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解讀:針灸處方配穴規律,承淡安解讀的很明了(下篇)
《百症賦》乃學習針灸入門歌賦,針灸大家承淡安先生「惜作者未加詳註,使學者不免目迷五色之憾矣。愚以臨證實驗之所得,加所疏注,使其效卻而收偉功,不無有助於後之讀者」。承老注釋去粗取精,參與臨證經驗,非常實用!
背連腰痛,白環委中曾經。
背連腰痛,針白環、委中有特效,宜加針環跳。
脊強兮,水道筋縮。
脊強轉側不利。
目眩兮,顴髎大迎。
目眩羞明,針顴髎與大迎,宜再刺攢竹,可治目。
痙病非顱囟而不愈。
痙病灸顱囟之外,宜再刺風府、大椎、曲池、合谷、中脘、崑崙等穴。
臍風須然谷而易醒。
臍風但憑然谷一穴,恐難十全,在臍之四周宜各灸一壯。
委陽天池,腋腫針而速散。
腋下筋腫,二手不能上舉,委陽與天池,曾針過頗效。
後溪環跳,腿疼刺而即輕。
腿痛刺環跳與後溪而不愈,當刺陽陵泉與崑崙。
夢魘不安,厲兌相諧於隱白。
經曰:胃不和則卧不安。厲兌、隱白殆泄胃經之熱,以安其胃也。
發狂奔走,上脘同起於神門。
神門治發狂奔走,上脘降其痰熱之上沖。
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驚悸、怔忡不寧,陽明、少陽經火上擾心陰,陽交、解溪,所以瀉其火也。
反張悲哭,仗天沖大橫須精。
反張悲哭,俱為二三歲內小孩有之,其症都屬臟寒,與驚癇之反張不同。
癲病必身柱本神之令。
身柱、本神刺癲疾而不愈,再刺大陵、間使、神門。
發熱仗少沖曲池之津。
發熱瀉曲池,刺少沖,曾驗有效;惟熱過重,委中、合谷、間使、後溪等穴亦宜刺。
歲熱時行,陶道復求肺俞理。
流行風溫之熱,刺陶道、肺俞外,合谷、曲池亦當刺。
風癇常發,神道還須心俞寧。
此症宜灸。
濕寒濕熱下髎定。
濕寒、濕熱之症,範圍頗廣,下髎之治濕寒、濕熱,殆指腸風、痔漏之症。
厥寒厥熱湧泉清。
厥寒、厥熱之刺湧泉,亦專指熱厥而言,寒厥宜灸關元。
寒慄惡寒,三間疏通陰郄諳。
三間與陰郄宜刺而再灸(陶道、大椎行三進一退法甚效)。
煩心嘔吐,幽門閉澈玉堂明。
二穴近胃脘,故治煩心與嘔吐(再針中脘、三里)。
行間湧泉,去消渴之腎竭。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下消又名腎消,屬腎經虛而有火,行間、湧泉瀉其火也。
陰陵泉水分,治水腫之臍盈。
水腫之症,小便多而不利,刺陰陵泉,疏肝而利小便;灸水分溫脾陽而消水腫。
癆瘵傳屍,趨魄戶膏肓之路。
魄戶、膏肓,治傳屍癆瘵,宜治之早,且宜灸,並灸三里。
中邪霍亂,尋陰谷三里之程。
中邪霍亂,系指嘔吐、足轉筋之病,陰谷、三里之外,當再刺承山、委中、尺澤、中脘等穴。
治疸消黃,偕後溪勞宮而看。
治疸消黃,刺灸勞官、後溪外,當再刺灸至陽。
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鐘而明。
通里屬心經,大鐘屬腎經,二穴治倦卧,宜加刺灸脾俞、至陽特效。
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穴。
咳嗽連聲,系指頓嗽,前賢謂風伏肺底,每欲衝出而不得也,宜加刺中脘、天樞。
小便赤澀,兌端獨瀉太陽經(小海穴)。
小便赤澀不利,乃小腸結熱,宜加針陰陵泉、三焦俞、膀胱俞。
刺長強於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
腸風下血,乃腸出血,前賢謂之濕熱下注,長強、承山有效。
針三陰於氣海,專司白濁從遺精。
三陰交與氣海針治白濁、遺精之症,須俟濕熱已凈盡乃可針。
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
