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蔣廷錫繪畫作品欣賞-3
蔣廷錫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間著名的花鳥畫家,清初惲壽平在花鳥畫壇起衰之後,蔣廷錫學其沒骨畫技,變其纖麗之風,開創了根植江南、傾動京城的「蔣派」花鳥畫。
蔣廷錫 麻姑獻壽 立軸
尺寸:148×80.5cm
蔣廷錫 花卉 立軸
尺寸:78×39cm
蔣廷錫 花鳥 立軸
尺寸:131×65cm
蔣廷錫 花鳥 立軸尺寸:175×87cm
蔣廷錫 花鳥 立軸尺寸:104×45cm
蔣廷錫 牡丹尺寸:104×45cm
蔣廷錫 花鳥尺寸:94×43cm
蔣廷錫 花鳥尺寸:105×40.5cm
蔣廷錫 花卉 立軸尺寸:104×30cm
蔣廷錫 杏林春燕 扇面尺寸:15.2×46.7cm
蔣廷錫 花鳥 扇面
尺寸:17×50.5cm
扇面藝術,歷來為人們所喜愛,是畫家們樂於表現的傳統創作形式,它既實用,也是裝飾品,在我國有覂悠久的歷史。明清之時,摺疊扇最為盛行,不僅僅用於納涼,而且成為文人士大夫隨身攜帶的裝飾品。正因如此,摺疊畫扇,又成為朋友之間相互饋贈的禮品,其時也是畫家們切磋技藝,相互藝術的交流品,人們爭相求得名人畫扇,幾乎所有的名畫家都擅長此道,在明清之際,文人畫占踞了畫壇的各個領域,形成了主導地位,扇面又成了文人畫的重要表現之一,扇面中通常是繪有畫與詩詞,相互輝映,即所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相得益彰,儘管是扇頭小品,卻都是畫家的精品力作,足以代表畫家的繪畫水平,絕少有像如今那種應酬之品。既然是扇面是隨身攜帶,隨手把玩,便於傳遞的藝術品,畫家們為了自己的聲譽,竭力認真創作,以表現自己的藝術才能,所以。我們今天見到的扇畫,大多是精品佳作,讓人賞心悅目。扇畫較之於捲軸畫,其藝術表現形式有鮮明的特殊性,扇面上下邊緣,為同心的兩個弧,左右側邊又是同一圓的二條射線,摺痕是等距的射線, 扇面明顯有一種很強的動勢,韻律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扇面畫家巧於構思和布局,非常和諧,並巧妙運用扇面的上下,左右,在構圖上大膽取捨和剪裁,以無形勝有形,有無窮無盡的意境,令觀者浮想無限,把大千世界盡收盈尺之中,縱觀扇面的特點是:巧於構思,章法謹嚴,疏朗空靈,少有繁絮推砌,卻見小中見大之勢,用筆洗鍊,清新明快,冷致淡雅少有火爆粗俗之氣,畫扇深受鑒賞家所喜愛,當收藏家獲得名跡精品,便從扇骨上拆下裝幀成頁或冊。十分方便。從收藏家而言,從扇面入手收藏,可兼收並蓄,全面完整,不失系統,又精簡易存,且價格相對於捲軸畫而言更為便宜,尤得時人喜愛,是收藏的重點。
蔣廷錫 花鳥四片 冊頁尺寸:23×32cm×4
蔣廷錫 鸞鳥圖 立軸尺寸:295.5×134cm蔣廷錫:清,字揚孫,一字酉君,號西谷,一號南沙,又號青桐居士,江蘇常熟人。御史伊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官至大學士,謚文肅。工書,善畫。未第時,與馬元馭、顧雪坡游,以逸筆寫生,風神生動,意度堂皇,點綴坡石水口,無不超逸。間作水墨折枝及蘭竹小品,極有韻致。
