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媽媽養成記之3(零起點學中醫系列課程之2《中醫基礎2(老師:孫鵬飛)課程筆記及心得》

零起點學中醫,第一門課《中醫基礎》第二次課。不得不說,登門易、入室難;第二次課,我已經聽得費勁了。鵬飛老師說,不懂沒關係;今天就來種下一個因,沒準兒哪天種子就發芽了。也是,對於諸多困惑,與其用"已知"強辯、貪一時口舌之快,不如接納未知、潛心思考,也許格局自此不同。

入靜。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今天的三分鐘入靜練習,我的腦袋特別重,脖子支不住它,老往下掉;眼前卻是一片華麗的劍氣陣,電光火石、似乎還伴著劈刺作響;是中午的豬肚煲雞作怪嗎?豬肚是少陽人食物,雞肉為少陰人食物;再加上過飽......過飽的問題好解決,下次八分就好,保持神清氣爽;少陽人食物混合少陰人食物,何解?老師說,我們入靜後會產生各種反應,眾人千姿百態、搔首弄姿、打鼾流淚、皆為正常,是在排毒、排邪。如法的靜坐、站樁,以及疾病治療之後,都會有一定的排病反應。區別於病症反應,這不是治療失誤(失敗),而是正常的身體排毒。它們的區別就在於反應的時間、程度和對身體的影響上。譬如說,反應持續時間短,雖然反應時身體不舒服、但反應過後身體即刻恢復正常甚至更好,即為正常的排病反應。《尚書"說命》雲,"葯不瞑眩,厥疾弗瘳",即是此理。只是,今日靜坐時的"腦袋沉沉如也"也是在排毒嗎?更像是困了。

前課複習。中西醫。身心不二。天人一體。治病求本。 中西醫治病之別。西醫著眼於:治人的病;中醫看重的:治病的人。孫老師有句話說的好,"以上指的是,現在我們遇到的大多數的普通的西醫醫生,不包括真正的好大夫。"一個年輕的中醫大夫,評價如此客觀、剋制,讓人尊敬。我也這麼認為。真正的好大夫,不分中西醫,都會跳出窠臼、整體辨證。而還沒入門的中醫新生,即使明白要注重"治病的人",也多半局限於自身的術,難以看清全部。所以說,現實的中西醫診療之別,當然有根源上的思考體系和方法論的巨大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夾雜了更多的醫生與醫生、人與人之間的在實現程度上的差異性。(在這點上,中醫教育和傳承是硬傷。某某同學,科學的標準化、可重複性和可驗證,完勝。可是又怎樣呢?看看我們的世界,大規模生產在倒閉,而手工作坊在歷經了千年風雨後贏得了更多的尊重;誰說一個一個德藝雙馨的手工作坊不能滿足世界進步、人類發展的需求?不是下一個世紀的合理有益組成?) 身心不二。我們的身、心是一個整體。調身、調心。心病,多有身病在先;又因心病而加重身病;循環往複。因此,治心病,當我們無力直接從"心"入手時,可嘗試從身病化解。例如,抑鬱,多半伴有身體某個部位的鬱結。身心不二,給出了心理治療的另一條(協同)路徑。 天人一體。有些時候,是"本氣自病",外界只是個藥引子,"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強悍自身是正道;更多時候,我們深受外部環境影響,地域、氣候...還有形形色色的社會壓力。所以,生病,要找到那個真正的致病因。遠離它,不治而愈。反之,縱能一時緩解、終難全然根除。所以,我的致病因是什麼?你的致病因是什麼?舍誰求誰?想明白了才好。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付出代價的得到。 治病求本。四診合參、獨重脈診。四診,望、聞、問,得到的是所有表象的線索,最後以脈診收尾、驗證、定案。表象的線索錯綜複雜,而脈象會帶我們找到背後的本質。