五淋之針育俞、橫骨,亦須俟濕熱已去,宜加針陰陵泉。
陰郄後溪治盜汗之多出。
盜汗針後溪與陰郄,曾針治數人;結核患者,每不易收效,其他佳良。
脾虛谷兮不消,脾俞膀胱俞覓。
脾虛少運,谷不易化,二穴當多灸之,宜加針三里。
胃冷食而難化,魂門胃俞堪責。
胃寒不化,魂門、胃俞亦須多灸,中脘亦不可少灸。
鼻痔必取齦交,癭氣須求浮白。
齦交治鼻痔,瀉其氣也;浮白治癭氣,宜針而多灸之。
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
二穴善治疝氣之沖痛。
五里臂臑,生癘瘡而能治。
二穴治癧瘡宜灸,初起有效宜加針灸小海或天井、肩井。
至陰屋翳,療癢疾之疼多。
此條理難解。
肩髃陽溪,消癮風之熱極。
癮風,血熱病也;二穴乃瀉熱也。
抑又論婦人經事改常,自有地機血海。
二穴宜針灸並施,於經之愆期者頗效。
女子少氣漏血,不無交信合陽。
少氣漏血,乃氣不攝血,淋漓不凈也,宜取中極旁一寸半,兩面之經外奇穴針灸之。
帶下產崩,沖門氣沖宜審。
沖門屬脾,氣沖屬胃,二穴能止帶固崩。蓋脾能統血,沖任為女子血海,沖隸屬於陽明也,帶下宜針帶脈關元,產崩宜灸長強。
月潮違限,天樞水泉細詳。
月潮前期宜刺宜瀉,後期宜補宜灸,腹脹痛者加針灸天樞、關元、氣沖、陰陵泉穴。
肩井乳癰而極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乳癰都肝膽鬱熱,初起刺肩井與尺澤頗效。痔漏刺商丘外,承山、長強宜刺之。
脫肛取百會尾翳之所,無子搜陰交石關之鄉。
大氣陷下,脫肛久不愈,百會宜灸之;尾翳即長強,宜刺。
無子之原因有多種,陰交、石關不過灸子宮之虛寒不孕,宜加灸中極、關元。
中脘主乎積痢,外丘收乎大腸。
中脘、外丘治痢疾脫肛,當加灸天樞、氣海、大腸俞。
寒瘧兮商陽太溪驗,痃癖兮沖門血海強。
寒瘧針商陽、太溪外,宜再加灸大椎。
痃癖之成,都為血瘀氣聚,沖門、血海宜多灸。
夫醫乃人之司命,非志力而莫為;針乃理之淵微,須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後考其穴道,隨手見功,應針取效,方知玄理之玄,始識妙中之妙。賦中所述,悉屬前人經驗之作,每病刺每穴,其理有不可解者,針之則甚有效。其有不甚效驗者,亦佔十分之二三,蓋作者囿於韻語,難免掇拾成章,惜作者未加詳註,使學者不免目迷五色之憾矣。愚以臨證實驗之所得,加所疏注,使其效卻而收偉功,不無有助於後之讀者。
相關鏈接
針灸處方配穴規律,針灸名家承淡安解讀的很明了(上篇)
好 · 書 · 推 · 薦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經方專家卷:胡希恕
本書系統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論建樹與臨床經驗,對於後人學習、研究與運用《傷寒》《金匱》頗多啟迪,是一部難得的上乘佳作,《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經方專家卷: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醫、教、研工作者參考。
↑↑ 掃描上方二維碼免費試讀END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董氏針灸處方是【乳腺疾病處方】
※為「人工膝」開張運動處方
※久治不愈的灰指甲,1個小處方就能搞定 | 正安
※[經典]廉價處方 診所經典處方【11】
※男性內分泌失調解憂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