蔣廷錫 柳岸立馬 立軸
尺寸:23×29cm |
蔣廷錫 1695年作 花鳥 鏡心
尺寸:105×50cm 為日本迴流作品
蔣廷錫 花鳥 四屏
尺寸:107×39.5cm×4
蔣廷錫 花鳥 立軸
尺寸:185×51cm
蔣廷錫 花鳥 六屏尺寸:197×45cm×6
蔣廷錫 1726年作 墨梅 冊(十二開選六)尺寸:16.6×11.4cm×12
蔣廷錫 1715年作 花卉手卷 手卷 16×273cm
蔣廷錫 山花爛漫 鏡心尺寸:17×51cm
蔣廷錫 花鳥 絹本硬片 90×40cm
蔣廷錫 丙午(1726年)作 花卉湖石 立軸尺寸:123.8×59.6cm
蔣廷錫 花卉 鏡心 96×55cm
蔣廷錫 花鳥 鏡心(八開)38×27.5cm×8
蔣廷錫 1715年作 墨荷 立軸 148.5×72cm
蔣廷錫 芝蘭品秀圖 立軸 132×68cm
蔣廷錫 1731年作 群仙祝壽圖 立軸尺寸:39×143.5cm
蔣廷錫 1708年作 池上風景 橫幅 30×134.5cm
蔣廷錫 雙清圖 立軸尺寸:126×63.5cm錄文:吾家竹圃梅村裡,梅有清香竹有枝。今日玉泉灤水上,白雲仙館寫瓊姿。
蔣廷錫 1718年作 花卉 手捲尺寸:36×506cm錄文:余曾三兄設色寫意皆妙麗絕倫,乃以素絹索寫墨花,不揣粗鄙塗抹竟卷。無謂雷門布鼓,為識者嗤笑,而以紅牙象管曉風殘月情調忽聽關西大漢,銅喉鐵板,唱大江東去,有不駭耳者乎。書此識媿。
蔣廷錫 鴛鴦 立軸尺寸:136×41cm
蔣廷錫 1729年作 荷塘雙鴨圖 鏡心尺寸:58×122cm
蔣廷錫 鷹 鏡心 40×41cm
蔣廷錫 飛花游魚圖 立軸尺寸:140×58cm 文物商店舊藏
蔣廷錫 花卉 立軸尺寸:100×20cm
蔣廷錫 丙午(1726)年作 化機生趣冊 冊頁(十二開選四)尺寸:24.5×30cm×12
蔣廷錫 溢彩流霞屏 四屏尺寸:100×20.5cm×4(李梨根據網路資料編輯收藏)
南京博物院所藏蔣廷錫《海棠牽牛圖》就是一幅沒骨法與勾勒法並用的作品。畫中翠竹與牽牛花朵、海棠花朵都用墨線勾勒,各分濃淡,略施了淡彩以後,也是洗盡鉛華、不著妖媚。依畫中所題「模元人筆法」,畫家可能有意取元朝畫家陳琳(仲美)、王淵(若水)之法。蔣廷錫還曾在兩幅花卉冊頁中題:「不生不熟,頗得元人用筆,唯墨氣少神,功夫不到耳。」「勾描尚存南宋人意,不用焦墨,恐落浙派耳。」其實這兩幅畫都採用了沒骨與勾勒並用,設色淺淡,枝葉的渾融不著筆跡已與南宋人的細膩勾勒相去甚遠,淡墨勾勒花瓣略作暈染,墨分濃淡寫葉之向背的方法非常像元朝張中(子政)。這與張庚形容的他所見到的蔣氏作品非常接近:「嘗于海昌查氏見扇上畫拒霜一枝,以率筆勾花及跗,渲以淡色,而以工筆點心,累累明析。葉用墨染亦工緻,旁發一稚枝以焦墨染三蕊於上,蒂用雙勾,筆筆名貴。」
由於水墨工具的靈活容易發揮,不拘泥於工緻,蔣廷錫筆下的花卉雖設色簡淡,卻生態栩栩。但對於水墨的靈活,他僅取其生氣,不取其疏狂,並不借筆墨隨意發揮,而是相當克制的。他的墨荷花冊頁「仿天池筆,稍就規矩,不能狂毋寧狷也」。他的墨牡丹冊提出「寫牡丹當於整齊中求生動,若筆太松放便非牡丹品格。」蔣廷錫雖喜用墨筆,但絕不同於明朝青藤白陽的大寫意,他追求宋人的理法和元人的墨韻。關於蔣廷錫繪畫的真跡,畫史上有很多說法:「有設色極工者,皆其客潘林代作也。」;「流傳世間者真跡絕少,馬扶鄭羲父子代作者即可亂真也。」