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奇特的喪葬剪紙

2010-09-25 16:13:35  來源:中國網  編輯:任雲進入論壇>>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其寓意豐富,趣味無窮,是我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剪紙藝術在黎族民間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較有影響的黎族民間藝術活動。當然,剪紙不是黎族原有的民間藝術,是漢黎文化交融的產物。黎族科技發展史上沒有造紙的歷史和技術,紙是漢族製造並傳播到黎區,黎族人民向漢族學習剪紙的過程中,逐漸融合黎族文化,成為黎族的文化習俗。黎族剪紙藝術深深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傳統文化積澱和現代文明交融後綻放出來的花朵。它們以其清新、質樸、醇厚的山野氣息豐富了民間剪紙藝術內容。他們的作品不需要任何約定俗成的規範、定律、楷模和樣版,而只是依據自己對各個物體的概念或物象相互關係的特定印象來創作。體現了他們獨特的審美理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維方式,以及表現事物的方法。成功地創造了前人未畫未見的圖式,充分自由地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真情實感。不管是從藝術形式,還是思想內容來看,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內容特色剪紙內容大部分是反映黎村的現實生活以及與自己勞動、生活休戚與共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作者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黎族農民,他們熟悉黎村,熟悉黎族群眾的生活和風俗習慣,因此,他們創作起來得心應手,貼切生活。如羊永生的《出工》、《織筒裙》、《磨谷》、《牛踩田》;劉春蘭的《燒陶》、《晚歸》;王雲英的《山欄豐收》;盧德雷的《回娘家》、《村口》、《山村夜色》;黃曹袁的《田頭午餐》、《隆閨》;羊文詳的《番薯園地》、《斗》;林文生的《請客酒》等都是作者非常熟悉的、黎族生活很有特色的題材。紡紗織布、犁田、收割、舂米、編織、牧牛、椰樹、蕉林、木棉、茅屋、對歌、喝酒、婚嫁等場景,他們信手撿來,隨意組合,把不同時間、空間組合成一幅具有濃郁黎族生活的畫面。通過這些熟悉的場景來表達他們對生活所寄予的希望,對生命、大自然、對傳統美德的歌詠。從而使他們作品中處處散發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充滿著泥土的芬芳,構成了樂東縣黎族農民剪紙濃濃的鄉土味特色。審美特點大安鄉農民剪紙是一種農民自己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審美情趣。他們採用比較簡單的工具,一張紙、一把剪刀和刻刀,就剪裁出既真實又富有大膽誇張的作品。一切服從畫面需要,形成一種裝飾化的平面和具有寫實化傾向的透視構成模式。樹中有屋,屋中長樹,人比樹高等物象比例關係,可自由隨意的組合布列成一體。它超越了焦點透視的表現限度,「不合理中求合理」。但他們也並非要改變客觀物象的本來面貌,而只是追求一種「真」的感覺。不是物象外形視覺之間那種靜止的表象「真」,而是合乎於生活之理,自然之理所傳達的「真」。不是為了用技巧形式去炫人耳目,而是依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來創作。他們的剪紙創作過程,是用純樸的心靈,追求理想的過程,隨意組合,改造物象,以浪漫主義的想像,大膽地進行藝術的誇張,形成構思新穎,形象生動、質樸,構圖充實的畫面,帶有濃厚的裝飾趣味。裝飾化的構成能產生平穩、寧靜的視覺感受,而透視化的構成則給人以一種親近感,更貼近生活。如羊永生作品中所表現的勞動者的身影、蕉樹椰林,以及生息繁衍的環境畫面,構圖新穎,生動、貼近生活、耐人尋味;盧德雷的精工細雕,富有特色的黎寨風土人情圖景,是有濃烈的裝飾趣味;劉春蘭的作品中充滿浪漫而富有想像力,簡練中顯豐富,疏密有度,既誇張又傳神。作者們都用自己的語言和造型方法抒發對生活的感受,才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具有活力、熱情、充實的審美境界,體現了民族精神,他們的作品是心靈深處迸發的感情火花。黎族剪紙是黎漢文化交融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民間剪紙藝人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黎族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結合本民族傳統文化,以純樸的造型、簡樸的線條、粗獷豪放的氣質、喜聞樂見的內容反映他們樸素而美麗、平淡而熱情的內心世界,瀰漫著一股使人振作的元氣,體現了民族的精神和傳統,成為獨具特色的黎族民間藝術。在新的歷史時期剪紙藝術不斷創新、提高,成為黎族影響較大的文化藝術之一。