成空言,故律中問:「後防護否?」廣釋中說也。是故,後不更作之防護心頗為重要。然此心生起,又從初力而自在也。 「第三、遮止力者,謂正防護十不善也。」第三種是遮止力,就是直接防護十不善業。發願今後永不殺生,乃至不貪嗔痴,以此對治殺生等十不善業。 「以是能摧昔所造作一切自作、教作、隨喜他作之殺生等三門惑業及法之障。此《日藏經》中說。」以此摧毀過去親自造作和教他造作的身口意惡業,以及隨喜他人惡業的行為和修法障礙。這是《日藏經》所說的。 「意謂若無至誠防護之心而懺者,僅成空言,故律中問:『後防護否?』廣釋中說也。」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至誠防護之心,所謂的懺悔不過是一句空話。所以律中關於懺悔的儀軌中會問:「以後還防護嗎?」這是廣釋所說的。 「是故,後不更作之防護心頗為重要。然此心生起,又從初力而自在也。」所以,最主要的是防護將來不再造作。而防護心的生起,又是建立在能破力的基礎上。 業之所以具有力量,關鍵是在不斷反覆中得以壯大,最後使我們自己被這一串習所控制。遮止力,就是阻止這些串習的繼續發展,不再給它們提供養分,這樣業力也就難有成熟機會了。 ④ 依止力 第四、依止力者,皈依三寶,修菩提心也。 「第四、依止力者,皈依三寶,修菩提心也。」第四種是依止力,就是依靠大勢力獲得保障。對於學佛者而言,最可靠的力量就是皈依三寶、修習菩提心。如果能以三寶作為究竟依賴,以菩提心為心理基礎,業力將失去立足之地。 總之,佛為初心學人雖說多種懺悔之門,然對治圓滿者,四力為善也。 罪凈規者,於諸當生惡趣大苦之因,轉生小苦因。或雖生惡趣,竟不受苦。或但於現身稍患頭痛等,即成清凈。如是諸須長期受苦之罪,或成短促,或竟不受。此亦視懺者力有強弱,及四力對治全與不全、力勢急緩、時期長短以為等差而未有一定也。 經及律中謂「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者,蓋對諸不修四力對治者而言。若以四力如說而懺者,則雖定當受果,亦能清凈。此《八千頌釋》中說也。 由是諸以懺悔及防止等力,而壞出生異熟之功能者,縱遇余緣,果必不生。如以邪見嗔恚斷壞善根,彼亦同之。此《分別熾燃論》(《燒戲論》)中說也。 然以懺護清凈,雖能令無遺余,若初無罪染之清凈,與懺已而凈之二則大有差別。如《菩薩地》中言:「根本罪生,雖能重受還凈,然於現生不能證得初地。」《經》(《研磨經》)中亦云:「若生經中所說一種謗法之罪,於七年中,每日三時懺悔,罪雖清凈,然任如何疾速,欲得忍位時,須經十劫也。」以是無餘清凈之義者,是於不悅意之果清凈無餘。生起證道等者,則為甚遠。故於從初無染,當勵力焉。 是故說言:「諸聖者等雖為命難,亦於小罪不知而故行。」倘如懺凈與初即不生二者無別,則無須如是作矣。譬如世間傷損手足,後雖治癒,然與初未傷損終不同也。 這一段,是對四力凈修之法的總結。 「總之,佛為初心學人雖說多種懺悔之門,然對治圓滿者,四力為善也。」總之,雖然佛陀為初發心學人講述了很多懺悔法門,但要徹底、究竟地對治業力,以能破力、對治現行力、遮止力、依止力這四力法門最為完善。因為它們是從不同角度對業力進行摧毀,從對罪業的追悔到持名念咒、對治現行,然後再依三寶和發心的力量為倚靠,可謂全面出擊。 「罪凈規者,於諸當生惡趣大苦之因,轉生小苦因。或雖生惡趣,竟不受苦。或但於現身稍患頭痛等,即成清凈。如是諸須長期受苦之罪,或成短促,或竟不受。」罪業又是怎樣懺除乾淨的呢?懺罪之後,本應感得投生惡趣的重大苦因,將轉變為小苦之因,或者雖然投生於惡趣卻不受苦。又或者,本應感得惡道之苦,但只是今生稍有頭痛等小疾就懺悔清凈,不再遭受其他痛苦。又或者,本應遭受幾百、幾千生的長期痛苦,現在只是暫時遭受一點小苦,甚至一點苦都不必再受。 「此亦視懺者力有強弱,及四力對治全與不全、力勢急緩、時期長短以為等差而未有一定也。」懺悔能夠對治到什麼程度,關鍵在於懺悔者的心力強弱,以及對四力法門運用得是否完整,對治力量是迫切還是弛緩,對治時間是長久還是短暫,因為有這些差別,懺悔所達到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經及律中謂『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者,蓋對諸不修四力對治者而言。