;「既貴顯,矜重不苟作。今所傳長卷大軸,皆贗本也。」;「大約妍麗工緻者,多系門徒代作,非真跡也。」這些說法以及張庚所描述的所見其菊花扇面的風格,讓人對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蔣廷錫雍容華麗的風格有所懷疑。但筆者相信,以舉人身份入值南書房,並且後來成為深受皇帝喜愛的畫家,蔣廷錫這種風格的真跡一定是存在的。 北宋末年,宋徽宗的畫院常以唐詩作為試題,還令宮廷畫家學習儒家經典,稱之為「畫學」,並且將貴族子弟編入「士流班」,大有將宮廷畫家文人化的傾向。《宣和畫譜》不僅提倡花鳥畫要有粉飾大化、文明天下、以便觀者目協和氣的功能,更提倡對花鳥知其名、識其理,在畫花鳥的時候有所寓興。宋朝宮廷畫院花鳥畫的繁榮似乎驗證了學識、詩情的培養對花鳥畫家的重要性,至今看來,這種對花鳥畫家的訓練以及對中國花鳥畫功能的探討仍然相當有效與深刻。 蔣廷錫作為一名學者,曾負責重輯《古今圖書大成》,對其中的《草木典》、《禽蟲典》、《歲功典》等尤其著意,對這些資料彙集的過程也是他對花鳥知識從科學到藝術的一次全面整理。《歲功典》一百十六卷,其中僅關於春的就有「春部」、「孟春部」、「立春部」、「元旦部」、「人日部」、「上元部」、「仲春部」、「社日部」、「花朝部」、「季春部」、「上巳部」、「清明部」等12部,每部又分匯考、藝文、紀事等部分,將明朝以前的中國經史典籍、詩詞歌賦以至地方志、文人筆記中但凡涉及到春天的話題都彙集在一起了。在《禽蟲典》中,羽禽類就分六十部,除了常見於畫的鳳凰、鸞、鶴、鳩、鷹、燕等以外,還有極其珍稀少見的百舌部、桑扈部、鷦鷯部等等。這些知識的歸納和積累對他的詩與畫都有很大幫助,在他的詩中,對草木的季節性、鳥蟲的生理特徵顯得特別內行。他有一首描寫螽斯的詩,其中幾句這樣寫:「窮冬無大雪,三月無陰雨。早氣產螽斯,戢戢遍禾黍。一日父生子,三日子如父。四日子復生,五日孫見祖。」這裡是用螽斯的多而能食諷喻貪官,但螽斯也是中國花鳥畫中常見的蟲子,經常入畫,那麼對螽斯的出現節氣、生殖能力、形狀特徵如此了解的他畫起螽斯來想必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他畫村居草蟲可能是這樣:「欲卜陰晴看蟻穴,試占豐欠聽蝦蟆。」畫家自注「田家以上巳日聞蝦蟆聲為瑞」。他畫青梅果應該是這樣:「花落未一日,累累已結春。似珠攢蒂出,如豆著枝新。漸長方離苦,才生即有仁。緣條數易見,和葉辨難真。色借山頭重,形疑鳥卵均。」他也經常以季節和花鳥抒發身世之感,如他的《遣春十首》、《表夏十首》、《秋日雜詩五首》等等。他對於草木、禽蟲、季節的了解、體悟與觀察,兼具了學者、詩人與畫家的角度。他曾說元朝陳琳「以畫作詩詩細膩,以詩作畫畫入神。」這句詩用在他身上好像也非常恰當妥帖。 蔣廷錫曾奉清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
推薦閱讀:
※明代 董其昌作品欣賞(二)
※【名品賞析】黃賓虹國畫作品欣賞(九)
※打動人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民間剪紙作品欣賞(瘋狂分享)
※貝藍品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