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打開和閱讀中國這部天書

如何打開和閱讀中國這部天書
胡鞍鋼
2012年06月20日08:06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列印社區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摘要中國的經濟社會情況十分特殊,在其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之大、矛盾之多、問題之複雜,不是輕易能夠正確認識的,也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夠輕易解決的,始終存在著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也始終面對著難以迴避的各種挑戰。中國學者需要樹立起學術自信與學術自覺,全面認識並深入研究「中國之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體系,使之成為全面了解、真正認識、深刻分析、深入理解中國的主線。  關鍵詞中國之路國情發展經濟學  中國是一部天書,也是一部巨著。  100多年前,有著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的東方大國被列強入侵,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急劇衰落;落後必然挨打,挨打必然奮起,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創造性地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並向社會主義轉變,在極低收入條件下和極低發展起點下進行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開始步入現代經濟增長時代,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從而開啟了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偉大復興光明道路,國家經濟發展開始騰飛。現代中國的巨變為我們提供了閱讀這部巨著的偉大題材、歷史畫面,以及豐富內容。讀懂這部著作,對於我們理解當下,解決當前的許多社會問題具有十分深刻的意義。  作為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者,應當以「全面了解中國、真正認識中國、深刻分析中國、深入理解中國」為己任。所謂「全面了解中國」,是指讀中國這部巨著,不能像盲人摸象似的解讀,而要從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不僅要看樹木,更要看森林,以便對中國有全景式的了解;所謂「真正認識中國」,就是要真正認識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一個十分複雜的中國,一個動態變化的中國,一個具有多面性和差異性的中國;所謂「深刻分析中國」,就是要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內部重大矛盾、重要關係的性質及動態變化,解析中國發展之路的歷史變遷和歷史動因;所謂「深入理解中國」,就是從歷史分析和現狀分析、從國內比較和國際比較、從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來理解。  中國國情的特殊性  中國的經濟社會情況十分特殊,在其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之大、矛盾之多、問題之複雜,不是輕易能夠正確認識,也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夠輕易解決的。我們始終面臨著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也始終面對著難以迴避的各種挑戰。  研究中國國情是制定正確發展戰略的客觀依據,也是確定適宜發展目標、擬定有效發展政策的根本依據。這始終是中國領導人和中國學者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①正如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所指出的:「在中國這樣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我們面對的情況,既不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設想的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也不完全相同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外國也不行,必須從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開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黨作過有益的探索,取得過重要成就,也經歷過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②國情研究具有最為廣泛的社會實踐基礎:在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的十幾億人民,從事長達幾十年的工業化實踐,這是人類活動史中最偉大的社會實踐。國情研究以這個偉大實踐作為認識基礎,同時又對這個實踐作出理論認識和經驗總結。③其特殊性表現為:  第一,中國是一個世界性人口大國,不但是國土幅員遼闊、地區差異甚大的大國,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科技、軍事的大國。大國的發展問題不同於小國,大有大的好處,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有「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大國迴旋優勢,④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國不同地區互補優勢,⑤作為社會主義的大國還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⑥但是大國也有許多劣勢,「大有大的難處」,⑦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⑧是世界上主要發展指標地區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協調各方面的利益、相對均衡各地區之間的發展,難度極大、困難極多。管理和解決十幾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在世界上幾乎是特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沒有接觸過,更沒有處理過。⑨  第二,中國是一個快速多重轉型的國家。這包括:一是從以農業為主向以工業、服務業為主的產業轉型,突出表現為工業化、信息化、服務業化在加速;二是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傳統社會向以城市人口為主的現代社會轉型,突出表現為城鎮化、城市化、城市群化在加速;三是從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突出表現為市場化在加速,各類競爭日益激烈;四是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全面開放社會轉型,突出表現為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在加速,「走出去」在加快;五是從封閉、落後的文化向開放、先進的中華文化轉型,突出表現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進步。從人口規模來看,超過任何一個大國轉型的規模;從轉型速度來看,又超過任何一個大國社會變遷的速度;從轉型類型來看,也不同於任何一個大國的轉型特徵和過程。這是前所未有的、超大規模的多重轉型,必然伴隨著各種重大矛盾,以及來自社會衝突、國際競爭等方面的轉型挑戰。  第三,中國既是現代化的落伍者,又是現代化的追趕者。中國直到1950年之後才真正進入現代經濟增長時期,正式開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時間比發達工業化國家至少晚了100~200年,發展起點水平明顯低於這些國家,既存在因初期的「擴大缺口」造成的後發劣勢,⑩也存在「有條件趨同」的後發優勢,即利用與先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更快地「追趕式增長」;還存在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國際知識和技術的後發優勢,通過模仿創新、集成創新、自主創新,成為新技術的積極採用者和再創新者;利用最新技術(如信息通訊技術、生物技術等),利用「蛙跳式」或「跨越式增長」的後發優勢,迅速縮小與先行發達國家之間的相對差距。  第四,中國獨特地開闢了一條非傳統、非西方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的發展很難從現成的標準的教科書中找到答案,很難從外國發展模式照搬照抄,只能探索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一是獨立自主決策、獨立自主選擇、獨立自主探索的發展道路,決不依賴於任何外部勢力,決不依附於世界大國,決不屈服於世界霸權。這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很難做到的。二是不照抄照搬其他國家發展模式,如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或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模式。中國必須也只能「走自己的道路」,這就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獨特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之路。三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五大優越性: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這既不同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於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放棄社會主義制度、轉向資本主義制度,是中國追趕並超越美國等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最大制度優勢。四是對內堅持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的社會主義原則,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五是對外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反對對外霸權、對外擴張、對外侵略,一貫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更不複製資本主義國家和前蘇聯對外霸權、對外擴張、對外侵略的歷史。
【1】【2】【3】【4】

(責任編輯:高巍、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胡鞍鋼專欄

推薦閱讀:

中國農業落後美國100年
中國同志到底能去哪兒?
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
為何在世界各國中 德國人骨子裡看不起中國
揭秘中國式婚俗里的曖昧性教育(圖)

TAG:閱讀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