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篆刻藝術語言

2014-06-06收藏

中國篆刻藝術中國篆刻藝術自明清以來,經歷了思考、探索、開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階段。我經過30多年的學習和探索,體悟到其特殊的語言內涵不僅表現在篆意、墨趣、刀味和石韻的原真性上,而且表現在款識、紐飾、情感和意境的拓展性上,並在創作、設計、製作、鑒賞等方面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界定。一、篆意要正確篆意,即篆刻文字所表現出來的意向和意味。這裡首先是文必正,如果文不正,其篆意再美,亦會失去意義。諸如戰國有大篆、秦有小篆、漢有繆篆,無論如何變通融匯,必須字字有源,反對文見不博、偏旁點畫成字湊合的惡習。「鄧派」領袖鄧石如一生不事仕途,其篆刻主張「印由書出」。詳考其文字筆畫要義,可以發現其作品不僅富有書寫的意味,而且還表現出小篆文字的正確性和線條美,我們從鄧石如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見圖一)等作品中可窺見一斑。二、墨趣要濃郁墨趣,是指篆刻藝術作品要反映筆墨的痕迹和情趣。這裡主要強調「寫篆」。晚清篆刻巨匠吳昌碩曾有一枚寫好篆文後尚未刻的石章「吳氏雍穆堂印」(見圖二)對後人很有啟示。從石章上可以看出,吳氏用筆蒼勁老辣,篆法婀娜多姿,雖是反文篆書,但熟練程度與正寫字的墨跡無甚軒輊。當代篆刻家韓天衡《自刻自語印例舉隅》是我們學習的楷范,其許多妙品佳構都來源於「寫篆」。寫印稿本身就是尋求墨趣的過程,如果沒有這一階段的創意,就很難刻出篆意、墨趣俱佳的作品來。三、刀味要突出篆刻是以刀代筆,其作品不僅要反映筆法的意味,而且要體現出運刀的跡象。刀法的意義在於表達立意、傳達筆意、完善章法,這一切含義都要靠「刀味」來表現。如何「快狠奏刀」?如何「痛快淋漓」?對刀法有著高深造詣的「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篆刻思離群」,注重刀與創作情感的結合,創造了「切刀法」(見圖三,丁敬刻「南屏明中」印),線條節節碎切相接,使印文顯示出沉著、厚重、生澀之感。四、石韻要明顯篆刻藝術作品是在石頭上完成,並鈐蓋於紙上進行欣賞的。不同產地、不同質地的印材,在篆刻的刀下將會表現出不同風格的金石韻味和審美情趣。元末王冕用「花乳石」為章始,爾後文人雅士均以石治印,開闢篆刻用材的新時代。諸如溫潤、綿密、細膩的壽山石可以表現出光潔平整的藝術效果,如黃士陵的「袛雅樓印」(見圖四);細潤、堅硬而不膩的青田石可以再現流麗斑斕的藝術風格;結密、凝韌、純凈的昌化石展現出明凈肅穆的藝術情趣;亦翠亦綿的巴林石可以顯示出蒼茫秀逸的藝術特點。這些風格獨具的金石韻味是書法、繪畫和雕塑等藝術門類不能比擬的。五、款式要精到款式,指篆刻印章邊款、上下款、題跋等文字的安排與樣式。款字有大有小,體例有行有楷、有篆有隸,一般多陰文。丁敬用單刀刻款,樸拙渾厚;鄧石如用雙刀刻篆,勢如貫珠;吳讓之則用菱形刀刻款,別有筆趣;晚清傑出藝術家趙之謙對邊款的刻治更為講究,集前代大成,取法六朝造像碑刻,開創了用陽文制款之先河,如其所刻的「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的邊款(見圖五)。1994年冬,我在北京拜見了時任西泠印社社長的趙朴初先生,趙老用放大鏡一邊仔細觀看我為他敬刻的印章邊款,一邊風趣地說:「篆刻款式很重要,它既是作者、年代、創作背景的考釋,又是一幅精美的袖珍式書法,你研究金石篆刻,可別忽視它的運用。」六、紐飾要美觀紐飾亦稱「印飾」,指篆刻印章主體上具有裝飾美的雕刻作品。其表現形式包括圓雕、浮雕和線刻,我們平時說的印紐只是裝飾雕刻中的一個重要類別。以古代官印印紐為例,秦有鼻紐、螭紐、台紐,漢晉有龜、蛇、馬等不同之紐,來區別帝王百官之等級。今天印飾與印文、印款、印石一樣,具有高品位的鑒賞價值。近年來名家的印飾作品成為人們求購、收藏的熱門藝術品,如黃士陵所刻壽山帶紐「師實」印、齊白石所刻虎皮青田帶紐「三硯齋」印(見圖六)等,都在印章拍賣活動中受到青睞。七、情感要充沛情感亦稱情調,指印人思想感情所表現出來的格調。明清時,印人就開始講究「以印抒情」,如吳昌碩的「明月前身」「泰山殘石樓」、趙之謙的「餐經養年」、齊白石的「牽牛不飲洗耳水」、黃賓虹的「黃娥」等等,都幽默風趣、情景交融。吳昌碩先生曾有詩:「天下幾人學秦漢,但索形似成疲癃。我性疏闊類野鶴,不受束縛雕鐫中。」很顯然,吳氏於篆刻反對只求「形似」,要求在方寸之間要有自己的個性表現。當代篆刻家葉一葦的「廬山飛瀑」「泰山日出」(見圖七)、傅嘉儀先生的「老陝」「關中男子」等,均是這一方面的代表作。八、意境要深遠意境,是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所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篆刻的境界亦稱「印境」,也作「印外求印」,是篆刻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的營造是個體藝術風格形式的基礎,意氣的醞釀是創造最佳意境的前提。書畫皆意氣,同樣道理,篆刻家在湊刀之前也要「運氣」,即神專氣連,一氣呵成。拙作「陝西楞娃」(見圖八)是我在奔放激昂、粗獷豪爽的「陝西楞娃精神」驅使下創作出來的,可以說是作者追求意境的一次大膽賞試。

實踐告訴我們,篆刻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造型藝術,既有書法的筆意、繪畫的風采,又有妙不可言的詩情、跳動的音符。在這裡,篆意是前提,墨趣是基礎;拋開了篆意的準確性、墨趣的生動性,再概括的刀味、再有風格的刀韻也將會失去意義。反之,篆意正確,墨趣生動,會賦予刀味和石韻以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再附上精美的款式、漂亮的紐飾,一件完整的篆刻藝術品將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推薦閱讀:

中國各朝代帝王——南朝
盤點中國泳壇服用禁藥的恥辱史
花園裡種菜的中國移民
北緯30°與中國茶的未解之謎
骨科大手術後VTE預防指南(中國2016版指南)

TAG:中國 | 藝術 | 語言 | 術語 | 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