奇特的喪葬剪紙黎族的剪紙相對於它的織錦與編織而言,稍遜一些,但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作品,在黎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首先是民間藝術用品,在喪葬上大量使用,這是剪紙存在於黎族地區和得以世代傳承的群眾基礎。其次是發展成為較有影響的、有突出特點的一種當代民間藝術。樂東縣大安鄉黎族農民剪紙作品曾多次入選全國民族民間剪紙大賽和展覽,為海南民族文化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喪葬剪紙即在喪葬儀式過程中,把紙剪裁製作冥衣、馬、羊、房子、傘、燈籠、棺材罩等,喪葬剪紙在黎族各方言中普遍存在,代代相傳,至今不絕。據光緒《崖州志·黎防一·黎情》卷十三載喪葬之制:「……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諸戚必以牛羊紙燈鼓吹來奠,雖當身鬻子,不悔」。喪葬剪紙習俗有悠久的歷史,在哈方言中尤為發達。黎族社會中,最隆重的禮儀之一是葬禮。出殯前一晚上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俗稱「做八」。出嫁女及其各路奔喪親戚把所殺的牛或豬擺在靈柩前祭祀亡靈,並在靈堂中掛上帶來的冥衣、燈籠、紙屋,紙馬(出嫁女俗定做白馬,其他親戚則用其他顏色紙製作紙馬、紙燈籠)在靈柩旁或者靈堂屋前或屋頂上擺,紙馬、紙燈籠越多,死者越榮耀。出殯前,舉行燒紙馬、紙屋、紙衣、紙燈籠儀式。即在村口擺上祭品,把所有的紙馬、紙屋、紙衣等堆放在一起,經道公祭祀完之後焚燒,意思是亡靈在陰間也有房住,有衣服穿,有馬騎,有燈籠照明……。燒完後舉行出殯儀式,出殯路上,死者的女兒及死者血親兄弟的女兒每人都撐一把紙傘,紙傘是出殯時最壯麗的儀仗,紙傘越多,死者越榮耀,這說明黎族對婦女地位的重視。黎族在喪葬儀式中使用剪紙製品的習俗,是受漢族文化習俗影響,並通過本民族吸收,成為自己的文化習俗。其中有特點且又能體現黎族民間剪紙技藝的是燈籠、棺材罩、馬、傘等。燈籠哈方言的人普遍製作,用竹篾編成,直徑40~80厘米;高60~150厘米,有圓筒形、六棱形、八棱形,開多個窗口。外麵糊色紙和各種剪紙圖案,中間有放置油燈和不放置油燈。置油燈的中間放置轉輪,輪下放油燈一盞(是用小碗或小碟裝植物油,在器皿邊置幾根燈芯)。類似於廣東民間的走馬燈,即利用油燈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引起燈籠內的空氣對流,推動輪轉動。輪上是圓筒,圓筒上貼有各式剪紙圖案或者把單個動植物和勞動生活場面的剪紙用人的頭髮與曲軸連繫起來。隨著油燈燃燒產生的熱氣流,推動輪轉動,輪上的剪紙也隨之動起來,似萬花筒的圖景在轉動。常見的圖案有鬥牛圖、鬥雞圖、雞啄食圖、砍柴圖、紡織圖、蝴蝶展翅圖、舂米圖等。在燈光的映照下,透過窗口一幕幕生動有趣的圖景,實現著靜與動、情與景的統一。「做八」時送燈籠的很多,都掛在靈堂,參加喪禮的人在觀看之餘,互相品評哪個燈籠的作工精巧、剪紙形象生動等。因此各村寨的剪紙藝人每次都盡量做又好看又別緻的燈籠。由於有市場需求,在三亞等地區逐漸產生製作燈籠等剪紙製品的「專業戶」。只要有喪事任務,需要製作燈籠等喪葬用品時,一般都請「專業戶」製作。棺材罩哈方言人死入殮後,在停棺期間,用來蓋棺材的有「龍被(崖州被)」、毯子和紙罩(即用竹條篾扎一個比棺材略大的罩,糊上紙,把棺材罩住)。他們認為棺材猶如死者到陰間的「窩」,是埋在地下的居室,為了亡靈在陰間的「居室」舒適、美觀,需要美化、裝飾;表示生者對死者的哀悼和思念;表示親人祈禱亡靈在通往天國的路上走好,早日與祖先團聚;同時展示死者的親人和家族的勢力和團結。另外把棺材美化,使之變成一件藝術品,可以減輕喪家的痛苦,以及減少參加葬禮的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為了把棺材罩裝飾漂亮,藝人把黎村生產生活圖景、動植物、人物故事、天國的美好生活等剪紙圖案,貼在棺材罩的五個面,作為裝飾。棺材罩逐漸演變為民間藝人展示剪紙技藝的展台。黎族剪紙藝人由於較少受到構圖、透視、比例、前後的約束,他們自由構圖,隨意發揮想像力,大膽進行藝術誇張。他們的作品以平面構圖為主,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神秘感。它的出現是黎漢文化交融的產物,它可能受到漢族喪葬中的套棺(大棺材中有小棺材即棺槨)影響。棺槨形制是古代漢族對有錢有勢的人死後為體現身份而採用的葬具。古代漢族人民認為棺材是埋在地下的「居室」,為了給死人留下大的活動空間,才在棺材外面加套「槨」。黎族喪葬受其影響,也想模仿漢族棺槨形式,但傳統上所用的棺材是獨木棺,很難在獨木棺外再套一個更大的獨木棺作為「槨」。因此,黎族人民僅吸收它的外形,追求形似漢族的棺槨形制,逐漸發展成為本民族獨特的習俗。另外哈方言的人在出殯時,棺材上坐著死者的女兒和死者族內兄弟的女兒習俗,表示捨不得離開親人。多人坐在上面,增加棺材的重量,加大抬棺者的負荷。如果罩上棺材罩,既美觀又無法坐人,一舉兩得。
推薦閱讀:

十二剪紙花樣大全
逆天的剪紙藝術
學剪紙系列之十三
[轉載]【轉載】吉祥剪紙
吉祥的「囍」字剪紙

TAG:喪葬 | 剪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