若以四力如說而懺者,則雖定當受果,亦能清凈。此《八千頌釋》中說也。」經藏及律藏中所說的「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是針對不依四力修習懺悔者而言。如果能依四力法門真誠懺悔,如法而修,即使原本一定要受報的罪業也能懺已還凈。這是《八千頌釋》所說的。 「由是諸以懺悔及防止等力,而壞出生異熟之功能者,縱遇余緣,果必不生。如以邪見嗔恚斷壞善根,彼亦同之。此《分別熾燃論》中說也。」通過懺悔及防護的力量,可以損壞惡業種子招感果報的功能。就像煮熟的種子,即使遇到合適的外緣,也不會發芽結果。反之,如果我們以邪見和嗔心敗壞善根,也同樣不會出生善法。這是《分別熾燃論》所說的。 「然以懺護清凈,雖能令無遺余,若初無罪染之清凈,與懺已而凈之二則大有差別。」然而懺悔清凈之後,雖可以不再遭受不善果報,但這種清凈和根本沒有造罪的清凈還是大有差別的。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罪業可以懺悔就放縱自己,肆意造業。 「如《菩薩地》中言:根本罪生,雖能重受還凈,然於現生不能證得初地。」正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說,如果犯了菩薩戒的根本罪,雖然可以通過懺悔達到清凈,也可以重新受持菩薩戒,但這一生就不能證得初地了。 「《經》中亦云:若生經中所說一種謗法之罪,於七年中,每日三時懺悔,罪雖清凈,然任如何疾速,欲得忍位時,須經十劫也。」《研磨經》也說:若是違犯經中所說謗法罪的一種,然後每天三時懺悔長達七年,雖然罪業可以清除乾淨,但此後無論修習什麼快速成就的法門,也要經過十劫才能證得忍位。忍位為七賢位之一,也是四善根位之一,指見道前修行至頂位善根成滿時所成就的善根,於四諦忍可決定,又於此位能忍而不墮惡趣,故名忍位。 「以是無餘清凈之義者,是於不悅意之果清凈無餘。生起證道等者,則為甚遠。」可見,所謂懺悔清凈的含義,只說明我們將不再感得不悅意的人生結果,但對修行還是有障礙的,還是會使修行證道的時間大大延長。 「故於從初無染,當勵力焉。是故說言:『諸聖者等雖為命難,亦於小罪不知而故行。』倘如懺凈與初即不生二者無別,則無須如是作矣。」所以,最好從一開始就努力保持清凈無染的狀態。正因為如此,聖者們雖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會對哪怕微小的罪行明知故犯。如果懺悔清凈和從不造業沒有分別的話,就不需要這麼謹小慎微了。 「譬如世間傷損手足,後雖治癒,然與初未傷損終不同也。」就像世人的手足折斷受損,後來雖然經過治療而痊癒了,但和完好的、從未受傷的手足終歸是不同的。所以,切莫因為可以懺悔而不把造業當回事,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九、下士道發心之量發心之量者,往者為求現世,心不虛偽,於求後世,僅隨言辭轉耳。若能易地而觀,求後為主,求現為兼者,是即生也。雖然,尤須堅固,彼雖生已,仍當努力修之。 三士道的修行都以發心為基礎,下士道是發起增上心,中士道是發起出離心,上士道是發起菩提心。不同的發心,又有相應的考量標準。那麼下士道的發心標準是什麼呢? 「發心之量者,往者為求現世,心不虛偽,於求後世,僅隨言辭轉耳。」下士道的心行特徵是什麼?沒有學佛之前,我們是以追求現世幸福為主,而且實實在在地以眼前利益作為人生全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很現實」。至於求得來世,通常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不過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而不是真正把來世幸福當做一回事。 「若能易地而觀,求後為主,求現為兼者,是即生也。」修習下士道,就是要徹底扭轉這一心態。如果能把這兩種追求交換一下,以追求來生幸福為主,追求現世幸福為輔,就是下士道的增上善心。 「雖然,尤須堅固,彼雖生已,仍當努力修之。」即使這種心生起了,也要不斷鞏固,這就需要反覆念死無常、念惡道苦,同時皈依三寶,深信業果。當我們真正認識到惡道之苦,認識到因果原理,就不再會為眼前利益造作惡業了。 簡單地說,下士道的發心特點就是不再以現世享樂為重,而以未來世的幸福作為追求目標。這也是我們考察自身發心的標準。