紀時。干支紀時與五運六氣。今天的課程從紀時開始。中醫理論很神奇,在一個龐大的體系中,主幹邏輯清晰、各要素彼此連結、彼此印證,從天到地、從天地到人、從人到五臟六腑,然後又回到天地。 先把最重要的記在前面。 問: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干支紀時法?為什麼要了解五運六氣?答:中醫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治未病"。五運六氣,天干定運,地支定氣,可以結合五行生剋,推斷每年氣候變化與疾病的關係。早預測、早預防。 三種紀時法。國際通用的公元紀時(2016年12月9日)、中國特有的干支紀時(丙申庚子乙丑),還有中國特有的夏曆紀時(十一月十一日)。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之學。 天干化五運甲己化土 乙庚金丁壬化木 水丙辛戊癸化火五客運關於"天干化五運",源自《黃帝內經》。關於其確切涵義,有若干解釋,眾說不一。但無論哪種解釋,我都尚未讀懂。 運氣學說,古時研究氣候變化、人體健康和疾病關係的學說,"天人一體"的佐證。她立足於中醫整體觀,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以天干地支為符號,推論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中醫界內有一句話:不通五運六氣,遍讀方書何濟?好吧,五運六氣,豈是短短几十分鐘能講清楚?能聽明白的?期盼"五運六氣"專題開講。

節氣。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想起教室里齊聲吟誦節氣歌,我們對於節氣的熟悉,遠勝於天干地支子丑寅卯。古人對節氣有更細緻的劃分,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十謂之歲。每個節氣都有三候。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八個節氣至關重要,即:四立、二分、二至。當下節氣:大雪。大雪時節的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更關乎國計民生的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遂今晚臘肉臘排骨開腌。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八個節氣至關重要,即:四立、二分、二至。

陰陽。陰陽五行與節氣、時辰。平旦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陽氣虛。帝王之座,背北朝南、左東右西、左升右降。陰陽,山南、水北為陽。陰陽,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陰陽消長、陰陽轉化、自和平衡。關於陰陽動態平衡。在某一個狀態下偏陰/陽;在一個時間軸(段)上陰陽平衡。沒有絕對的相等,只有動態的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生而不同,沒有可比性;把握自己的陰陽平衡即可,不要去跟別人比高矮胖瘦,毫無意義。

五行。木火土金水。"寸關尺"之後的第二個常備重要,背熟這張"木火土金水"。關於五行之五味。多虧了那位牛人同學的提問,孫老師的這個解釋必須記一筆。五行之木,在季為春、在臟為肝、在味為酸,以酸養木之先天,而以辛助木之後天,故春宜食辛、非酸;五行之火,在季為夏、在臟為心、在味為苦,以苦養火之先天,而以咸助火之後天,故夏宜食咸、非苦;五行之金,在季為秋、在臟為肺、在味為辛,以辛養金之先天,而以酸助辛之後天,故秋宜食酸、非辛;五行之水,在季為冬、在臟為腎、在味為咸,以咸養水之先天,而以苦助水之後天,故冬宜食苦、非咸;五行之土,居中,在味為甘,為味中之首,常備重要。因此,春宜食甘+辛;夏宜食甘+咸;秋宜食甘+酸;冬宜食甘+苦。 有道理。如果只是簡單對應,春酸、夏苦、秋辛、冬咸,都是往回拉的思路;想來,道法自然,在加上今人體質普遍偏弱(正常的都少、過盛的應該更稀有吧)應該順應助長才更合乎邏輯。有食物的地方,總能讓人學習得興趣盎然。

河圖洛書。先放在這兒,有空再來細看。古術數,有得玩。

今日習題:氣與陰陽、五行是否有聯繫?在中醫理論中,講求「天人一體」;而「氣」,無論是天地之氣、先天之氣,還是後天之氣,皆為能量,是構成天地人的最本質的存在。在中醫理論中,整體觀、辨證觀是核心方法論,而「陰陽」和「五行」學說便是由此衍生出來的思考工具。因此,在中醫理論中,會用陰陽五行來描述氣的變化,出沒、多少、升降、消長以及諸多變化;它們是工具與內容的關係,就像筷子與麵條。

孫老師的共勉寄語:獨立守神,無與眾謀。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五運六氣,待補習。


推薦閱讀:

馭妻心得:男人十招防老婆出軌
【視頻學習】《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37 蔡禮旭主講
王福根推拿心得
學生社會禮儀學習心得3篇
年終總結的意義何在?你們都是怎麼寫年終總結的?

TAG:媽媽 | 中醫 | 筆記 | 養成 | 心得 | 課程 | 孫鵬 | 系列課程 | 基礎 | 老師 |