十、除邪分別除邪分別者,有一類人以經言「於一切世間圓滿,皆須棄捨」,而作錯亂之根據,作如是想:謂受用等圓滿善趣者不出世間故,於彼希求,不應理也。 夫於所求,有現時及究竟所求二種。世間身等圓滿者,雖求解脫人,現時亦所當求,由依彼身漸次輾轉而得決定善故也。所有一切身財、眷屬圓滿之善趣,非皆世間之所攝。身等圓滿究竟者,是佛色身,及彼之剎土、彼之眷屬等故也。 於彼密意,故《莊嚴經論》中說:「以前四度,成辦身、受用、眷屬圓滿之善趣。」又多經中亦說,以彼等而成辦色身也。 已釋共下士道修心之次第竟。 下士道的修行目標,是擁有堪能修學佛法的有暇圓滿之身。關於這個圓滿,長期以來也有不同看法。在此,宗大師特別就這一問題加以澄清。 「除邪分別者,有一類人以經言『於一切世間圓滿,皆須棄捨』,而作錯亂之根據,作如是想:謂受用等圓滿善趣者不出世間故,於彼希求,不應理也。」世間圓滿,如色身莊嚴、出身高貴、富裕多財等。有一類人,因為經典中說「對於世間的一切圓滿都應該捨棄」,而錯誤地認為:身體、財富、受用等世間圓滿都是世間法,作為學佛者,根本不應對此有所希求。那麼,宗大師是怎麼回答的呢? 「夫於所求,有現時及究竟所求二種。世間身等圓滿者,雖求解脫人,現時亦所當求,由依彼身漸次輾轉而得決定善故也。」學佛者的追求有兩種,一是現世圓滿,一是究竟圓滿。現世的圓滿,即使作為解脫道行者也應該具備。以此作為基礎,才有機會進一步深入修行,成就究竟的解脫。就像登高,需要自下而上,才能漸次升高。比如「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別」中所說的八種異熟,就是修行和弘法的重要增上緣。至於經中所說的捨棄,只是提醒我們不要執著於此,不要以此作為究竟。 「所有一切身財、眷屬圓滿之善趣,非皆世間之所攝。身等圓滿究竟者,是佛色身,及彼之剎土、彼之眷屬等故也。」接著宗大師又進一步說明:所有這些身份、財富、眷屬的圓滿,並不完全是由世間法所攝。因為這一切中最為圓滿的不是其他,正是佛的色身,以及佛陀成就的清凈佛土和無量眷屬。所以說,即使成佛也沒有離開這些圓滿。 「於彼密意,故《莊嚴經論》中說:『以前四度,成辦身、受用、眷屬圓滿之善趣。』又多經中亦說,以彼等而成辦色身也。」對於其中蘊含的深意,《莊嚴經論》說,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四度,能分別成就受用圓滿、身圓滿、眷屬圓滿、事業圓滿的善趣。其他經典也說,布施等善行能夠成就色身的圓滿。當然,我們成就受用圓滿的目的不是在於享樂,而是為了得到更好的修行機會和助緣,是為了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服務的。 「已釋共下士道修心之次第竟。」以上,介紹了共下士道的修學內容和次第,主要有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三寶和深信業果四個部分。所以名之為共下士道,因為它同時也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礎。這種次第的安立,正是《道次第》的特色所在。其實,念死、念惡道苦這些內容在佛典中比比皆是,宗大師的貢獻在於,將這些修行內容依次列出,各就各位。同時還詳細地告訴我們,在什麼階段修學什麼內容,完成什麼樣的心行調整,為什麼要這麼做,又該怎樣去做。從而使三士道成為層層遞進的整體,為修學提供簡明實用的套路。
推薦閱讀:
※改變認知,你就能打敗身邊90%的人
※適合0-3歲簡單有趣的形狀認知遊戲,學和玩兩不誤!
※與認知症老人的相處方式
※開餐飲店,一定不能有的5條錯誤認知,每一條都毀盡餐飲人
※揭示真相:有關女性體形與健康認知的9大誤區(一)
TAG: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